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上線

2020-12-03 搜狐網

  2010年11月14日,北京——秉持面向大眾傳播科學文化的使命,著名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宣布對組織架構進行全新升級,創建民政註冊的公益性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管理以科學松鼠會為旗艦的科普項目群;以及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推出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Guokr.com)和圖書品牌果殼閱讀。

  自創建兩年多以來,科學松鼠會一直致力於「讓科學流行起來」,以其充滿趣味的內容和豐富活潑的用戶活動,在公眾中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認知。在新的組織架構下,通過引入專業化的團隊和管理機制,科學松鼠會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實現更多社會價值。

  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程東紅髮表致辭。程東紅對科學松鼠會以網際網路推動科普創作和科學傳播,兩年多來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同時表示,科學傳播應當服務於社會和大眾,科協將盡力支持以傳播科學為己任的組織和活動,包括科學松鼠會這樣的民間機構。

  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表示:「我們的目標始終是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讓鮮活的科技內容走進流行文化。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既可以選擇公益方式,也可以通過商業路徑。」籌建中的非營利機構哈賽中心將管理科學松鼠會、高端科學講壇「果殼時間」,以及未來的科學支教、科學互助等多個與科學相關的公益項目;而商業化運作的果殼傳媒將包括果殼網、果殼閱讀(果殼傳媒旗下讀書品牌)、科技品牌傳播等多項業務,成為國內領先的泛科技綜合性傳媒。

  全新上線的果殼網將是一個帶有社交特色的泛科技主題網站,推出趣科技、科技DIY、健康、心理、愛寵等多個主題站,廣泛覆蓋都市青年人群與科技相關的各類話題與興趣焦點。這些在線的科技興趣小組將引領用戶重拾失落的好奇心,感受科技帶給文化生活的樂趣。果殼網還將推出特色的「果殼問答」服務,用戶的問題將在這裡被關注、解答和分享,實現問答形式的知識創造機制,幫助人們透過科技視角重新看待世界。

  在發布會上,姬十三展望果殼網的定位時表示:「Web 2.0將內容生產權帶給用戶,但是如何創造專業、優質的內容則成為新的挑戰。科學松鼠會從草根中培養了一批具有公眾影響力的知識領袖;而果殼網將進一步拓展這一模式,把web 2.0時代的去中心化與傳統媒體的內容擔當、編輯立場相結合,用科技內容關切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姬十三的科技傳播理念贏得了投資者和品牌客戶的廣泛認同。目前,新成立的果殼傳媒已獲得國際知名風險投資機構摯信資本百萬美元級別投資。作為科學松鼠會和果殼傳媒的創始人,在繼續擔當公益先鋒的同時,姬十三也將扮演起網際網路創業者的新角色。

  果殼傳媒將堅持社會公益目標,承諾在一年內向哈賽中心提供百萬元人民幣級別的經濟支持;而在運營上,哈賽中心與果殼傳媒兩個機構將保持獨立,分別由不同的核心團隊運營。在營銷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田晨女士將出任哈賽中心的副執行長,將專業經驗帶入公益領域。

  關於果殼傳媒

  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月,最初名為「北京一群松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為一家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傳播科技內容的綜合性傳媒企業,果殼傳媒目前的主要業務包括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Guokr.com)、讀書品牌「果殼閱讀」及科技品牌合作平臺等。

  關於哈賽中心

  籌建中的哈賽中心是一家民政註冊的公益性非營利機構,以科學傳播為己任,旗下包括科學松鼠會、高端科學講壇「果殼時間」,以及規劃中的科學支教、科學互助等多個與科學相關的公益項目群。

  關於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Songshuhui.net)創辦於2008年4月,是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目前有100多位從事科學研究和媒體科學傳播的成員分布在世界各地,他們主要通過華語寫作的方式參與工作,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科學松鼠會將成為非營利機構哈賽中心旗下的核心項目之一。

  

(責任編輯:羅園)

相關焦點

  • 公益+商業: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公益不僅僅是苦大仇深、催人淚下,公益也可以非常流行、非常時尚 公益+商業: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 「果殼傳媒」玩起流行科學
    這些熱門新聞都有科學解釋,這就是一群理科男女組成的民間科學松鼠會寫出來告訴給公眾的真相,他們寫得好玩,讀者看了一笑。昨天下午,帶頭大哥姬十三等一幫松鼠幹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風光亮相,松鼠會全新升級——創建民政註冊的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以及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  身處果殼,心懷宇宙。
  • 科學松鼠會:借網絡走紅的新科普群落
    夢想讓科學流行起來科學松鼠會是由「姬十三」為首的一批科學作者創立的科學傳播公益團體,試圖通過新鮮的角度和輕鬆有趣的寫作傳播並普及科學,倡導理性思考。「科學松鼠會」的名字來自一個有趣的比喻:松鼠會的創始者們認為科學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就像味道鮮美卻又不方便吃的堅果,而他們就是要像松鼠一樣,「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
  • 姬十三 敲打商業的「果殼」
    因為寫稿拖延症,破滅;  2009年辭去外企工作公益創業,弄了科學松鼠會(民間科學寫作者協會)。一開始很苦,大半年個人沒收入,喜歡的女生跑去了美國;  2010年下半年商業創業,創辦果殼網(泛科技興趣社區)。(這真是洗澡時想到的名字)  我的理想是讓科技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打通文理鴻溝,不懂科技就別稱文化人。  帖子引起了很大轟動。
  • 松鼠會支持方果殼傳媒獲百萬美元投資
    ChinaVenture北京時間11月15日下午消息,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簡稱「果殼傳媒」)昨天宣布,已獲摯信資本投資,數額達百萬美元。果殼傳媒原名北京一群松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著名科普公益項目「科學松鼠會」的實體支持機構。
  • 松鼠的11年果殼夢-虎嗅網
    科學松鼠會的成立,使得散落各處的科普寫作者在平臺中得以匯聚,對外統一提供穩定高質量的內容,在科普的死水塘中砸出了一圈圈漣漪。             科學松鼠會註冊的主體名為「哈賽科技傳播中心」,「哈」取意為喜歡,「賽」則取意為新文化運動中的「賽先生」。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果殼網創始人、CEO 姬十三說,「我看過艾瑞諮詢的後臺數據,驚訝地發現果殼和知乎的用戶群重合比例非常小,大概只有5%,所以真的談不上競爭關係。」很多人從科學松鼠會——科學工作者和科普愛好者一起玩的鬆散圈子——開始關注姬十三搭建的社區雛形。
  • 探究科學松鼠會出名背後的原因
    科學松鼠會網站副主編遊識猷告訴記者:「闢謠的時候我們只看證據,其他的一律不管,我們和其他企業產品毫無利害關係。」  專業背景  果殼網每個主題站由一至兩個編輯負責,共20多位編輯。他們特徵一致:80後的科學青年;具備高智商,卻熱愛宅居;習慣用Google Reader獲取信息,靠Gmail保持聯繫;熟悉英文網絡資源,善於表達與解決問題。
  • 果殼傳媒CEO姬十三:和科學搞曖昧
    2011年1月26日拿下民政部「準生證」,成為名正言順的公益性科普組織的科學松鼠會主張用數據說話:3000多篇文章,9萬多條評論,1500萬訪問量,3500萬頁面流量⋯⋯  松鼠會的NGO屬性早先已定,2010年4月,科學松鼠會、線下活動果殼時間併入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麾下;此外,2010年11月14日,由摯信資本投資、主營科技傳播網站「果殼網」和科技科幻類圖書
  • 【愚人特稿】果殼網製成第三代永動機
    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下午, 美國商標專利局 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聲明取消了對「 永動機 」專利的申請禁止,同時正式宣布接受中國泛科技主題網站 果殼網 此前提交的第三代永動機專利申請。隨後,果殼網在其官方網站證實了這一消息,並正式發布了這款名為「果殼永動一號」(GPower1)的永動機。
  • 科學松鼠會為什麼要做一門這樣的MOOC?
    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推動中文世界科學傳播事業發展為己任。科學傳播重要嗎?當然!但,說易行難。科學這枚可口而難剝的堅果,從象牙塔到大眾的傳播過程,每個關卡都充滿不確定。科學傳播如此重要,科學松鼠會願與你一道為之添磚加瓦。
  • 果殼上線短視頻產品吱扭 內容為純 PGC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果殼最新資訊 > 正文 果殼上線短視頻產品吱扭 內容為純 PGC
  • 科學松鼠會招募線下活動志願者
    記者 李徵晚報訊 日前,「果殼時間」和「科學松鼠會」正在招募線下活動志願者。招募崗位和需求分別為:平面設計 (在各活動前期準備階段,設計看片會&講座的海報;延展設計果殼時間主視覺;設計果殼時間演講所需插畫;製作EDM等)、視頻拍攝及製作(全程拍攝看片會&講座等線下活動的現場,並剪輯製作活動紀錄片;設計製作果殼時間演示小動畫)、果殼時間現場志願者(協助現場會務,包括籤到、道具等)、小姬看片會&講座現場志願者(參與內容策劃,協助現場會務)、
  • 果殼網姬十三:理想主義男人的商業化蛻變
    進軍細分領域,從果殼網到MOOC學院2004年讀博士期間,姬十三在《牛頓科學世界》發表了一篇關於猴子博弈實驗的文章,因為文字風趣幽默大受好評,從此姬十三在「科普」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2008年成立了科學松鼠會,2010年成立了泛科學社交網站果殼網。
  • 科學松鼠會網站遭到不明攻擊 何時恢復仍不清楚
    科學松鼠會網站被黑  他們到底得罪了誰?  從昨天中午開始,科學松鼠會網站遭到持續攻擊,至昨晚8點,網站還沒能恢復正常。科學松鼠會的讀者為此心急如焚,到處詢問:「松鼠會到底得罪了誰?」
  • 他們惹了誰,剛走紅就招來黑——科學松鼠會網站被不明來源攻擊(圖)
    上周二,無數網友還守在電腦前不斷刷新「松鼠」們對日本地震後的核輻射危機所作的釋疑,昨天中午,大家卻發現網站已無法打開,無論點擊多少次,熟悉的主頁久久不「露面」。很快,「科學松鼠會」通過新浪微博發布公告,證實網站被「黑」。「目前科學松鼠會網站正受到不明來歷的攻擊,導致網站暫時無法打開。」創始人姬十三告訴記者,今天會嘗試切換伺服器,「網站應該能夠恢復正常。」
  • 易快報籤約果殼,推動科學傳播讓生活更智慧
    果殼的背後,是一個頂級的科學家共同體  果殼網於2010年成立,是國內知名的科學文化品牌,致力於提供負責任的科學、科技主題內容,成為大眾連接科技的橋梁,打造成為「中國的Discovery」。  果殼創辦至今一直用有趣、多元化的方式,開展從科普到泛知識領域的信息傳播,已經從單一的科普,延伸到積極倡導科學、理性的生活方式,希望幫助公眾解決生活各方面的實際需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科學指南。
  • 果殼上線知識類短視頻 App「吱扭」
    報導:除果殼之外,其他短視頻品牌也紛紛發力科普知識領域。  3月29日消息,近日,果殼上線了知識短視頻產品「吱扭」,內容涵蓋科技、娛樂、文化等領域。
  • 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當理工科博士愛上寫作
    4月28日,在北師大一名博士的技術支持下,名為「科學松鼠會」的群博正式上線。群博開張不久,汶川地震發生了,當時關於地震的誤解有很多,科學松鼠會組織了30多篇文章,推出一個地震專輯,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解地震科學,一下子打響了第一炮。小姬是新華社的記者,性格開朗,被姬十三忽悠著「冠名」了「小姬看片會」,成了主持人。
  • 科學網—科學松鼠會:讓科學流行起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在耳邊常常聽到科學松鼠會這個名字。也許是因為科學松鼠會的科學博客獲得了2008年德國之聲博客大賽「國際最佳博客」公眾獎;也許是因為「科學松鼠會人氣躥紅,民間人士、網絡博客成為科普新生力量」剛剛入選了由大眾科技報社和中國公眾科技網共同評選出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