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雷射測風雷達在西寧完成首次高原機場應用驗證評估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田維東 報導:12月19日,民航西北空管局在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組織召開了WindMapFC-Ⅲ型雷射測風雷達機場應用驗證評估會議。民航局空管局,民航青海監管局,民航青海空管分局,中國民航大學,四川西物雷射技術有限公司等產品應用、研究院校專家及生產相關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
西南空管局召開保障成都雙流機場航班正常工作研討會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2日消息:9月11日上午,西南空管局召開成都雙流機場航班正常工作保障研討會,西南空管局副局長何天劍主持會議。民航西南管理局、民航四川監管局,及西南空管局安全部、空管部、氣象部、運管中心、管制中心、氣象中心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
-
香港天文臺推出介紹雷射雷達網頁 推動氣象科普
香港天文臺推出介紹雷射雷達網頁 推動氣象科普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香港9月22日電 香港天文臺22日推出一個新網頁,讓人們在網上暢遊世界上第一臺探測風切變的雷射雷達
-
中國科大成功研製單光子頻率上轉換量子測風雷射雷達
精確的大氣風場探測對數值天氣預報、氣候模型改進、軍事環境預報、生化氣體監控、機場風切變預警等具有重大意義。都卜勒測風雷射雷達被公認為全球大氣風場遙感的最佳方法,也是世界氣象組織列出的最具挑戰性的雷射雷達之一。研究人員通過探測大氣氣溶膠和風場,不僅能監測大氣汙染狀態、實時發現大氣汙染源,還能對霧霾的形成和演化進行預報。 雷射雷達應用的首要前提是人眼安全。
-
北京大興機場天氣雷達:可靠性由600小時提升至3000小時以上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睜開「天眼」8月13日,隨著行業驗收的通過,由華北空管局牽頭建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相控陣天氣雷達正式進入試驗驗證評估的試運行階段,大興機場監測風雲變幻的「天眼」即將睜開
-
「機場瘟神」——低空風切變
1982年夏,美國大氣研究中心和芝加哥大學的近百名科學家在美國丹佛國際機場周圍實施的一項名叫「聯合機場研究計劃」的科研活動,將低空飛行事故的罪魁禍首鎖定到低空風切變。 低空風切變何以引發事故 風切變的名字叫得非常形象,好比一把利刃突然斬斷風,氣流運動速度和方向發生驟變。它可以出現在高空,也可以出現在低空。
-
華北空管局與西南空管局管制業務研討確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順利啟用投運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滕冀川 報導:為確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於2021年5月20日順利啟用投運,在民航局空管局的指導與幫助下,西南空管局與華北空管局於10月13日、14日在成都就華北空管局保障北京大興機場、新終端管制中心投運工作進行了經驗交流與業務研討。
-
大興機場即將睜開「天眼」,天氣預報更精準
記者剛剛從華北空管局獲悉,近日,隨著行業驗收的通過,由華北空管局牽頭建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相控陣天氣雷達正式進入試驗驗證評估的試運行階段,大興機場監測風雲變幻的「天眼」即將睜開。該天氣雷達採用了近幾年雷達領域發展的最新技術,相比常規雷達,它掃描速度更快、探測精度及可靠性更高、探測能力更強,靈敏度高,使用維護方便。常規天氣雷達需要6分鐘才能完成一次的11層體積掃描,該雷達只需要1分鐘就能完成。同時該雷達採用分布式發射和接收技術,可靠性由常規雷達的600小時提升至3000小時以上。
-
西南空管局召開成都天府機場試飛協調溝通會
本網訊(李佳羽)2020年11月24日上午,西南空管局運管中心組織召開了成都天府機場試飛協調溝通會,對即將開展的天府機場試飛工作準備情況和計劃安排進行了溝通和研討。西南空管局運管中心、管制中心、飛服中心、技保中心、維修中心、氣象中心、天府機場運控中心、航空公司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會上,天府機場運控中心負責人對試飛方案總體安排進行了介紹,接著航空公司負責人分別對本公司參與的試飛科目進行了講解,西南空管局各單位介紹了在管制調配、氣象預報、設備保障等方面的準備情況,並針對航司提出的管制類問題進行了解答。
-
精準預報、協同運行|「廣州機場跑道風場研究」科技項目順利通過民航中南空管局驗收!
參會人員包括驗收專家組、中南空管局項目組成員及易天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組成員。此次,共邀請了五位行業專家參與驗收,氣象部李萍副部長、氣象中心肖海平副主任也參加了本次會議。會上,易天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賀曉冬博士對白雲機場跑道風場預測及協同運行項目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氣象中心項目組匯報了與易天氣協同合作的執行情況。
-
北京大興機場即將睜開「天眼」 天氣預報更精準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大興機場即將睜開「天眼」,天氣預報更精準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近日,隨著行業驗收的通過,由華北空管局牽頭建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相控陣天氣雷達正式進入試驗驗證評估的試運行階段,大興機場監測風雲變幻的
-
首都機場及大興機場民航華北空管局招聘
),是全國七大地區空管局之一,提供管制服務的空域範圍約128.5萬平方公裡,包括75萬平方公裡的北京飛行情報區、30萬平方公裡的濟南高空管制區和鄭州高空管制區以及23.5萬平方公裡的呼倫貝爾管制區。 招聘崗位(崗位工作地點為首都機場、大興機場) 通信導航監視崗位 1.通信設備:負責民航華北空管局(北京本部)平面通信、網絡通信、衛星通信網絡、空管信息系統、計算機及網絡等通信設施設備的運行保障、維護維修、值班守護、設備監控、應急處置; 2.導航設備:負責民航華北空管局
-
海南地區首套風廓線雷達系統落戶海口美蘭機場主降跑道
圖:海口美蘭機場風廓線雷達系統 攝影:王瀟驍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9日消息:2020年9月8日,海口美蘭機場首個風廓線雷達系統工程項目在海南空管分局完成行業驗收由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海南監管局、中南空管局、海南空管分局、美蘭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設計、施工、監理等7家單位26人組成的專業驗收組,完成了對海口美蘭機場風廓線雷達系統工程項目的行業驗收。專業驗收組結合現場建設情況,對相關文檔材料和合同約定指標進行全面的核查;仔細聽取項目驗收相關工作匯報,提出優化和改進意見。
-
民航首例微波輻射計驗證評估會在雲南空管召開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毛成忠 報導:2017年7月6日,由民航局空管辦氣象處組織,民航空管局氣象部、西南地區管理局氣象處、西南空管局氣象部和雲南空管分局、北京愛爾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加的Airda-HTG4型地基多通道微波輻射計驗證評估會議在雲南空管分局召開。
-
西南空管局組織開展西南地區中小機場管制員復訓
民航資源網2018年3月21日消息:2018年3月20日,西南地區中小機場管制員複習培訓在西南空管局培訓中心正式拉開序幕。今年中小機場管制復訓將分20期進行,每期時間為9天,將持續至8月中旬結束,西南地區各中小機場持機場管制、進近、區域管制執照的約300多名在崗人員將參加培訓。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第一飛
建有多套一二次雷達、場面監視雷達,多點定位系統,全場目標監視能力居世界先進水平;建風廓線雷達,加強對風切變的檢測和預警;建氣象雷達,提高空間解析度和空間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對雷雨惡劣天氣的預警能力……以「智慧」為建設主題之一的天府國際機場,其空管系統國際一流。
-
鋒面過境找切變 平靜之中找端倪
2019年5月8日,從早上交班起,雲南空管分局氣象臺值班預報員就密切關注到了夜間轉東北風的趨勢,19:00時左右從自動氣象站獲悉冷空氣抵達嵩明,按照最近經驗,一般一個半小時會影響長水。值班預報員繼續持續關注雷射測風雷達PPI掃描並發布趨勢預報,於20:40時觀察到2°仰角PPI掃描東北方有冷空氣以12公裡/小時的速度向西南方向推進,預報員當即通報塔臺和進近預計本場將於半小時後即21:10時轉東北風且平均風速超過6米/秒,並立即發布風切變機場警報,預計21-22時進近區域有輕到中度風切變,21:05時起各跑道開始轉風,這一次準確的預報,圓滿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
風廓線雷達:捕風捉影的「氣象預報神器」
民航有三大災害氣象天氣,除了雷暴、低能見度,還有一種災害天氣「風切變」。這個詞,可能大家並不熟悉,飛機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如果發生了風切變,很有可能飛機會被拍在跑道上,造成安全事故。那麼,如何應對這個無形的機場殺手呢?一起來了解一個航天神器。發生在2009年廣州飛成田機場的貨機意外,造成正副駕駛當場罹難。
-
飛機的天敵之一:低空風切變
風切變指在很小區域內,風速風向突然、劇烈的變化,大致意思如下。一般而言,最嚴重的低空風切變與雷暴產生的對流性降水或降雨有關聯。與對流性降水有關的一種重要風切變類型稱為「微下擊暴流」。,因風切變墜毀。第三種是人為因素,比如前一架飛機起飛後產生的擾動亂流引發的風切變,如果間隔時間過短,可能對後一架飛機造成影響。美國航空587號班機2001年11月12日從甘迺迪機場起飛後在紐約市貝兒港墜毀,據事後調查,就是因為前一架747飛機起飛後1分46秒它就起飛,捲入了亂流之中使飛機失控墜毀。
-
...新體制風、浪超視距雷達探測技術及其驗證」項目啟動會在武漢召開
2019年8月20日,由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新體制風、浪超視距雷達探測技術及其驗證」項目啟動會在武漢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