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15日在美國華盛頓正式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向全世界發布研究報告,並從基礎研究、體細胞、生殖細胞/胚胎基因編輯三方面提出相關原則。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作為委員會中唯一一位中國學者,全程參與了研究討論工作。同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出臺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受此消息刺激,當日美國首家上市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股價大漲29%。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因能夠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而備受科學家青睞。它推動了科學研究,但也對社會倫理和人類安全提出了挑戰。裴端卿介紹,此次報告提出的基本原則,不僅代表基因編輯領域科學家的共識,還代表了全球頂級的倫理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的廣泛共識。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基因治療的應用及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隨著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此外,精準醫學已於今年入選「十三五」百大項目,上升為國家戰略,更為我國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帶來強有力的催化作用。
勁嘉股份(002191)與國內基因編輯領域領先研究機構中山大學建立深度合作,切入CRISPR/CAs9編輯技術研究及應用領域。
東富龍(300171)子公司伯豪生物可提供基因組編輯技術定製服務。
榮之聯(002642)依託華大基因布局「生物雲」,華大基因是我國基因測序領域的龍頭企業。
其他關注:達安基因(002030)、澳洋科技(002172)。
更多內容請看「股市直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