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身橄欖綠到一身科技藍,姚棟嘉和他的五名博士小夥伴,因為科技的夢想而走在了一起——在鞏義市泛銳熠輝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八零後」董事長姚棟嘉帶領一群致力於科技創新和強國夢想的創業人,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已主持和參與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科研任務10項,是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業、中海油等的合格供應商,他們的夢想,便是用科技的力量,為祖國貢獻最好的材料。
姚棟嘉,出生於1983年,西北工業大學博士。他從小就心懷擁軍愛國之志,毅然報名參加國防生,成為一名火箭軍幹部。
那時,他發現每年我國在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名列全球前列,但是最終的科研成果轉化率只有10%左右。對此,他深感憂慮,為了實現自己強軍愛國的夢想,2015年,退役後的姚棟嘉帶著「將最好的材料獻給祖國」的初心和美好願景,聯合5個博士同學,自籌資金3000萬,在鞏義創辦了一家專注於軍民兩用輕質、高強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的高科技企業。
幾年來,他們先後承擔了液體火箭發動機碳陶噴管、固體火箭發動機喉襯和擴散段、飛彈發射筒易碎蓋、飛行器艙段隔熱防護、「勇士號」用深海浮力材料以及單兵作戰用外骨骼機器人人工骨關節研製等十餘個軍工項目的產品供應及預研製,產品質量及服務水平均獲客戶一致認可,服務對象涵蓋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船重工、核工業X研究所等軍工單位。
國防建設需要什麼,他們就研製什麼。從2015年成立至今,泛銳熠輝堅持創新拓展和引領示範,始終走在新材料產業前列。
目前,泛銳熠輝建立了河南省輕質複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鄭州市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大研究機構,在專注企業科技創新的同時,也積極與周邊企業聯合進行技術交流,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發揮博士團隊更多的社會價值,共同為整個新材料行業的技術進步作出貢獻。
2018年,公司憑藉突出的技術創能實力,承擔了河南省第一批國防科技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攻關項目,目前項目已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2019年公司主創科研團隊入選第四屆「智匯鄭州1125聚才計劃」創新創業領軍團隊。
自成立以來,已申請專利145項,授權50餘項,其中碳陶複合材料的核心技術之一於2019年榮獲河南省專利三等獎。
技術人才隊伍是科技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姚棟嘉深諳此道,對於人才引進不遺餘力。
公司現擁有員工190人,其中博士13人,碩士70餘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佔70%以上。
公司致力打造創新型技術人才隊伍,目前,從事技術工作的60人,均為985、211院校畢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端人才。
吃水不忘打井人。泛銳熠輝除每年按時足額上繳國家稅收外,先後安排當地職工和社會青年100多人就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企業黨員、團員職工捐款捐物7萬多元,及時支援抗疫一線的社區和群眾。
此外,泛銳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同時,致力於扶持當地創業團隊及初創科技型企業的共同成長,發揮科技創新在當地企業科技轉型中的引領作用。
因此,泛銳成立了全資子機構眾妙科技孵化器,並於2019年6月入駐鞏義市科技創新中心開展科技企業孵化工作。 目前,科創中心已引進入駐企業8家。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他們將圍繞技術人才打造國家級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為科技創新構建平臺,為科技轉化提供支撐,努力成為河南省軍民融合標杆新材料企業,努力成為國內一流軍民融合新材料企業,把最好的材料獻給祖國。
來源:中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