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虹膜識別「隱退江湖」?3D結構光能成為最後的勝者嗎?

2021-01-15 有態度的健康

目前主流的手機解鎖方式有三種,一個是最為常見的指紋解鎖,還有兩種就是3D結構光解鎖和虹膜解鎖。而在後兩種解鎖方式當中,一個是蘋果使用的解鎖方式,一個是三星推出的解鎖方案。看到這兩家公司,我想絕對就會有人要來對比一下這兩種解鎖方式的優劣。因為在各個領域,三星和蘋果好像都是「死對頭」,他們的技術自然也會引起人們來相互對比。但是還沒等人們分出個優劣,三星的好像就已經自己「放棄了」虹膜識別技術,再連續幾代手機旗艦都搭載了虹膜技術後,三星S10上的虹膜卷解鎖卻不見了蹤影,為啥虹膜解鎖就這樣「隱退」江湖了呢,而3D結構光因此就會獲得最終的勝利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這兩個技術的原理,虹膜識別三星手機的特有技術,目前在其他品牌的手機上還沒有看見過。虹膜識別是一項非常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因為內一個人的虹膜都是不同的,就算是雙胞胎也是會有差別。而3D結構光就是利用泛光感應器和點陣投影器在人的臉部投射出許多個點,而這些點所形成的的圖形就是手機解鎖的「密碼」,不過3D結構光存在雙胞胎的解鎖BUG,所以在安全性上,虹膜識別還是略勝一籌。

那麼在易用性上雙方其實也是打的有來有回,3D結構光對用戶的手持姿勢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能讓傳感器識別到你的臉就行了。唯一的麻煩就是如果你的面部改變較大,比如說帶個口罩什麼的3D結構光可能就難解鎖了,而虹膜解鎖因為只掃描虹膜,所以只要不把眼睛遮住,它都能夠超過解鎖,不過虹膜解鎖對解鎖的姿勢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用戶與手機拉開一段距離。

既然虹膜識別在安全性上還更高一些,為什麼連三星自己都不做了呢,只要還是因為成本和全面屏的關係,虹膜識別的成本太高,有隻有三星一家在使用,而且三星的全面屏計劃有不能讓手機出現劉海,所以值得放棄虹膜識別了。而3D結構光在蘋果的帶領下,供應鏈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價格也降了下來,有不少的國產廠商的手機都搭載上了這個技術。

那3D結構光能成為最後的勝者嗎?我覺得未必,三星雖然拋棄了虹膜識別,但是在最新的旗艦手機上搭載了超聲波屏下指紋解鎖技術,無需打孔,溼手也能解鎖,在未來手機朝著真正全面屏進步的道路上,劉海是不會允許存在的,我覺得超聲波屏下指紋解鎖技術更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者。

相關焦點

  •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但是現在有一項科技是我們觸手可及的,那就是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不過虹膜掃描儀不僅僅是給你的眼睛拍個照然後進行比較,那樣的話只需要一張你眼睛的照片,虹膜識別就起不到作用了。虹膜掃描儀是通過一束近紅外光掃描人的眼睛,清楚地暴露虹膜的圖案,並且在黑暗下也能同樣工作。但是眼鏡(包括隱形眼鏡)會限制光束的傳播,使虹膜識別失效。當設備記錄下虹膜的圖案後,會有相應的程序將其轉換為代碼,然後與已經保存的數據進行對比,實現解鎖。
  • 手機虹膜識別鏡頭設計
    摘要:隨著近年來圖像傳感器的快速商用化以及生物識別算法的發展,虹膜識別功能得以應用 於移動終端設備。獲取虹膜圖像是虹膜識別的關鍵一步,運用ZEMAX光學設計軟體設計了一款適用於手機的虹膜識別鏡頭。
  • 虹膜識別技術
    人的眼睛結構由鞏膜、虹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等部分組成。虹膜是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的細節特徵。而且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是保持不變的。這些特徵決定了虹膜特徵的唯一性,同時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將眼睛的虹膜特徵作為每個人的身份識別對象。
  • 虹膜識別可靠嗎?看完這些你該明白了
    因此,自指紋識別到來之後,我們因輸入密碼時被盜取數據而引發的信息洩露問題,也大大減少。但指紋識別的安全性,卻同時受到了生物膜被破壞或者被模擬而造成的對手機安全的衝擊,因此,「虹膜識別」一詞便因此衍生和傳播開來。虹膜識別真的可靠?手機安全誰來保證對於虹膜識別來講,其實並非一個新鮮的詞彙了。
  • 比指紋識別強在哪?解讀虹膜識別技術原理的前世今生
    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據科技網站PhoneArena報導,說起虹膜識別這個名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種技術早就是許多間諜電影中的老梗了。此外,現在的各種重大考試也都要求我們錄入虹膜信息,有些單位甚至上下班打卡都要使用此類識別系統。
  • 虹膜識別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手機中的應用
    此外,現在的各種重大考試也都要求我們錄入虹膜信息,有些單位甚至上下班打卡都要使用此類識別系統。很快,該技術就要在主流智慧型手機上出現了,據稱今年下半年的三星旗艦Galaxy Note 7就將搭載虹膜識別技術。那麼,這種看起來間諜範十足的技術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呢?它與我們常見的安全解決方案(如指紋識別)又有什麼不同?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 虹膜識別技術簡述
    我們的眼睛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虹膜是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佔據眼睛的65%。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是人體最獨特的結構之一。
  • 探尋虹膜識別背後的身份密碼 | 雷鋒網公開課
    凱文·凱利在他對於未來的設想當中認為,人能夠被識別的最重要的一種特徵就是虹膜。所以,在《少數派報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主演湯姆克魯斯在各個場景之下,無論是地鐵還是賓館還是酒店還是商場被虹膜識別系統追蹤。最後主人公不得不以替換眼球的方式來逃避虹膜識別自動系統的追蹤,最後終於洗刷了自己的冤屈。
  • 虹膜識別技術規模化應用已經箭在弦上
    因為人臉識別只需要藉助現存普通攝像機的支撐即可,而虹膜採集需要專業的硬體設備來實現。而且,目前來看,虹膜設備成本比較昂貴,由此看來,虹膜硬體部署的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導致虹膜技術規模化應用速度較慢。不過,隨著虹膜技術的日益滲透,部署成本會相應降低,但最後可能比人臉還是要高一些,因為虹膜對成像的要求比較高,無疑增加了採集攝像頭的硬體成本。
  • 虹膜識別,你究竟了解多少?
    人眼的外觀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虹膜位於鞏膜和瞳孔之間,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外觀上看,虹膜由許多腺窩、皺褶、色素斑等構成,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
  • 虹膜識別原理及算法
    從識別的角度來說,虹膜的顏色信息並不具有廣泛的區分性,那些相互交錯的類似於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形狀的細微特徵才是虹膜唯一性的體現。這些細微特徵在彩色圖像和灰度圖像中是一致的,因此一般採用灰度圖像進行虹膜識別的研究。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生物識別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當中。 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結構中,指紋識別份額達到58%,人臉識別的份額為18%,緊隨其後的是新興的虹膜識別,份額為7%,此外還有與指紋識別類似的掌紋識別,以及聲紋識別和靜脈識別等。各個生物特徵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在產業化進程中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以及每類生物特徵的代表性企業有哪些,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 一篇文章弄懂什麼是虹膜識別
    美國智庫 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 曾發表過一份《生物識別的未來》報告,報告顯示,虹膜識別技術將在未來10—15年迅速普及,並佔全球生物特徵識別16%的市場份額,虹膜識別產品總產值也將達到35億美元。
  • 解析三星Note7虹膜識別的工作原理
    8月2日三星推出了搭載虹膜識別的Note 7手機。為什麼指紋識別普及了這麼長時間,手機虹膜識別才姍姍來遲?虹膜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安全性怎麼樣?請看下面的科普文章,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一、虹膜識別的由來與簡介  虹膜識別的方法最早由美國的眼科醫生Leonard Flom 和 Arin Safir在1987年提出來的。虹膜識別的算法是由劍橋大學John Dargman博士研究出來的。他提出了對虹膜進行編碼、比較的數學算法。
  • 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虹膜識別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生物識別系統。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能採取人體獨特的特徵(比如:人臉特徵,虹膜特徵,指紋特徵),將這些特徵轉換成一串數據,來完成人體識別和認證。
  • 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有何不同
    【IT168 資訊】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智慧型手機承載了我們太多的隱私和秘密,這對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指紋識別已經無法滿足,融入更先進的生物識別技術已經成為行業趨勢。  簡單來說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在原理上兩者識別的區域完全不同。虹膜識別顧名思義識別的是眼睛的虹膜部分,而眼紋識別則是識別眼睛的鞏膜部分。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相較於生物識別技術中的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起步較晚。然而,各類公開的對比測試和實際應用均表明,它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首先,虹膜具有極強的唯一性和穩定性。科學研究表明,虹膜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自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終生不變,且不因外部幹擾而磨損變化。
  • 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手段 虹膜識別:開啟「刷眼」炫酷科技
    (資料圖片)  虹膜識別是一種利用人體眼球內虹膜特徵來驗證身份的技術。在好萊塢大片中,通過掃描眼睛視網膜開啟保密房間或保險箱的炫酷場景,讓人記憶猶新。在智慧型手機行業,已經有大量的公司引入了虹膜識別,其中包括三星和多家國內手機廠商。最近有消息稱,蘋果今年推出的iPhone 8將會配置虹膜識別功能。這使得虹膜識別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生物特徵識別下一站:虹膜識別
    幾經輾轉,他最終藉助虹膜識別技術,在上千個自稱是照片主角的人中找到了她。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身份的標識。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包含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在很多情況下,虹膜可能是唯一能夠識別身份的生物特徵,國際上一系列研究表明,虹膜識別是目前最安全、最準確的身份識別。」譚鐵牛稱。
  • 虹膜識別技術的算法及精確度分析
    虹膜識別技術是利用虹膜終身不變性和差異性的特點來識別身份的,虹膜識別技術與相應的算法結合後,可以到達十分優異的準確度,即使全人類的虹膜信息都錄入到一個數據中,出現認假和拒假的可能性也相當小,但是這項技術的無法錄入問題已經成了它同其它識別技術抗衡的最大障礙。不管怎樣,虹膜識別技術的高精度使它能夠在眾多識別技術中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