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慶祝《十萬個為什麼》出版50周年暨《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發布會上,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李遠濤介紹「新十萬」大致構想,稱第六版繼續保持原《十萬個為什麼》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特點,內容上重點關注科技發展的前沿和當代青少年關心的熱點問題,堅持「大學者寫小文章」。據介紹,此次再版編委陣容強大,預計將有百餘位院士參與其中,還特別聘請了民間科學團體「科學松鼠會」的會員加盟寫作。
《十萬個為什麼》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在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科普圖書,內容主要是以貼近生活的內容與通俗淺顯的文字來解釋嚴謹的科學知識,曾得到了我國科學界、教育界、出版界的支持,李四光、茅以升、華羅庚、竺可楨、蘇步青等諸多科學家都曾擔任此書的分冊主編。從1961年到2011年,5個版本的《十萬個為什麼》共發行了1000多萬套,累計超過1億冊。
據悉,此次「為什麼」的條目選擇將面向全國青少年徵集,力求回答青少年最疑惑的問題。「新十萬」形式上採用大量彩色圖片,向讀者展示當代科技前沿的「美與魅」;在編輯過程中,通過構建專題網站,設置博客、微博和論壇等多種形式,與讀者形成有效互動;在出版傳統紙質圖書的同時,推出網絡版、手機版、閱讀器版、微博版。「新十萬」形式上的刷新,得到了專家們的贊同。
1961年首版《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之一、作家葉永烈認為,面對網際網路時代,《十萬個為什麼》依然是無可取代的,因為它提供最有趣的答案,具有可讀性,他還提出,「新十萬」的作者隊伍應年輕化,比如科學松鼠會等。
50年5個版本
1961~1962年,《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8冊)出版。它以回答許許多多個「為什麼」的形式,通俗易懂地介紹了大量的科學知識。
1964、1965年間,經過重新編纂的《十萬個為什麼》第二版正式出版。冊數由原來的8冊增加到14冊,「為什麼」的數量達到2000多個。
「文革」期間,《十萬個為什麼》第三版面世。在那個「書荒」年代,這套21冊的小書成為了許多渴求知識的青少年的精神食糧。
「文革」結束後,出版社以第二版為基礎,重新出版了《十萬個為什麼》。 1993年3月,出版社又一次性出版了10冊續編本。
1999年,《十萬個為什麼》(新世紀版)出版發行。共有12分冊,涉及50多個學科,3000多個「為什麼」,其中2/3的內容都有「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