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識別可靠嗎?看完這些你該明白了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說起手機安全隱患,相信很多用戶都會有種聞風喪膽的感覺。手機解鎖,手機支付,手機交際通訊等等,仿佛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都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手機帶給我們的方便和快捷,讓我們的生活也變得更智能化。但手機給我們帶來更加現代化優勢的同時,也讓我們的信息和財產安全受到了更多來自互聯交互給我們帶來的安全隱患。因此,自指紋識別到來之後,我們因輸入密碼時被盜取數據而引發的信息洩露問題,也大大減少。但指紋識別的安全性,卻同時受到了生物膜被破壞或者被模擬而造成的對手機安全的衝擊,因此,「虹膜識別」一詞便因此衍生和傳播開來。

虹膜識別真的可靠?手機安全誰來保證

對於虹膜識別來講,其實並非一個新鮮的詞彙了。類似密碼箱和防盜門之類的安防領域,早已實現了較大規模的應用,因此,在我們說到虹膜識別的安全性之前,我們需要從基礎來認識一下什麼是虹膜識別。

關於虹膜識別

虹膜識別,顧名思義,也就是使用錄入儀器來對我們的眼睛進行掃描,從而得到人眼的虹膜信息,並建立一個專屬於該虹膜的虹膜資料庫。類似指紋信息,我們的眼睛所生成的虹膜信息,也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虹膜識別也是並無不會出現第二個的個人身份信息的識別認證。

而面對近年來出現的很多搭載虹膜識別功能的手機來說,需要前置攝像頭在嚴謹獨特的技術條件下,並配合紅外線燈的同時協作工作,在掃描人眼的虹膜數據後,進行極速的錄入數據信息的匹配,從而實現這一項對手機自身的技術條件要求頗高的安全解鎖等功能。尚不說虹膜識別技術的安全性能有多少提升,單單對手機的解鎖速度,也是與指紋識別技術的速度不相上下了。

手機搭載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為什麼更安全?

人的眼睛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也就是眼球外圍被我們俗稱為白眼球的部分,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虹膜位於鞏膜和瞳孔之間,其中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外觀上看,由許多腺窩、皺褶、色素斑等構成,也就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

虹膜的獨特性非常之高

因此對於虹膜來說,基本上在人們出生後的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已經發育到足夠的尺寸,便進入穩定期,不再發生改變。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或疾病所帶來的影響,人們的胖瘦、聲音等都會有所改變,而虹膜卻不會因此而發生任何改變,一旦形成,便成為了這個人獨一無二不可更改的身份標識。因此,由於虹膜的高度獨特性、穩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點,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鑑別的物質基礎。虹膜識別從而也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

虹膜識別技術為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

而對於指紋識別技術,雖然現在已經發展到了非常智能和高效,並且能達到非常高的安全級別,但指紋可通過生物膜的模擬等方式被竊取,從而導致手機安全受到威脅,因此來說,虹膜識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著比較有利的優勢。

日常習慣會不會影響虹膜識別的準確度?

佩戴普通框架眼鏡:佩戴眼鏡其實對於虹膜識別的影響並不大,佩戴眼鏡其實是通過調整眼睛的屈光度來使眼睛看到的影像更加清晰,並不會對虹膜產生影響。因此,佩戴眼鏡並不會影響虹膜識別的準確度,也不會影響其安全性。

佩戴美瞳:其實通過不久前我們的視頻實驗來看,由於美瞳的花色和遮擋範圍的不確定性,在使用虹膜識別解鎖時,大部分時間是可以進行解鎖的,因為美瞳的佩戴不會影響虹膜的形態變化,但也不排除美瞳花色的複雜性會造成虹膜的識別失敗等問題,但在安全性上來看,手機的安全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佩戴美瞳進行虹膜解鎖

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甚至依賴到出門連錢包都不帶,只要帶一部手機就好。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手機的安全性才會讓我們如此的在意。而隨著手機科技的發展愈加迅猛,虹膜識別技術也被逐漸廣泛的應用到手機當中,許多手機品牌也在為我們的手機安全做著不懈的努力。因此,我們的手機安全也越來越受到保障。

相關焦點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打開APP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6-07 17:22:00   」張張嘴
  • 虹膜識別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手機中的應用
    而虹膜就是決定我們瞳孔顏色的物質。如果近距離觀察人的眼球,你就會發現其表面有複雜的波浪形線條,而這些線條就是你虹膜上的「指紋」,虹膜掃描儀就是靠它們來辨識你的身份的。與指紋類似,這些線條非常複雜,其形成也是隨機的。因此,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甚至你的左右眼虹膜都有不同。難道虹膜掃描儀就是給人的眼睛拍張照,再與自己資料庫中的圖片進行對比?非也非也。
  • 虹膜識別技術
    而且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是保持不變的。這些特徵決定了虹膜特徵的唯一性,同時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將眼睛的虹膜特徵作為每個人的身份識別對象。這在生物識別技術中,所獲得特徵點的數量是相當大的。虹膜識別就是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們的身份。虹膜識別技術的過程一般來說包含如下四個步驟:
  • 虹膜識別,你究竟了解多少?
    生物特徵識別是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它不需要隨身攜帶任何證件,記住任何密碼,是一種方便、快捷、可靠的識別方法。生物特徵識別是通過人體所固有的生理特徵或行為特徵對個人身份進行鑑定的技術。常見的生物特徵有指紋、掌紋、虹膜、視網膜、臉形、聲音、筆跡、DNA、人體氣味等。其中,虹膜識別是一種重要的個人身份識別手段。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其次,虹膜是比人臉和指紋更可靠、更難偽造的生物特徵。比如,指紋比較容易磨損和破壞,人臉識別會存在雙胞胎難分辨的問題。即使同一個人,隨著年齡變化,容貌也會發生改變。而且,整容、不同光照下的表情、姿態等也都會影響識別效果」,譚鐵牛說,「而虹膜要想偽造和改變,難度就大多了。虹膜是外部可見的,但同時又屬於內部組織,位於角膜後面。要改變虹膜外觀,就要冒失明的危險。」
  • 比指紋識別強在哪?解讀虹膜識別技術原理的前世今生
    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據科技網站PhoneArena報導,說起虹膜識別這個名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種技術早就是許多間諜電影中的老梗了。此外,現在的各種重大考試也都要求我們錄入虹膜信息,有些單位甚至上下班打卡都要使用此類識別系統。
  •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但是現在有一項科技是我們觸手可及的,那就是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不過虹膜掃描儀不僅僅是給你的眼睛拍個照然後進行比較,那樣的話只需要一張你眼睛的照片,虹膜識別就起不到作用了。虹膜掃描儀是通過一束近紅外光掃描人的眼睛,清楚地暴露虹膜的圖案,並且在黑暗下也能同樣工作。但是眼鏡(包括隱形眼鏡)會限制光束的傳播,使虹膜識別失效。當設備記錄下虹膜的圖案後,會有相應的程序將其轉換為代碼,然後與已經保存的數據進行對比,實現解鎖。
  • 生物特徵識別下一站:虹膜識別
    「公安刑偵是生物特徵識別的重要應用領域。」劉耀說,近年來以指紋、人臉為代表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已經在公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局限性,而虹膜識別的唯一性、穩定性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
  • 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手段 虹膜識別:開啟「刷眼」炫酷科技
    (資料圖片)  虹膜識別是一種利用人體眼球內虹膜特徵來驗證身份的技術。在好萊塢大片中,通過掃描眼睛視網膜開啟保密房間或保險箱的炫酷場景,讓人記憶猶新。在智慧型手機行業,已經有大量的公司引入了虹膜識別,其中包括三星和多家國內手機廠商。最近有消息稱,蘋果今年推出的iPhone 8將會配置虹膜識別功能。這使得虹膜識別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聯想樂檬:虹膜識別手機 刷眼就夠了
    本次展會上,從近年熱門的3D列印到可穿戴設備、從智能出行到智能家居產品,無一不在詮釋著「未來,為你而來」的展會主題。    而這其中,受英特爾特別邀請的北京釋碼大華科技有限公司,在主展臺現場展示的虹膜識別技術和產品也許是本屆CES展會最接地氣、也最有望成為大規模推動移動互聯時代前行的一項重要技術。
  • 虹膜識別有了新的使用「姿勢」
    近日,依靠國內最頂尖的虹膜識別技術,一款名為「駕駛員生物特徵識別一體機」的儀器正式投產,該機器能在1.2米距離內2秒準確識別駕駛員的虹膜及人臉信息。「目前大多數企業只能做25—40釐米的近距離虹膜識別。」
  • 手機虹膜識別是否有必要?
    今天又傳來消息,三星高級副Rhee In-jong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三星正在開發虹膜識別技術,可能首先用在高端機型上,並逐漸在低端機型進行配置。從三星這麼高調的言論看,似乎要在系統安全領域走在蘋果前面了,不過蘋果還沒採用的技術,總讓人心裡範嘀咕,這種技術是否使用上還存在限制?以三星的行事風格,走在蘋果前面真的沒問題?
  • 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有何不同
    簡單來說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在原理上兩者識別的區域完全不同。虹膜識別顧名思義識別的是眼睛的虹膜部分,而眼紋識別則是識別眼睛的鞏膜部分。儘管眼球會因為過敏、紅眼或者熬夜宿醉等情況發生充血的狀況,但這些並不會影響血管排布,因此眼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且蘊含的信息量是主流指紋的4.5倍,對應的安全性更勝一籌。  至此我們可以簡單概括:虹膜識別是識別「黑眼仁兒」的紋理,眼紋識別則是識別「眼白」的血管排布情況。
  • 解析三星Note7虹膜識別的工作原理
    8月2日三星推出了搭載虹膜識別的Note 7手機。為什麼指紋識別普及了這麼長時間,手機虹膜識別才姍姍來遲?虹膜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安全性怎麼樣?請看下面的科普文章,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一、虹膜識別的由來與簡介  虹膜識別的方法最早由美國的眼科醫生Leonard Flom 和 Arin Safir在1987年提出來的。虹膜識別的算法是由劍橋大學John Dargman博士研究出來的。他提出了對虹膜進行編碼、比較的數學算法。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網友發現,只要在手機屏幕上貼上一張比較厚的保護膜,然後進行指紋識別,任意人的指紋都可以識別解鎖成功。消息一出,引來一大堆網友的在線測試,多數人都發現了這個漏洞。在用戶曝光漏洞後,三星發布公告承認涉事型號手機的確存在該漏洞,並在官網發出通告,建議三星該系列手機用戶不要使用過厚的手機保護膜,並表示三星會通過後期系統軟體升級消除漏洞。
  • 為什麼虹膜識別「隱退江湖」?3D結構光能成為最後的勝者嗎?
    但是還沒等人們分出個優劣,三星的好像就已經自己「放棄了」虹膜識別技術,再連續幾代手機旗艦都搭載了虹膜技術後,三星S10上的虹膜卷解鎖卻不見了蹤影,為啥虹膜解鎖就這樣「隱退」江湖了呢,而3D結構光因此就會獲得最終的勝利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這兩個技術的原理,虹膜識別三星手機的特有技術,目前在其他品牌的手機上還沒有看見過。
  • 一文讀懂獨一無二的虹膜特徵識別
    首先紅外LED發射紅外線,虹膜識別攝像頭透過紅外線獲取虹膜圖案信息,對採集的圖案信息進行處理編碼,然後與預先設置存儲的虹膜特徵進行精準比對。1秒內,手機就可以知道「你是誰」。   虹膜識別有哪些應用?   在智慧型手機上,一切需要通過PIN 碼、指紋識別的應用,都可以同時設置虹膜識別,為你的手機再增一層保護傘。
  • 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虹膜識別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生物識別系統。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能採取人體獨特的特徵(比如:人臉特徵,虹膜特徵,指紋特徵),將這些特徵轉換成一串數據,來完成人體識別和認證。
  • 一篇文章弄懂什麼是虹膜識別
    事實上,虹膜識別並不是一個初生事物,基於虹膜掃描識別身份的理論認知可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並於90年代逐漸實現商業化落地,如今也已應用在諸如金融,政府,機場和軍方等現實中貌似類似「神秘部門」的地方。但如你所知,人類歷史的底層驅動力永遠都是技術以及讓技術大範圍擴散的商業,遵循著與計算機,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等顛覆性技術的相似步伐,如今虹膜識別也正在從特定領域推廣至普通消費人群之中。
  • 指紋、虹膜、人臉……還在用這些「密碼」?快來試試體內身份識別
    這個看似哲學的問題卻也是個體身份識別的關鍵所在。 從過去的ID卡、鑰匙等到現如今的指紋、人臉、虹膜等識別方式,身份識別的方式也從物品轉變為生物本體。但是卻依然存在諸多問題,無論是指紋還是人臉識別,這些外部特徵都有被仿製的風險。 如何讓身份識別更加安全可行?重慶工商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秦華鋒從2006年開始便思考著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