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中的異類——船蛆,長相怪異卻依然"美味"難擋

2020-09-07 幫幫拜思特集團

來源:門蟲

生命的形態千奇百怪,不同的生物都有他們獨特的生存之道,那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行走在陽光下,目之所及都是自己的口糧。而那些脆弱或低級的生物只能躲在陰影中苟活,一不小心就會成為他人的盤中餐。

人類是視覺動物,所以食物的外觀和色彩對於人們的食慾有著很大的影響,往往顏色鮮豔亮麗的食物更容易吸引大家爭相食用,而一些外形醜陋甚至噁心的食物往往讓人避之不及。當然,生活中總是不會缺少敢於挑戰的勇士,他們往往會身先士卒去嘗試不一樣的食材和詭異的料理,帶領著大家一起去挑戰味蕾的極限。

在溫帶和熱帶海洋地區有著這麼一種奇特的生物,它們身體細長呈現管狀,長度可達180釐米以上,更是喜歡以碼頭邊的木樁和木船為食,對漁民的船隻設備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它們就是鑿船貝,還有一個應景的別稱——船蛆它們外形可能讓許多人難以接受,但在當地卻是人人爭搶的美食。

船蛆名稱的由來及簡介

船蛆有著白色的薄殼,外形就像是巨大的蛆蟲,人們首次發現這種奇特的生物就是在木船的底部。以木材為食的船蛆經常啃食漁民的船板,質量再硬再厚的木頭也無法阻擋它們的步伐,導致許多水下木製建築和木船船體被掏空,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這也是船蛆這個名字的由來。

雖然這些蛆看起來很噁心,但其實船蛆並不是蛆,從鑿船貝這個名字大家就可以猜出了它們是一種貝類,也就是海鮮。相比於海底那些長相更為&34;的奇怪生物,船蛆算是比較清秀的了,可能這樣一想對於出船蛆就不會那麼難以下咽了。船蛆擁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每年能產500萬以上的卵,而從孵化到性成熟最快只需一個月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它們在當地人爭相捕捉食用的情況下仍然數量繁多的原因。

船蛆在海中孵化後會隨著海水漂流,遇到木頭便附著上去,並開始鑽木。船蛆在鑽入木頭的時候每分鐘會旋轉8-12次,並利用身上的殼將木材磨下來當成自身的食物,由於船蛆長時間在木材中生活,且不斷往木材深處挖掘,但是又需要和海水保持接觸獲取氧氣和水分,所以身體才會演變成細長的樣子,身為貝類的它們由於居住的木頭已經成為了最好的藏身之處,因此不用像其他貝類一樣依靠硬殼來保護自己,原先的硬殼也就慢慢的退化變成身體末端處一個極為細小的齒紋小貝殼,用以挖掘木材和堵住洞口。

身體柔軟卻連石頭都能啃下

自然界中鮮有啃食石頭的生物,除了一些微生物之外,大部分都是啃食石頭的目的都是為了幫助消化而已,比如大象、雞、部分鳥類等等。但是科學家們近年在菲律賓的阿巴坦河發現了一種鑽石頭的船蛆,當地人也稱它們為&34;,它們與那些鑽木頭的船蛆完全不同,不但生活在河域而非海洋中,還專門啃食石頭,這種船蛆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啃食石頭並排洩出細沙的生物。當然,它們並不是真的從石頭上獲取養分,因為科學家們發現所有的船蛆都是通過水中攝食和呼吸的,至於菲律賓的&34;為何會去啃食石頭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船蛆的破壞能力可一點不比螞蟻小

船蛆雖然像蠕蟲一樣柔軟,卻能對木質的碼頭木樁和木船船體造成嚴重的破壞。船蛆最早被人記載是在公元前350年,當時古希臘和羅馬人都對其憎恨異常卻又備受折磨,只能通過不斷的更換和加固船底來保證船隻的安全,大約在3000多年前更是使用了瀝青和蠟等材料塗抹在船底來抵制船蛆的侵蝕,就連著名的哥倫布在航海時都被它們逼的不得不臨時上岸維修。

而船蛆最為&34;的記錄可能要數改變歐洲了經濟和軍事走向。1588年,船蛆幫助英國擊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使得英國稱霸了大西洋海域。而早期商業發達的荷蘭主要是依靠商船來運輸貨品和交易的,但是碼頭以木頭為主材料的荷蘭可是飽受船蛆的折磨,經常發生碼頭毀壞或沉船的事件,導致荷蘭的船業和商業逐漸沒落。而在1997年和2000年的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碼頭和緬因州的碼頭也分別出現了莫名的坍塌事件,導致多人落水受傷,最終發現元兇就是船蛆。

當然,飽受船蛆困惱的漁民和研究人員一直在想辦法對付它們。除了瀝青和蠟之外,他們還用牛皮、銅板來包裹船體,雖然有效當成本過於昂貴,甚至還嘗試用高溫和低溫來滅殺船蛆,雖然效果不錯但是對於船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一直到近代人們才開始採用化學方式來消滅船蛆,但在保護船隻的同時往往也汙染了海洋。

萬物皆可食,價格不菲的&34;

榴槤和臭豆腐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美食,聞起來味道雖然不咋樣,但吃起來是真的香啊!船蛆在人們眼中不但啃食木頭和石頭,造成大量的隱患,再加上它們那鮮有人欣賞的長相,根本不會想著去食用它,然而在泰國和菲律賓等地區,船蛆卻是價格不菲的美食,每公斤的價格在1000泰銖左右,以當地人的收入水平卻仍然爭相購買食用,可見船蛆在當地人受歡迎的程度絕對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他們甚至會經常成群結隊的乘船到沼澤腐木等船蛆經常出沒的地方,每當發現疑似藏有船蛆的腐木時,便會將腐木劈開並拉出一條條細長的船蛆,比較大膽的人甚至會用溪水將船蛆簡單的清洗一下就直接生吃了,在他們的眼中,船蛆是一種壯陽藥,他們還認為生吃的效果最好。除了生吃之外,船蛆也被他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34;,不論是油炸、快炒、川燙等料理方式在當地都相當的受歡迎。這麼多人眼中難以處理的生物卻被東南亞的人民簡單粗暴的抑制住了,正是:孫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了。

結語

萬物存在即是真理,如今的船隻大部分都以金屬來打造船體,避免了船蛆的潛在威脅。但不乏一些發展中國家依然以木質船為主要運輸和捕漁工具,雖然船蛆對碼頭和船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但卻為人類挖掘地鐵隧道提供了思路,也為當地人提供了一種特色美食,也算是一種補償了。

相關焦點

  • 來菲律賓旅遊,發現200一斤的船蛆竟有人吃,比手臂還粗壯!
    原始海島錫基霍爾杜馬蓋地阿歐要和大家談的是來自菲律賓帕拉旺地區的船蛆,是菲律賓的一種奇特的美食,菲律賓船蛆又叫樹蟲,是生長在樹木中間的一種軟體生物,在熱帶雨林當中,菲律賓人找到那些爛掉的木頭,將其斬斷,會發現裡面藏著一根根船蛆,當地人認為這種食物非常的好吃,而且的特別的滋補,還可以生吃和蘸醬吃。
  • 長相怪異,像蟹又像蝦,看上去讓人有點害怕,殊不知卻是一道美味
    以前只是在網上看到過這種怪異的東西,並沒有真正見識過,更談不上吃過了,看到這個怪異的模樣,都有點怕,你還別說,如果膽小的看到這東西,還真有點讓人毛骨悚然。這不,朋友聽我這麼一說,還真送來了幾隻螃蟹,但這長相怪異的螃蟹,生活在海邊的人也許不會陌生,可咱這不靠海的人還是初次見到。可既要吃人家,就不能白吃呀,總得弄清人家姓甚名誰,究竟是何方「神聖」吧?說實在的,這傢伙長得確實有點怪。
  • 日本北海道人最愛吃的魚,長相「怪異」卻有著安康魚的高級口感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在附近還有一個北海道漁場,所以在日本的海鮮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基本上每天都會有大量新鮮的海鮮被捕撈上岸,然後就被運到附近的海鮮市場去售賣,因此在日本的海鮮市場經常都能看到一些長相怪異或者體型巨大的海鮮,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 地球上10大長相最怪異的螃蟹,拳擊蟹上榜,第8種相貌酷似人類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螃蟹是許多家庭中熱愛喜食的美味,而關於地球上10大長相最怪異的螃蟹,你又知道多少呢?其中有一種的相貌居然酷似人類。第三種小丑蟹,色彩豔麗,就像一隻畫著假面的小丑,其種類中含有多種顏色怪異的物種分支,主要生活在墨西哥部分地區和大西洋部分地區。第四種泰迪熊蟹,與普通螃蟹不同,泰迪熊蟹長有著絲壯的毛髮,因其生活的環境有著眾多捕食者,所以它生長出了毛髮,便於自己在巖石中的隱藏。如果不仔細看會以為它是海洋中的一種植物。
  • 菲律賓發現一新品種船蛆,專啃石頭超恐怖,小心遇到了趕緊先自保
    相信非常多的人看到蛆這個字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恐懼,小編也是這樣子的,因為大家感覺就是動物屍體裡面腐敗產生的那一種細菌,或者是在木頭裡面以木材為食的船蛆。看到這種生物恨不得趕緊跑遠了,但是下面這一種蛆,它卻跟平常的蛆不一樣,它們不吃木材卻反而啃食石頭,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鎧甲勇士》裡出現的超強異能獸,長相怪異很難對付
    《鎧甲勇士》裡黑暗勢力是宇宙當中最難對付的一個反派,這些反派人物對太陽系裡面的一些生命體能夠產生極強的破壞力,還會侵略地球,破壞人類世界。在動漫裡出現過一些實力非常強大的異能獸,是通過魔法師與地球裡面的一些生命體結合才會變異而成異能獸。
  • 豆蟹,藏匿在貝類中的迷你橫行公子
    圖二:豆形拳蟹第二,青島海灘上偶爾能見到一種怪異的小螃蟹,大體上呈橢圓形,能向前直行,如上圖。這叫做豆形拳蟹(現改為豆形肝突蟹),民間呼為「千人捏」或「萬人捏(不爛)」,以形容其甲冑堅硬。豆蟹不是豆形拳蟹的簡稱。
  • 漁民捕怪異深海魚各個長相奇特 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據英國《鏡報》3月2日報導,俄羅斯漁民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羅曼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在捕魚的過程中,他經常會捕獲一些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並將它們的照片通過社交媒體與粉絲們分享。
  • 【一日一百科】科學家發現巨型船蛆;行人闖紅燈也要被拍了
    生物學家在菲律賓的海灣中發現了巨型船蛆,這種船蛆其實很早就被證實存在,但是從來沒有被拿來進行科學研究,他們生活在長管狀的硬殼中,頭部朝下在海邊潟湖的泥土中,以泥土裡產生的有害氣體為食。與其他船蛆一樣,巨型船蛆也利用細菌來獲取營養。它們生活的泥土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會產生具有腐爛雞蛋氣味的硫化氫。這些氣體對人體有害,卻又能為巨型船蛆提供能量。更確切地說,巨型船蛆體內的細菌能將硫化氫轉化為有機質,供巨型船蛆食用。行人闖紅燈也要被拍了
  • 科學網—巨型船蛆的兇猛「愛情」
    圖片來源:Dr Reuben Shipway 本報訊 研究人員拍攝到了船蛆(一種軟體動物)雜技般的交配行為視頻。船蛆是一種以船隻、碼頭和浮木為家的軟體動物,它們一生都在周圍的木頭上鑽洞,並以此為食。 船蛆長而柔軟的身體藏在木材中,藏身之處唯一可見的部分是一個可伸縮的「虹吸管」—— 一種用來捕獲食物和氧氣並排出廢物的管子。面對持續不斷的競爭,船蛆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性策略——雄性向海中釋放大量精子;雌性則在側邊的「口袋」裡裝入雄性船蛆。 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的Reuben Shipway和同事記錄了巨大的羽狀船蛆使用虹吸管將精子直接注入它們的雌性鄰居體內。
  •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長一米五,靠細菌餵食
    當科研人員破開巨大的管狀白堊殼,裡面的「居民」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條1.52米長、5釐米寬的黑色船蛆!美國東北大學海洋基因遺產中心的Daniel Distel說:「即使對它們一無所知,你看到它們的時候也很難不被驚到。」
  • 能讓人做噩夢的生物:科學家發現巨型船蛆活體
    這種「重新被發現」的動物被稱為巨型船蛆,生活在長管狀的硬殼中,頭部朝下在海邊潟湖的泥土中覓食。近日,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首次對這種動物的活體進行了研究。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at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首次對這種學名為Kuphus polythalamia的船蛆進行了描述。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猶他大學、卓克索大學、菲律賓大學和菲律賓蘇丹庫達拉省立大學。
  • 「船蛆」新物種:吃石頭,拉沙子
    此後,船隻的建造使用了更為堅固的材料東西:鋼鐵, 食木類「船蛆」對於船隻的大多數威脅也就此消失。但是在2006年,科學家在這個領域發現了一種新的船蛆,這種船蛆擁有一種非常與眾不同的口味偏好:巖石。該物種被發現於菲律賓淡水水體中,直到去年美國研究人員砸開幾塊巖石後將其中的奇怪居住者帶回實驗室之前,一直都沒有人對其進行詳細研究。
  • 漫威八大怪異角色
    漫威塑造了不少傳奇英雄和反派角色,但同時也有一些怪異的角色生活在漫威宇宙,如會說話的動物豬和鴨子,下面一起來看看漫威史上怪異的八大角色。6、魔多客他是漫威長相最怪異的反派之一,擁有一顆比常人大好幾倍的腦袋和比例很小的四肢,並靠一張飛行椅行動。據傳在電影《美國隊長2》的最初劇本中他被改編為是在神盾局臥底的九頭蛇成員,後來因為形象問題而被刪除。
  • 船蛆是神馬?!泰國人竟然還吃船蛆?看著就難以接受啊,你們有誰吃過?
    這道「船蛆湯」雖然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是卻非常好吃;據吃過的人透露,船蛆的口感吃起來就像是蛤蠣,滋味鮮美。其實當地人更喜歡直接生吃,並相信這樣對身體非常滋補。但是如果你看到牠的捕撈過程可能會嚇到沒有食慾喔…
  • 封神榜上無仙名:他是崑崙山上的異類,在封神大劫中逆潮而動!
    在《封神演義》中有這麼一個人物,他是闡教元始天尊的徒弟,卻是一個怪人算是崑崙山上的一個異類吧。明明知曉封神榜上的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清福正神沒有他的名字,偏偏要在封神大劫中選擇相助商紂王,一個人下了崑崙山攪動三界風雲,成為了闡教與截教之爭的導火索。估計很多人都猜出來是誰了?
  • 巨型船蛆是惡毒的生物,但它們真能「吃掉」船舶嗎?
    普通的船蛆深深地鑽入已經衝入海洋的樹木中,在細菌的幫助下咀嚼和消化木材。而Kuphus與其它類型的船蛆不同,其生活在泥裡。什麼是巨型船蛆,為什麼我們剛開始研究這些海洋生物?巨型船蛆在頂部,兩根肉質的虹吸管使巨大的鰓浸入水中。在底部,一個粘稠的,無眼的頭像溼唇和病腸的混合物。在這之間,閃閃發光的火藥藍色的身體長達四英尺長。
  • 漁民捕獲長相怪異深海魚竟長有「翅膀」(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3月2日報導,俄羅斯漁民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
  • 它們曾經是地球的霸主,長相怪異,如今卻淪為食物鏈的底層
    事實上,地球在漫長的生命史中,不同的時期,地球的霸主也是不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現代的生物圈裡,除了普遍的哺乳動物之外,還有一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非常多,而且它們的長相都非常怪異。可能已經有人猜到了是什麼生物,它們就是現在處於食物鏈底層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