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幸福,是清晨起床迎著和煦的陽光行駛在暢通無阻的路上開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幸福,是午後一杯奶茶一場運動一次小憩;幸福,是周末和家人一道來到依山傍水的茶莊閒坐聊天;幸福,是享受高質量的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幸福,是在這個城市平平安安地過好每一天……
哪個城市最幸福?
2004年,國內六大城市測評,杭州幸福指數排名第一;
2005年,十大中心城市再競爭,杭州百姓幸福感最強;
2006年,31個主要城市總體幸福度調查,杭州再次折桂;
2007年,還是杭州!
昨天(6日)晚上,杭州大劇院內燈火輝煌,由《?望東方周刊》聯合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經濟調查所、幸福工程組織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大陸)最具幸福感城市在錢塘江畔揭曉,精緻開放的杭州再次奪魁,成為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首。而浙江更是滿載而歸,杭州、寧波、台州,十席佔三。其它七個城市是瀋陽、青島、珠海、中山、上海、北京、成都。
275萬問卷託出幸福之城
晚會到了末了,「花魁」杭州徐徐登臺,「一個天天傳遞著幸福感動的品質之城」――這是主辦方對杭州的點評。
杭州的桂冠很多,近幾年更是屢屢獲獎,但在杭州市市長蔡奇眼中,最有分量的有兩頂,一是聯合國評的最佳人居獎,還有一項就是此次的最具幸福感城市。正如蔡市長說的,每屆政府的最終落腳點就是為民謀幸福,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就要看人民是否安居樂業,和諧相處,是否享有較高質量的生活品質。
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把這次獲獎看作是榮譽更看作是責任。他在致辭中說,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既要關注全體市民生活品質的整體提高,更要特別關注困難群眾、弱勢群體、低收入階層生活品質的明顯改善。杭州的幸福感將是覆蓋城鄉全民共享的幸福感。
此次評選採用的是直接問被訪問居民對城市的總體主觀感受。市民參與方式包括簡訊投票、填寫選票和網上投票三種,各佔權重40%、40%、20%。
從問卷調查來看,有三部分內容:城市幸福感、生活幸福感以及參與者的基本信息。
其中涉及城市幸福感的部分共有15個選擇題,內容包括城市總體幸福感和城市具體幸福感,前者考察人們對城市的總體感受,問題是:當你想到所在城市時,滿意程度如何?而後者是較具體的感受,其中幾乎涉及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節奏、人情味、賺錢機會、生活便利、自然環境、文明程度、文化娛樂、治安狀況、貧富分化、發展速度、教育質量、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政府威信,共14個方面。
第二部分是有關城市生活幸福感,包括生活總體幸福感和生活具體幸福感,共10個選擇題。生活總體幸福感的問題是當你想到現在的生活時,你有何感受。而生活具體幸福感是人們對自己生活某個具體方面的主觀感受。比如生活質量、職業、收入、住房寬敞程度、是否擁有房產、婚姻狀況、有無子女、上下班路程、睡眠,共9方面問題。
截至9月29日,活動組委會共收到有效問卷2759019份,其中網上問卷764058份,報紙和雜誌問卷1994961份。
杭州 一個讓人想留下來的城市
昨天下午4點半,記者找到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選活動組委會主任、《?望東方周刊》執行總編輯歐陽曉晴的時候,他剛剛彩排走臺下來,一臉意猶未盡。
歐陽對杭州的評價只用了一句話:這是一個令人想留下來的地方。
可不是嘛,他已經來過杭州「很多很多次」,在他眼裡,杭州不僅是休閒旅遊的絕好去處,更是商務洽談的好場所。也許這也正是杭州市民那源源不斷的幸福感的源泉吧。
「幸福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和GDP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絕對的。一個地方連溫飽都沒解決自然無從談幸福,然而經濟的發展也並不能代表人的主觀幸福程度。很高興,我們在杭州的調查中,當問及生活在杭州幸不幸福的時候,很多人的回答都自豪而堅定:很幸福。」杭州市民對自己家園的熱愛與滿足深深感染著評委們。
歐陽自己就有這麼一次親身經歷。那次也是聽朋友推薦去了杭州的西溪溼地,本以為只是一個景點,轉轉一兩個小時就好,可沒想到,這一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從下午一直待到半夜才出來。」歐陽笑了,原來杭州的美並不獨在西湖,在城市中心有這麼一個「綠肺」,這在哪個城市都是不可多得的。
寧波 一個愛心洋溢的文明城市
如詩如畫的杭州如願摘得花魁,而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浙江竟獨佔三席:杭州、寧波、台州,可謂滿載而歸。歐陽對此不吝溢美之詞:浙江經濟發展,從城市建設到小區建設都令人刮目相看。而更重要的是,從這次市民投票的情況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這些經濟比較發展地區的市民參與度很高,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經濟基礎得到滿足之後,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精神、文化等與內心訴求有關的上層建築。
晚會上,對於寧波的獲獎,主持人用了這樣的頒獎詞:「一座活力四射的現代商都,一個愛心洋溢的文明城市。博納兼容、充滿生機、創業創新的理想之地,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歐陽說,在浙江獲獎的三個城市中,寧波賺錢的機會比較多,經貿文化突出。感受幸福寧波,可以用這幾個詞來概括:開放、共富、平安、和諧。
台州 山高海闊生活富裕
說起台州,歐陽認為,他印象深刻的是這座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和諧,溝通比較容易。事實上,「股份制經濟的發祥地,千年曙光的首照地,借得一縷陽光,迎得滿城燦爛。山的雄渾,海的開闊,生活的富裕營造了這座充滿生機和幸福的城市。」這一頒獎辭正是這座城市恰如其分的寫照。
「3個城市民主意識都很強,這是共性,有了民主才有市民的幸福感。」經歷了大半年的評選,歐陽對各個城市的特色已然瞭然於胸。
聽歐陽說,中國(大陸)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今年是第一屆,今後還將年年評。「今年是對全國269個地級以上城市的評價,今後將逐步對全國660多個包括縣級市在內的城市都會有一個綜合評估,這對政府的決策將有借鑑推動作用。」
幸福在哪裡居民眼中的幸福城市
歸屬感:「都說普通話,沒外地人的感覺」
看見李小姐時,她正背著一個時尚的大包,滿心歡喜地從一輛公交車上下來。她正忙著回家,每天要從市中心往城西趕。儘管帶著滿臉的疲倦,她仍然開心地笑著「生活在杭州,你不太感覺自己是外地人。也許杭州普通話的推廣得特別好,去店裡逛街或者吃飯大家都說普通話」。台州來的李小姐覺得這個城市沒有隔離感。
大學畢業後,她就說自己一定要留在杭州。「其實本來可以去很多地方,但就想留在杭州。」「杭州各方面都好」,而且對她來說,到處可以逛街更是她留杭州的重要原因。「下班了,我喜歡去逛街。杭州逛的地方很多。下班到處逛街對我來說是一大人生享受。」她一邊說一邊就舉起了在手上的各個包,滿臉流露著一種享受和滿足感。
舒適感:「安靜,美麗和舒服」
桐廬的毛先生才來杭州3個月,這個城市對他來講還挺新。他做的是期貨和金融,這些工作本該去上海這樣大的貿易中心做會更有發展,可大學畢業後,他堅定地把工作地點定在杭州。「上海工作工資可能比杭州高,但壓力太大。」他說杭州生活起來舒服多了,而且因為離家近,朋友也多。
毛先生一旁的女士也忍不住插嘴,「我的老家在河南許昌,來杭州已經3年。」她比較了許多城市後才慎重地選擇了杭州。「杭州要比北京安靜多了,氣候也比北方溼潤養人。」「杭州人的生活節奏比較慢,而且西湖是這麼美麗知名的地方,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在杭州生活。」
安全感:「安全的城市才是生活的城市」
正在武林廣場滑冰的溜溜族「天野」說,自己一定要在杭州開一家餐館。當問起想在哪裡開餐館,他說,只要在杭州,哪裡都可以。」今年24歲的「天野」在杭州算得上是個自由職業者,晚上在武林廣場上溜冰,白天做生意。他說在杭州生活感受最深的是那種特別的安全感。他走過許多城市,尤其在杭州他能感覺到那種溫暖的安全感。夜晚,在高聳而閃耀的杭州大廈和百貨大樓的映襯下,他自由而瀟灑地滑冰,仿佛如他在杭州的生活,自由而寬廣。
城市的華燈初落下,夜色中,美麗的杭城正安靜地等待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的揭曉。隨著評選的揭曉,記者隨機在街頭尋訪杭州人心目中的真實杭州。我們想知道究竟在居民心目中,生活在杭州幸福在哪裡?(記者 章晴 韓兢)
責編:徐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