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核心的溫度有多高?

2021-02-23 浩瀚宇宙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最新證實了恆星級黑洞如何產生最高能量的光線,他們在一臺超級計算機上模擬黑洞的氣體吸積過程,重現了X射線噴流的形成,發現活躍的黑洞可產生強大的能量射線。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使用超級計算機模擬黑洞吸積盤物質墜落過程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天體物理學家傑裡米·施尼特曼認為這項研究調查了位於黑洞周圍溫度高達10億度氣體的行為,氣體分子、磁場間的相互作用顯示出宇宙中最極端物理環境非常令人畏懼。

當氣體逐漸落入黑洞周圍的軌道時,會形成一個扁平的物質盤面,並開始呈現螺旋式下落,這一過程中氣體等物質被劇烈壓縮和加熱,越接近中央的區域溫度越高,可達到2000萬華氏度,或為1200萬攝氏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2000倍左右,並釋放出低能量的軟X射線。

科學家對黑洞的研究已經超過了40年,觀測表明黑洞也會產生相關規模的硬X射線,如果高能量的射線意味著有著相當炙熱的氣體存在,溫度可高達數十億攝氏度。

這項研究在理論和觀測之間建立了一座橋梁,表明硬X和軟X射線都會在黑洞吸積氣體的過程中被釋放出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朱利安·克羅利克等開發出一個黑洞吸積盤內部區域的模型,可以跟蹤X射線的釋放和移動,並與觀測到的真實黑洞進行對比。

科學家計算出流入黑洞吸積盤的氣體運動方程,並進行計算機模擬,發現下落氣體的溫度、密度以及速度都在急劇增加,這一過程還對吸積盤外部的氣體行為構成影響。

位於德克薩斯高級計算中心的超級計算機參與了本項研究,科學家通過27天的模擬對黑洞吸積氣體過程釋放硬X射線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並推測吸積盤的物質在被加熱後可形成冕環,該現象位於黑洞事件視界的邊緣附近,由極高溫度的X射線導致,在整個吸積盤和冕環發生的區域,科學家成功跟蹤到X射線的釋放,並第一次直接發現吸積盤上出現的磁場動蕩以及由此所形成的10億度冕環。

黑洞是目前已知最緻密的天體,一顆典型的恆星在耗儘自身攜帶的燃料後在引力作用下發生坍縮,質量為2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將會形成寬度不到120公裡的黑洞。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絕對最高溫度有多高?
    組成物質的分子運動速度越快,表現出來的溫度越高,那麼物質內部的分子普遍停止運動就應該是宇宙間的最低溫度。宇宙間有最低溫度這是物理常識。理想氣體的熱膨脹率為1/273.15,因此確定零下273.15℃為絕對溫度零度,這就是K氏絕對零度。換算成攝氏度,那麼零攝氏度就是273.15K;100攝氏度就是373.15K;1000攝氏度就是1273.15K;K氏溫度和攝氏溫度的換算非常簡單。
  • 黑洞的溫度是多少?最高只比絕對零度高5000萬分之一度
    無論是恆星、行星、彗星,還是諸如白矮星、中子星這樣的死亡恆星,它們都是有溫度的,而且溫度越高,天體也會顯得越亮。已知最熱的恆星(WR 102)表面溫度達到了21萬度,而中子星剛形成時的表面溫度更是高達100萬度。 既然黑洞是完全黑的,那麼,黑洞有溫度嗎?黑洞的溫度是絕對零度,還是多少度呢?
  • 黑洞的溫度是多少?最高只比絕對零度高5000萬分之一度!
    之所以天文學家能夠拍攝到黑洞的照片,是因為有些大型黑洞周圍存在發光的吸積盤,由此可以襯託出黑洞的輪廓。在宇宙中,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會發光,或者反光。無論是恆星、行星、彗星,還是諸如白矮星、中子星這樣的死亡恆星,它們都是有溫度的,而且溫度越高,天體也會顯得越亮。已知最熱的恆星(WR 102)表面溫度達到了21萬度,而中子星剛形成時的表面溫度更是高達100萬度。
  • 宇宙中溫度最高的恆星有多高?
    恆星的溫度並非均勻的,而是從表面到中心的溫度逐漸升高。以太陽為例,它的表面溫度大概為5500攝氏度,而到了中心,溫度則高達1500萬度。不過,太陽並非溫度最高的恆星,有些恆星的溫度要比太陽高得多。一般而言,對於處在主序階段的恆星來說,質量越大的恆星,核心區域的核聚變反應速率越快,每秒釋放的能量就越多(光度越高),所以恆星的溫度就越高。例如,織女星的質量是太陽的2.1倍,表面溫度為9300度。不過,恆星的質量和溫度並非完全是正相關。
  • 宇宙最高溫度是多少?科學家:大爆炸時的普朗克溫度,你猜有多高
    在這個宇宙裡,溫度是有一個最低的極限的,那就是絕對零度。所謂的絕對零度,指的是微觀粒子全部失去了自己的動能和勢能。
  • 焦炭火焰溫度有多高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冶金焦>焦炭火焰溫度有多高 焦炭火焰溫度有多高 發布日期:2020-06-11 13:50:34 新聞歸檔   鋼鐵廠的高爐裡的焦炭能達2300度左右,如果改善燃燒環境,溫度還能提高到2500度左右,如果到所謂的爐火純青的地步,溫度能達到在3000度。
  • 行星的表面溫度能有多高?這顆行星刷新了「記錄」,溫度接近恆星
    行星的表面溫度能有多高?這顆行星刷新了「記錄」,溫度接近恆星我們知道在宇宙當中的星體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恆星,另一類是行星。二者的區別就是恆星能夠發光放熱,向外釋放能量,而行星通常不能,而且通常恆星比行星的質量都要大上許多,行星一般也圍繞著恆星旋轉。
  • 木木:核心城市的黑洞效應
    但許多人顯然是喜歡這樣的城市的,不是就有經濟學家曾經為此這樣論斷過嗎———擁擠是繁榮的象徵!於是,城市就宿命性地越做越大,人口自然也越聚越多。這倒很是符合物理學的有關理論———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質量大到極致,引力就強到極致;於是,黑洞誕生了,周圍的一切,包括光,都無所逃遁。  像北京這樣的核心城市,顯然是存在黑洞效應的。
  • 宇宙最高溫度有多可怕?熱到融化一切,四大基本力只有引力存在
    如果存在,宇宙中的最高溫度又會有多可怕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概念,「溫度」的本質是什麼?地球內核的溫度超過了6000℃,甚至可以和太陽表層的溫度相比,而太陽這樣的恆星核心的溫度可能高達15,000,000℃,但是這個溫度仍然不是宇宙中的最高溫度。太陽這樣的恆星在宇宙中其實並不算熱,比太陽大的恆星有很多,當一些質量是太陽數倍的恆星走到生命盡頭時,可能會變成一顆「中子星」,在中子星剛剛形成時,核心溫度可能高達10,000,000,000℃。
  • 白矮星表面溫度有多高,亮度從何而來?
    遺憾的是,恆星的聚變反應並不是無休無止的,當恆星上的氫元素耗盡之後,氫核聚變便會轉變為氦核聚變,緊接著聚變過程會逐漸向更重的元素推進,大質量的恆星通常能夠將聚變過程推進到鐵元素,由於鐵元素的聚變會由釋放能量轉為吸收能量,於是輻射擴張壓消失,整個恆星便會急劇坍縮,在經歷超新星爆發之後,形成一顆中子星或者黑洞。
  • 計算黑洞溫度!這次霍金又和愛因斯坦「槓」上了
    因為只要黑洞有了溫度,最基本的物理學定義都可以證明它必然會發出輻射。黑洞熵當然這個溫度的前提並不是僅一句話這樣簡單,這裡要認識一個新名詞——熵。熵是一種無序和隨機的度量,例如桌子上放著一大摞翻開的書,它們就處於一種高度無序的高熵狀態;相反,如果這些書按首拼音擺在一起,顯得整齊劃一的話,它們就處於一種高度有序的低熵狀態。
  • 地球內部的溫度有多高,為什麼是巖漿?地球以前是太陽?
    文/玉濁清地球內部的溫度有多高,為什麼是巖漿?地球以前是太陽?而人們想要了解地球就必須要深入的探究,眾所周知,地球是由地殼地幔以及地核組成,而地球的內部則是巖漿,溫度非常的高,越接近地核溫度就越高。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地球的內部是巖漿,甚至還有一些人提出疑惑,難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陽嗎?
  • 黑洞有多冷?霍金說它接近絕對零度
    黑洞是這個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它能吸收空間中一切的物質,連光都不能逃脫出它的引力範圍。從牛頓那個時代開始,黑洞就已經在理論上存在了,只不過那時候它的名字叫做「暗星」。自從愛因斯坦推出廣義相對論以來,黑洞的存在更是無可置疑。2019年,科學家公布了第一張黑洞的照片。我們不禁要想,黑洞能吸收掉所有物質,那麼我們該如何測量它的溫度呢?
  • 照耀我們的太陽溫度有多高,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在足夠高的溫度或壓力下,物質原子核外層部分電子脫離了原子核束縛,成為自由電子,形成電離狀態。這樣原子核就帶正電,自由電子帶負電。這些正離子和負電子並不會真正的分開,而是攪和在一起,成一團漿糊狀,這就是等離子體。所謂「等」就是這團電漿正負電荷依然相等,近似電中性。
  • A-level物理|2020諾貝爾獎物理學獎中提到的黑洞到底有多「黑」?
    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雖然中國小夥伴們知道黑洞這個詞,但是卻未必知道黑洞是如何形成的,而英國學生從GCSE階段就開始學習並掌握黑洞的物理知識了。大家都知道,GCSE階段學習物理,小夥伴們需要接觸許多比較抽象的概念。
  • 太陽的溫度有多高?一秒鐘烘乾整個太平洋
    太陽的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相當於2500億個大氣壓.核心區的氣體被極度壓縮至水密度的150倍.也可以說是800萬顆原子彈同時爆炸,產生的熱流,也沒有太陽的表面溫度高。美國科學家,形容太陽的溫度最恰當的一句話,就是,如果用地球的水,和太陽的熱度去做個對比的話,太陽的溫度,可以在1秒鐘瞬間烘乾太平洋。
  • 霍金輻射:一秒「蒸發」一個「黑洞」!質量越高溫度反而越低?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恐怖」的天體卻是宇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它的存在,我們的宇宙就會是另一種散亂的模樣,銀河系就會是另一種一盤散沙的模樣,太陽系在宇宙中也不會有如今這般可以為生命提供安穩的生存環境的星系。
  • 太陽表面溫度有多高?我們無需接觸太陽就能知道!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表面溫度大約5500℃,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度,核心壓力3000億個大氣壓,在我們宇宙中,太陽是一顆再普通不過的恆星。有人可能有疑問,我們人類的探測器從未直接接觸過太陽表面,那麼我們又是如何得知太陽溫度的呢?
  • 地球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溫度比太陽還高,看完大家就懂了
    文/丁簡地球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據說比太陽溫度還高,真是鐵水到處流科學家對於我們居住的地球也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地球上有很多我們不解的現象和事情時有發生,我們很多人非常好奇,我們的地球核心到底是什麼?有科學家表示,我們的地球中的溫度比太陽溫度還高,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人造聲波赫洞溫度首次測得
    現在,科學家測量了一個在實驗室中製造的聲波赫洞的溫度。圖片來源:《科學新聞》        據英國《科學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首次測量了實驗室製造出來的聲波赫洞(捕捉聲音而非光線)的溫度,結果與「霍金輻射」理論預測一致,有望證明該理論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