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風採 ┃ 孟範晶: 做黨的理論政策的 忠實傳播者

2021-01-14 松原晨訊


她肩負著「黨的理論傳播者」的重任,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她忠於黨的理論宣講事業,紮根於基層,真心實意為黨員幹部和群眾送去「精神食糧」。她就是松原市委黨校科學文化教研室主任、教授孟範晶。


      當好一名黨校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個人思想武裝,具備黨校教師的政治素質;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論學習和知識更新,具備黨校教師的能力水平。為此,孟範晶克服各種困難,及時學習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新精神、新政策、新要求,切實擔當起學習、研究、宣講「急先鋒」職責。

孟範晶告訴記者,每天早上五點半準時學習成為她幾十年不變的生活習慣。每年幾次的外出學習和考察調研,她完成學習筆記達10萬字。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十九大精神宣傳解讀中,她通過自學、外出學習、集中輔導、備課試講、組織討論等多種形式,做到學習在前、研究在前,宣講在前。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她走進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軍營,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語言,利用身邊的人和事解讀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生產生活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孟範晶始終認為,如果她的理論傳播可以使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更堅定一點、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麼,研究和傳播黨的理論政策就是她人生的最大價值和全部意義。


      黨的理論政策的傳播者的「底氣」很重要,需要深入思考和理論研究。所以,她經常忘我地學習、忘我地研究,從而為黨的理論宣講和傳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黨校的科研要突出對區域發展問題的前瞻性研究,黨校教師要起到「智囊團」的作用。她積極參與組織部門和黨校組織的調研工作,多次到農村、社區等基層了解黨情、民情和社情。經常以具體問題、個案現象為切入點,形成一批有見解、有深度、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在全省黨校系統學術研究中業績突出。


      黨校課堂教學是黨員和領導幹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採訪中,記者問道作為新時代黨的理論研究工作者,應如何創新性的進行理論傳播呢?

孟範晶告訴記者,要忠誠於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鑽研和奉獻的精神。而且必須具備嚴謹的學風和創新方法。她能把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更加深入、全面、準確,在於她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架起了一座黨和群眾之間的同心橋。她經常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與市民拉家常,把生活當課堂,讓市民給自己出題目。並且她經常與黨校學員溝通、交流,向學員請教問題,從學員身上學習經驗,不提提高教學水平。

孟範晶說:「理論研究和傳播固然要發揮個人的專業知識和聰明才幹,但集體研究、集體合作匯聚的集體智慧總是大於個人的才智。近幾年,市委黨校提出「爭創一流黨校」的奮鬥目標,並且通過多項舉措推進這一目標的實現。每一個專題課都是在校內廣泛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完成的。每一篇理論文章都是先組織校內外專家進行評論,然後作者進行多次認真的修改,力求準中求深,深中求新,形成高質量的理論成果。」

一場場深入淺出的生動報告,一次次面對面的坦誠交流,把黨的重要理論化為春風拂過幹部群眾的心頭,孟範晶十六年如一日投身於黨的理論研究和傳播事業,把這份事業作為重於泰山的責任、作為高於一切的使命,真情傳播、真實踐行著黨的創新理論。



感謝您的關注,

您還可以點擊右上方分享、點擊下方點讚哦~



相關焦點

  • 科技英才:理論物理學家——蔡榮根院士
    中國英才網·全國英才資料庫:國家級英才人物理論物理學家蔡根榮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9月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85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物理系,1995年於復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8月被全國英才資料庫收錄入庫。 主要從事引力理論和宇宙學研究。
  • ...深入田間地頭——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黨的理論宣傳紀實
    為更好地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尋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從駐村工作隊長、脫貧示範戶、有文藝特長的群眾中,選拔出一批「百姓名嘴」,結合鄉土文化、村民理論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用鄉音鄉語傳遞黨的聲音、回應群眾關切。依託「百姓名嘴」工程,王煥平已創作出300多首尋烏山歌,還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的宣傳普及,是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意識形態建設的「最後一公裡」。當前,做好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宣傳普及工作,必須積極因應時代發展、技術進步和現實要求,不斷創新和發展理論宣傳普及的方式方法。第一,注重通俗化闡釋。
  • 理論宣講既要「有意義」又要「有意思」
    理論宣講工作,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傳播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和教育基層幹部群眾的有效途徑。但曾經的理論宣講,整個過程充斥著艱澀的話語、深奧的說理,很難吸引基層群眾。理論宣講如何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是基層黨組織一直探索的問題。
  • 「英才風採」袁震:數學不僅僅是「計算」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袁震來說,對「數學」的興趣,可以說是帶領他踏進「英才計劃」大門的鑰匙。「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對數學很感興趣,數學思考的方式深深吸引了我。」提起自己和數學結緣的過程,袁震侃侃而談,從「對數學感興趣」到「選擇數學學科」,他的「英才計劃」之路目標始終明確。
  • 幹部學習會|以學習為第一要務,努力提高理論修養和本領素質
    加強理論學習,全面提升素質思想理論上的堅定清醒是政治上堅定的前提。大家十分珍惜難得的培訓機會,以學習為第一要務,在教室、圖書館、閱覽室,到處是如饑似渴學習的身影,努力提高理論修養和本領素質。學員們思想上受到洗禮,頭腦更加清醒,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更加自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爭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踐行者。重點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第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聯繫世情、國情、省情深入思考,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見實效。
  • 「英才」探秘國家科普基地,身臨其境體驗醫學奧秘
    三湘都市報12月14日訊(通訊員 楊思為 潘愛華 記者 劉鎮東 黃京)12月13日下午,由中南大學主辦的2020年湖南省「英才計劃」學生研學活動在國家科普基地-中南大學人體形態學科技館舉行。雅禮中學、長郡中學、長沙市第一中學、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英才計劃」學生和培養老師以及中南大學本科生院相關負責人共60餘人參加活動。據了解,人體形態學科技館於今年進行重裝改建。新館分為「生命起源」、「生命的風採」、「人與自然」、「比較解剖學」四個主題展區,採取實物標本與模型結合,融合AR全景漫遊導覽系統、VR虛擬實境技術等展示,實施科技、人文雙線布展。
  • 人民日報仲祖文: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國家要走創新發展之路,首先要重視創新人才的聚集,應該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體現了我們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彰顯了當代中國求賢若渴的真摯誠意、廣納英才的博大胸懷。   1400多年前,唐朝施科舉之制、行開放之策,網羅遴選天下英才。看著魚貫而出的新科進士,唐太宗發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得意之嘆,由此為「貞觀之治」的盛世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 讓「養人合肥」成為四方英才圓夢之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連日來,全市科技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廣大幹部職工表示,將以時不我待的高度政治責任感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重點聚焦基礎前沿領域前瞻部局,不斷優化創新生態和人才環境,讓「養人合肥」「創新高地」成為四方英才追夢之處、築夢之地、圓夢之城。
  • 努力實現「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原標題:努力實現「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專題深思)   人才興則民族興,人才強則國家強。當下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夢想,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習近平同志強調:「擇天下英才而用之,關鍵是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
  • 打通理論通往人心的「最後一公裡」
    佔領不了網絡傳播制高點,就佔領不了理論傳播的新陣地,就掌握不了輿論引導的主動權。佔領網絡傳播制高點,必須主動出擊、搶佔先機,積極開展網絡理論傳播,引導幹部群眾廓清思想迷霧、增強理論自信,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堅持正面宣傳,立破並舉,大力宣傳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大力弘揚主流意識形態,做大做強網上正面思想輿論,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 英國已經出現超級傳播者,什麼是超級傳播者?來聽聽瑪麗的故事
    在今年二月份中國新冠疫情嚴重時,許多專家就曾表示要謹防超級傳播者的出現,因為這一角色能夠在人群中將病毒一傳十甚至是十個以上。幸運的是,我國及時採取措施對新冠疫情進行防控,才使得中國幾乎沒有出現超級傳播者。
  • 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
    今日之中國,道路越來越寬廣,制度越來越成熟,理論越來越創新,文化越來越繁榮。梳理歸納2020年理論熱點,有助於深刻理解重大事件背後的內在邏輯,有助於更好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黃坤明在《人民日報》撰文認為,人民至上、崇高信仰、歷史自覺、問題導向、鬥爭精神、天下情懷貫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管黨治黨、治國理政、大國外交的全過程,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理論創造、實踐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具有原創性貢獻。
  • 用信念和真情研究宣傳黨的創新理論
    回顧嚴高鴻的生命歷程可以發現,他矢志追求真理、畢生獻身真理,始終對黨充滿深厚感情,對黨的創新理論堅信不移。正是在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下,他把學習、研究、宣傳黨的創新理論作為畢生追求,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傾注了大量精力;正是在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下,他把傳播和捍衛馬克思主義作為神聖職責,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
  • 米脂縣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再次專題學習黨的...
    11-28 06:48:58 來源: 無玥少年 舉報   近日,米脂縣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
  • 種草藥、熬草藥……他們要當未來的屠呦呦┃紅領巾廣播站
    種草藥、熬草藥……他們要當未來的屠呦呦┃紅領巾廣播站 2020-12-02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黨的建設大事記
    經過半年多的時間,普遍達到了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10月,召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
  • 增強四個意識 做合格黨員
    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的關鍵詞,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既是共產黨人在新形勢、新時代面前的政治自覺和歷史擔當,也是黨員應該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成為一名合格黨員,必須要努力樹立四種「意識」,時刻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
  • 微博核心傳播者挖掘與傳播規模預測研究
    最後依據核心傳播者的行為集合建立傳播模型,預測了單條微博的傳播規模。由中國新聞史學會計算傳播學研究委員會與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傳播數據挖掘競賽已圓滿落幕,15支戰隊盡顯風採。由此,本研究對核心傳播者的信息傳播模型藉由Wang等人[5]的思想:在信息傳播初期,單位時間內核心傳播者帶動的轉發數為冪律衰減函數,隨後核心傳播者的影響力和信息新鮮度下降,轉發數又呈現出指數衰減。因此將核心傳播者的信息傳播過程表示如下:其中,F0,α,τ為預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