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齒輪設計【齒輪和模數】如何選擇

2021-01-14 車圈知識百科


(1)齒數選擇原則:

1、閉式齒輪傳動一般轉速較高,為了提高傳動的平穩性,減小衝擊振動,以齒數多一些為好,小齒輪的齒數可取為z1=20~40。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由於輪齒主要為磨損失效,為使齒輪不致過小,故小齒輪不宜選用過多的齒數,一般可取z1=17~20。
2、兩齒輪嚙合時,總是一個齒輪的齒頂進入另一個齒輪的齒根,為了防止熱膨脹頂死和具有儲成潤滑油的空間,要求齒根高大於齒頂高。為 此引入了齒頂高係數和頂隙係數。
3、小齒輪齒數應避免根切,相嚙合的齒數最好互為質數,且還要考慮湊配,圓整中心距的需要。
(2)模數選擇原則:
1、在滿足彎曲強度的條件下選擇較小的模數。模數要選擇標準數值,滿足齒輪彎曲強度要求,滿足結構尺寸要求。
2、模數的標準化數值參考GB1357-87。
第一系列有:0.1,0.12,0.15,0.2,0.25,0.3,0.4,0.5,0.6,0.8,1,1.25,1.5,2,2.5,3,4,5,6,8,10,12,16,20,25,32,40,50(優先選用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有0.35,0.7,0.9,1.75,2.25,2.75,3.25,3.5,3.75,4.5,5.5,6.5,7,9,11,14,18,22,28,36,45。單位mm。



擴展資料
1、徑節制齒輪
在一些國家裡,不同模數使用徑節作為齒輪的基本參數,用英寸為計量單位,徑節以P表示,指圓周率π與齒距ρ的比,徑節P=π/ρ,以 1/英寸為單位。
齒輪分度圓的周長=πd=z ρ,於是得分度圓的齒距ρ=πd/z。
徑節P=Z/d (d的單位是英寸)
模數m=d/Z (d的單位是mm)
可以看出:
m=(1/P)*25.4=25.4/P
P=(1/m)*25.4=25.4/m
因此,模數m與徑節P的關係是互為倒數,只是單位制不同。
即:模數與徑節的乘積恆等於1。
相應於單位的換算,徑節與模數之間有如下的關係式
P=π/ρ=25.4/m式中P為徑節(1/英寸);ρ為齒距(英寸);m為模數(毫米)。
徑節P與公制中模數m的作用相當。在大多數英制齒輪、齒輪聯軸器和棘輪等零件中,徑節是一項基本參數。徑節越大,輪齒尺寸(齒高與齒厚)越小。有的國家對徑節訂有標準系列值。
2、雙模數制
雙模數制是獲得短齒齒形的另一種方式,可提高抗彎強度,但穩定性較差,常用於汽車拖拉機行業。
雙模數制規定用兩個大小不等的模數來計算一個齒輪的各部尺寸,標記為分數形式m1/m2,其中較大的模數m1用來計算分度圓直徑,較小的m2用來計算輪齒的尺寸。
各尺寸的計算公式如下:
分度圓直徑:d=m1*Z
齒頂高: ha=ha*m2
齒根高:hf=(ha1+c1)*m2
齒頂圓直徑: da=d+2*ha=m1*Z+2*ha*m2
齒根圓直徑: df=d-2*hf=m1*Z-2*(ha1+c1)*m2
此外,分度圓齒厚S、齒距P、基圓直徑db和中心距a是按照m1計算。
3、雙徑節制
雙徑節制是英制齒輪中獲得短齒齒形的另一種方式,以提高抗彎強度。它規定較小的徑節P2用來計算分度圓直徑,較大的徑節P1用來計算輪齒的尺寸,標記為P2/P1,較小的P2為分子,較大的P1為分母,正好與雙模數制相反。
各尺寸的計算公式如下:
分度圓直徑:d=Z/P2
齒頂高: ha=ha/P1
齒根高:hf=(ha1+c1)/P1
齒頂圓直徑: da=d+2*ha=Z/P2+2*ha/P1
齒根圓直徑: df=d-2*hf=Z/P2-2*(ha1+c1)/P1

此外,分度圓齒厚S、齒距P、基圓直徑db和中心距a是按照P2計算。


文章為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車圈知識百科進行刪除或洽談版權使用事宜。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車圈知識百科

商務合作請聯絡

相關焦點

  • 小模數齒輪
    4.合理的側隙,在傳動過程中,兩嚙合齒非工作表面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隙,以便貯存潤滑油,補償彈性變形、溫度及齒輪製造誤差引起的側隙變化,防止齒輪出現「卡滯」現象,但側隙也不能過大,以免引起傳動中出現回差。小模數齒輪的加工特點: 1.小模數齒輪傳遞力矩小,在設計齒輪時,一般不進行強度計算和剛度計算。
  • 一對漸開線圓柱齒輪正確嚙合的條件必須是兩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分別相等嗎?
    點擊藍字,輕鬆關注 是不是大家對這個知識有點「不屑一顧」呢,因為對於大多數的齒輪工作者來說,一對漸開線圓柱齒輪正確嚙合的條件就是:兩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必須分別相等。但是,這個正確嚙合條件的關係式要特別注意哦,因為我們發現:只要是m和Cosα的乘積相等就符合正確嚙合條件,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很容易忽略的細節,小e今天的「乾貨」就在這裡哦。因為在設計齒輪滾刀時,就會用到上面的「乘積」知識點,也就是滾刀的變模數、變壓力角設計,即滾刀的模數、壓力角與被加工齒件的模數、壓力角不是分別相等的,但只要m和Cosα的乘積相等就OK。
  • 變模數嚙合原理及齒輪滾刀設計初探
    齒輪的基節與模數、壓力角的正弦成正比,即不同模數的齒輪是可以相互嚙合的。但不同模數的齒輪嚙合公式與同模數齒輪嚙合公式不同。變模數設計在原理上的可行性非常簡單,齒輪配對嚙合和齒輪齒條嚙合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基節相等。對於被加工齒輪參數,有無數個滾刀參數與之配合。變模數嚙合的基本原理是法向基節相等,即:
  • 小模數齒輪測量方法研究(齒輪系列三)
    中小模數齒輪通常指模數範圍在(0.1mm-1mm)之間的齒輪,模數小於0.1mm的齒輪通常稱為微小模數齒輪
  • 齒輪的設計過程,齒輪應該如何設計 - 直觀機械
    齒輪材料的選擇原則(1)齒輪材料必須滿足工作條件的要求,這是選擇齒輪材料首先考慮的因素;(2)應考慮齒輪尺寸的大小、毛坯成型方法及熱處理和製造工藝;(3)正火碳鋼,不論毛坯的製作方法如何,只能用於製作在載荷平穩或輕度衝擊下工作的齒輪,不能承受大的衝擊載荷
  • 機械設計基礎之齒輪機構(直齒圓柱、斜齒圓柱、直齒圓錐齒輪)
    本文約1600字,主要講了漸開線變位直齒圓柱齒輪的傳動-變位齒輪傳動的類型和特點、變位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機構-齒廓曲面的形成及嚙合特點、斜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斜齒輪傳動正確嚙合的條件和重合度、斜齒圓柱齒輪的當量齒輪及當量齒數;直齒圓錐齒輪機構-直齒圓錐齒輪機構的類型和傳動比
  • 齒輪設計個人心得
    如果你不是天天與齒輪打交道,而是偶爾涉及到齒輪的內容,把我個人學習的心得介紹給大家。如果你有什麼覺得可以補充的,不吝賜教。首先介紹最簡潔明了的齒輪書籍:《漸開線外嚙合圓柱齒輪傳動(朱景梓張展1990年)》《漸開線齒輪變位係數的選擇》朱景梓《微型行星齒輪傳動設計》饒振綱我個人不是專業從事齒輪設計的,也沒有任何齒輪設計軟體。只是設備中會涉及到齒輪設計。從開始碰到齒輪很長一段時間,說實話一直覺得不能把握齒輪設計的要領。
  • 齒輪模數是什麼意思(不可小覷)
    齒輪模數是模數制輪齒的一個基本參數。那齒輪模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為你解釋。一、 齒輪模數是什麼意思「模數」是指相鄰兩輪齒同側齒廓間的齒距t與圓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為單位。模數是模數制輪齒的一個基本參數。模數越大,輪齒越高也越厚,如果齒輪的齒數一定,則輪的徑向尺寸也越大。模數系列標準是根據設計、製造和檢驗等要求制訂的。
  • 小模數齒輪與微型減速電機齒輪箱
    小模數齒輪的加工特點: 1.小模數齒輪傳遞力矩小,在設計齒輪時,一般不進行強度計算和剛度計算。齒輪模數的確定,通常由傳動機構的結構尺寸選定。GB/T 9821.3-1988 計時器用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與計時器用圓弧齒輪使用同一標準)GB/T 9821.6-1988 計時器用齒輪模數系列(模數m=0.05-1.00mm)GB/T 9821.4-1988 計時器用漸開線圓柱齒輪基準齒形(適用於模數m=0.08-1.00mm,齒數大於7的齒輪)GB/T
  • 漸開線圓柱齒輪幾何參數計算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的設計
    齒輪是一個較複雜的幾何體,對單個齒輪的齒廓加工誤差國家標準規定了17種控制參數,根據齒輪使用要求的不同,對以上17個參數控制的要求也不同。如何確定齒輪的精度等級以及依據其精度等級確定相關控制參數的公差值,是齒輪設計的關鍵所在。傳統的設計方法是依據經驗用類比法,結合查表及大量繁雜的公式計算,這樣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對各參數進行優化及篩選,很難保證齒輪精度設計的合理性。
  • 齒輪「模數」是如何計算的?
    模數是決定齒輪大小的因素。齒輪模數被定義為模數制輪齒的一個基本參數,是人為抽象出來用以度量輪齒規模的數。
  • 計算齒輪模數的小技巧
    今天分享一個小技巧,很多同志剛工作的時候拿到一顆齒輪,卻只會數齒數,計算不好模數。今天就來說說怎麼快速計算齒輪的模數。
  • 漸開線圓柱齒輪幾何參數計算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
    傳統的設計方法是依據經驗用類比法,結合查表及大量繁雜的公式計算,這樣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對各參數進行優化及篩選,很難保證齒輪精度設計的合理性。因此,借用了輔助軟體對其進行計算後,對齒輪精度的設計及其相關的數據進行計算機處理,使齒輪的精度設計達到快速、準確、合理,齒輪設計起來就沒那麼費時和吃力了。我國現有(1)GB/T10095。
  • 齒輪的「模數」是什麼?
    模數是決定齒輪大小的因素。齒輪模數被定義為模數制輪齒的一個基本參數,是人為抽象出來用以度量輪齒規模的數。目的是標準化齒輪刀具,減少成本。直齒、斜齒和圓錐齒齒輪的模數皆可參考標準模數系列表。工業定義:齒輪的g度圓是設計、計算齒輪各部分尺寸的基準,而齒輪分度圓的周長=πd=z p,於是得分度圓的直徑 d=z p/π。
  • 新中國第一個650軋機大模數雙圓弧齒輪
    1986年5月28日,本鋼一鋼廠自行設計650軋機大模數雙圓弧齒輪,為國內首創。本鋼一鋼廠一軋車間650軋機自生產以來,一直採用漸開線齒輪。該齒輪使用期短、消耗大,是當時的冶金工業部設備改造重點攻關項目。
  • 齒輪傳動設計存乾貨
    >設計齒輪——設計確定齒輪的主要參數以及結構形式 主要參數有:模數m、齒數z、螺旋角β以及齒寬b、中心距a、直徑(分度圓、齒頂圓、齒根圓)、變位係數、力的大小 齒輪傳動設計1.齒輪材料、熱處理及精度  一、對齒輪材料性能的要求   齒輪的齒體應有較高的抗折斷能力,齒面應有較強的抗點蝕、抗磨損和較高的抗膠合能力,即要求:齒面硬、芯部韌
  • 如何設計電機的齒輪及蝸杆動力外設的結構?
    在電機上,齒輪,帶輪和蝸杆的作用都是通過傳遞電機的動力給外設裝置,但其傳動的適用範圍以及傳動的特點各不相同。齒輪傳動有如下幾個特點:瞬態傳動比恆定,傳動比範圍大,可用於增值,傳遞的功率範圍大,傳動的效率高,結構緊湊,可以近距離傳動,加工成本高,低精度的齒輪噪音大。
  •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
    分度圓的周長為:πd=zp;分度圓直徑為:d=zp/π。    定義模數 m=p/π或p=πm。    那麼,d=mz   單位:mm。    模數反映了輪齒的大小。當齒數一定時,模數越大,周節就越大,輪齒也越大。承載能力就越大。    由於任何一個齒輪的齒數Z和模數m是一定的,由此可知:任何齒輪都有而且只有一個分度圓。
  • 完整齒輪參數設計計算公式,值得收藏!
    齒輪是機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和製造完美的齒輪是保障機械設備平穩運行的必要前提,齒輪設計和製造過程有不容有任何馬虎,看似簡單的齒輪,實則決定性能的各種參數很多
  • 帶你認識齒輪-齒輪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齒輪裝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應用非常廣泛,比如機械手錶、鬧鐘、洗衣機、電風扇、汽車減速箱、兒童玩具等等。那齒輪的形成原理是什麼?它又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在齒輪機構中,齒輪的輪廓形狀有很多種,其中以「漸開線」齒輪最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