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第二,正確認識當前海上風電的主要任務,即通過合理穩定的項目規模推動產業技術進步,構建完備的產業體系,促進成本下降,提高海上風電核心競爭力,力證2025年左右海上風電平價上網。 第三,堅決落實配置要求,通過競爭促進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提升核心競爭力。
-
風電版圖大變局:上海電氣欲收購全球海上風電霸主?
近日,一則「全球風電龍頭之間或現併購」的爆炸性消息在風電行業內炸響。 據西班牙媒體報導,亞洲兩大工業巨頭上海電氣和日本三菱重工拋出了收購計劃,有意收購西門子歌美颯的部分或全部股權。
-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 裝機規模已達全球第三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面臨著成本更低的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其他新能源的激烈競爭。在近日舉行的2018海上風電峰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在我國海上風電的下一階段發展中,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儘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方式發展。
-
產業升級六部走,以「濠江模式」打造海上風電「汕頭樣本」
今年7月初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就指出要有序開發風能資源,加快海上風電場建設以及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汕頭有著豐富港口資源、海洋資源、風力資源,海上風電產業潛力巨大。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風能的開發、利用主要有兩種形式,分別是陸地風能和海上風能。近年來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以年均100%的速度在高速發展,但風電開發主要集中在陸地,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則剛剛起步。
-
乾貨| 風電裝備變轉速、海上風電技術、高效低風速風電機組技術...
風電作為新能源的主體部分,正逐漸由替代能源轉變為主體能源,大力發展風電產業是我國能源戰略與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 目前,為加快搶佔全球風電技術制高點,填補我國風電領域空白,推動我國風電行業技術進步和風電裝備製造品質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研製開發相關技術與系統。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海上風能是全球最新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富裕地區皆鄰近沿海經濟發達的電力消費中心,是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最大的優勢,因此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迅速躋身世界最前列,迄今江蘇省規模居全國之首。然而,「狂飆突進」之後,這一產業將要面對的卻是頗為嚴峻的「2022關口」。此關從何而來?
-
德陽研發亞洲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40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相當於3臺波音747並排、風輪掃風面積相當於3.7個標準化足球場、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電能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1年的正常用電……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
-
海上風電怎樣邁向深水遠海?關鍵要有這項併網技術
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已成為我國深入推進能源轉型、促進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據預測,2023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千萬千瓦,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如何實現大容量遠海風電跨海輸送和安全可靠併網,是電力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逐步縮小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正在逐步提高。大兆瓦機組是海上風電的必然趨勢,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究15兆瓦的風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7月19日,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暨第六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說。
-
2021年全球風電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國際社會對能源安全、生態環境、異常氣候等領域的日益重視,減少化石能源燃燒、加快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開始發展風電。其中,中國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229.6GW,是世界上首個陸上風電總裝機超過200GW的國家;2019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23.8GW,佔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比例約44%。美國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05.4GW,是世界第二大陸上風電市場;2019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9.1GW,佔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比例約17%。
-
2020年中國及全球風電市場規模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海上風電發展迅速
中國風電發展領先目前,全球已有90多個國家建設了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美洲。從各國分布來了看,截至2019年底,中國、美國、印度、西班牙和瑞典為全球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五的國家,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佔全球陸地風電裝機容量的37%、17%、6%和4%,合計佔比為73%。
-
世界上最快超級計算機誕生,秒算51億次,美國只能排第二
世界上最快超級計算機誕生,秒算51億次,美國只能排第二我國在技術發展領域一直都是存在著缺陷的,由於本身的起步時間就比較晚,所以就需要更多的一些支持和發展來跟上其他國家的步伐,尤其是在一些技術發展領域,我們就有更多的缺陷。
-
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
目前,已入駐金風科技、東方風電、江蘇中車等5家主機和配套生產企業,並正在對接洽談中國西電、三峽設備等企業,2019年9月東方電氣10兆瓦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成功下線,成為國內功率最大、葉輪直徑最大的風機。推動長樂海上風電等4個項目加快前期工作,國電氫能和海纜項目在濱海新城成功落地。
-
行業深度觀察|海上風電「大功率」時代到來
該項目裝機規模77.4兆瓦,安裝14颱風電機組,是全球首個國際化大功率海上風電試驗風場,也是涵蓋國際國內品牌最多的海上風電試驗風場。該項目14颱風電機組分別來自明陽智能、上海電氣等8家國內外主流風機廠商。 截至目前,興化灣海上試驗風場風機運行數據良好,成功經受住15級強颱風「瑪利亞」的考驗。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這意味著亞太地區和美國大西洋海岸海上風電,進一步加速進入西門子歌美颯的全球競爭版圖。此外,雙方還考慮將新的14MW風電機組用於總計1044MW尚處於計劃中的海龍海上風電項目。由於該海上風電場的共同出資財團加拿大獨立電力開發商北國電力(Northland Power)和臺灣開發商玉山能源(Yushan Energy)的最終投資決定仍處於待定狀態,因此尚未確定實際安裝多少颱風電機組。
-
易躍春:中國海上風電「十四五」發展研究規劃( 完整PPT)
關於幾個重點風資源優勢大省,易躍春認為,「十四五」期間應該重點布局:廣西需要加快規劃研究工作,探索創新開發建設模式;渤海灣加速推動海洋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建設,探索海洋經濟融合發展模式;江蘇進一步推動遠海淺水區規模化基地建設,利用產業鏈優勢促進成本降低;浙江集中推動技術創新示範項目建設,加快新型基礎型式研究與應用;福建則是推動平價基地項目建設,利用風能資源稟賦優勢,降低度電成本;廣東聚焦推動近海深水區項目建設
-
Swancor將在臺灣開發海上風電項目
Swancor可再生能源(SRE)已宣布計劃開發三個臺灣近海海上風電項目,總計4.4 GW。Formosa 4-1, Formosa 4-2以及 Formosa 4-3項目將部署在苗慄縣西北領海。
-
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按照計劃目標,廣東將會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
「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項目詳情速覽
如東,是全國首家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 如今,如東國家級風電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 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初步成型,「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的稱號名副其實。 如東海上風電項目是省重特大項目,也是江蘇「海上三峽」建設中的重點項目,總投資達686億元,投資額居如東省級重特大項目之首,包含13個海上風電項目。它的加快實施,將有效助推如東風電新能源產業邁入「千億」大關,推動江蘇沿海綠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到底有哪些項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