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劍下哈佛!八位美國博士回國效力,不問待遇不問條件,只因需要

2020-12-05 長葶古巷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辱,足以立於地球之上。——詹天佑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想必周恩來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在小學老師就以這句話來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而我國老一輩科學家都以身作則,海外學成歸來,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而如今新一代的科學家也是如此,8位美國博士集體回國,放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被稱為「八劍下哈佛,共聚科學島」。

一、赤子丹心,愛國情懷

近代中國經歷了歷史上最黑暗的百年,在這百年間國家的發展止步不前。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很多在外留學的學子都渴望著有一日能報效祖國,他們拒絕了國外優厚的待遇,甚至有一些人才還遭到了武力阻攔。

但他們從未放棄回國的決心,找到機會便踏上了歸國的徵途,這些人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錢學森,郭永懷,鄧稼先等,他們每一個人都抱著相同的信念,就是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如今從哈佛大學歸來的8位愛國科學家,他們也是如此。這8位歸國博士分別是王俊峰、劉靜、張欣、張鈉、劉青松、王文超、任濤、林文楚。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這8位科學家,但是他們8人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為祖國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8人都是早年就出國留學,學成之後便被學校聘用,留在美國工作,成為了一起共事的同事。張欣曾說過他們幾個人並沒有什麼特別,都只是普通的歸國留學人員而已,而他們最特別的不過就是集體回國,相約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所強磁場研究中心工作。

二、成立「科學島」

由於之前我國在強磁場方面並沒有什麼研究導致我國多次錯失搶佔科技前沿的機遇。因為在強磁場條件下可以研究物質的特徵並且調用,為科學家提供發現新技術,研究新現象的機遇,所以強磁場的研究十分重要關鍵。

從1913年以來國外在強磁場技術的研究方面,已經有了多項成果,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如今強磁場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例如醫院的核磁共振檢查等。為了不想再錯失搶佔科學前沿的機會,國家便決定開始建設強磁場科學中心,但當時國內強磁場方面的研究就是白紙一張,沒有相關領域的人才。在匡光力的力邀之下才有了「八劍下哈佛,共聚科學島」的佳話。

三、回國的先行者

這8個人中最早有這一想法的是王俊峰。他從北京大學碩士畢業之後便來到美國闖蕩後來進入了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發表了多篇論文,逐漸在學術界小有名氣。在很多人眼中,他的事業風生水起。但實際上在王俊峰的心中卻認為在美國沒有發展的進步空間。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中科院黨委書記匡光力。匡光力向王俊峰介紹了國內強磁場科學中心的規則,並且希望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加入研究。當時國內強磁場研究剛起步,對於王俊峰而言,就相當於面前有一個巨大的科研藍圖,這也直接激發了他探索未知的決心。

他認為祖國就是一個強磁場,他對祖國未來的發展相當有信心,並且他認為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回國研究強磁場給他找到了多年以來沒有找到的一個準確定位那就是一名中國強磁場人。

四、八人組成「哈弗團隊」

當還在哈佛的劉青松聽說王俊峰迴國發展之後,也來到了合肥科學島考察。當考察結束之後他似乎打開了新的天地,便打電話與自己的妻子劉靜商量。他的妻子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他的想法法,當她丈夫所描述的宏偉藍圖之後,便跟隨著丈夫來到了科學島。

而另一對夫妻張欣,王文超在美國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生活,並且生下了一兒一女,回國會面臨很多考驗。當他們受到邀請時並沒有直接接受,而是猶豫了。因為他們在那裡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女兒也已經完全融入了周邊的環境。

直到有一次,他們在參加女兒的一個學校活動時,發現自己的女兒根本不認識中國的五星紅旗。這件事情也讓張欣夫婦思考了很久,他們也才意識到孩子已經完全西化了。為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認識自己的祖國,他們便決定回國。2012年他們他們在美國的課題研究結束之後就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了科學島。

張納從1996年到2012年在美國的這段時間裡,他看到了無數美國政客抹黑中國,在美國呆的時間越久,他就越想回國發展。同時家中父母年紀也逐漸變大便,想回到國內照顧父母。當時他知道國內發展條件對於他來說更好,後來當他受到邀請,選擇了回國。

而任濤受到了老朋友劉青松的邀請,一直從事藥物的高通量篩選的他懷揣著愛國情懷,也回到祖國,打算為國家的新藥創製作出一番貢獻。後來林文楚也從美國來到合肥加入了科學島。他們8人分別研究著結構生物學,磁生物效應,動物模型,腫瘤藥物這4個不同的研究方向,組成了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一個團隊。

四、共創佳績

剛開始他們剛進入科學中心工作時,國內的電子廠建設在技術和硬體設施上相對於國外而言都比較差,遠遠達不到開展研究的要求。但是這8個人並沒有絲毫的抱怨,而是利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開始為祖國的建設提供技術以及理論支持。

在合肥科學島上科學研究人員的努力之下,於2014年打破了美國人保持的水冷磁體創造磁場的世界紀錄。可以說,在這些研究團隊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年的自主創新過程中克服了眾多的難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而這些成就也使我國在磁體技術研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後來當美國的科學家來到強磁場中心參觀時,都在為我國的科研實力以及成果感到敬佩。

後來在很多個國家實驗室都宣告失敗的情況下,我國的團隊成功研製了唯一的高場掃描隧道顯微系統,打造出國際領先的綜合極端實驗條件。最終使得我國固態強磁場科學研究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正是有了這些優秀人才的加入以及辛勤付出,才有了我國如今高速的發展。他們是當代英雄楷模,為我國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相關焦點

  • 8位美國博士集體回國,自願放棄優厚待遇,只因祖國需要我們!
    之前有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件事,哈佛8位博士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集體回國,有專家對此評論稱,八劍下天山共聚科學島,這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被媒體的報導之後,引起了國內網友的廣泛關注
  • 「只因祖國需要」,哈佛8位博士後拒絕重金挽留,集體回國效力
    雖然學成歸國的人數和比例一直在上升,但高學歷、自然科學方向留學生的回國比例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這還不算極個別國內頂尖人才遠赴西洋的損失。不過可喜的是,我們不僅迎回了更多的饒毅、施一公,還通過一系列人才回流政策吸引了更多的科學家,比如被譽為「哈佛八劍」的八位博士後科學家。
  • "哈佛八劍客"集體棄美回國,放棄美國豐厚待遇,只因祖國需要
    哈佛大學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生物學和藥學,相對於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中國的研究條件和環境可以說是相對艱難。雖然在愛國主義情節的薰陶下,以及我國逐漸繁榮的經濟條件下,也有很多學者選擇回國發展,只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利益,他們也大多是選擇在北京上海或者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但這八位科學家卻選擇在安徽合肥這樣一個並不算發達的地方。面對研究環境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這八位科學家不但眉頭都沒有皺一下,而是直接挽起袖子幹了起來。
  • 祖國需要我,哈佛8位博士後集體回國!美國為何重金也留不住他們
    「八劍下哈佛,共聚科學島」王俊峰、張鈉、張欣、林文楚、劉青松、劉靜、王文超、任濤。這是那八人的名字。看似尋常,但我們應該明白這八個名字背後飽含的深厚愛國之情,他們應該被我們記住。無巧不成書,這八位科學家都來自於美國的同一所大學,哈佛大學。
  • 哈佛8位博士後集體回國!為什麼美國出再多的錢也留不住
    只要祖國需要,跋山涉水也責無旁貸。正是因為"八劍"們不敢忘記先烈們一路走來的努力和祖國的不易,所以無論身在何處,他們熾熱的愛國情懷總是與祖國相關,祖國的需要,被西方媒體稱為"八劍"的科學家分別是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張欣、張娜、林文初和任濤。他們8人在美國科學界辛勤耕耘十餘年,在哈佛大學"同一走廊"共同工作。
  • 就因為國家需要我,8位哈佛博士集體放棄了回國和美國的有利條件
    因為經過多年的戰爭,中國是非常落後的,有一百個廢物等待恢復,這是需要人才的時候。此時,許多在美國學習的學生毅然放棄了在國外獲得的一切身份,榮譽回到了祖國。據統計,在華留學人數最多,為1.32-3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哈佛八大人才。哈佛人才放棄眼前利益,毅然回國哈佛大學的八位人才是中國研究強磁場的知名專家,他們是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趙,張欣,張鈉,林文楚,任濤。
  • 當年一句「祖國需要我」,8名哈佛博士放棄美國優待,集體回國
    當年,只因為一句「祖國需要我」,8名哈佛博士放棄了美國優厚的待遇和綠卡,選擇集體回國,他們的故事令無數國人動容。回國的8名博士最開始回國的人是王俊峰,他是哈佛大學的博士,早在多年前就在美國立足,憑藉著超高的專業水平在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的美國強磁場實驗室工作。
  • 一句祖國需要我,哈佛8名博士集體回國,美國重金難阻
    嶽飛也好,屈原也罷,五千年文明中,這樣的實例實在太多了,像這樣的氣魄,不僅僅是古人所有的,生活在近代的人也同樣不缺血性,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一句祖國需要我,哈佛8名博士集體回國,美國重金難阻。王俊峰、張欣、林文楚、張鈉、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和任濤這八個人的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十分陌生,但這八個人卻做了一件對中國發展有著十分積極意義的事,他們就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這八個人都在哈佛深造,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材生,擁有著常人無法超越的學識,因為同在哈佛學習,恰合的是,這八個人在哈佛同一棟樓做研究,同是中國人,同一個目標,所以八個人經常是一同共進退,故而八劍客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 哈佛8位愛國博士回國,撐起我國強磁研究一片天,網友:真帥!
    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王淦昌、程開甲……這一個放棄國外高薪待遇,毅然選擇回國的「兩彈一星」元勳的名字,直到今天,仍然讓我們感動不已!如今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漂洋過海遠赴他國留學的學生們,選擇追隨先輩的腳步,在學成之後踏上回國之路,為我國的科研建設作出添磚加瓦!
  • 夜讀丨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成熟的人不問過去放下執念曾國藩剛在翰林院任職時,上司趙楫的父親進京,下帖子請同事赴宴。當時曾國藩也是剛做官不久,俸祿極少,日子過得很拮据。再者,他對這種斂財的事也深為不齒,所以沒去參加,得罪了上司趙楫。一次曾國藩皮癬發作,嚴重到不能久坐,便去向趙楫請假在家修養。
  • 較真丨「哈佛八劍客、李開復、莊曉瑩集體回國援助武漢」是謠言!
    較真要點: 1網傳 「哈佛八劍客回國援助武漢」 視頻,實際上是由八人參加其他科研項目的相關報導拼接而成,他們八人自2009年陸續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工作,與此次武漢疫情無關
  • 美國花重金挽留這8位哈佛博士,在祖國需要時,他們果斷回到中國
    作者:筱雅隨著近些年來祖國的不斷發展,很多走出國門的人才都選擇了回國紮根為國貢獻。這是中國吸引力不斷提升的表現,也可以看到中國的凝聚力。祖國需要,便要回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對於一些領域的頂尖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這些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美國。美國是人才的孕育地,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人才的存在,才讓美國發展成世界強國,為其他國家所佩服。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世界上各個國家呈現了相互制衡的狀態。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更是有一些天才少年,因為學習成績優異而備受矚目,但並非所有的天才少年,都能夠如大家所願為國效力。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成為了哈佛的終身教授,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甚至還拒絕回到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 他是哈佛博士,放棄高薪回國效力,培養79名院士,名字少有人知
    民國九年(1920年)9月,葉企孫進入到了哈佛3年後25歲的葉企孫拿到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在美期間葉企孫也是極受重視,其導師也是有意挽留,但葉企孫想要國內的情況,因此放棄高薪選擇了回國效力,並且取道歐洲,先後遊歷了英、法、德、荷蘭和比利時五國,無論是學識還是見識,葉企孫在當時都是極高的。
  • 媒體:哈佛8位醫學博士後集體回國!是什麼吸引他們
    在這背後,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八位博士後集體歸國的震撼故事。他第一個回國:「之前感覺自己一直在漂」王俊峰是八位博士後中第一個回國的。2009年,王俊峰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博士後,他聽朋友說,中國要建立自己的強磁場實驗室。之前在美國強磁場實驗室工作的他知道這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他非常激動。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當時,耶魯、哈佛等國際名校,都向尹希發出了邀請,最終尹希在一次選擇中,選擇了去哈佛大學讀書。2006年,尹建莉獲得了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當時,尹希能夠很好地處理"弦理論和弦理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等深奧問題。尹希2015年成為哈佛大學教授,成為物理學新星,但尹希並不打算回國,尹希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娶了美國媳婦。
  • 第二個「錢學森」:在美國待遇優厚,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在錢學森的帶領下,我國的飛彈和原子彈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果沒有他的幫助與支持,我國這兩項事業至少需要延後二十多年。除了在科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外,人們敬佩錢學森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有著濃厚的愛國情懷。
  • 哈佛8位醫學博士後集體回國!是什麼吸引他們來安徽當「島民」?
    在這背後,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八位博士後集體歸國的震撼故事。 他第一個回國:「之前感覺自己一直在漂」 王俊峰是八位博士後中第一個回國的。 2009年,王俊峰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博士後,他聽朋友說,中國要建立自己的強磁場實驗室。 之前在美國強磁場實驗室工作的他知道這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他非常激動。
  • 向錢學森看齊,美國人視其為國寶,他回國效力,只因有顆中國心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曾經在美國留學,並成為飛彈領域的知名專家,曾擔任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與夫人一同克服了美國政府的種種阻撓,在周總理的幫助下終於在1955年回到祖國。後來為我國兩彈一星的發射立下了汗馬功勞,美國人曾評價他「一個人能頂五個師」。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哈佛大學,世界最好的大學,長大之後,眼界開闊後,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比北大更好的大學。於是,我時常會想,高考進入北大,出國深造到哈佛,這樣該是什麼樣的霸氣人生。結果我發現了他,擁有著更「神仙」的經歷。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