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京: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2021-01-21 澎湃新聞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經濟學家

王東京二十五載心力之作

用中國案例講經濟學

用經濟學邏輯破解現實困局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

作者:王東京

中信出版集團

78.00元

  內容簡介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是寫給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的閱讀教材。根據這一定位,作者運用中國案例對經濟學基本原理作破案式講解;並直面讀者困惑,對怎樣用經濟學邏輯破解現實難題作了大量示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趣橫生。

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作者構建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體系。全書共20章,前10章講微觀經濟學原理,後10章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宏觀經濟。這樣從微觀推導宏觀,從國內推導國際,使宏觀分析具有堅實的微觀基礎,為讀者系統掌握經濟學提供了簡明的理論框架。

本書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提出了諸多質疑與修正,同時也融入了作者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作了學理解釋,有助於讀者全面準確地領會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意圖。

 作者簡介 

王東京

經濟學博士、教授,曾任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務部主任、教育長、副校長,現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

長期擔任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班主講教員,講課風格獨樹一幟,20多年來一直深受學員好評。撰寫的「與官員談」系列叢書在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財貿經濟》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在《經濟日報》《學習時報》《21世紀經濟報導》等報刊撰寫專欄文章近千篇。主要代表作有:《經濟學筆譚》《經濟學反思》《經濟學分析》,以及《中國的難題》《中國的選擇》《中國的前景》等20餘部專著。

前言

我一直想寫一本供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閱讀的經濟學講義,於今回憶,萌生此念頭是在25年前。當時我在中央黨校主講西方經濟學,有一次下課後學員告訴我,他們讀過不少經濟學教材,可由於原來是學理工,隔行如隔山,經濟學書籍不容易看得懂;還說聽我一堂課,勝讀十年書。這後一句無疑是恭維話,當不得真。不過這也點醒我,應該寫一本讓非專業讀者能夠讀懂的教科書。

 

領導幹部是一個特殊群體,或者參與經濟決策,或者主理一方經濟。這些年我行南走北到各地調研,時常聽到人們議論:某領導懂經濟,某領導不懂經濟。怎樣才算懂經濟呢?老百姓看的當然是實惠。如果我們的領導同志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大家肯定認為你不懂經濟。而若讓我說,懂不懂經濟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基本經濟理論,能否按經濟規律辦事。

 

1997年,我投石問路,嘗試寫了一本《與官員談西方經濟學》,出版後大受讀者歡迎,一個月銷售了10萬冊。後來又寫了《與官員談經濟學名著》,也是一印再印。「與官員談」系列一共寫了8本,前後用了差不多10年時間。所幸的是,這8本書寫下來,不僅讓我了解了領導幹部的閱讀需求,也讓我找到了與他們討論經濟問題的交流方式,形成了自己的講課風格。

 

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寫完「與官員談」系列後我意識到,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不僅需要懂得理論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運用經濟學理論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從2005年至2010年,我又用了5年時間寫《中國的難題》《中國的選擇》《中國的前景》。至此萬事俱備,正要開工動筆撰寫本書,校委卻安排我到教務部工作,後來崗位又幾經變動,忙忙碌碌,寫作計劃擱置了10 年。

不過這10年我並未停止做研究,2015年我再次對西方經濟學的疑點逐一甄別補正,次年出版了《經濟學反思》,2018年又出版了《經濟學分析》,其實這兩本書也都是為寫本書所做的準備。2020年3月,我卸任中央黨校副校長,終於有時間可以完成這個醞釀已久的寫作計劃。年初以來,我閉門謝客,足不出戶,從早到晚地寫,國慶節前總算寫完了最後一章。

 

下面再簡單說說我這本書。首先,本書的結構體系肯定與現有教科書不同。我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的框架,構造了一個新的結構體系。全書共20章,前10章主要講微觀經濟學原理,中間6章則是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宏觀經濟問題,後4章主要介紹開放經濟理論。從微觀推導宏觀,目的是讓宏觀分析具有堅實的微觀基礎,避免宏觀與微觀脫節,成為「兩張皮」。

在講解方式上,本書也不同於現有的教材。我在前面說過,本書是供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閱讀的。根據這一定位,我儘量不用或少用數學,而是直面領導幹部的困惑,結合案例用經濟學原理作破案式分析。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就是想向讀者示範如何用經濟學解決實際問題。我在中央黨校任教近30年,與學員朝夕相處,知道他們的困惑所在,這是我寫這本書得天獨厚的優勢。

 

許多讀者反映經濟學教材不好懂,我想對此做一點解釋。國外經濟學教材是一種「集大成」的寫法,將亞當·斯密以來的各種理論匯集在一起,不僅內容龐雜,而且相互打架的地方也多。如薩伊定律說供給可以創造需求,而凱恩斯說供給不能創造需求;維克塞爾說利率是政策工具,而費雪說利率不是工具;馬歇爾說需求定律是基本規律,可同時又說存在例外;如此等等。非專業讀者當然會覺得不可思議、一頭霧水。

 

我在寫這本書時,一方面力求對經濟學原理做準確講解,另一方面重點指明每一理論原理成立的約束條件與適用範圍。在我看來,經濟學的許多理論貌似對立,而且有些觀點也的確是錯的;可大多數理論觀點不同,是由於它們各自的約束條件與適用範圍不同。要是明白了這一點,理解經濟學也許就不那麼難了。讀者可試著讀一下我這本書,看看能否幫上你。

 

最後我想說的是:本書是為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寫的,同時也適合從事經濟工作的朋友閱讀。我不保證高等院校經濟學專業學生讀這本書後考試能得高分,但一定有助於你對經濟理論與經濟現象的理解。我自己是過來人,當年我求學時遇到的困惑,恐怕也是你今天的困惑。能為年輕學子釋疑解惑,於我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王東京

2020年12月10日於北京大有莊

 重磅推薦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這本書寫得非常通透:理論原理是通透的,用簡潔清晰的邏輯貫通經濟理論的歷史演進,擷取經濟學的智慧,解析中國的現實;體系結構是通透的,由個體到群體,由交換到分配、由微觀到宏觀、從國內到國際,體系嚴整、邏輯清晰,層層遞進、渾然一體;行文也是通透的,文字洗鍊、樸實無華,說理透徹、娓娓道來。

—— 歐陽衛民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

我讀過國內外多種版本的經濟學教材,有的深入深出,有的淺入淺出,有的深入淺出,《王東京經濟學講義》顯然屬於後一種。作者長期擔任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班主講教員,接觸的官員和企業家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案例,也深知國內官員和企業家的困惑。把這些鮮活的案例寫進這本書,用中國故事講經濟學,讓人讀來既有現場感,又妙趣橫生。

—— 胡浩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監事長

經濟學是經世致用的科學。《王東京經濟學講義》在介紹每一個經濟學原理時,不僅講清楚是什麼,還重點講「怎麼用」。作者藉助大量的中國案例,對經濟學原理進行破案式講解,同時向讀者演示怎樣用經濟學思維解決各種現實難題。

—— 劉尚希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

我在中央黨校聽過王東京教授講課,他講課風格獨特、雅俗共賞,行外人聽了不覺得深,行內人聽了不覺得淺。《王東京經濟學講義》把那些深奧的經濟學理論變成了平實生動的文字,不論企業家是否系統學過經濟學,讀這本書都不會有困難,而且會讓你在暢快閱讀中頓開茅塞、受益匪淺。

—— 盧進

中國黃金集團董事長

相關焦點

  •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發售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近日,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王東京經濟學講義》,該書的作者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校(院)長、經濟學博士王東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舒志彪在讀完此書後表示,《王東京經濟學講義》是讀過的經濟學教材中頗有特色的一本書。作者不僅把經濟學基本原理梳理得系統和清晰,還藉助案例講解,條分縷析,通俗易懂,是一本雅俗共賞的教科書。
  • 王東京:經濟學教材新結構體系「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
    我一直想寫一本供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閱讀的經濟學講義,於今回憶,萌生此念頭是在25年前。當時我在中央黨校主講西方經濟學,有一次下課後學員告訴我,他們讀過不少經濟學教材,可由於原來是學理工,隔行如隔山,經濟學書籍不容易看得懂;還說聽我一堂課,勝讀十年書。這後一句無疑是恭維話,當不得真。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以青睞「拍賣」
    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理論回歸現實,今年也不例外。「拍賣」更加貼近生活,畢竟拍賣在市場中無處不在,所以,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的是微觀經濟學的實踐。且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弗雷德裡克森對兩位新科諾獎得主的評語——「今年的經濟科學獲獎者從基礎理論開始,後來將他們的成果應用於實際,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他們的發現對社會大有裨益。」
  • 經濟學專業到底值不值得學
    大家好,我是牙哥今天給小夥伴們介紹的是經濟學未來就業的方向有哪些?那隨著財經類專業的大熱。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經濟學類是就業方向了,今天就針對未來方向為各位進行講解。對於有數學頭腦的人來說,在大學修讀經濟學學位是個明智的的選擇。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那很多這個職業雖然要求從業者持經濟學學位,但卻不需要和金錢打交道。那此外呢,經濟學家學家也有很多類型。有的是研究金融財務。有的則研究行為學和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其他的方面。
  • 拍賣理論與實戰經濟學——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威爾遜是米爾格羅姆的博士生導師,其學生中還有阿爾文·羅斯(Alvin Roth)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Bengt Holmström)分別於2012和201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尤利伊·桑尼科夫(Yuliy Sannikov)於2016年獲得有「經濟學小諾獎」之稱的克拉克獎,經典教科書《博弈論基礎》的作者羅伯特·吉本斯(Robert Gibbons)也是其學生,可謂是星光熠熠。
  • 南哲思享|周嘉昕:經濟學與辯證法之間——政治經濟學批判視角下...
    2而對馬克思黑格爾關係的思考,或者說對《歷史與階級意識》發展而來的客觀線索的探索,表現出了這樣一種要求:「要從事一種新的批判,從而尋找一個明確的方向,使之與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溝通起來。一旦我對《歷史與階級意識》整個內容的錯誤之處獲得了一種清晰的、根本的認識,這種尋找就變為一個具體的研究計劃,即要對經濟學與辯證法之間的哲學聯繫作出考察。」
  • 教你行為經濟學之《怪誕行為學》「美」丹.艾瑞
    今天說的這本書叫做《怪誕行為學》,本書一共25萬字,我會用大約20分鐘的時間為您講述書中精髓。怎麼用行為經濟學思維避免生活中的消費陷阱,做個精明的人?很多人在生活中啊,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本來你今年拿了10萬的年終獎,心裡還挺高興,結果聽說其他人都拿了11萬,瞬間就會覺得很委屈。比如為什麼無人問津的黑珍珠和其它價格昂貴的珠寶放在一起的時候,身價一下就能上漲數十倍?
  • 「社會科學之皇后」——經濟學類專業介紹
    理論經濟學顧名思義,主要是研究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經濟運行與發展規律等,來為經濟學科提供理論基礎和宏觀思想,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應用經濟學主要指運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的具體經濟活動,利用基本原則和運行規律,對經濟部門和非經濟部門的經濟活動領域進行分析運作,形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良性運轉和科學配置
  • 諾貝爾經濟學獎全攻略:學數學、搞宏觀、去芝大
    已進入日常生活領域的「博弈論」也有熱度頗高,在諾貝爾經濟學獎「人氣排行榜」排名第一的獲獎者納什,就是因在這個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而獲獎。當然,納什熱度之高,可能要追溯到那部以他為原型的經典電影《美麗心靈》。Part2 要拿經濟獎,先學好數學要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樣的成就,需要先過了數學這一關。
  • 澤平宏觀:拍賣理論與實戰經濟學——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威爾遜是米爾格羅姆的博士生導師,其學生中還有阿爾文·羅斯(Alvin Roth)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Bengt Holmstrm)分別於2012和201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尤利伊·桑尼科夫(Yuliy Sannikov)於2016年獲得有「經濟學小諾獎」之稱的克拉克獎,經典教科書《博弈論基礎》的作者羅伯特·吉本斯(Robert Gibbons)也是其學生,可謂是星光熠熠。
  • 帕金《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著作的比較
    帕金的《經濟學》具備了這些特點。該書涵蓋了基礎經濟學的全部內容,而且在同類教科書中是最詳盡的。    與另一本同樣暢銷的教科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相比,帕金的《經濟學》的內容更為全面和深入。如果說曼昆的書更適於非財經專業和一般讀者,那麼這本書更適於財經專業和想對經濟學有更多了解的讀者。如果讀者認真把這本書讀好,經濟學的基礎就非常紮實了。
  • 用實學理念服務治國理政 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民進中央原主席,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指出:道不虛談,學貴實效。中國之學向以「崇實黜虛,經世致用」為旨歸,「實心」、「實理」、實幹、求實,是中華文化傳統之精華。我們要做的是用世界眼光、中國特色、現代觀念理解與選擇、傳承與弘揚、創新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總結中華傳統文化充滿輝煌與能動、焦慮與挫折的悠久歷史與經驗教訓,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厚精神資源與動力凝聚。  中華文化具有精神性、綜合性、務實性、實踐性的特點,一向有致力於改善社會和民生、「經世致用」的優良傳統。
  • 行為經濟學和傳統經濟學在吵什麼?
    我本來是學概率統計的博士,因為學了這門課發現太優美了,所以說這些模型立馬就受到很多的關注。 在這些模型裡面,有幾個最重要的假設:第一個就是假設人都是理性的,不光是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還假設我知道你是理性的,還知道你也知道我是理性的,所以說它是非常多層的理性的概念。 第二個假設就是這些人都能夠做優化,能夠最大化他們的效用函數。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2002年獲獎的丹尼爾·卡尼曼和2017年獲獎的理察·塞勒則對傳統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質疑,開闢了行為經濟學領域。上述理論都經歷了從被排斥到被認可、從邊緣到主流的歷程。 3、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以解釋、解決時代的重大問題為使命。回顧百年經濟思想史可以發現,宏觀經濟學非常偉大,因為它數次試圖拯救世界。
  • 教育才是打破「貧窮陷阱」之匙|兼談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現實價值
    與大多數人更加關注自然科學獎、文學獎、和平獎不同,我更加關注諾貝爾經濟學獎花落誰家。正是因為出現了經濟學和經濟學家,我們這個社會才在地球資源的硬約束下,實現了越來越快、越來越好的發展,世界上才有更多的窮人擺脫了貧困。與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多頒給了研究經濟增長、制度、貨幣金融、企業組織等不同,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出人意料地頒給了三位研究減輕全球貧困的發展經濟學家。
  • 行為經濟學:新古典的繼承與發展
    迄今,行為經濟學正日漸被接受為更高級版本的「新一代」經濟學,但卻存在與之伴隨的兩大問題值得探討:其一,鑑於行為經濟學與生俱來的跨學科特徵,我們應如何看待它與其他相鄰學科的關係?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將決定著我們如何界定行為經濟學的學科外延。
  • 為什麼這些年經濟學很熱?經濟學最好的大學有哪些?
    為什麼現在經濟學很熱?原因主要是:一、經濟的發展決定會熱。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逐步完成了工業化,逐步從製造為主向製造與服務並行的經濟模式發展,經濟學成為時代之所需。二、學科特點決定會熱。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隨著經濟的發展,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對生活中總會有所涉及的經濟學漠不關心了。三、經濟學類專業在高考時文理兼收。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大學經濟類專業都是文理兼收,學文科和理科的學生都可以選擇,而傳統的理科生基本都湧向理工農醫的模式逐漸發生變化,大量理科生開始青睞經濟學,而且,經濟學其實更適合理科生學習。
  • 《微分經濟學》之稀缺性
    微觀經濟學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方各面,而引起一系列經濟糾紛的無不外乎就是經濟學中的」稀缺性」。 稀缺性作為《微觀經濟學》各個版本的第一課,也就應證了,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大部分經濟問題都來源於此。比如我們常見的罷工,經濟摩擦,失業通貨膨脹,收入分配不公等問題,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資源稀缺性的存在。
  • 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經濟學必須通俗易懂嗎?
    由於經濟系統和研究方法的複雜性,現代經濟學家便有了明顯的分工,並且分工進一步細分,因此也產生了在經濟學領域內「隔行如隔山」的現象。因此,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即沒有經過系統專門訓練的經濟學家,就沒有辦法看懂經濟學期刊的學術論文。這種現象,與物理學等其他自然科學是類似或一樣的。
  • 梁小民︱接地氣的經濟學——理察·塞勒與行為經濟學
    我是學主流經濟學出身的。讀的教科書、專著、論文都是主流經濟學的。出於趕時髦,也讀了點兒新劍橋學派、新左派和新制度學派,諸如瓊·羅賓遜、斯威齊、加爾布雷思的著作,但頗為不屑。而且,讀這些非主流的東西,反而加強了我對主流經濟學的信念。以後我按主流經濟學的思想寫教科書、專著或論文,也用這一套來講解和思考。如果把主流經濟學作為一種宗教,我就是一個「受洗並虔誠的信徒和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