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投資10億在雷州半島海域建設規模化海水淡化項目

2021-01-2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今年元旦正式實施的鹽業體制改革,為食鹽這一傳統民生產業帶來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機遇。作為用鹽大省、產鹽小省的廣東,特殊政策條件下形成的「有海無鹽」的困境將迎來破局。記者從廣東省鹽業集團獲悉,6月7日,廣東省鹽業集團與以色列IDE公司在特拉維夫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在雷州半島規模化生產優質海鹽,從戰略高度補齊廣東「有海無鹽」的短板。

規模化生產高品質生態海鹽

廣東作為全國最大的食鹽銷售市場,每年市場鹽總需求量約120萬噸,但本省產食鹽不足10萬噸,90%食鹽產品需要從外省採購調入,長期處於「有海無鹽」、食鹽「有銷無產」的困局。

廣東省鹽業集團雷州半島的日曬海鹽,不久前獲評我國首個國家級「生態原產地」食鹽,富含鈉、鈣、鎂等多種微量元素,有益於人體健康。然而,目前品質優良的海鹽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廣東食鹽市場需求。為此,根據雙方協議,廣東省鹽業集團計劃引進以色列IDE公司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投資10億元在雷州半島海域建設規模化海水淡化後製鹽項目,通過利用雷州半島北部灣優質的海水資源,建設雷州半島生態海鹽生產基地,形成規模化生產高品質生態海鹽能力。

海水淡化技術煉鹽的生產工藝已在以色列、日本、韓國等國家及我國臺灣地區應用多年。海水淡化技術煉鹽主要採用反滲透(RO)和機械蒸汽壓縮(MVC)工藝代替傳統日曬制滷,首先通過反滲透海水淡化包和機械蒸汽壓縮包生成22%濃鹽水產品,再將22%濃鹽水在製鹽車間蒸發罐內經蒸髮結晶生成鹽漿,鹽漿經離心分離、乾燥後通過氣力輸送至鹽包裝車間料倉內,經包裝線包裝後成為成品鹽,全過程無公害、無汙染。海水淡化技術煉鹽在生產食用鹽的同時,還可得到大量高質量的純淨水作為副產品銷售,大大增加經濟效益。

據悉,以色列IDE公司成立於1965年,一直致力於開發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在過去的50多年中,IDE公司在世界40多個國家從事開發、設計、製造、安裝和運行海水和苦鹹水的淡化項目超過400多個,每日向全球供水350萬立方米。粵以企業此輪強強聯合,是基於各自優勢,在技術、品牌和資本等層面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以海鹽為突破口開發海洋資源

據廣東省鹽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呂永鍾介紹,雷州半島項目通過引進以色列IDE公司海水淡化技術,大幅提升海鹽生產的工藝和效率,配合光伏發電解決能源問題,將實現海鹽生產全過程的生態環保,通過改革為解決食鹽這一特殊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創新發展、提質增效的空間。

同時,雷州半島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年生產海鹽25萬噸的同時,還有副產品鹼性離子水10萬噸、純淨水80萬噸、食用氯化鉀2萬噸、海淡水1500萬噸等,不僅能保障廣東基礎食鹽供應安全,提升國內食鹽市場供給質量,還能緩解雷州半島淡水資源的緊張局面。呂永鍾介紹,該項目目前正積極在生態海鹽、海水淡化、高端飲用水、清潔能源、工業園區等領域統籌規劃,力爭成為中以合作的標杆項目。

此外,廣東省鹽業集團將藉助總規模100億元鹽業產業基金,以海鹽為突破口,發展向海經濟,開發海洋資源,利用雷州半島規模化生產海鹽後集約下來的約30平方公裡鹽田土地,開展海洋產業集群及特色小鎮建設,實現從「改產品」向「改產業」轉變,推進鹽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粵東西北與珠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廣東省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打造沿海經濟帶、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做出應有貢獻。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青島水務集團推動規模化海水淡化應用 打破國外壟斷
    一行人參觀考察了青島百發公司的兩個取水泵站PS1和PS2,海水輸水管道,超濾反滲透車間,礦化後處理系統,清水池及產品水泵房等海水淡化設備,全面了解了海水淡化項目包括取水工程,預處理,反滲透和後處理等主要工藝流程以及一系列先進技術,公司採用的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因其投資節省、能耗降低、建造周期短、脫鹽率高、能量回收效率高等諸多優勢成為近年來海水淡化的主導技術。
  • 雷州半島嶺海牌日曬海鹽成為我國首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食鹽...
    今年4月11日至14日,由國家質檢總局派出專家組,依照《生態原產地保護評定通則》、《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導則》、《生態原產地保護評定技術規範》及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對嶺海牌雷州半島日曬海鹽生態原產地保護評定進行全面細緻的現場評審,認為雷州半島嶺海牌日曬海鹽符合生態原產地保護評定的要求,同意授予雷州半島嶺海牌日曬海鹽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
  • 海水淡化為何步履蹣跚?
    曾經,北疆電廠的海水淡化項目一度僅有一套裝置開機運行,產水量長期徘徊在2萬噸/日以下。  相比之下,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就幸運許多。這家「點對點」供應附近大乙烯項目的企業,其海水淡化工程一期建設規模為10萬噸/日,目前供水量7萬至8萬噸/日。  可惜,大港新泉這樣的「好運」可遇不可求。據報導,泰達新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因為成本高,目前基本停用。
  • 2020年版中國海水淡化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第二節 反滲透膜海水淡化工程案例分析    一、青島百發海水淡化項目      1、項目概況      2、投資規模      3、項目產能Development      2、投資規模      3、項目產能      4、融資狀況分析    三、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項目      1、項目概況      2、投資規模
  • 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在青開工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吳婧2020年12月30日,由青島水務集團投資建設的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7.07億元,設計日產淡化海水10萬立方米,建設周期約1年,採用國際領先的雙膜法工藝。
  • 每天可提供10萬噸淡水 膜法海水淡化系統為海島「解渴」
    原標題:膜法海水淡化系統為海島「解渴」 在浙江省舟山市魚山島上,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由於島上淡水資源匱乏,僅能勉強滿足原有居民日常用水,如何充分保障項目建設期所需工程用水和工人生活用水,過去令建設單位十分困擾。
  • 山東海水淡化應用全國領先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海水利用專項規劃》中,青島市被確定為國家級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城市和產業化基地。《規劃》提出,青島市2010年海水淡化規模要達到日產18萬立方米~20萬立方米,到2020年達到日產35萬立方米~40萬立方米;2010年海水直接利用量15億立方米/年,到2020年達到25億立方米/年。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涉及的相關公司有:海水淡化業務:興蓉投資擁有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公司的CMF連續微濾設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空氣反衝洗自清洗微濾膜系統,適用於高濁度的變化水質;青島鹼業(600229)是我國純鹼行業龍頭之一,產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均居行業前列,公司擬成立合資公司建設10萬噸/天的海水淡化項目。
  • 湛江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較好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最近對外發布了《2013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記者註:以下簡稱《公報》),記者從中了解到:湛江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較好;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雷州烏石國家級海洋公園均水質優良。    該《公報》指出:湛江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較好。
  • 興業銀行落地境內首單藍色債券 募集資金用於海水淡化項目建設
    11月4日,由興業銀行獨立主承銷的青島水務集團2020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藍色債券)成功發行,發行規模3億元,期限3年,募集資金用於海水淡化項目建設,成為我國境內首單藍色債券,也是全球非金融企業發行的首單藍色債券。此前10月30日,興業銀行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已成功發行中資股份行首單境外藍色債券。
  • 海水淡化-機遇與挑戰並存
    到2020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50-300萬立方米/日,海水利用對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的貢獻率達到26-37%。實現大規模海水淡化產業化,海水利用(特別是海水淡化)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  阮國嶺指出,國際IDA預測,在未來十年內,將有790多億美元的投資用於新建海水淡化水廠。
  • 海水淡化本土化離我們有多遠?
    但是,只作為工業用水,海水淡化的產業規模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進入市政管網,規模才會上去。近期,北京市已規劃一個100萬噸的海水淡化項目,業界都在關注項目的動態。《中關村》:海水利用在不同國家和區域是否有不同特色?張松建:是這樣。只有渤海灣這樣的半封閉海域需要考慮濃海水對海水的影響。
  • 埃及公布150億美元海水淡化發展計劃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日前,埃及水務部門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海水淡化發展計劃,以解決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和相應的用水危機。而其高昂的項目投資額亟待私營投資者的加入。此次的海水淡化發展計劃為期30年,總計投資約150億美元。埃及中央水務機構在本月的GWI線上會議中表示,大量引入社會資本是實現此次海淡計劃的唯一途徑。
  • 湛江地貌演變:六億年前為淺海,海南島是雷州半島的一部分
    雷州半島北部的地殼隨後經歷地震,急劇下降。在寒武紀末期(大約5.3億年前),地殼在運動中上升,海水在退去後才有陸地。此時,地球上出現了「生命大爆發」,各種生物迅速出現,湛江地區也不再是死氣沉沉,各種動植物開始活躍起來。
  • 賽諾水務山鋼日照海水淡化項目成功調試出水
    近日,由賽諾水務作為總承包(EPC)聯合體成員承建的山東鋼鐵集團日照精品基地2萬噸/天海水淡化項目成功調試出水,其產品水達到設計出水水質要求,並可供應鋼鐵廠使用。山東鋼鐵集團日照精品基地海水淡化項目規劃總產水能力為6萬噸/天,本次建設(一期)海水淡化項目一級反滲透產水能力2萬噸/天。
  • 發改委:積極推動京津冀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範恆山出席會議並講話,範恆山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中央的堅強和正確領導下正向縱深推進,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下一步重點要進一步完善京津冀水資源規劃體系,大力推進相關重點項目建設,協調加強區域水事管理,積極推動京津冀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全力支持節水型社會建設,推動京津冀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 35張圖「揭密」海水淡化產業的現實與未來
    1)IDE公司簡介:以色列IDE公司為以色列化工集團子公司,是國際著名海水淡化企業,憑藉其設備投資省、能量消耗低、建造周期短等諸多的優勢,發展迅速,在世界範圍內承建了370多家海水淡化廠。2)IDE承接當時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建設項目:2009年,IDE公司與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合作,為國投北疆發電廠海水淡化項目一期建造日產10萬噸的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項目。
  • 渤海新區海水淡化列入全國試點名單
    對於渤海新區來說,淡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個發展瓶頸問題,海水淡化產業是渤海新區解決淡水資源短缺、保證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國華滄東電廠的海水淡化項目已建成投產,並實現對外供水。到今年年底,國華滄東電廠的海水淡化能力將達到每天5.75萬噸。挪威阿科凌公司已經與新區達成框架協議,將參照國華滄東電廠的標準建設海水淡化裝置,生產規模初步規劃為每天10萬噸。
  • 青島建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 市民將喝淡化海水
    記者 曹思揚 攝  青島6月26日訊(記者 曹思揚) 26日,記者從2013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獲悉,青島已建成的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將進入市政供水管網,流進市民家中,每天可淡化海水10萬噸。2015年每天可淡化海水數量翻番,達到20萬噸。
  • 2020-2026年中國海水淡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1、項目概況      2、投資規模      3、項目產能      4、融資狀況分析    三、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項目      1、項目概況      2、投資規模      3、項目產能    四、華能玉環電廠海水淡化工程      1、項目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