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為什麼要做一門這樣的MOOC?

2021-02-20 學堂在線

↑ ↑ ↑ 關注學堂在線,了解中國MOOC最新動態

科學松鼠會是中文世界最大的科學傳播NGO。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推動中文世界科學傳播事業發展為己任。

科學傳播重要嗎?當然!但,說易行難。科學這枚可口而難剝的堅果,從象牙塔到大眾的傳播過程,每個關卡都充滿不確定。科學傳播如此重要,科學松鼠會願與你一道為之添磚加瓦。


為此,科學松鼠會邀請到了程東紅、賈鶴鵬這兩位資深科學傳播者,和徐來、白鳥、Ent、吳歐、色人以及方弦這六位科學松鼠會成員擔綱講師,策劃製作了松鼠會第一期線上課程:科學傳播公開課,分享科學傳播過程中的經驗、技巧、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通過這樣一套課程,科學松鼠會希望能夠進一步推動科學傳播,並發掘更多對科學傳播有興趣、有能力並有意願從事科學傳播的人士,進階接受「科學松鼠會導師團」的訓練,由此吸納新的成員。

課程主題:

主題一  科學傳播重要嗎,為什麼?

主題二  科學傳播參與者需要掌握哪些技能、避開哪些陷阱?

主題三  科學傳播在社會化傳播視野下下該怎麼做?

主題四  科學傳播本身的科學規律是?

主題五  科學新聞報導有什麼特殊性?

主題六  科研人員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主題七  如何同科學家打交道?

主題八  值得任何人了解甚至掌握的科學思維有?

課程講師:


程東紅,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理事長

白鳥,科學松鼠會成員,天津理工大學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汙染生態學

徐來,科學松鼠會成員,果殼網主編

賈鶴鵬,知名科學記者與科學傳播學者,中科院《科學新聞》雜誌原總編輯、主任編輯,目前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傳播系攻讀博士學位

Ent,科學松鼠會成員,果殼網科學編輯

色人,科學松鼠會成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博士後,研究領域為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

吳歐,科學松鼠會成員,果殼網編輯部總監/科學人主編

方弦,科學松鼠會成員,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和波爾多大學博士生,研究方向為組合數學

講師寄語:


科學和技術現在如果只是掌握在從事這件事的人手裡面,其他人完全不知道,這是不公平的。——程東紅

如果我們承認科學傳播首先是傳播的話,那麼很顯然科學傳播要遵循傳播的基本規則,同時它要使用到的是傳播的基本技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如果玩不轉傳播媒介的話,那麼這個人、這個團隊,是玩不轉科學傳播本身的。——徐來

科學傳播的過程與權力密不可分,權力不僅包括政治權力,科學本身就是一種權力。——賈鶴鵬

採訪怕的是什麼?他講的,你都沒聽懂,還不好意思打斷他。——吳歐

什麼樣子的文章能夠叫做一篇好的科研論文呢?第一它需要如實的呈現你的數據和結果;第二必須詳細介紹研究方法和分析過程;然後需要詳細的討論研究的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不能只選擇性的把好的那一部分呈現出來;第四是客觀的根據數據做出結論;最後就是提供未來的研究方向。——色人

一個合格的科普作者,有責任掌握查詢期刊、獲得文獻的能力。——白鳥

最終人所創造的科學的這個東西,一半反應了這個世界本身的運行方式,另一半則反應了人類自己。——Ent

成語裡邊所說的盛極而衰否極泰來,其實也可以說是對回歸平均這種現象的一種概括。——方弦

報名通道:

1. 點擊閱讀原文

2. 掃下方二維碼。


清華大學發起成立的中文MOOC平臺,匯聚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科學松鼠會:讓科學流行起來
    以這隻小松鼠為「形象代言」的科學松鼠會也正是這樣的充滿快樂與朝氣,這是一個科學傳播的公益團體,現在已經有100多位成員(還在繼續擴大著),他們都是年輕人,有大學的副教授、博士後、研究生、本科生、科學記者編輯。和所有年輕人群體一樣,他們郊遊、交友,不同的是,他們還聚在一起聊科學、作講座、看紀錄片、辨星星、認植物……當然,他們最擅長的是文字表達,一起寫作科學博客。
  • 探究科學松鼠會出名背後的原因
    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喝牛奶不一定有助睡眠,而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作用;睡覺的時候腳抽動一下不是在「長個兒」,也不是生病的徵兆;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留傳很廣,但它也不完全屬實——「松鼠」們通過親手做實驗發現,青蛙會不會在加熱的水裡面跳出來,取決於加熱的速率;只有在相當慢的加熱速率(每分鐘升溫0.12攝氏度)下,溫水才能把青蛙煮死。  「破解一個謠言,短則需要一兩天,多則一個星期。
  • 公益+商業: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這個擁有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同時還是新銳科普團體科學松鼠會創始人,以及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CEO的年輕人,還有著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叫做姬十三。 2008年11月,上線僅7個月的科學松鼠會網站摘取了「德國之聲」全球最佳博客公眾獎,這為松鼠會贏得了諸多媒體的關注。
  • 科學松鼠會:借網絡走紅的新科普群落
    夢想讓科學流行起來科學松鼠會是由「姬十三」為首的一批科學作者創立的科學傳播公益團體,試圖通過新鮮的角度和輕鬆有趣的寫作傳播並普及科學,倡導理性思考。「科學松鼠會」的名字來自一個有趣的比喻:松鼠會的創始者們認為科學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就像味道鮮美卻又不方便吃的堅果,而他們就是要像松鼠一樣,「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
  • 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當理工科博士愛上寫作
    下次請你三思——開會或戀愛時,也是被允許上廁所的,憋氣的話,那些氣體會積存在腸道內,與來到腸黏膜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化工廠會為了減少汙染,把汙染物往自家房子裡排嗎?你也無須這麼高道德……」這樣的風格被粉絲形容成」悶騷「,因為他總是會寫一些「給人撓痒痒撓得很舒服的文字」。
  • 科學松鼠會&巴斯夫:你的防坑指南,請查收
    為什麼真相總跑不過謠言?學過的科學知識就等於科學嗎?上周末,由科學松鼠會主辦,巴斯夫支持的科普線下沙龍「別讓你的『邏輯』騙了你——尋找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在上海舉行。張雙南中科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科普作家Sheldon科學松鼠會成員,科學漫畫公號sheldon42創始人同樣一句話,為什麼有時候是科學邏輯,有時候就是胡攪蠻纏?
  • 科學松鼠會首場高校巡講在南開大學舉行
    「科學傳播漫談——『變作者!』」 左起:主持人孟繁達、姬十三、拇姬、史軍、段玉科學寫作:有些經驗可以分享 「這是科學松鼠會巡講活動的第一站,這系列活動希望與年輕人分享科普寫作的入門經驗,幫助有志於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入門
  • 科學松鼠會質疑上海交大引進諾獎獲得者
    第1頁:導讀:我們為什麼質疑上海交大引進呂克·蒙塔尼 第2頁:不討論細節問題的物理就是耍流氓 第3頁:DNA不知何處來之生物學拍案驚奇導讀:我們為什麼質疑上海交大引進呂克·蒙塔尼  去年11月22日,《人民日報》12
  • 他們惹了誰,剛走紅就招來黑——科學松鼠會網站被不明來源攻擊(圖)
    昨天,人氣越來越旺的「科學松鼠會」卻突然無法被「找到」,反覆刷新之後頁面依然顯示「錯誤」,直到新浪微博上出現了官方聲明,網友們才確信不是自己的網絡有問題,而是這個科普網站被「攻擊」了。下午1點多起,「科學松鼠會」不斷發布微博更新情況,「今天中午12:00開始,科學松鼠會網站遭到大流量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至今攻擊還在持續,導致網站無法訪問。
  • 政見:做社科版的科學松鼠會
    榜妹經常覺得一篇不過癮,求問為什麼不多發幾篇呢?政見:我們是一個完全的志願團隊,各位成員都是義務寫稿和維護帳號,大家的空閒時間也很有限。這樣的團隊能夠堅持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發布,已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知道你們設計了新的榜單規則,原創這一點的權重一定要大大提高呀!
  • 科學松鼠會網站遭到不明攻擊 何時恢復仍不清楚
    科學松鼠會網站被黑  他們到底得罪了誰?  從昨天中午開始,科學松鼠會網站遭到持續攻擊,至昨晚8點,網站還沒能恢復正常。科學松鼠會的讀者為此心急如焚,到處詢問:「松鼠會到底得罪了誰?」
  • 重慶自然博物館攜科學松鼠會辦「青年科普論壇」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26日電(王龍 鍾旖)26日,重慶自然博物館在90周年館慶活動之際聯合科學松鼠會的10位自然科學領域一線青年科學家為市民奉上一場科普盛宴。  據介紹,科學松鼠會是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
  • 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上線
    2010年11月14日,北京——秉持面向大眾傳播科學文化的使命,著名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宣布對組織架構進行全新升級,創建民政註冊的公益性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管理以科學松鼠會為旗艦的科普項目群;以及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推出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Guokr.com)和圖書品牌果殼閱讀
  • 科學松鼠會招募線下活動志願者
    記者 李徵晚報訊 日前,「果殼時間」和「科學松鼠會」正在招募線下活動志願者。招募崗位和需求分別為:平面設計 (在各活動前期準備階段,設計看片會&講座的海報;延展設計果殼時間主視覺;設計果殼時間演講所需插畫;製作EDM等)、視頻拍攝及製作(全程拍攝看片會&講座等線下活動的現場,並剪輯製作活動紀錄片;設計製作果殼時間演示小動畫)、果殼時間現場志願者(協助現場會務,包括籤到、道具等)、小姬看片會&講座現場志願者(參與內容策劃,協助現場會務)、
  • 為什麼「陰陽五行」不能成為一門科學?
    道教中的「天人合一」觀,則要求人與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處,不要講徵服與被徵服,這對現代工業社會的環境汙染問題頗有啟發作用。季羨林先生曾認為「天人合一」論,是中國古代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何謂「科學」簡要論述了「陰陽五行」的一些基本觀點,現在,再來討論一下什麼是「科學」。
  • 農村山林裡面有很多松鼠,為什麼沒人吃松鼠呢?老農說松鼠不能吃
    在農村,為什麼從來沒人吃松鼠肉?對於美食美味以及滋補,是國人的喜好,天上飛的不吃飛機,地上四條腿的不吃板凳,其他的一概可以大快朵頤,而且烹飪製作方法頗多,各種各樣的烹飪方式讓人目不暇接,自然也創造出了令人著迷的美食美味,可是有一些小動物確實是很少有人吃的,像家裡住的燕子,是沒人會去吃的,道理很簡單燕子作為一種益鳥,對於我們的生活的極為有利的,而且燕子還被譽為有靈性的鳥兒,是不會進愁家之門,所以燕子是不會有人吃的,像燕子也有松鼠還真的也很少有人吃
  • 如何做可愛的粘土松鼠
    在森林裡,快樂的小松鼠在陽光下摘松果。松鼠有強壯的四肢和強壯的鑰匙,他們的尾巴捲曲而蓬鬆。天氣暖和時,他們經常在樹枝間攀爬跳躍。後腿支撐身體,尾巴挺直,輕鬆跳躍可達到10米以上。松鼠不冬眠,在極冷或下雪的日子裡,聰明的松鼠用乾草封洞,用毛茸茸的長尾取暖。
  • 寵物松鼠:雪地松鼠的獨特之處,餵養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現在很多的人都超級喜歡養一些小型的寵物,而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貓狗之外,松鼠也就成為了大家的最愛,因為這種小動物它整體毛茸茸的,看起來特別的可愛。養在手裡也是一個不錯的感受,而且這種小傢伙還可以隨時踹在兜裡,主人出去的時候也不用擔心,留它一個在家裡。所以養一隻這樣的松鼠是非常好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雪地松鼠,它可以說是松鼠中價位比較高的一種。
  • ...將出第六版將向全國青少年徵集問題,邀請科學松鼠會加盟寫作
    近日,慶祝《十萬個為什麼》出版50周年暨《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發布會上,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李遠濤介紹「新十萬」大致構想,稱第六版繼續保持原《十萬個為什麼》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特點,內容上重點關注科技發展的前沿和當代青少年關心的熱點問題,堅持「大學者寫小文章」。據介紹,此次再版編委陣容強大,預計將有百餘位院士參與其中,還特別聘請了民間科學團體「科學松鼠會」的會員加盟寫作。
  • 飼養松鼠要注意什麼
    松鼠個子和倉鼠差不多,還有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讓人們一看到就非常的喜愛,所以現在飼養松鼠的人並不在少數,但是松鼠和倉鼠在飼養的方法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對比倉鼠,松鼠要相對沒這麼容易飼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飼養松鼠要注意些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