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有了自主活動的意識就是生物,而生物將自己從自然最廣泛的感應中隔絕出來就成了智慧生物,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成為智慧生物的,智慧生物需要自己能夠製造工具,能夠使用工具,能夠改造出最讓自己喜歡的環境。
生物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就開始改造這個世界,不過智慧生物改造環境和其他生物改造環境是不一樣的,其他生物的改造環境只是根據自己肚子的需要,將一些生物轉化進入自己的身體,然後根據基因傳承的習慣繁衍下一代,然後下一代繼續這個過程,他們進行的一切對自然的改動不大,死亡之後,他們的身體也很快進入到食物鏈的循環之中重新轉化為生物。
但是智慧生物卻不同,智慧生物斷絕了和自然的聯繫,所以會很不適應環境,為了讓自己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他們需要探索身邊的自然環境,也需要像叢林、草原中的霸主一樣圈定自己生活的區域,最早的智慧生物缺少自保能力,所以通常是在周圍布置人員輪值,一旦有危險及時通知夥伴。而隨著智慧和對自然的認知提升,智慧生物開始將一些殺傷或者示警的陷阱布置在生活區域的周圍,這些陷阱不會疲勞,所以能夠讓更多的成員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進而能夠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改善生活環境之上。
智慧生物除了頭腦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都不夠強,所以他們更加想要將周圍環境的變化掌控在自己的手裡。智慧生物的知識是逐漸積累起來的,而智慧生物生存的環境確實從複雜到簡單,再次變為複雜的這種過程。智慧生物是在一般生物之間出現的,所以周圍的生存環境很複雜,有比他們強壯又速度快的大型猛獸,也有體型小,但是非常靈活小型野獸,還有行動緩慢,但是帶著強烈毒素的其他生物。智慧生物沒有降服他們的能力,所以就只能盡力獵殺,或者進行冒險的嘗試探知這些,在這種代價過於慘烈的時候,智慧生物會果斷的轉移或者將生活範圍內一起威脅到自己生存的生物剷除。這樣生存環境之內就顯得簡單了,而不會威脅到自己生存的生物則被留在了這個環境之內。
伴隨著了解的生物越來越多,智慧生物開始允許越來越多的生物加入到自己的生活圈子之中。而智慧生物在將這些生物納入到自己生活圈子之中的同時也開始將自己生活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堅固,有科學家說過使用火焰對於智慧生物意義重大,因為有了火焰之後智慧生物擁有了熟食,這對於智慧生物的身體健康有了很大的保障,但是火焰對於智慧生物來說其實還有著另外的意義。火焰對於任何生物來說都是極其恐怖的,所以使用火焰做防護其他生物是不敢靠近的。火焰通常意味著高溫,高溫之下物質會發生很多變化,地上的火焰在初期比起地下的火焰溫度要低很多,但是對於生物和物質改造的能力依舊很強,就像古時人們會燒制土坯蓋房子一樣,這種燒制過的東西比起生物自身要堅固得多,所以在野獸的衝撞下依舊能夠安全存在,而這種安全使得智慧生物能夠掌控這些動物的動向。
出於安全的考慮智慧生物會將生存區域的外圍變得很堅固,而在堅固到其他生物難以攻破的時候,智慧生物就開始將生存環境變得柔軟,畢竟堅硬保證得了安全,保證不了舒適。枯草,野獸皮毛,棉布……這些材料一一開始滿足舒適的要求,在有了安全,舒適之後生物又開始滿足快捷這個要求,智慧生物行動力差,所以快捷的第一步是讓其他生物幫助自己行動,也是就馴化野獸,經過多次的嘗試,食草類生物被作為了腳力。食草動物的行動力比人類強,但是隨著人類知識的累積,人類可以藉助自己的工具更快的到達更遠的地方,於是這些被人類馴養的牲畜漸漸從工具獸的行列中脫離出來。在擁有了安全,舒適,快捷三種方面的滿足之後智慧生物必定會向方便這個方面進行物質的改進,智慧生物擁有創造能力,所以更加相信自己的知識製造出來的東西。其實方便這個願望在生物開始建造安全的環境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只是那些工具只能在習慣的作用下得心應手,而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之後,有自信的智慧生物必定不滿足於自己去適應環境,而是想要讓環境來適應自己,或者說容易攜帶的工具擁有更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