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阿布拉莫維奇:人性、烏雷和行為藝術

2021-01-09 澎湃新聞

阿秋、雨山 印客美學

昨天晚上,一場藝術盛會在zoom平臺上進行。2020清華美院藝術管理論壇閉幕講座地邀請到了著名國際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帶來題為「藝術家在線——共拾希望」的講座。

主持人Eric Shiner 和藝術家 Marina Abramovic

因為這次講座是面對公眾開放的,小印有幸可以參加這次講座,親耳聽到被人們稱為「行為藝術之母」的阿布拉莫維奇為大家講述自己的藝術理念及觀點,感覺受益匪淺。

錯過了講座的小夥伴不要擔心,這不,重點來啦~

如何成為好的行為藝術家?

行為藝術的五個關鍵要素:

1、要有掌控空間的能力。

2、要有一種超凡的人格魅力

3、超強的意志力。

4、可以突破障礙並且一次次超越身體和心理的極限。

5、對觀眾無條件的愛。

Eric:在你一生的藝術創作中,行為藝術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你能否從你的角度為我們提供成功的五個成功的行為藝術的關鍵要素?

Marina:

我判斷某人是不是出色的行為藝術家不是要他們給我上百個想法或理念等,我讓他們只是站在我的前面,站在教室前面,在有這麼多的人在教室裡站一會兒,站在那裡三分鐘或五分鐘,10分鐘,甚至延長到一小時,站在那裡什麼都不幹。

很重要的一點是去觀察這個人如何把握空間。

你能看到他們每個人真正的魅力,這個人他的安全感,他的恐懼,他與觀眾的關係,他怎麼去向觀眾投射無條件的愛,怎麼讓別人感覺到他的能量,並在別人吸收了他的能量後再將這些能量投射回來。

行為藝術家需要面對觀眾,觀眾是活的能量,是活的客體,這可能會非常可怕,也可能非常煩人,所以你必須有能力掌控空間。

Eric:這些要點是如此重要。那麼你能再談談無條件的愛嗎,為什麼這很重要?

Marina:

我們對伴侶,父母,孩子這些家人的愛是很容易的,可對人類無條件的愛並不容易,這個非常重要。真正不要求回報的愛,僅僅是純粹的,無條件的,而不僅僅是對人類,對動物,對我們以多種方式摧毀的地球。

人們很難無條件地愛你的敵人,所以這也是最重要的學習任務,怎麼去愛你的敵人。

提到烏雷:我們曾很想結婚

永遠不想放棄任何事情,即使不是一個完美結局。

Eric:現在我們面對著中國藝術家群體聊天,那就繞不過要談論你1988年的標誌性作品:《愛人》。那場在長城上進行的史詩級行為藝術,與你的前男友烏雷。我知道今天(20200529)是他的葬禮,因為他最近去世了,首先我向你表示深切的哀悼。不過這件作品真是太美了,你們每個人從長城的一個起點出發,最後在中間相遇。請告訴我們這個項目。

Marina:

有趣的是,我們今天美國時間早上八點,這是斯洛維尼亞的下午兩點鐘,他正好在我們談話的這一時候被埋葬。

我們在1975年相遇,並且我們在同一天出生,11月13日。我們墜入愛河,在一起度過了12年,其中9年是美好的,而有3年比較困難,因為情況有些變化。我們住在車裡,生活方式很簡單,從來不會對工作做出妥協。當我們在澳大利亞沙漠中時,我們在想如果我們走上中國的長城會是什麼樣的?

因為這畢竟是能從月亮上看到的唯二人造建築物之一,金字塔和長城,再也沒了。然後我們就開始考慮怎麼去實現這個想法,因為當時的中國對外國人來說是完全封閉的,這很困難。

我們花了4年的時間才獲得當時中國政府對我們走上長城的許可。我們做完這個項目3個月以後,中國開始對世界開放。

我認為我們體驗了很多年輕的藝術家根本不知道的曾經的中國。

我們當然想結婚,但是後來我們分開了,但我們不想放棄長城這個想法,我們永遠不想放棄任何事情,所以沒關係,我們不用要一個美滿的大結局。所以我們可以說再見,然後分道揚鑣。

賺錢是做藝術的副作用,而不是目的

藝術家一定要找到獨屬於自己的方式,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靈感,不要追趕所謂的時髦。

我們拋棄掉的往往是自己不敢面對的未知,它可能才是我們最好只有創新的想法。

Eric:想想你周邊的人,想想你身邊的人,當然你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偉大藝術家合作過,這是你和羅伯特威爾遜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有關合作並進入國際藝術系統的問題上,你對中國藝術家的觀看有何建議?

Marina:

這是兩個大問題,國際藝術系統是一個大問題,合作是另一個問題,這個非常複雜。我不建議年輕人過早地去合作。

我真的覺得非常重要的是當代年輕的藝術家,以找到自己的方式,不跟隨時髦,這不是時尚。

不要以那種藝術來成名和致富,因為如果以這種方式,你一開始就不是想成為一名藝術家。藝術家的藝術必須來自你的靈感。創造的需求必須像呼吸的需求。像布魯斯· 諾曼這樣偉大的美國藝術家說,成為藝術家就是生與死。聽起來特別戲劇,但事實就是這樣。

Eric:這真的是太對了。我總是向藝術家以及策展人提供相同的建議,向那些想在商業市場上出售藝術品的人。如果沒有真正的奉獻精神和對藝術的熱情,他可能不會像其他人那樣成功。這確實需要一種獻身,一種支持藝術的終生現身,去支持其他藝術家,而不是為了賺錢。我們都知道,在藝術界賺錢很少,這絕對不應該成為人們的首要任務。

Marina:

賺錢是做藝術的副作用而不是目的。

我在教書的時候,會和學生們做一個練習。買1000張白紙,一支鉛筆和一個垃圾桶,每天在特定時間內花兩個小時坐在桌子前。拿一張紙寫下進入你腦海的任何想法。如果你認為這個想法很棒,就將它放在右手邊,如果你認為這個想法真的很可怕而且很糟糕,那麼你把它丟到垃圾桶中(但不要扔掉)。

大多數我的學生都會花三個月的時間去做這個練習。當你完成後,你拋棄當時認為的好主意並且再也不看他們,你去翻丟掉垃圾桶裡的壞主意並從中挑選出三個,那些我們曾經害怕並且不想去面對的主意往往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注意。

完成行為藝術後很喜歡吃冰激凌

讓自己保持開心,享受生活,才能更好的去做更大的任務。

Eric:所以說,靈感和沉思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東西。你每天要做些什麼來保持自己的冷靜呢?

Marina:

為了緩解坐一整天都沒站起來過,我必須好好睡覺,使我的身心徹底平靜。這真的需要相當的努力才能做到。所以為了提升精神,我會之後訓練一整天。

我在完成行為藝術後很喜歡吃冰淇淋,真的有體會到很多樂趣。但隨後又有一場展,新的一輪又開始了。我常常得全身心投入這些大任務。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不要把自己放在被關注的中心,這是非常重要的。要謙虛,要善待人民,拒絕撒謊,不應該把自己當成偶像。

Eric:藝術家們如何才能回饋社會?你在許多背景下用了許多方法做到這一點,但正如我們剛才為你所討論的,藝術家在社會中的作用是什麼?

Marina: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用了很長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得出了結論:藝術家的角色就是僕人的角色,我們必須謙虛。我們不能認為我們有神靈和天才,對社會以一種自負的態度。

如果你有天賦,不要以為這個天賦只是送給你的,這個天賦被賦予給你就是為了讓你再去回饋給社會。

了解自己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出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一生中有三大恐懼,對死亡、痛苦和折磨的恐懼。我在我的行為藝術中展現這三個要素,我實際上就像把自己當作一面鏡子向公眾展示。因此公眾可以從這些問題中看到我的思維過程。

「責任」這很重要。尤其是在我們今天的的社會中,世界各國政府為應對戰爭負起責任。評價當今世界,評價別人相當容易,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看待自己,看看自己作為一個人能做什麼。

我非常喜歡伍迪·艾倫的一句話:「今天你開始的事情,明天是你的黑洞。」理解這句話如此重要。你只需要展示靈感從哪裡穿過,而靈感與你本身無關,你只是在傳遞消息。

疫情下對藝術的新思考

觀察自然、思考現象、尋找靈感然後付諸於實踐,孤獨和隔離是藝術家不可缺少的。

Eric:在你的創作生涯中常常會出現關於距離、耐力、衝突的思考,這些概、觀念在如今新冠疫情的狀況下有沒有什麼新的意義?

Marina:

孤獨和隔離是藝術家的一種自然狀態。

藝術家需要去到我所謂這個世界上的「能量點」,穿越瀑布,走向海洋,爬上山頂俯瞰萬物生長,坐下來觀察火山。

這些是能給藝術家能靈感的地方,雖然在工作室創作作品,但創作需要隔離和冥想,然後才付諸實踐。

我其實一點都不喜歡工作室,我認為每天去工作室是一件不好的事。我認為我們必須去生活,我們必須走向自然,並向自然學習。

沙漠是我的靈感老師

從自然中、從源頭中尋找靈感,直面自己的想法。開闊眼界,心中有大圖景。

Eric:在藝術的世界中,一個人身處的網絡和社區對於個人職業發展至關重要。我要回到你職業生涯的早期,誰是你世界中的重要角色,他們如何幫助你成長?

Marina:

我一直試圖找到自己的方式,因為藝術家總是被其他的東西所啟發,所以我在想如果我受到一位藝術家的啟發,相當於我在處理一個二手材料,那麼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去探尋源頭呢?

對我而言,最初的來源始終是古文明。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在澳大利亞中部沙漠的一座橋上住,去沙漠很重要。我一直很喜歡沙漠的故事。佛去了沙漠,摩西去了沙漠,穆罕默德去了沙漠。每個人都是以無名氏的身份去往沙漠,然後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回來。在這個非常簡單的最低限度的風景中,你必須面對自己的想法。

因此,沙漠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包括一些其他國家的宗教教也是如此。我對東方哲學非常感興趣,學會如何將我們的心理和身體推向極限。

Eric:我希望今天聽講座的學生們也能學會如何做夢以及如何體驗世界。旅行,獲得新的體驗對於年輕藝術家的形成至關重要。

Marina:

在人的生命早期保持浪漫非常重要,因為通過旅行方式,你可以儘可能多地看到世界。你開闊了眼界,並開始擁有一副宏偉的圖景。

作為一名藝術家,必須擁有一副大圖景,去了解我們整個地球的運作方式。這對於成長和自己的發展非常重要。

懷疑會從你體內吸取能量

無論何時,堅定自己的目標,並不動搖的為之前進。懷疑自己才可能會使自己走進絕境。

熱點會過時,而藝術家應該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

Eric:這個世界現在正面臨混亂,我敢肯定,聽眾中的許多學生都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但這並不是我們作為人類第一次面對挑戰,面對看似不能戰勝的困難。但是,對於年輕藝術家,學生來說,關於他們的未來以及他們如何前進的想法對你有什麼建議?

Marina:

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知道你是誰,並且真的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有的時候人們會來找我說「我想成為一名藝術家」,我會把他送走。因為你不能只是想成為一名藝術家,你是一名藝術家或者你不是。

藝術是就像呼吸一樣,如果你不呼吸你就會死亡,如果你不創作你就會死亡。

因為人們通常會花很長時間去懷疑,懷疑真的是在從你體內吸取能量。因為如果你經常會去懷疑,你想做這個也想做那個,你總是在改變你的職業,最後你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片無人之境中。

而且,不要從日常新聞中尋找想法。我從不想對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藝術家需要時間來處理,否則你的工作就像今天的報紙一樣,明天的報紙將成為舊新聞。現在很多藝術家都對新冠疫情做出了反應,但是我認為為時過早。藝術家必須真正地去洞察,去找到一些超越性的東西,擁有更廣闊的前景而不是僅僅作為對每天新聞的反應。

Eric:好的,謝謝你今天抽出寶貴的時間與我交流,並談論你的工作,你對世界的願景,你的靈感,我希望今天傾聽的每個人都帶走同樣的希望和靈感,並花時間思考一個人如何能回饋社會,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在全球,視野越大越好,讓事情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我相信不久以後我們就可以重新相聚,在真正的空間中,再一次感謝你。

(本文已被此次講座總策劃授權,嚴禁自行使用或是商業用途)

看一場藝術的展覽 訪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個美好的物品 辦一場文藝活動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印客美學 id:ink20160101

原標題:《對話阿布拉莫維奇:人性、烏雷和行為藝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行為藝術之母新紀錄片發布:70歲,在巴西治癒心碎
    阿布拉莫維奇在巴西第二部紀錄片提起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紀錄片,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2012年的《藝術家在場》(Marina Abramovi?阿布拉莫維奇決定遠行,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在2016年底看到了她的新紀錄片《瑪麗娜:巴西幻之旅》(The Space in Between: Marina Abramovi? in Brazil)。文章開頭的對話,就來自她和一位巴西薩滿。
  • 心理學:3個展示人性之惡的心理學實驗,原來人性如此醜陋
    人性有多醜惡,看看下面這三個實驗你就明白了1.米爾格拉姆服從實驗社會心理學上最著名最有爭議的實驗。若論社會科學歷史上實證研究的貢獻,可能無出其右。獄警暴力、惡劣的行為讓預期要進行15天的實驗不得不在第6天緊急叫停。上一個實驗揭示了人們服從權威的可怕,那麼這個實驗就表明了,哪怕沒有權威,只要給自己分配角色、貼上標籤,管一些人叫獄警,另一些叫犯人,就足以引發病態行為。特殊的環境和沒有監督的權力會讓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變成嗜血狂魔。人有攻擊、暴力的一面,得到權力後會讓人性中這醜陋的一面暴露出來。3.
  • 這一場實驗,讓人性的黑暗面變得如此透明
    人性如同玻璃,或許連玻璃還不如,稍微考驗一下就支離破碎。歷史上有很多測試人性的實驗,但是,都沒有這個實驗來得簡單粗暴,讓人性的黑暗面變得如此透明。一、瑪麗亞·阿布拉莫維奇,是塞爾維亞著名的行為藝術家,她以大膽狂野的風格著稱。1974年,義大利,那不勒斯一個不知名的廣場上。
  • 朱民對話諾獎得主:市場充滿激變和操縱,而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力量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朱民對話喬治阿克爾洛夫:市場充滿激變和操縱,而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力量11月25日,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現場,一場精彩紛呈的對話正在上演。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 A.
  • 哈佛藝術博物館舉行主題對話活動
    哈佛藝術博物館舉行主題對話活動 2019年07月18日 16: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侯麗 字號 內容摘要:當地時間7月10日晚,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舉行了一場人文與藝術的主題對話活動
  • 讓技術與創意賦能品牌之光 「對話廣告人」第四季開幕
    「對話廣告人」由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和寧波國家廣告產業園聯合發起,安索帕中國集團、寧波市城市展覽館、寧波市鄞州區廣告文創協會協辦,是寧波市廣告營銷學界業界與國內外業界大咖的公益對話平臺。本活動以「大廣告」、「大傳播」、「大營銷」、「大創意」、「大設計」的立場,把握業界脈搏,敬邀業界前沿大咖,探討社會熱點,致敬這個品牌為先、創意不止的大時代。
  • 人性經不起考驗:女藝術家麻醉6小時任人擺布,流著淚結束了試驗
    第一、行為藝術之母對人性的探析 創作《傾城之戀》的民國女作家張愛玲,曾說:「『人性』是最有趣的書,一生一世看不完」,這其實就道出人性是永遠琢磨不透的意思。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也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人性也是不可直視的東西。
  • 俄羅斯最富有的80後藝術名媛:達莎·朱可娃
    原標題:藝術 | 俄羅斯最富有的80後藝術名媛:達莎·朱可娃這座由俄羅斯藝術贊助人達莎·朱科娃(Dasha Zhukova)創建於 2008 年的機構,位於莫斯科高爾基公園內,建築是基於1960 年代建成的四季餐廳,建築大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將其改造為包括 5 個展廳的美術館,莫斯科由此進入世界當代藝術版圖。
  • 女星蒂爾達·斯文頓在Moma上演行為藝術
    演員蒂爾達·斯文頓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上演行為藝術周六,曾出演《納尼亞傳奇》的女星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上演行為藝術《也許》每次斯文頓在博物館內表演此行為藝術時,展覽位置都會移動。該行為藝術展沒有公布時間安排,但還將在年底前上演6次。「這個設想的特徵就是不能提前公布,博物館也同樣如此,」一位發言人稱。斯文頓首次表演這一作品是在1995年,地點為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1996年,她又在羅馬的巴拉科古博物館(Museo Barracco)上演此作。
  • 寵愛小動物的行為隱藏著人性的五個秘密
    這其中隱藏著人性的五個秘密,或者說是人性的弱點。1、對權利的恐懼感。寵愛小動物的人往往會高估動物的智力和情感,實際上沒有那麼神奇,比如狗,只要知道條件反射,便能訓練出所謂「通人性」的好狗。前提是,這狗必須對自己而不是對別人忠誠。4、對旁人的戒備心。人有人言,獸有獸語。
  • 6條發人深省人性行為,讓你看透人性一面
    6個讓你一夜長大的人性鐵律(發人深省)一,一個心太軟的人是賺不到錢的因為心太軟的人總是習慣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哪怕自己吃點虧,也不願讓別人吃虧,而且缺乏底線常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好話,喪失自己做人的原則你看那些賺到錢的人都是很理性的,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是別人的絕對不會多給別人一分
  • 金星,毒舌舞蹈家的 「行為藝術」
    由於她性別的分界,使得她的舞蹈藝術給人的感覺有些許撕裂,因為你總是難以把另兩個性別的舞蹈融合在一個人身上,總有一種違和感。當然,拋開這些單看舞蹈,她的舞蹈之美還是相當驚豔的。當然,金星這個名字的知名度,其實有70%是因為她說話而不是因為她跳舞來的,大家都知道一個毒舌的金星,卻有很多人不知道有一個跳舞的金星。
  • 子蘭生活裝飾:翰墨·無界 一場藝術與家居美學的對話
    如果有一個既遠離人山人海,還可以直接讓您與居家美學對話,您會考慮去看看嗎?「翰墨·無界——書畫品鑑會」步入「翰墨·無界——書畫品鑑會」現場,一幅幅精美裝裱的藝術作品映入眼帘,心中的詩情畫意油然而生。這場作為貴陽家門口的藝術品鑑會主要分為兩個系列:朝鮮功勳畫家的油畫精品展、貴州著名藝術家「鄉愁」書畫展。
  • 對話的古今之變與教育性對話的意蘊
    對話意味著個體從自我走向他人,並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而敞開各自的屬人性,對話也因此而成為我們顯現為人的基本實踐。哈貝馬斯針對西方理性化進程中技術理性的發展及其在各個生活領域的全面滲透卻並不足以解決生活世界的價值觀問題,提出了溝通理性的概念,試圖通過溝通行為的理性化進程解決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諸多危機。
  • 2018「對話藝術」品藝雅然美學空間馬玉國講述傳統書畫的那些事
    齊魯藝術網2018「對話藝術」沙龍周末開說  由齊魯藝術網主辦,濟南品藝雅然美學空間協辦的「對話藝術」沙龍本周日開說!本期活動邀請了濟南書法名家馬玉國先生,講述傳統書畫裡面的那些趣事。    本次活動也是齊魯藝術網舉辦2018年首期活動,活動全程免費,喜愛藝術的朋友們都可報名。    馬玉國,字暇庵,號曠逸齋主人,別號四退堂,德漢堂,祖籍山東濟南。1986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研究生學歷。
  • 時間也是合於禮的道德行為,和合於美的藝術行為
    最後,時間還是自然行為所以可能的心中之理或心中標準。這一點,是康德哲學未加討論而為賀麟所特別重視的。賀麟認為道德和藝術行為也都有自己的時間標準,就道德而言,"禮"就是用時空標準去節制情慾使之符合道德律的理則,就藝術行為而言,"藝術"也要基於審美規範所決定的時間和空間標準。
  • 古代的「行為藝術」,君臣一起學驢叫
    說到「行為藝術」,人們馬上就會想到現在大街上出現的街頭即興表演,這種表演,常常讓人感到震驚。 其實在中國古代,也有這種藝術行為,而且是發生君王與大臣之間,讓人大跌眼鏡。這種什麼行為呢,就是學驢叫!這個君王就是我們熟知的曹丕。
  • 生物藝術/生物+藝術=?
    生物藝術(BioArt)是一種以生物組織,細菌,活體和生命進程為對象的藝術實踐,藝術家藉助生物技術,如基因工程,生物組織培養技術,克隆等在實驗室或者畫廊以及藝術家工作室製作生物藝術作品。而具體生物藝術或轉基因藝術是如何開始的,以及如何被納入到新媒體藝術領域的,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和科學家有著不同的解釋。
  • 史上最讓人心疼的實驗:她用6小時的時間,意識到人性的黑暗
    1974年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就有一位女性行為藝術家做了一個關於人性的實驗,僅用6小時的時間,就意識到人性的黑暗,這個人就是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後來對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先後在南斯拉夫、德國、法國的三所藝術學院深造,最終成為一個行為藝術家。白天出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完成先鋒激進的行為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