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以「四議兩公開」推動精準扶貧

2020-11-23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如何充分發揮「第五級書記」的作用,確保扶貧路上能扶長遠,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南召縣南河店鎮給出自己的答案:堅持「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村級組織決策機制的問題,進而建強隊伍、建強組織,提高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下的是抓「牛鼻子」的功夫,收的是「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讓基層決策更加民主透明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鍵是精準,這也是群眾的訴求。實現精準,需要切實提高動態管理、項目安排、資金使用的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在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該鎮黨委堅持把「四議兩公開」工作方法貫穿到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過程中,努力實現基層黨內民主建設與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機統一,使黨內民主決策更加「陽光化」。


  在貧困戶動態調整工作中,南河店鎮黨委加大宣傳力度,對群眾進行扶貧政策講解,積極動員符合條件的群眾自願填寫貧困戶申請。隨後召開村黨支部會,對各村推薦的貧困戶名單進行提議,按照「兩不愁、四保障」的標準,村「兩委」進行商議,召開全村黨員大會與群眾代表大會,對初步認定的貧困戶名單進行審議。在村民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下,把新的貧困戶名單進行再公開公示,確保群眾滿意、貧困戶名單準確、實施結果透明。


  「無論是動態調整工作,還是易地搬遷、危房改造、七改一增、低保等大事小事都堅持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做到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村扶貧領域零上訪。」南河店鎮龍王廟村支書李印說道。


  讓少數群眾服從多數


  要想富上項目。該鎮黨委、政府把產業扶貧作為摘「窮帽」、拔「窮根」的根本之策,圍繞一村一品、一戶一業打造特色產業。但是產業發展需要流轉大量土地,如何把好事落地生根?這需要群眾的配合和支持,「四議兩公開」就是好法寶。


  龍王廟村的村部前,100畝小龍蝦基地甚是壯觀,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猶如無數條銀蛇在遊動。這是南召縣投資60萬元在南河店鎮建立的小龍蝦養殖基地,誰能想到在這壯觀場面的背後還有一個曲折的故事。


  「上小龍蝦項目是好事,但是這片都是好地,有的群眾就不願意土地流轉。」龍王廟村村支書李印說道,「當時就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很快把群眾的意願統一起來,把鎮黨委的意見貫徹下去。黨員幹部爭先恐後上門做群眾工作,有的甚至主動拿自家好地去置換,不配合的群眾也不好意思,很快工作都做通,這100多畝地全部流轉了。」


  談及駐村以來做群眾工作的問題,駐龍王廟村第一書記馬龍動情地說:「群眾工作沒有難事,關鍵要找準方法。農村的工作都是群眾看群眾,只要堅持『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做到黨員幹部爭先鋒、群眾人人能說話,少數服從多數,那麼群眾也會認可信服。」


  脫貧攻堅以來,龍王廟村的發展建設駛入「快車道」,基礎設施建設、亮化綠化工程、產業項目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自2015年以來,全村硬化道路12.1公裡,道路綠化10.5公裡,流轉土地共970畝,420KW光伏項目、百畝小龍蝦養殖基地、400畝苗木花卉種植基地、150畝品種梨種植基地、數據線加工車間,一個個項目在龍王廟村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培育壯大,展現出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氣象。軟弱渙散村實現華麗蛻變,2017年龍王廟村成功摘去「軟弱渙散」的帽子,也在同一年贏得「市級文明村鎮」的榮譽稱號。


  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這3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總共佔地6畝多,涉及全村2個組的群眾,徵地款、附屬物村裡沒有出一分錢,都是群眾自願把土地讓出來的。」南召縣南河店鎮郭營村支書李小團指著本村的文化廣場對記者說道。


  郭營村文化廣場原為村民家的苗圃地,開工建設之初,徵地補償是個難題。廣場建設資金由縣農辦提供,村裡負責徵地,但就在徵地這「最後一公裡」卡了殼。「大家都知道建個文化廣場是好事,但是個別戶要求補償高,事情一直沒談攏。」村支書李小團紅了眼,向鎮黨委立下軍令狀,保證半個月徵地問題全部解決。


  「最後一公裡」怎麼打通?實踐經驗證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是最直接、最管用的方法。郭營村黨支部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工作中的「老大難」問題,竟然在村民的認同下解決了。


  徵地款群眾沒有要,自家種的樹群眾也自願放了。貧困戶趙天明主動讓出自家的2畝承包地,沒有要一分錢,他說:「這是村裡的好事,國家政策這麼照顧俺了,有事當然要支持。」


  巧用好方法,贏得大場面。建成後的文化廣場成為郭營村靚麗的名片,一片片優質的苗木、繪製精美的文化牆、乾淨整潔的村莊道路、統一粉刷的牆體……郭營村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村民為村裡的變化打心眼裡高興。以前的軟弱渙散村,現在成為市級文明村。


  在南河店鎮,「四議兩公開」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已經深入到村級各項事務的管理決策中。南河店鎮25個行政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處理涉及貧困戶動態管理、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對象確定、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流轉等事項,有效化解群眾矛盾糾紛。


  「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一方面把群眾想辦的事變成黨委要辦的事,另一方面把黨委要辦的事變成群眾想辦的事。一上一下,有事集體來決定,矛盾迅速化解,有效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扶貧開發和基層黨建的雙推進。」南河店鎮黨委書記冀豫說。(倪申 廖濤 劉春雨)


  轉自: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打好黨建扶貧「組合拳」
    南召縣南河店鎮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以「黨員幹部帶支部」活動為載體,著力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戰鬥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堅持把黨的建設與脫貧攻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通過活動開展把每一位基層黨員培養成一面旗幟,把每一個支部建成一座堡壘,把全鎮基層黨組織建成一座鋼鐵長城,各項工作任務也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發揮優勢形成合力 精準扶貧務實推進
    近年來,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切實擔負起政治責任,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擺在重要位置,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紮實做好各項幫扶工作,用黨員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9年,該鎮實現396戶823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1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全鎮貧困發生率降至1.14%,為最終打贏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黨建聚攏民心 扶貧開花結果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立足實際,積極探索,攻堅克難,多措並舉,以黨建為引領,以民生為根本,走出了一條卓有成效的扶貧之路,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同心超市」暖民心  「把自己家裡收拾乾淨還能得積分,拿著積分卡到村裡『同心超市』兌換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真是太好了!」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培育富民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經過精準識別,南河店鎮共有貧困村6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616戶4525人。近年來,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合理統籌,科學謀劃,把產業扶貧作為摘「窮帽」、拔「窮根」的根本之策,堅持長短結合、大小結合、引扶結合,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實現扶貧產業多點開花。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黨建擔當」讓脫貧攻堅更有力量
    時值隆冬,南召縣人大代表一行到南河店鎮龍王廟村調研。錯落有致的房屋,寬敞通達的公路,設施完善的文化廣場,遊園裡亭臺軒榭,牆體彩繪引人入勝。眼前的美景讓縣人大代表嘖嘖稱讚,很難與2年前的「後進村」聯繫起來。  早些年,龍王廟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村裡沒有主導產業,沒有集體收入,基礎設施落後,群眾思想保守。
  • 河南省召縣南河店鎮:黨建強引領 脫貧有活力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堅持找準角色定位,認準職責使命,精準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南河店鎮多方面創新組織生活,注重內容和方式,防止表面化、形式化,調動黨員參與熱情,使組織生活更加貼近實際、貼近黨員、貼近群眾。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培育壯大產業,三大舉措助力脫貧攻堅。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幹部群眾齊努力 物質精神雙脫貧
    這就是距離南召縣 15公裡、南河店鎮以北4公裡的龍王廟村,自精準扶貧以來,該村共接待縣級以上觀摩30餘次,是南召縣脫貧攻堅的一面旗幟。  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曾是落後的貧困村,原先村支書患病去世,村裡沒有主導產業,沒有集體收入,基礎設施落後,群眾思想保守。在南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明成幫帶龍王廟村後,他推薦把「雙強雙帶」型人才李印,由過去的村主任選舉為黨支部書記,推選4名退伍軍人為村民小組長。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醫養結合助力兜底脫貧
    2020年作為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南召縣南河店鎮剩餘未脫貧戶275戶598人,可以說都是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解決這部分人員順利脫貧的重要途徑就是要做好「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其中「醫養結合」對高質量脫貧有重大作用。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廁所革命」惠民生
    南召縣南河店鎮村龍王廟村民李豐東高興地指著自家改造完的水衝廁所說。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捆樹梢圍四邊,汙物橫流糞遍地,蚊蠅成群臭燻天」,是典型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  南河店鎮把「廁所革命」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在全鎮範圍內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動員群眾自兌砂石物料,投工投勞。有條件的鄉村採取對村組和群眾獎補的形式,有效激發廣大群眾改廁積極性。在貧困群眾實施「七改一增」工程中,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落地規劃對家庭廁所進行改造。
  • 鄉村善治的妙法良方——「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向全國推廣10年記
    「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發展軌跡也循著這樣的規律。何謂「四議兩公開」?即所有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由村黨支部在廣泛徵求黨員和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提議,再由村「兩委」聯席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回看前行之路,才發現走了那麼遠。
  • 河南南召南河店鎮: 企業捐資顯情懷 齊心協力助脫貧
    9月6日上午,南召縣南河店鎮在鎮政府舉行2020年「金秋助學助學金」集中發放儀式,該項活動旨在凝聚各方力量,集聚各方愛心,幫助困難學子實現大學夢想,傳播和弘揚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人心、培養人才、貢獻力量。南召縣產聚委主任、鎮黨委書記冀豫,鎮黨委、政府在家領導,中心校班子成員,愛心企業代表南召縣鈣業協會會長馬連昇等40餘人出席活動。
  • 頭雁領航 群雁齊飛——南召縣實施「頭雁工程」實現村美民富
    2017年6月李印被任命為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黨支部書記。「落後村」蝶變「明星村」。龍王廟村的富裕之路、振興之路,是由黨支部變化而發生的「化學反應」。早些年,龍王廟村是全鎮有名的「軟弱渙散村」、「重點貧困村」,村黨組織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功能弱化,陣地缺失,如同一盤散沙,導致幹群關係緊張。
  • 【縣區動態】南召縣長方明洋就縣域內碳酸鈣粉體企業深度治理工作...
    【縣區動態】南召縣長方明洋就縣域內碳酸鈣粉體企業深度治理工作進行現場調研 2020-07-16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旅遊扶貧地圖:為遊客找線路 為鄉親找出路
    旅遊扶貧是產業扶貧的有效手段、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數位化時代,如何讓旅遊扶貧工作搭乘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創新的「快車」,助力精準扶貧?前不久入選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政務信息化分會2020年「數字政府 服務社會」傑出案例的「線上旅遊扶貧地圖」項目,便是就此開展的創新實踐。
  • 助力典範企業 推動精準扶貧
    【鋁道網】8月5日,大連市工商聯邀請大連市建築行業協會負責人以及億達建設集團、大連鵬生集團有限公司、大連三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從事建築相關行業的企業召開了座談會,助力產業扶貧項目貴州水城力威鋁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
  • 雲霄縣電商精準扶貧案例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
    在這本紅旗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的刊物中,業界專家對雲霄的電商精準扶貧案例給予高度評價。此前,在國務院扶貧辦開展的「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評選活動中,「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從全國眾多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擠進全國縣級案例「前20強」,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縣級案例。
  • 真情加實幹 守護一方平安———記河南省南召縣公安局民警徐東東
    從警14年來,徐東東曾有過一年短暫的交警崗位外其餘時間都在基層派出所工作,歷經磨練,現在他已經是南召縣公安局馬市坪派出所指導員。(圖中右一為徐東東幫離家52年老人團員) 今年8月10日,一男子來到南召縣公安局馬市坪派出所報警稱,停在天池電站上庫(山頂水庫)工地的大貨車丟失了。接到案件後,徐東東覺得不可思議,整個天池工地各種工程車輛及轎車1000餘輛,從來沒有發生過車輛被盜案件。徐東東不敢妄下結論,經過調查,排除了經濟糾紛和車輛停錯工地的可能,於是立即立案偵查。
  • 關於《中共黃岡市委黃岡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個切實」、「四個一批」、「六個精準」的重要論述。二是聚焦「精準」二字。通過完善精準扶貧工作體制機制,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落地,推動扶貧政策向貧困片區聚焦、扶貧資金向貧困村戶聚集、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聚合。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直面貧困地區發展的突出問題,回應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熱切期待,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改革創新舉措。
  • 精準扶貧的思想內涵、理論創新及價值貢獻
    故精準扶貧可被定義為:根據不同貧困區域的不同環境以及不同貧困農戶的不同情況,科學有效地精確識別出扶貧對象,並實施精確幫扶、精確管理,最終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的扶貧方式。④從哲學層面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昭示了精準扶貧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而精準扶貧則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具體實踐與豐富發展。
  • 大涼山精準扶貧的故事感人至深
    這部取材於大涼山彝區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體實踐的電視劇,充分展示了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準扶貧第一線的真實情況,也表達了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康的強烈願望。  在這次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研討會上,記者注意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也出現在現場。對《索瑪花開》來說,他有著一個特別的身份,那就是主題曲的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