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年會】必讀技術貼:超高純氧化鋁製備與性能控制

2020-12-05 上海有色金屬網

SMM12月3日訊: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包頭交大賽福爾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佼就高純氧化鋁的應用、超高純氧化鋁製備方法與性能控制等技術方面進行了講解。

一、高純氧化鋁的應用

張佼表示高純氧化鋁可用於特種功能陶、5G電子通訊、鋰電池隔膜、軍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

不同純度氧化鋁的應用

二、高純氧化鋁製備方法

1直接水解製備成熟的專利技術,已在國內技術轉讓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工藝對比

焙燒工藝:合理控制焙燒制度和冷卻工藝,可控制顆粒形貌和比表面積

2粉體破碎技術

可製備高圓度、窄分布納米級高純氧化鋁新工藝,降低粉體團聚現象

三、高純氧化鋁產品評測

技術優勢——粉體粒度均勻

與國外產品形貌對比

技術優勢——可替代進口

高純氧化鋁多晶塊

相關焦點

  • 必讀技術貼:超高純氧化鋁製備與性能控制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包頭交大賽福爾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佼就高純氧化鋁的應用、超高純氧化鋁製備方法與性能控制等技術方面進行了講解。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原標題:【SMM年會】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山東
  • 高性能銅基/銀基絲線材關鍵製備加工技術
    隨著電子器件向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方向發展,信號傳輸密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對銅基/銀基絲線材的綜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2020年(第十屆)中國壓鑄、擠壓鑄造、半固態加工年會上,河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宋克興教授將作題為「高性能銅基/銀基絲線材關鍵製備加工技術」的報告。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程之強對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氧化鋁陶瓷產業鏈及製備工藝技術進行了全面講解。
  • 氮化矽鐵的性能及製備方法
    氮化矽鐵(Fe-Si3N4)是利用氮化技術在高溫下合成的一種新型氮化物系原料。20世紀70年代,日本就已成功研製出這種新的氮化矽系耐火原料——氮化矽鐵。它是把矽鐵合金粉在化氣氛中加熱到1200~1400℃進行氮化後的產物,其主要成分為75%~80%(w)的氮化矽,還含有游離鐵和未氮化的FeSi。自此,許多國家開始對氮化矽鐵這種材料進行了研究。
  • 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製備、性能測試、技術要求及研究基本現狀
    4 靜電紡絲隔膜靜電紡絲是對聚合物溶液或熔體施加電場以霧化形成微射流,最終固化成納米級纖維的技術。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的電池隔膜,其原料取材範圍廣,製備的隔膜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纖維孔徑小,長徑比大。
  • 採集製備樣品的質量控制
    ■文/王衛星  李豔軍  本文論述了樣品的採集與製備在檢驗工作中的重要性。闡述了採、制樣工作中加強過程質量控制和人員業務學習培訓是保證和實現被檢樣品具有客觀性、代表性的根本途徑。
  • 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通知(第...
    年會同期舉辦顆粒/粉體技術、設備和儀器展,展覽內容包括:測試分析儀器,顆粒/粉體製備技術及設備:幾何性能、物理性能、表面性能、力學性能、電學性能等;(2)顆粒測試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應用以及標準化等;(3)顆粒特性對產品性能的影響;(4)顆粒形貌與材料性能關係、原位檢測;(5)在線測量與控制及其它。
  • 揭秘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及現狀
    接下來就為大家主要介紹一下,目前國內外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工藝——氣霧化技術的最新進展,並對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意見。因此,為了得到所需優異性能的3D列印產品,必須尋求一種高效的金屬粉末製備方法。
  • 氧化鎂的製備和改性及絕緣性能
    製備絕緣性能較好的氧化鎂的工藝及條件,分析了氧化鎂的物理性質對其絕緣性能的影響,確定製備絕緣性能優良的氧化鎂的工藝條件。在此基礎上,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鹽湖滷水為原料,結合前人研究結果,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製備高絕緣性EP/氧化鎂複合材料的工藝技術路線。
  • 3D列印結合擠壓鑄造技術製備Al2O3p/鋼構型複合材料
    2020年(第十屆)中國壓鑄、擠壓鑄造、半固態加工年會上昆明理工大學盧德宏教授將帶來「Al2O3p/鋼構型複合材料的強韌性和耐磨性」的報告。報告主要內容「採用3D列印結合擠壓鑄造技術,製備出Al2O3p/鋼複合材料(複合區)與鋼(基體區)的三維互穿網絡構型複合材料,系統研究了構型參數、陶瓷顆粒和基體性能對複合材料強韌性和抗衝擊磨料磨損性能的影響規律。
  • 【冶金技術】巴氏合金製備技術
    自從1893年問世以來,巴氏合金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軸承材料就被人們廣泛認知,並在各類工業設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巴氏合金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減摩軸承材料,通常通過各種方法將其粘附在基體材料表面。其製備技術有:   1、澆鑄法   (1)靜態澆鑄   靜態澆鑄應用於止推板、塊等平表面和滑動軸承,主要包括基體的清洗與掛錫、合金的熔化、合金的澆注與冷卻等工藝過程。
  • 《鑄造技術》李強工作:製備氣氛的氧含量對Fe40Ni40P14B6塊體非晶態合金性能的影響
    在非晶態合金中,以鐵為主要元素的鐵基非晶態合金表現出優異的磁性能和力學性能,鐵元素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儲備,成本低廉,這些優勢使得鐵基非晶態合金展現出巨大的商業應用前景。然而,Fe基非晶態合金的玻璃化形成能力較低,為避免製備氣氛中的氧使熔體合金氧化,從而導致玻璃化形成能力劣化,目前實驗室通常在高真空或氬氣保護氣氛下進行Fe基非晶態合金的製備,這增加製備的成本和難度,制約了Fe基非晶態合金的工業化應用。
  • 【SMM年會】中國鋁用炭素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全解
    SMM12月4日訊: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瀋陽分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孫毅帶來了中國鋁用炭素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主題演講。
  • 擠壓鑄造工藝製備中低體積分數鋁基複合材料研究
    石墨烯是一種具有優異力學性能的單原子層材料,其拉伸強度高達130GPa,楊氏模量達1TPa,在常溫下的載流子遷移率約為15000cm2/(V•s)。由於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被認為是鋁基複合材料的理想增強相。研究表明,添加石墨烯可提高鋁基複合材料的強度。雖然石墨烯在鋁基複合材料中的增強效果顯著,但仍然存在幾個問題需要解決。
  • 鍍銀導電纖維的製備和性能
    摘要:對短切聚酯纖維進行化學鍍銀,製備了用於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導電填料,探討了氨水濃度、裝載量及穩定劑對纖維化學鍍銀的影響。實驗表明,φ=0.10的氨水有利於化學鍍銀;通過調整裝載量,可提高纖維的增重量率和硝酸銀的利用率;穩定劑的加入可阻止鍍液自分解,但對包覆層的均勻性和緻密性有影響。
  • 淨水技術|兩種溫度下製備的香蒲活性炭對布洛芬的吸附性能比較
    因此,碳化溫度會影響活性炭的碳化程度,從而影響對汙染物的吸附性能。此外,顆粒內擴散模型擬合的曲線未經過原點,說明顆粒內的擴散不是吸附過程中唯一的控制因素,可能還存在其他的吸附過程。05 溫度對吸附的影響溫度對吸附效果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兩種活性炭對布洛芬的去除率都呈先升高後下降的趨勢。
  • 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20年會
    年會主席致主題辭倪維鬥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4. 年會主席發表主旨演講徐錠明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原局長5.煙氣提水電水聯產技術的應用研究修立傑 京能(錫林郭勒)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  9. 二次再熱鍋爐技術發展及驗證王永傑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鍋爐設計處性能室主任/高級工程師  10.
  • 「重磅報告」清華大學李言祥教授講解新型材料-泡沫鋁的製造技術
    研究者對泡沫金屬尤其是泡沫鋁的製備工藝及相關性能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其中利用PCM法製備閉孔泡沫鋁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獲得了部分應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製備工藝簡單,製造成本較低。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點,例如, PCM法中發泡劑的分解時間特別短,發泡過程不容易控制,在製備過程中存在排液現象,而且尺寸越大,排液現象越嚴重,容易導致氣泡破裂及合併,出現特大孔,並且會出現上部氣泡層,下部實體層的現象,整體氣孔大小不均勻,造成孔結構不良甚至惡化,這種情況嚴重製約了泡沫鋁的工業應用和發展。
  • SMM年會之鉛專場圓滿落幕 | 2021年鉛市誰主沉浮 鉛蓄電池回收主流...
    2020年12月4日,2020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之鉛專場於蘇州圓滿落幕,產業鏈上下遊精英大咖、行業專家、期貨機構等深度解析環保政策、鉛市基本面現狀及行業發展形勢,對未來鉛價走勢進行展望,並分享了先進技術應用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