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慢慢變好,越來越多人選擇有機會就出門旅旅遊,一方面能放鬆心情另一方面也能長長見識。在玩轉了國內大小景點後,一些人也開始把目光轉向了國外。但相對於國內旅行,去國外所需要的手續就更複雜了,路程一般也會比較遠。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住在國家邊境是不是出國就非常方便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還是要辦理相關手續。不過,今天蝸牛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村莊卻比較特殊,可以說是一個「特例」,它恰恰位於中緬的邊界線上,在這裡蕩個鞦韆就能「出國」,是不是很奇妙呢?
這個村莊就是「一寨兩國」,名字非常形象生動,位於雲南省瑞麗市境內,原本的村子因地處國境線上被一分為二,中國這邊稱為銀井,緬甸那邊稱為芒秀。如果沒有那些駐守的武警巡邏,你可能都不會感受到這裡是兩個國家邊境線。
在一寨兩國,因為沒有屏障將其隔離開來,所以經常我國境內村民們餵養的小雞小鴨隨意散散步就出了國,跑到緬甸去下蛋了。緬甸村民們中的瓜蔓也有可能悄然爬到了中國的竹籬之上開花結果。如果村民自家種植的瓜果長到了國外去,打聲招呼也就去摘回來了。
一寨兩國的人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很久,雖然從地理位置劃分之後來看他們是兩個國家的人,但是這些人的說的語言都是相通的,習俗也都一樣,從外表上來看也沒什麼區別,就像一個國家的人一樣。他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穿越邊境線而不自知,出國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一般的事情,比如說白天「出國」去耕地,晚上再回來睡覺。
村子裡還有很多公共設施比如說水井之類的,也都是兩國通用的。在附近還有一個中國辦的小學,這裡有非常多的小小「留學生」們,他們其實都是對面村子裡的小孩。每天清晨起來這些小朋友們就會背上書包很自然的「出國」上學,這種情況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一寨兩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觀光,景區近些年也進行了擴建,還增添了許多特色表演項目。當地人多為傣族,在吃食上面也完完全全體現了傣族特色,多以酸甜口為主,例如說自家特製的酸筍酸菜,清香誘人的竹筒粑粑,在炎熱的夏天吃起來格外爽快開胃。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覺得很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