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物的文明建造(知識)

2020-08-28 貪玩猴頭

知識就是力量,擁有更多的知識就擁有更好的對外物進行改造的能力,能夠在人類改造過的世界中發揮更大作用,智慧生物的終極目標就是確立以自己的意志為秩序的世界,所以學習知識,發現知識,甚至發明知識一直是他們在進行的工作。


生存下去是一切知識的起源,智慧生物最初的知識和一般動物沒有多大的差別,對於生物的認知只有兩個,物體大還是小。智慧生物相比其他生物具有的就是聰明的頭腦,面對比自己小的生物可能有受傷的危險,但是面對比自己大的生物是絕對沒有勝利的可能的,所以智慧生物最初認知外界就是這種辨識對方大小的能力。搜尋食物的過程中發現大型動物儘可能的逃跑,不能逃跑就想辦法躲避。



在智慧生物生存下來的基礎上,那些樣子和智慧生物不同的生物中有些動物擁有的是逃跑的能力,有的是捕獵的能力,有的是改變顏色……通過顏色,形狀的辨別,智慧生物對於外界的環境有了更加形象的認識。原始的智慧生物之間雖然有語言,但是有些東西用不夠系統的語言是很難形容出來的,於是智慧生物為了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後代就開始將一些生物的形象和自身形象的對比刻畫了出來,而早期智慧生物能夠保證他們安全的就是那些天然的山洞,於是很多古人早期生存的洞穴之中就會有描述人類和那些野獸戰鬥的圖畫就被後世的人類發現了出來。這類圖畫記錄中的生物是他們生活時代周圍的生物,不過有件事情令智慧生物比較苦惱,那就是面對比他們強的生物戰勝很困難,但是不戰勝是不能在這裡生存的。面對比他們小的生物,戰勝不算太困難,但是全部殺死之後,獲得食物就變得困難了,那樣智慧生物就不得不遷移到下一個生存區域。



有了這種習慣之後智慧生物觀察生物大小,外形,顏色之外還多了觀察動物習性的內容,了解了動物的習慣之後他們就有機會將這些生物飼養起來,當食物來源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可以將這些動物作為食物。進行動物培養比進行植物培養要早,因為能活動的動物更便於觀察,而呆立不動的植物很難讓早期智慧生物了解它們是否適應智慧生物為他們安排的環境,動物表現出不喜歡,不適的反應能夠很快被智慧生物發現,但是植物產生的變化卻很難識別出來,而不能及時發現,這些植物就不可避免的枯死。

前文中提到過智慧生物會將自己生存的環境堅固化,這也是養育動物比培育植物要早的原因之一。在將動物馴化,植物栽種的技術起步之後,智慧生物的生存能力就逐漸提升,當智慧生物的數量擴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智慧生物的知識開始有了新的方向,那就是將觀察的重點放到了自身之上。生存下去是生物的本能,但是怎樣生活的更好卻是智慧生物這時候才開始思考的。




生物都想活下去,於是外部環境,自身素質,這些東西都開始納入了智慧生物觀察,思考的範圍之內。除此之外,利用自身的威脅力迫使比自己弱的成員聽從自己命令的模式開始有了更加具體化的表現。這時候智慧生物整體上暫時放棄了對動物,植物,天氣的進一步了解,而是將重點放到了管理同類的身上,擁有比一般人鋒利的武器,堅實的防護,強壯的身體,聰明的頭腦都能在族群中獲得較高地位,而武力此時起到的作用比智力要高,直到族群的數量再次擴大之後個人的武力值已經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時候才發生改變。

利用個體之間的配合獲得更高的戰鬥力,利用自然環境的特殊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利用少數成員的犧牲使得敵人進入到己方成員設置的陷阱之中,利用……管理成員成為了智慧生物在組群發展的過程中進行的最多的課題,雖然只有少數人研究這些,但是研究這些東西的人卻實實在在的影響著社會的發展,直到大家維持住表面的和平之后這些依舊在進行著。

智慧生物是要主宰世界走向的,所以都有享受的思想,而身為社會高層人員,他們的享受思想普遍比一般人要求更高,這就使得一些並不在本地,但是卻能帶給人舒適感的東西開始在社會環境中進行調度,於是商業開始出現,通過這些物資的調動,為其他人帶來方便,也為自己帶來財富,怎樣能夠獲得更大的利潤,成為了他們用來思考的事情。

除此之外,因為商業流通的影響擴大,了解更多物質的性質也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什麼植物能治病,什麼氣候能致病,什麼材質更結實,什麼材料更舒適……進行材料的搭配是非常耗費腦力的事情,他們不能像原始社會時期智慧生物接觸的物質少,可以很簡單的將這些東西歸納起來,所以將這些東西的功能切實的記錄下來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東西,智慧生物對於這些東西的功能進行一次次的嘗試,在得出結論之後就將這些東西的功能記錄下來。



但是因為古時候行動能力較差,所以很多記載事物的典籍都是記載周邊事物的,所以就有了那麼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古時行動能力差,從某種方面來說也是他們進行觀察研究的一項有利因素,因為行動能力差,所以到達一個地方他們會更加認真的進行研究,因為行動能力差,所以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周圍物事的細節。對於剛剛認識周圍環境的人類來說,他們需要慢下來,但是在周圍環境都熟悉之後他們就要提速。

速度太快的生物智慧生物很難捉住,而能捉住的生物速度普遍要慢一些,於是智慧生物開始有了在現有事物上進行創造的想法,不過有些人創造的是高速度下的舒適感,而有些人則是單純的追求高速度,高速度不是容易達到的,於是智慧生物開始了追求高速度的第一步,那就是不會疲累,能夠持續運動。在持續運動的基礎上,智慧生物開始了高效率的研究。最早能夠持續運動的機械滿足不了高效率,於是追求新能源的研究再次開始,而當速度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舒適和安全成為了智慧生物最關心的事物。於是材料之間的搭配開始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伴隨著安全,舒適,高效,便捷這幾種功能逐一滿足智慧生物的要求之後智慧生物總會想將這幾個方面中滿足度最低的事物進行提升。上學時候老師說過一個木桶裡邊能裝多少水取決於這個木桶裡最低的那個竹片,但是在科技研究的基礎上卻是取決於最高的那個木片。



智慧生物不會滿足,在自己創造的事物中有一項遠超其他方面的東西存在之後就會想著讓其他事物趕上這件事物,因為很多事物智慧生物能夠研究出道理,但是自己卻難以適應其中的變化,只有將其他事物提高到同等高度之後才能真正享受這些事物給自己帶來的便利。而智慧生物不適應的原因就在於周圍事物發生了變化,在《生命起源》篇章中我提出過這樣一個常識,生物本身就是周圍物質聚集到一起的,所以他們自然的適應著這些環境。當環境發生變化之後他們也會身不由己的感覺到不適,其他生物的活動能力有限,所以不會出現水土不服這種現象,而智慧生物本身行動能力不高,卻擁有超過其他生物的運輸能力,所以才會有些人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出現病症。

在有磁場影響的大地之上尚且如此,更不要說萬米高空,地球之外的星空了。進行探索有著不可知的危險性,所以智慧生物必須做好自身的防護,研究簡單的事物,通過一些手持的工具就能做到,研究複雜的事物,必須將全身包裹在結實的材料中,在極端的環境中,比如深海,智慧生物要擁有更加厚重的防護才行,而進入太空,智慧生物必須要讓周圍的環境變得和陸地一樣才行,因為在自己最適應的環境中,生物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功能,而空中本身就不是智慧生物的活動範圍。

足夠高的動能,加上技術含量足夠高的人造磁場,這是人類探索太空必須要達到的條件,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進行科技研究的人很少有人的身體素質會超過運動員,而在太空之中隨時會發生的異常情況的環境下,一個具有辨識能力的人和一個具有承受能力的人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相關焦點

  • 智慧生物的文明建造(物質)
    物質有了自主活動的意識就是生物,而生物將自己從自然最廣泛的感應中隔絕出來就成了智慧生物,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成為智慧生物的,智慧生物需要自己能夠製造工具,能夠使用工具,能夠改造出最讓自己喜歡的環境。智慧生物的知識是逐漸積累起來的,而智慧生物生存的環境確實從複雜到簡單,再次變為複雜的這種過程。智慧生物是在一般生物之間出現的,所以周圍的生存環境很複雜,有比他們強壯又速度快的大型猛獸,也有體型小,但是非常靈活小型野獸,還有行動緩慢,但是帶著強烈毒素的其他生物。
  • 地球第五輪智慧文明的超級工程遺蹟:大金字塔發電廠(下)
    本篇文章包含大量未經科學證明的知識和觀點,部分說法也超越了常識,請謹慎甄別閱讀,如有不適,請停止閱讀。那麼金字塔真正的建造年代是什麼時候?是誰建造了金字塔?建造金字塔作用到底是什麼呢?於是他利用隨身攜帶的當天的報紙和酒壺做了一個萊頓瓶(物理學家萊頓發明的電容器,可以儲存靜電),剛做好就聽到瓶子裡「滋滋滋」的電火花的聲音。
  • 地球第五輪智慧文明的超級工程遺蹟:大金字塔發電廠(上)
    本篇文章包含大量未經科學證明的知識和觀點,部分說法也超越了常識,請謹慎甄別閱讀,如有不適,請停止閱讀。如果我說,金字塔是地球上第五輪智慧文明的遺蹟,而非什麼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純人力搭建起來的,那麼你可能會和現在的主流科學認知一樣(無論是我國的還是埃及的),把我批判的體無完膚!
  • 智慧生物標準外形
    智慧生物建造房屋是提高自己對抗外在風雨的能力,隔絕自然對自身的影響,但是在壓強極大的海底中,即使建成房屋的樣子也起不到這樣的作用。影視劇中的戰鬥很精彩,但是那些蟲族根本不能變成指揮生物,他們的身體很結實,腿很鋒利,但是他們同樣不具備將外物進行改造的可能。智慧生物是要改造自然環境,當自然不再適應智慧生物生存的時候將大量生物物種轉移到其他星球的,如果他們並不具備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使他們斷絕了和自然的聯繫,並且有了智慧高的生物也完全不具備發展成智慧生物的條件。
  • 我們從何而來:遠古外星文明和人類的誕辰(下)
    無獨有偶,美洲瑪雅文明和古印度的太陽神廟遺址的位置也在北緯38度,且投射到天狼-獵戶星座的坐標都驚人一致。而按照傳統地理地質理論,中南美洲、北非和阿拉伯-印度次大陸地區都是緊密相連的,在最近幾千年裡才開始緩慢漂移分開。所以,根據日裔美國科學家和預言家加來到雄的大膽推論,人類文明可能是天狼-獵戶座兩顆伴星(行星)的人性碳基高度智慧文明造訪地球所創造和培育的。
  • 智慧生物思維變遷
    和前期文明的影響在後期依舊存在一樣,這種思維模式從誕生開始就會一直在人類的思維中存在。人類開始建立自己的國度是在熱文明開始的時候,那時候能夠被人類馴養的帶毒生物變少了,而且毒素對於其他生物的影響也不如當初那麼猛烈了。不過隨著人類數量的增多,改造東西能力的增強,自身運動模式的改良,一些人已經能夠通過技巧來戰勝當初對人來說威脅巨大的野獸了。
  • 我們究竟從哪裡來:遠古外星文明和人類(上)
    通過乘坐人類宗教裡記載的「龍鳳」等坐騎或載具來到地球,系統性和有選擇性地改造史前地球的自然環境,培育和繁衍她們理想中的物種和生命,最終造就了今日人類文明的基礎和樣貌。據說,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可能就是地外智慧文明的「傑作」。
  • 發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如今還在發電,是史前文明建造的?
    人類最引以為傲的是,人類擁有其他生物沒有的智慧和思考、語言能力。從地球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46億年了,在這個漫長的歲月中,出現無數種生物,又有無數種生物滅亡。生物在不斷進化,人類祖先也是經過自然的選擇,才進化成如今的模樣,這是值得驕傲的。於是,很多人覺得整個地球史只有人類這一種高等智慧文明。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什麼是智慧建造工程師?又是怎麼定位的?
    什麼是智慧建造工程師?隨著中國製造2025提出,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的建築企業必然走向高度智慧建造,特別從2020年開始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撐下,新基建也成為當前建築市場的熱點,隨著從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從而助推智慧建造全面發展,未來智慧建造將引領整個建築業向科技化、智能化全面邁進。
  • 信號、信息和知識(01)
    文明發展使得信息和知識成為社會發展的基本生產要素之一,人類對信息和知識的作用越來越重視。下面根據自己對有關的問題的理解,作出一些簡單的介紹。我們將以比較普通的語言來介紹一點有關「信號、信息、信息處理和知識」等有關的一點基本知識。1、什麼是信息任何在在自然界能夠生存的生命體都必需與周圍的環境進行能量交換。
  • 神秘的地球史前文明(上)
    毫無波瀾的文明無疑是悲哀的,是麻木的,聞道是一個自發滿足的需要。我們潛入深海,我們飛入太空,這並不讓我們的生活水平有太多的提高,還會帶來許多資源、資金的花費,但我們依然要這樣做。人類科技的一小步,都可能人類文明跨出去的一大步,這不是某個種族的任務,而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任務——就是去不斷探索,不斷充實我們現有的文明寶庫。
  • (轉)宇宙中的十大文明
    宇宙中有太多東西都是我們未知的,所以,宇宙中的文明也絕不止人類文明這一種,只是迄今為止我們仍然還未能找到另外一種聞名,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來暢想一下宇宙中的文明,下面就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十大文明猜想!感興趣的朋友了解下。 一、科技文明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文明,類似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建立的文明,意識形態各不相同,文明發展多彩多樣。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2021「COP15」將在昆明舉辦 生態文明成為大會主題(人民日報)
    截至2019年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共有14處自然遺產,其中就有6處具有「生物多樣性」特徵。自2016年起連續4年間,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裡、梵淨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4項自然遺產,其「突出普遍價值」均符合「生物多樣性」標準。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
  • 智慧生物與一般生物的區別
    有的人將巴拿馬的猴子會使用工具的事情搬出來,認為他們在經歷一段歲月之後可能發展成新的文明,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使用工具了,並且猜測他們可能才是地球本土誕生的智慧生物,因為他們比人類更適應自然的環境。這些人一派胡言,先不論人類到底來自哪裡,難道他們是從小在外星長大,一點沒有接觸到地球的物質嗎?他們的身體,他們的父母,他們穿的衣服,吃的東西有哪一樣不是來自地球?
  • 新德瑞克公式:人類是唯一的智慧生物
    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近日一項新研究指出,人類很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高智慧物種,可能性達85%,若把範圍縮小到銀河系,機率更達到99.6%。活躍於20世紀前期的美籍義大利裔物理學家費米(Enrico Fermi)曾經提出過知名的「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
  • 恆星的大氣層(17)
    創新是智慧升維的源泉!大家好!我是頭條號《星際猜想》,我是一名猜想者。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相對我而言,人不在資歷與文憑,有想像和創新也能行。只有衝脫囚禁人類智慧的牢籠,我們人類才有機會跨入神級文明的門檻,才有機會實現神級文明的科技!才有機會擁有神級文明的智慧!才有機會融入神級文明的世界!摒棄慣性思維的枷鎖!衝突囚禁智慧的牢籠!讀懂我,你是千裡伯樂!
  •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德雷克希望聽到地外文明的呼喊,他將望遠鏡對準了鯨魚座τ星(天倉五)以及波江座ε星(天苑四)探測了21釐米波段的信號,在探索的過程中他確實收到了信號,起初他非常激動,但是冷靜地分析後才發現信號原來只是從天空中飛過的飛機而產生的,奧茲瑪計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沒有收到任何可用的信號。
  • 金字塔建造之謎終於解開!4500年前竟有這等智慧
    人類文明,一晃竟走過至少了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其中,四大文明古國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每個文明都以自己引以為傲的輝煌建築,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印度泰姬陵和中國的萬裡長城。
  • 章魚真的是來自外星的生物嗎?章魚的趣知識
    一直想不通,宇宙中如此多的星星(約4000萬億億恆星),卻沒有外星人造訪過地球文明的確切證據。最近,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章魚」很特別,疑似是外星來的生物。(神經元是動物智慧的標誌)二,章魚有三個心臟,兩個記憶系統(主腦+八個腕足腦),大腦中有5億個神經元,身上還有一些極靈敏的化學和觸覺的感受器。章魚的主腦是神經中樞(集中了總神經元的40%,),八個腕足腦(分布60%的神經元),形成獨立的神經索。
  • 大金字塔:地球第五輪智慧文明遺留的超級發電廠工程
    本篇文章包含大量未經科學證明的知識和觀點,部分說法也超越了常識,請謹慎甄別閱讀,如有不適,請停止閱讀。如果我說,金字塔是地球上第五輪智慧文明的遺蹟,而非什麼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純人力搭建起來的,那麼你可能會和現在的主流科學認知一樣(無論是我國的還是埃及的),把我批判的體無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