瘟疫曾多次放過人類,人類能否放過野生動物?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穀雨 X 數可視 穀雨數據-騰訊新聞

2018年,湖南查殺非法貿易中被救治的穿山甲 圖 | 新華網

出品丨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這是一個五味雜陳的年。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1月31日21點,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確診9812例、死亡213例。國家衛健委專家高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攤位上分離到了病毒,新型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證據確鑿。

疫情披露後,全國大量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宣布休市。而這一切,似乎有點晚。

奪命瘟疫如何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如果病毒源頭是野生動物,那麼它背後流竄的舞臺在哪裡?穀雨數據試圖尋找答案。

過半數人認為: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常見

在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的兩年前(2017年),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4%的受訪者認為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常見。進一步調查發現,22.3%的受訪者曾食用過以野生保護動物為原料的食品、藥品及保健品,19.7%的受訪者曾使用過野生保護動物的製成品,如衣服、裝飾品等。

捕殺、買賣、食用、製衣……人類與野生動物的這些「親密接觸」,已經屢次帶來了致命打擊。

多次重大疫情傳染源為野生動物

縱觀這幾十年來的奪命瘟疫,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傳染源是攜帶病毒的動物。

而由這類動物所傳播的病,被稱為動物源性疾病。據中科院官網,現代醫學認知的1145種人類傳染性疾病中,有62%是動物源性疾病。

多次疫情都已尋找到病毒感染源,為何依舊無法切斷這一感染路徑?

事實上,「不管是食用野生動物,還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生存領地的侵蝕,這些都使得人類與動物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在公開演講中強調。

被交易的生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實施「對野生動物實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可以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等特殊情況,出售、收購、利用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

允許持證經營,顯然制止不了非法交易,森林公安每年都會偵破一批大案要案。

公安部網站曾披露:野生動物刑事案件以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非法狩獵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三類犯罪為主。其中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案件所佔比例最高。

市場貿易背後,是火熱的買賣。公開的野生動物市場和地下交易黑色鏈條,使得大量的「野味」被擺上國人餐桌。

疫情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1月2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林草局應聯合發布公告,宣布在疫情期間實施最嚴野生動物管控措施,全面禁止人工繁殖場所野生動物轉運販賣,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嚴查野生動物銷售鏈條。

目前,湖北省已全面禁止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市場交易,關閉全省21家動物園;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電商平臺監測,禁止野生動物網絡交易;湖南省封控隔離所有人工繁育場所的野生動物;廣西南寧市,11個野生動物市場休市;廣東江門市5個野生動物經營市場休市一年……

海鮮市場休市通知 圖 | 長江日報

然而,疫情期間嚴查嚴控,那疫情解除之後呢?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間,果子狸被認定為病毒大爆發的元兇。而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中華菊頭蝠才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和最終源頭。

03年疫情爆發,全國多省市對果子狸進行了地毯式搜查,對養殖果子狸展開了滅頂查殺。而疫情結束後,野生果子狸的非法狩獵貿易快速復活,養殖市場也逐漸反彈。2020年1月,擁有500萬人口的廣西貴港市就有6家活躍著的果子狸養殖場。

對於野生動物市場監管的持續性,執法的強度乃至立法規定的完整性值得反思。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曾表示,要避免潛在傳染病,就應該尊重自然。不應破壞野生生物棲息地,不應買賣野生動物。

在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創始人呂植看來,《野生動物保護法》未對消費野生動物做嚴格的規定,應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以及餐館的非法經營。

一位滯留在外地的武漢人在微博中說:「生於安定興邦的年代,不曾想過此生會以這樣的方式歷此浩劫。」如若再不懂得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生命或將以更殘忍的方式被剝奪,甚至會催生更大的問題。

*參考資料:

世界衛生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財新網《新冠肺炎禍起野生動物交易 專家呼籲立法禁止》

中國青年報《55.4%受訪者感覺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常見》

撰文|丁傑英*

設計|蔡星宇*

編輯 |赤兔

*為共同版權方數可視成員

原標題:《瘟疫曾多次放過人類,人類能否放過野生動物?丨穀雨數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次疫情,是野生動物發出的「求放過」信號
    (觀看中國探險協會探險家講述與野生動物間的悲憫故事請查詢官方網站)越界與懲罰破壞森林、盜獵珍稀動物、加工和食用野生動物……隨之而來的,是野生動物棲息地逐漸減少,帶有病毒的宿主四處逃竄。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小S隨同攝製組來到尚比亞,親眼目睹了一頭大象被獵殺的場景:大象的臉被殘忍砍掉大半,血流滿地,盜獵者用這種極其殘暴的方式得到了完整的象牙,地球上少了一頭無辜的大象。目睹了母親被獵殺的小象,夜晚會像人類一樣做噩夢,不停地發出哀傷的尖叫。
  • 野生動物們到底有哪些病毒?
    因為野生動物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讓大中國病了很久了,呼籲大家拒吃野味,放過野生動物,也放過人類自己。轉發了解一下這些動物到底有哪些危害!也是一種冠狀病毒,成為第6種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最早於2012年9月在沙特被發現,大多感染病例在沙特1988年上海市由於食用受糞便所汙染的毛蚶而引起建國以來最大一次A型肝炎流行,31餘萬人感染,死亡47人。
  • 野生動物是人類朋友,人類要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 來自網絡 第二: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由於環境的惡化,人類的亂捕濫獵,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正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
  •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野生動物消費與遊戲《瘟疫公司》。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野生動物消費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17年前,SARS自中國華南地區蔓延至全球27個國家,造成8000餘人感染,死亡率高達10%。
  • 野生動物告人類書
    毫無疑問是部分人私慾的膨脹,而為了防止這種私慾的無限膨脹而傷及到人類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反抗和報復。如今地球上雖然少了些許「硝煙」,然而無處不在的各類競爭,卻在時時刻刻演繹著人類私慾的膨脹。最終殃及到我們無辜的野生動物。在此,我們要提醒人類,別忘了,你們人類本身也屬於動物類,無非是進化為主宰世界的高級動物罷了。
  • 是非典放過了人類還是人類戰勝了非典
    由於也是人類第一次見到這個病毒,並不懂它傳播的力度如何,也不明白這個病毒是否會人傳人,更不知道如何去防疫,因此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恐慌。03:非典災區,存活下來的人比死去的人更難受。非典的傷害至今令人記憶猶新,因為這場災難涉及全球。整個世界累計感染了8822例,死亡人數高達919例,整場非典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
  • 寬運法師:世紀瘟疫蔓延下,人類與野生動物如何共存?
    敬畏自然.愛護生命   ——世紀瘟疫蔓延下,人類與野生動物如何共存?後經醫學專家查實,沙士病毒來自「菊頭蝠」,而傳播者是果子狸等野生動物。2020年噩夢重臨,新冠肺炎在武漢地區爆發;據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新冠肺炎病毒與沙士病毒有近八成相似,新型病毒與浙江省舟山的蝙蝠基因最相似,有可能通過竹鼠或蛇等野生動物傳播予人類。
  • 從人類瘟疫史談當今生態平衡
    人口增長導致的生態平衡破壞,已經深深的影響到人類生活品質,極端氣候頻發,大氣汙染,水汙染,瀕危物種消亡,瘟疫肆虐,奇形怪病頻發……翻看人類歷史,每一次大的戰爭都跟大自然有關,或因環境惡化導致民眾揭竿而起,或因瘟疫肆虐導致民不聊生,權利更替,利益重新分配。今天的人類,反省的人太少了,對大自然失去了敬畏,貪婪、自私成了主旋律,道德淪喪,綱常崩塌。
  • 因為肉質鮮美,這2種生物被吃到滅絕,有一種連它的皮都不放過!
    地球在宇宙當中誕生大約有46億年的時間,在漫長的歷史當中出現過無數的物種,甚至有些物種是人類從未見到過的,適者生存不適應環境的就被淘汰,一些物種因為沒能適應地球突如其來的環境變化,慢慢從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也有一些物種是因為自己的天敵過度捕捉,慢慢從地球上消失了,但是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在地球上有這樣2種生物全是被人類給吃滅絕的,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 禁止或杜絕吃野生動物尤其是對人類生存有害的動物
    蝙蝠本身攜帶一百四五十種病毒,其中有六七十種可以直接傳染給人類。而蝙蝠深深知道這一點,養成了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慣,以最大限度減少與人類的接觸,可憐蝙蝠慈悲心,沒有躲過那些標新立異之人,晝伏夜出逮而食之,即破壞了生態平衡,又給人類帶來無妄之災,是可忍孰不可忍。
  • 論人類與瘟疫之抗爭。
    我們人類從靈長動物開始,發生了許多的疫情,有的發生幾年幾十年到幾百年,死了上億人口,再有的情況下,我們人類還是不能破解這些瘟疫密碼的,在這個大千世界上,有很多世界之謎,雖然我們在武器上發明了一些核飛彈,中子彈,我們研究這些武器,只是對人類相互攻擊。
  • 以前人類獵食野生動物沒有得傳染病?現在為何不行了?有兩個原因
    而病毒學上的研究發現,這三種冠狀病毒都是新出現於本世紀,也都被認為來源於野生動物,對病毒的基因溯源發現幾乎都源自於蝙蝠,不過,蝙蝠雖為這三種病毒的自然宿主,但研究發現這三種病毒的形成也經歷了多種野生動物的接力,它們曾在多種野生動物身上演變和傳播
  • 它們在海裡性侵人類!其他物種也不放過!當它是天使,它找你洩慾
    每天傍晚都有一群野生海豚恭候著遊客的到來,加之島的形狀又酷似一頭寬吻海豚,  所以人們親切地稱它為海豚島。  在這裡,幾乎可以一年四季300多天看到海豚,出勤率98%以上。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還有著各種出海看海豚的項目,  比如雪梨這家出海機構——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瀕危動物也不放過?美國一隻海牛背上被刻川普名字,圖片曝光
    此前有目擊者報告說,周日在西特拉斯縣霍莫薩薩河附近看到了這隻動物。在佛羅裡達州當地,海牛被認為是受民眾喜愛的非官方吉祥物。它是一種行動緩慢的大型哺乳動物。根據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數據,佛羅裡達州大約僅存6300頭海牛。
  • 人類歷史上的10次大瘟疫(深度)
    先別管能否實現,是不是口號,首先有這個想法嗎?有這個姿態嗎?有這個動作嗎?有這個力度嗎?美國的流感分布圖「封城」,歷史上有嗎?封1000多萬人口的現代化大都市是個什麼概念?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從死亡人數來看與歷次瘟疫相比很少,但是對全民的心靈震撼卻是深遠的,相信大家不會忘記!未來還會有病毒嗎?答案是肯定的。從生物學的角度講,病毒的存在時間大於人類的存在時間,至少人類存在多久病毒就會存在多久。
  • 把國寶吃成瀕危動物,連鯊魚也不放過,網友:這食譜夠硬
    如果真的要問哪個民族最能吃,那麼中國肯定還算不上吃貨,畢竟這些國家連自己的國寶都不放過海鸚鵡能活著也是十分的不容易,雖然他們躲過了自然界的野生動物的襲擊,卻依舊沒有擋住人類的逮捕,因為它的肉質比較鮮美,所以說當地人會把它們做成燻肉,然後配合奶酪一塊食用,由於海鸚鵡肉質鮮美,所以說當地人非常喜愛,而這也是使海鸚鵡成為瀕危動物的最主要原因。
  • 人類社會與野生動物不接壤,能否有效的避免病毒感染?
    病毒的發展史比人類歷史悠久的多的多,人類才堪堪百萬年的歷史,經過百萬年的時間發展成至今人類社會,集微觀、宏觀為一體的高科技時代,探索物質的本源。自古以來,人類和病毒是糾纏不清,生活的範圍與野生動物相互重疊,彼此之間沒有界限所依。
  • 趙序茅:野生動物是人類抵抗病毒的生態長城
    ,我也不希望是害怕,而是我們應該對其懷有感恩的心,我們要認識這些野生動物,對我們人類健康所起的作用——野生動物是人類抵抗病毒的生態長城。野生動物體內攜帶的病毒,比如說蝙蝠,它體內攜帶這麼多病毒,它不能直接傳給人類,它要經過一些變異。人類把這些野生動物給帶到人類的社會,然後再吃到人的體內,就加速了它的一個變異。
  •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大型食肉動物試圖「接管」人類城市被一網打盡
    為了躲避和消滅這場可怕的瘟疫,全球各國不得不停止生產生活,讓人們進入隔離狀態,曾經繁華的街道已經空無一人,人類活動已經降到最低,地球似乎停止了轉動。人類空出來的「生態位」,很快就有動物來覬覦了,日本鹿、泰國猴、義大利的海豚和野豬,都紛紛走上城市街道或人類海港,悠哉悠哉地覓食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