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行為藝術」,君臣一起學驢叫

2020-12-05 幻夢今史

說到「行為藝術」,人們馬上就會想到現在大街上出現的街頭即興表演,這種表演,常常讓人感到震驚。 其實在中國古代,也有這種藝術行為,而且是發生君王與大臣之間,讓人大跌眼鏡。這種什麼行為呢,就是學驢叫!這個君王就是我們熟知的曹丕。

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名士王粲去世,魏國國君曹丕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曹丕帶著一批王公貴族、名人雅士去祭拜王粲。祭拜的時候,曹丕竟然率先學起驢叫,在場的其他人也爭先恐後地學起驢叫,一時,王粲的墓前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驢叫聲。那場面,真叫一個熱鬧啊!

這場面實在讓人困惑不解,曹丕作為一國之君為什麼會在王粲墓前學驢叫呢?這事要從王粲說起。王粲,山陽高平人,三國時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當時,掌權者曹操雖刻薄,對待文士卻寬容。他的兒子曹丕、曹植雖位居尊位,卻也曠蕩不拘禮法。曹操曾在高郵城專門建造銅雀臺,臺高十丈,上面建有房屋百餘間,專供建安七子等文人名士活動之用。

曹氏父子三個人都喜歡文學,都是當時文壇的領袖。尤其是曹操,在文學上的造詣很高。曹操十分看重人才,對有才華的名士更為看重。曹操的兒子曹丕不僅是魏國的開國皇帝,也是當時文壇的領袖之一。他十分喜歡與文人雅士交往,經常與他們一起飲酒作詩。在「建安七子」中,王粲是公認的最有才華的人,也得到了曹丕的欣賞。

據史料稱,王粲說話風趣幽默,為人詼諧,常有驚人之語。魏晉時期有這樣一個趣聞,有一個人聽到驢子的叫聲,覺得自己聽到了天籟,就模仿驢子的叫聲,並如痴如醉。這個人將驢叫聲學得惟妙惟肖,聽起來像是仙樂在空中飄蕩。後來,人們將會學驢叫當做一種時髦的風尚。大家見面都會發出兩聲驢叫,表示親暱。「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也有這樣的癖好。

王粲每次聽到驢叫聲,都會開心得不亦樂乎。聚會時,他常常當著很多文人雅士的面學驢叫,且叫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據說學完驢叫後,他才思格外敏捷,如泉噴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王粲隨曹操徵討孫權,次年春,在返回鄴城途中死於瘟疫。消息傳來,整個建安文壇大受震動,曹丕更是不勝傷感。

葬禮結束後,在王粲墓前,曹丕說:「仲直(王粲的字)平日愛聽驢叫,讓我們學一次驢叫,送他人土為安吧!」說完,曹丕就帶頭學了一聲驢叫,賓客們跟在後面全都學起驢叫來。一時間,各種風格的驢叫聲交織一片,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集體行為藝術」了。

在現代的人看來,在墓前學驢叫是一種很不雅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聽起來像是對死者的不尊敬。但是,魏晉時期的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個性解放,他們的行為也都放蕩不羈,不受世俗的羈絆。用驢叫的形式表達對死者的哀悼,反映了他們對死者的真心悼念。

其實,我們如果真正理解一個人,懂得他內心的感受,明白他內心的真正需要,學驢叫也是一種傳遞感情的最佳方式。看來古人玩起瀟灑來,比現代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啊。當代的人,為了好朋友,誰能做到當眾學驢叫呢?

相關焦點

  • 學驢叫的人,才更像一個人
    最能體現曹丕性情的是他學驢叫。話說,曹丕有個好朋友叫王粲,也就是寫《登樓賦》的那位山東才子。這個王粲,平時除了寫文章,就是擅長學驢叫。可惜才子命薄,41歲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作為王粲好友的曹丕,雖說當時還沒有正式上位,但作為世子,其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他親率眾文士為王粲送葬。
  • 葬禮上,他們為何要學驢叫
    古代人們認為驢鳴悅耳,每每喜聞之。考其開風氣者,應為後漢戴良(字叔鸞)的母親。範曄《後漢書·逸民傳》載戴母「喜驢鳴」,兒子戴叔鸞「常學之,以娛樂焉」。戴叔鸞是位孝子,可以想見,為了讓母親高興,他學習驢叫一定是學得惟妙惟肖。魏晉時期的風流名士們,多喜模仿驢鳴,認為有音樂感,競相延習,並不以為粗俗聒耳。
  • 盤點歷史上學驢叫的高人,曹丕竟然也精於此道
    驢叫,高亢雄渾,中氣十足,我覺得叫聲相當滑稽,但是歷史上就是有一群人特別愛聽驢叫。比如王安石就曾寫詩讚美驢叫:「臨路長鳴有真意,盤山弟子久同參」。既然有愛聽驢叫的,就有愛學驢叫的,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因為容易學,只有兩個音節。只要豁得出去,臉皮夠厚,這事就不難。
  • 曹操那個領著人學驢叫的兒子,其實有才也有趣
    這已經算是不錯了,再說他還有兩個女兒都嫁給了曹丕,他是正宗親老國丈,所以曹丕曾經還給他說過軟活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曹丕到226年就崩了,漢獻帝一直活到234年,到了魏明帝曹叡的手裡才壽終正寢,享年54歲。明帝還率群臣親自哭祭,以漢天子禮儀把他葬於禪陵,所以這個「弒」字基本談不上。
  • 西方古代藝術概念中的智識傳統
    自反式的現代與古代藝術理論之間內嵌著一種追逐智識的歷史同質性。因此,藝術活動中的人類可通過技藝這一帶有創造意涵的模仿行為來創造出完美的形式。在亞里斯多德的知識體系中,技藝與修辭學等學科同歸一類,都屬於創製類的。作為創製的一種,技藝是擁有理性知識空間的生產創製,它一方面與知識相關,一方面又與生產相關,同時還有倫理層面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受到理論類知識(即形上學)的召引。顯然,在亞里斯多德的科學體系中,技藝概念同樣是一種特殊的智識性存在。
  • 因為沒完成作業,被老師罰學驢叫,何至於此
    -02-因為沒交作業被罰學驢叫後來君靈上了小學,父母依舊很忙,忙到讓君靈自己走路上放學。一年級的時候,某次美術老師讓學生們畫一幅畫當作業,君靈落在家裡了,這個科任老師就非認為是君靈沒完成。君靈的臉都羞紅了,最後因為沒有學驢叫被老師逼到操場上一邊跑圈一邊喊自己是不完成作業的壞學生。很多學生都在圍觀,君靈從此恨上了那個壞老師,也越發討厭上學了。-03-因為考砸了一次小考試嚇唬孩子要給孩子降級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君靈整個人都特別陰沉了,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她。
  • 建安七子之一,和郭嘉曾同一職位,拒絕醫聖而亡,曹丕為其學驢叫
    在古代,容貌也是選官的一個標準,一般長得醜的人,是很難在古代的官場上如意的,這一點從王粲隨後的經歷中,也能看得出來。因為當時中原各地都不太平,稍微有點遠見的人都能看得出來,漢朝崩塌只在須臾之間,所以王粲並沒有選擇繼續跟隨漢獻帝,而是選擇去投靠自己的老鄉劉表,當時劉表佔據荊州,是荊州地區的話事人。
  •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作者:魏秀麗 著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開本:16開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系統地覆蓋了微觀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主要內容,從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三個層面論述了管理中的人的行為問題,囊括了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
  • 動物行為學及其起源——動物行為學系列(一)
    John Broadus Watson,行為學派創始人近年來,動物行為學的研究獲得了蓬勃的發展,主要是把動物行為與生命科學中許多其它的許多分支學科相互滲透在一起,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完整、系統地闡述動物行為的原因、機制、發生或發育,進化與適應功能等問題,形成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
  • C.S.皮爾斯符號學與視覺藝術
    查爾斯·桑德爾·皮爾斯符號學的三分法、運動性、意義的開放性等概念開啟了視覺藝術研究的新視野。作者認為皮爾斯分別從兩個方面闡述了他的符號學理論:第一,符號如何傳播,即符號的意指過程;第二,符號如何分類,即各種符號的不同特點。這兩方面理論也為我們研究視覺藝術提供了兩方面的啟示。
  • 在臣子的墳前學驢子叫,曹丕究竟是怎麼想的?
    在王粲的葬禮上,曹王世子曹丕深情的肯定了王粲為朝廷所做的貢獻,並追思其出眾的文採,作為王粲的老朋友曹丕對眾人說:王粲平日裡最愛聽驢子叫,為了寄託我們的哀思,讓我們學一次驢叫來為他送行吧!於是曹丕帶頭,整個大漢最精英、文才最斐然的文化人們爭先恐後的學起了驢叫,一時間驢鳴之聲響徹四周.......
  • 對話阿布拉莫維奇:人性、烏雷和行為藝術
    主持人Eric Shiner 和藝術家 Marina Abramovic因為這次講座是面對公眾開放的,小印有幸可以參加這次講座,親耳聽到被人們稱為「行為藝術之母」的阿布拉莫維奇為大家講述自己的藝術理念及觀點,感覺受益匪淺。
  • 自考「組織行為學」考試大綱領導理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理解領導素質論,領會領導行為論,掌握領導權變論。以達到提高領導素質,改善領導方法,掌握領導藝術,最終要增強領導的有效性。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 領導素質理論  (一)領導者應具有的素質  1.我國古代孫子兵法中關於領導素質的觀點;  2.我國現代關於領導素質的觀點;  3.國外有關領導素質的觀點。  (二)不同層次領導者應具有的素質結構。  (三)領導班子合理的素質結構。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目前先設四個學系和一個博物館
    都市快報 通訊員 吳雅蘭 柯溢能 記者 胡信昌在浙江大學迎來建校122周年之際,5月20日,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在紫金港校區成立,浙大進一步形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於一體的藝術與考古學科生態體系。
  • 女星蒂爾達·斯文頓在Moma上演行為藝術
    演員蒂爾達·斯文頓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上演行為藝術周六,曾出演《納尼亞傳奇》的女星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上演行為藝術《也許》每次斯文頓在博物館內表演此行為藝術時,展覽位置都會移動。該行為藝術展沒有公布時間安排,但還將在年底前上演6次。「這個設想的特徵就是不能提前公布,博物館也同樣如此,」一位發言人稱。斯文頓首次表演這一作品是在1995年,地點為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1996年,她又在羅馬的巴拉科古博物館(Museo Barracco)上演此作。
  • 藝術與科學同行——錢學森對藝術的認識和修養
    經他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飛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建和發展我國的飛彈、航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對工程控制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造性研究……人們常常把飛彈、火箭、航空等詞彙與錢學森聯繫在一起。
  • 消費者行為學的典型營銷案例
    這樣龐大數量的心理過程,一個營銷人員怎樣才能把握主流,從而應用方法去改變人們的行為呢?答案只有一個:消費者行為學。  消費行為在許多情況下是非理性的。例如,如果問你為什麼會去購買一瓶娃哈哈純淨水,你能講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嗎?大部分人可以講出原因,但並不一定符合邏輯。營銷最讓人著迷而又感到困惑的就是-----消費者不可捉摸的心思。  那麼,你的產品是什麼呢?
  • 金星,毒舌舞蹈家的 「行為藝術」
    由於她性別的分界,使得她的舞蹈藝術給人的感覺有些許撕裂,因為你總是難以把另兩個性別的舞蹈融合在一個人身上,總有一種違和感。當然,拋開這些單看舞蹈,她的舞蹈之美還是相當驚豔的。當然,金星這個名字的知名度,其實有70%是因為她說話而不是因為她跳舞來的,大家都知道一個毒舌的金星,卻有很多人不知道有一個跳舞的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