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曾看到過一條新聞:平均年齡為83.7歲的日本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
醫學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柳葉刀》發表的一份世界健康研究調查結果:日本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孩子,這主要來自於他們健康的飲食習慣。
日本飲食習慣有哪些獨到之處呢?怎樣讓孩子越吃越健康?今天小編就來深扒一下島國人民的健康秘訣。
聰明飲食,拒絕肥胖
首先,日本是全世界肥胖兒童最少的國家!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中國3-6歲的幼兒肥胖率以及超重率,是全球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我國北方某些地區以及農村,3-6歲的幼兒肥胖和超重率已經達到30%!
簡單地說,中國小胖子數量近年來激增。
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
兒童肥胖的日益增多導致了慢性病低齡化,超重肥胖已成為兒童時期心血管疾病和 2 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此外,超重肥胖的兒童罹患高血壓、猝死的風險也顯著增加。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食品企業Kracie Foods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有超過65%的孩子每天吃零食。
這一數據超過了美國,甚至達到了中國的2倍。那麼日本兒童為什麼沒有肥胖這個問題呢?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日本,無論家庭或學校都大力推行「紀律性飲食」,習慣多進食蔬菜水果,並儘量減少孩子吃零食的機會。
而所謂的」紀律性飲食」,可以分成七大項:
1. 選擇熱量比較低的食物
日本人很典型的一餐包括:一小碗飯、一份味增湯、一份魚肉或其他肉類或豆腐、兩份青菜。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高,熱量卻不高。能讓孩子吃好、吃飽,卻不會把孩子吃胖!
這樣的比例搭配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也就是說:儘量多吃蔬菜、水果;肉類最好選擇魚肉,或有時候用豆腐來取代肉類,成為蛋白質來源;
至於主食,日本人習慣吃米飯,比起麵包、麵食,米飯相對熱量較低,也一樣能提供很好的飽足感。
此外,日本人這幾年也非常流行用糙米取代白米,除了有更多的膳食纖維、更多的礦物質與維生素,同時熱量也比較低,是個健康聰明的新選擇。
儘量不要選擇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常需要許多人工添加劑,不只不健康、還常常導致熱量暴增。越常吃加工食品的人,體重越重。
2. 用小的碗盤呈裝食物
人們常習慣把碗盤子裝滿,碗盤越大,裝的食物份量自然越多。(除了法國菜,習慣很大的盤子裝一點點的料理)
日本人喜歡用小的碗盤來盛裝食物,這不只為了精緻,更是為了健康。
讓每個人都可以用小份量品嘗不同類型的食物並避免過量進食,吃飽的同時也能控制卡路裡的攝取量。
有一次小編看宮崎駿的動畫片,看到兩個小孩分吃一個荷包蛋!當時就超級感慨——這怎麼夠吃啊,哈哈哈。
711的午餐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那麼小小一盒。 是的,這些島國人中午就吃這麼多。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大部分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餐盤上裝上太多的食物,給孩子們更小的盤子,裝更少的食物,孩子更樂意主動用餐。
3. 多吃魚,以魚肉取代紅肉為蛋白質主要來源
日本人超愛吃魚,全世界10%的魚都進了日本人的肚子裡。日常三餐裡,魚肉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肉類。
魚肉富有大量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及心臟有很大的好處。
一周食用至少2次魚類可以降低36%與心臟相關的疾病發生率;Omega-3更能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越吃越聰明。
鮪魚和鮭魚都是非常適合全家一起食用的好魚,但儘量不要使用煎或是炒的烹調方式,蒸或烤可以減少魚肉的養分流失。
4. 先吃蔬菜
蔬菜富含纖維素,如果開始用餐後,先吃青菜,可以幫助消化之後吃下其他食物,許多蔬菜都含有幫助分解蛋白質的消化酶,可以幫助分解之後吃下的肉類。
但如果先吃的是肉類,因為蛋白質比較難被消化,之後吃下的東西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等蛋白質被分解後才能被消化,常會造成腹脹、消化不良。
美國賓州大學一份研究指出:如果每餐飯以蔬菜湯或沙拉為第一道菜,將可有效提高孩子的蔬菜攝取量,並降低總卡路裡的攝取量。
以大量蔬菜做為每餐上桌的第一道菜,能讓孩子攝取更多的蔬菜,並且改正部分孩子偏食的壞習慣。
5. 注重食物多樣化,遵循餐飲金字塔
注意過日本人的餐盤嗎?
日本人餐盤最讓人驚訝的就是它的種類超級多樣化!
美國人一周攝取約30種不同的食材;歐洲人一周攝取約45種不同的食材,而日本人平均一周攝取約100種不同的食材。
結果顯示:日本人攝取的食材多樣性要遠遠高於歐美,而營養專家均表示,攝取食材種類越多的族群,身體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