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忙裡偷閒的日與月呀,眼裡是陽光,笑裡是坦蕩
華夏有著輝煌的歷史,其中能人輩出,李清照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時勢造英雄,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很多人有著十分高潔的志向,他們中的很多人為了拯救國家,挽救百姓,雖然自己的實力並不能警惕陷入迷茫的世人,不惜以死明志,雖然盡力而為,卻仍無法阻擋國破家亡的結局,但是至少,曾經他們作為英雄的事跡,被後人永遠銘記於心。
嶽飛也好,屈原也罷,五千年文明中,這樣的實例實在太多了,像這樣的氣魄,不僅僅是古人所有的,生活在近代的人也同樣不缺血性,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一句祖國需要我,哈佛8名博士集體回國,美國重金難阻。
王俊峰、張欣、林文楚、張鈉、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和任濤這八個人的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十分陌生,但這八個人卻做了一件對中國發展有著十分積極意義的事,他們就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這八個人都在哈佛深造,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材生,擁有著常人無法超越的學識,因為同在哈佛學習,恰合的是,這八個人在哈佛同一棟樓做研究,同是中國人,同一個目標,所以八個人經常是一同共進退,故而八劍客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這8個人在哈佛的待遇和各自領域都有著十分出色的實力,但是當他們聽到祖國召喚的時候,立馬放下美國的一切,回到中國,從頭開始,為中國的科學事業而奉獻。當時他們在哈佛遇到了中科院的院士匡光力,在美國這樣的異國他鄉,遇到中國同胞,他們八人都很興奮,連忙詢問中國的情況,匡光力告訴他們,目前中國在研究方面仍然處於發展階段,如果他們可以回國的話,對中國科研的發展會是一個巨大的幫助。而中國在強磁場方面的建設,更是處於摸索階段,所以如果像他們這樣有經驗的人回國進行指導,一定是如虎添翼。
於是在經過一番商討之後,這8人決定回國發展,在八人做出這樣的決定後,同時也就同目前所有的成果、名利地位都得告別,最重要的是對科研學者而言,十分先進的科研環境,幾乎是每一個學者都無法割捨的摯愛。經過了艱難的心理鬥爭後,八人謝絕了美國的高薪待遇,乘坐飛機,跨越大洋,最終回到了祖國。
而他們鑽研技術的地方就是蜀山的一座小島上,而這座島也被西方各國稱為科學島,雖然環境艱苦,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苦中作樂稱自己為「最快樂的島民」。很現實的一件事,在中國的工資低、工作強度大、設備差,但是這8人絲毫沒有怨言,依然刻苦做著研究。
另外八劍客還創建了中科院腫瘤藥物學研究團隊,現如今這座科技島上也出現了全球最大的癌症激酶細胞庫,看著祖國越來越富強,其中還有自己所貢獻出來的一份力量,八劍客都認為:回家挺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