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出第六版將向全國青少年徵集問題,邀請科學松鼠會加盟寫作

2021-01-10 鳳凰網

近日,慶祝《十萬個為什麼》出版50周年暨《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發布會上,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李遠濤介紹「新十萬」大致構想,稱第六版繼續保持原《十萬個為什麼》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特點,內容上重點關注科技發展的前沿和當代青少年關心的熱點問題,堅持「大學者寫小文章」。據介紹,此次再版編委陣容強大,預計將有百餘位院士參與其中,還特別聘請了民間科學團體「科學松鼠會」的會員加盟寫作。

《十萬個為什麼》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在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科普圖書,內容主要是以貼近生活的內容與通俗淺顯的文字來解釋嚴謹的科學知識,曾得到了我國科學界、教育界、出版界的支持,李四光、茅以升、華羅庚、竺可楨、蘇步青等諸多科學家都曾擔任此書的分冊主編。從1961年到2011年,5個版本的《十萬個為什麼》共發行了1000多萬套,累計超過1億冊。

據悉,此次「為什麼」的條目選擇將面向全國青少年徵集,力求回答青少年最疑惑的問題。「新十萬」形式上採用大量彩色圖片,向讀者展示當代科技前沿的「美與魅」;在編輯過程中,通過構建專題網站,設置博客、微博和論壇等多種形式,與讀者形成有效互動;在出版傳統紙質圖書的同時,推出網絡版、手機版、閱讀器版、微博版。「新十萬」形式上的刷新,得到了專家們的贊同。

1961年首版《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之一、作家葉永烈認為,面對網際網路時代,《十萬個為什麼》依然是無可取代的,因為它提供最有趣的答案,具有可讀性,他還提出,「新十萬」的作者隊伍應年輕化,比如科學松鼠會等。

50年5個版本

1961~1962年,《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8冊)出版。它以回答許許多多個「為什麼」的形式,通俗易懂地介紹了大量的科學知識。

1964、1965年間,經過重新編纂的《十萬個為什麼》第二版正式出版。冊數由原來的8冊增加到14冊,「為什麼」的數量達到2000多個。

「文革」期間,《十萬個為什麼》第三版面世。在那個「書荒」年代,這套21冊的小書成為了許多渴求知識的青少年的精神食糧。

「文革」結束後,出版社以第二版為基礎,重新出版了《十萬個為什麼》。 1993年3月,出版社又一次性出版了10冊續編本。

1999年,《十萬個為什麼》(新世紀版)出版發行。共有12分冊,涉及50多個學科,3000多個「為什麼」,其中2/3的內容都有「刷新」。

相關焦點

  • 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當理工科博士愛上寫作
    姬十三,一個逃離實驗室愛上科普寫作的神經生物學博士,當他進行科普工作時,科學不再是令人昏昏欲睡的報告,而是能流行起來的一種時尚。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學的魔力,他創辦了一個叫「科學松鼠會」的組織,「科學知識匱乏的人也是弱勢群體,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些人了解科學。」
  • 科學網—科學松鼠會:讓科學流行起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在耳邊常常聽到科學松鼠會這個名字。也許是因為科學松鼠會的科學博客獲得了2008年德國之聲博客大賽「國際最佳博客」公眾獎;也許是因為「科學松鼠會人氣躥紅,民間人士、網絡博客成為科普新生力量」剛剛入選了由大眾科技報社和中國公眾科技網共同評選出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普事件。
  • 《面向未來的科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解讀》將正式出版
    9月1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面向未來的科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解讀在此之前,本書已經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正式向社會各界進行發布。中國科協自2018 年開始組織開展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徵集發布活動,充分尊重科學家對科學前沿的敏感性和探索精神,發揮科學共同體組織優勢,引導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研判趨勢識別問題,匯聚科學共同體戰略共識,探索出「全國學會主導、知名科學家領銜、科技工作者廣泛參與、國際科技組織聯合支持」的重大問題難題凝練機制,在科技界引起強烈反響。
  • 《面向未來的科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解讀》將出版
    9月1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面向未來的科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解讀》圖書將正式出版。在此之前,本書已經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正式向社會各界進行發布。
  • "舌尖2"團隊全是80後 邀請"科學松鼠會"當顧問
    作為唯一一位受邀首映禮的浙江記者,現場打聽到了不少和浙江有關的內幕消息——杭州小籠包將在第六集《相逢》中閃亮登場。  4月18日,也就是本周五開始,到6月6日,《舌尖2》將於每周五晚9點在央視一套播出。這個節奏完全採用了美劇的周播模式。  時隔兩年,《舌尖2》重返螢屏。
  • 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成功舉辦
    2019年10月20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成功舉辦。本屆大賽共設南北兩個賽區,南方賽區開幕式在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初中部舉行,北方賽區開幕式在北京師範大學天津附屬中學舉行,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共計6000餘名高中學生參與決賽。
  •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和口號徵集工作開始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劉錚、周英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和口號的徵集工作12日開始,有關部門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為人口普查順利開展獻策獻力。    記者從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這次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查清10年來我國人口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
  • 科學松鼠會首場高校巡講在南開大學舉行
    左起:主持人孟繁達、姬十三、拇姬、史軍、段玉科學寫作:有些經驗可以分享 「這是科學松鼠會巡講活動的第一站,這系列活動希望與年輕人分享科普寫作的入門經驗,幫助有志於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入門松鼠會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成為科普作者。」科學松鼠會創始人、果殼網CEO姬十三說。常被稱為「松鼠」的科學松鼠會成員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當中有高校教師,有研究院所在讀生,也有國內媒體中的科學編輯,「科學松鼠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跨越地域、時差和專業背景的交流平臺,「松鼠」們在這個平臺上自由平等地交流探討,互相督促,寫出有容、有趣的科學文章。
  • 北京市控制吸菸協會面向全國青少年徵集控煙短視頻大賽
    制定更加嚴格的政策,不向未成年人銷售菸草製品,學校周邊不售煙,嚴禁拆零銷售,以及加強對電子菸監管等都是有效的政策措施。室內全面無煙,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二手菸的危害,就是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護青少年不受菸草危害,就是保護已經取得的控煙戰果,保護我們的未來。為了更多人關注這個問題,北京市控制吸菸協會面向全國青少年開展徵集控煙短視頻比賽活動,旨在通過青少年自己的視角,說出對於菸草危害的理解、暢想無煙世界的美好、勸誡周圍吸菸的人儘早戒菸,呼籲社會和成年人為青少年創建更好的無菸環境。
  • 科學松鼠會:借網絡走紅的新科普群落
    夢想讓科學流行起來科學松鼠會是由「姬十三」為首的一批科學作者創立的科學傳播公益團體,試圖通過新鮮的角度和輕鬆有趣的寫作傳播並普及科學,倡導理性思考。「科學松鼠會」的名字來自一個有趣的比喻:松鼠會的創始者們認為科學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就像味道鮮美卻又不方便吃的堅果,而他們就是要像松鼠一樣,「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
  • 亞沙會 | 2020年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瓶裝飲用水贊助支持單位徵集...
    三亞亞沙會將於2021年4月2日至4月10日在中國三亞舉辦,海南將舉全省之力,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各項籌備工作,以「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為目標,向世界獻上一屆富有中國特色、海南元素、三亞魅力的亞沙盛會。
  • 公益+商業: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牛博網創始人羅永浩在評價松鼠會時則說:「為了跟愚昧和迷信爭奪市場,科普作品在應有的理性和嚴謹之外,最好還能做到生動有趣,科學松鼠會顯然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們的科普文章大多數情況下都很有趣,有時候甚至很酷。」 這種酷勁兒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松鼠會,投身到科學寫作中去。
  • 「金飛燕」第六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作品徵集正式啟動
    (1)本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面向兩岸徵集自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8月15日期間內創作的微電影、微視頻作品,臺灣重點面向高校學生徵集。  (2)微電影高峰論壇主題為「新時代微電影的走向與選擇」,邀請兩岸微電影界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和交流發言。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用文學講述科學故事
    同時向全國發出號召,各地共青團組織紛紛購買《十萬個為什麼》,提倡廣大共青團員讀《十萬個為什麼》。  最壓抑是文革中出版的第三版,社會流行知識越多越反動風氣,突出政治術語,極左思潮。儘管我挨了批鬥,還是要我參與寫作。如「鏡子背後的塗層是什麼」等。質量最好的是第六版,精裝本980元一套。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掛帥審定稿件。其中的115位院士是編委,40多位院士親自撰文。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徵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徵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
  • 「探火」「登月」 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開課
    「探火」「登月」 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開課 2020-11-07 15:10:39「老師,要學習哪些知識才能以後從事向您一樣的小行星科研事業呢?」……  7日,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網上直播課開課,吸引了不少師生在線聽課,他們也提出不少問題。對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副研究員張曉靜進行相應的講解,她還以「月球基地搭建」課程設計為主題,從航天課程設計的角度揭秘月球環境。
  • 2020年前後將發射多顆科學衛星 向全國遴選空間科學任務
    還將遴選兩批背景型號和預先研究項目,為「十四五」做好準備。搭建面向全國的空間科學創新平臺此外,中國科學院決定由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牽頭,瞄準未來10至15年我國空間科學發展需求,搭建面向全國的空間科學創新平臺,面向全國空間科學相關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工業部門,徵集空間科學任務概念建議。
  • ...英雄李蘭娟將在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中傳播科學家精神
    為促使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保持活力、迭代升級,進一步促進高中與高校合作育人工作,今年將採取網絡參與互動的方式組織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以「虛擬大學城」的形式集中呈現各分營活動。
  • 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上線
    自創建兩年多以來,科學松鼠會一直致力於「讓科學流行起來」,以其充滿趣味的內容和豐富活潑的用戶活動,在公眾中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認知。在新的組織架構下,通過引入專業化的團隊和管理機制,科學松鼠會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實現更多社會價值。  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程東紅髮表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