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八劍客"集體棄美回國,放棄美國豐厚待遇,只因祖國需要

2020-09-03 紅顏史學

引言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於愛國主義精神就特別推崇,許多愛國人士的事跡都被載入史冊,供後人瞻仰。從南宋時期的精忠嶽飛,到近代史的虎門銷煙林則徐,再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克服重重困難,毅然從美國回國的錢學森,他們的人生和事跡被記載在我們的課本上,鼓勵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向這些英雄前輩學習。

正文

王俊峰、張欣等八位科學家在美國哈佛大學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生物學和藥學,相對於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中國的研究條件和環境可以說是相對艱難。雖然在愛國主義情節的薰陶下,以及我國逐漸繁榮的經濟條件下,也有很多學者選擇回國發展,只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利益,他們也大多是選擇在北京上海或者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但這八位科學家卻選擇在安徽合肥這樣一個並不算發達的地方。

面對研究環境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這八位科學家不但眉頭都沒有皺一下,而是直接挽起袖子幹了起來。面對記者的採訪提問,他們回答說,困難怕什麼,我們就是來挑戰困難的!

在安徽合肥的郊區,有一個小島,被當地人稱之為&34;,八位科學家來到科學島時,科學島上的研究還面臨著種種困難,甚至對研究院的基礎建設都還不完全。實驗室的緊缺、研究的瓶頸、還有面對新藥的檢驗,這許許多多的問題每天都纏繞他們。

&34;八位科學家直接拿出了前輩科學家刻苦專研的精神出來,再難再苦也不怕了。經過不斷的努力,他們研究出了對抗卵巢癌的新藥,對於許多困擾中國人的癌症,他們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治療方案,這對於中國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全都有了很大的保障和提高。

哈佛歸學回來的王俊峰、張欣、張鈉、劉青松、王文超、劉靜、林文楚、任濤這8個醫學工作者,由於這次疫情,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以為他們是在這次疫情回國支援的,但其實是一些人蹭了回國支援的熱點話題。其實,這些學而有成的科學家們的確心懷祖國。他們從美國留學歸來,卻不是在疫情爆發時歸來,他們的回國日期要早於這次的疫情爆發時間。他們對我國的醫藥研究的貢獻程度也不亞於在疫情期間奮鬥在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

雖然有些媒體人由此看到了流量商機,將他們回國的事情加以包裝美化,表面上傳播正能量,宣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實則是為了一己私慾,利用國民的愛國熱情,賺取流量。但是這件事情的背後,並不是這些科學家的問題,而是這些心懷鬼胎,為這8位科學家包裝的人。

這些從美國回來的八位科學家,是實實在在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崇的,雖然他們的回國被人包裝,但是他們對祖國的回報卻不是包裝的。面對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待遇,他們頂著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的頭銜,帶著自己從美國學到的知識和研究成果,回到祖國,報效祖國,他們的這種精神不論是不是在疫情的背景下,都應該被人們記得和推崇,而不是因為疫情,所以他們才被記得。

結語:

如今,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知識和利益不僅僅局限於某個地區,然而很多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忘記了生養我們的地方,那就是祖國。雖然在這次的疫情下,國家的民族熱情高漲,但是我們要牢記的一點,那就是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素養,同時對於我們的文化素養也要重視,利用自己的知識來報效祖國才是我們從這哈佛八劍客身上應該學習到的精神。

參考文獻

《中國近現代史》

《中華民族英雄》

相關焦點

  • 當年一句「祖國需要我」,8名哈佛博士放棄美國優待,集體回國
    為了將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無數中華兒女投身於祖國的懷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當年,只因為一句「祖國需要我」,8名哈佛博士放棄了美國優厚的待遇和綠卡,選擇集體回國,他們的故事令無數國人動容。回國的8名博士最開始回國的人是王俊峰,他是哈佛大學的博士,早在多年前就在美國立足,憑藉著超高的專業水平在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的美國強磁場實驗室工作。
  • 8位美國博士集體回國,自願放棄優厚待遇,只因祖國需要我們!
    之前有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件事,哈佛8位博士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集體回國,有專家對此評論稱,八劍下天山共聚科學島,這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被媒體的報導之後,引起了國內網友的廣泛關注
  • 一句祖國需要我,哈佛8名博士集體回國,美國重金難阻
    嶽飛也好,屈原也罷,五千年文明中,這樣的實例實在太多了,像這樣的氣魄,不僅僅是古人所有的,生活在近代的人也同樣不缺血性,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一句祖國需要我,哈佛8名博士集體回國,美國重金難阻。王俊峰、張欣、林文楚、張鈉、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和任濤這八個人的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十分陌生,但這八個人卻做了一件對中國發展有著十分積極意義的事,他們就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這八個人都在哈佛深造,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材生,擁有著常人無法超越的學識,因為同在哈佛學習,恰合的是,這八個人在哈佛同一棟樓做研究,同是中國人,同一個目標,所以八個人經常是一同共進退,故而八劍客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 祖國需要我,哈佛8位博士後集體回國!美國為何重金也留不住他們
    而現在,恍若歷史重演,又有著一批人,從美國留學歸來。他們決然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獲得的一切金錢榮譽,回到自己的祖國,用自己的才學幫助祖國發展壯大。歷盡千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留在養育了自己的土地上發光發熱。而我國這八位「海歸」科學家均是來自於哈佛大學,他們曾在美國辛辛苦苦打拼十餘年,並且在哈佛大學「同一個樓道」裡一起從事科研工作。雖然這幾位科學家在科學界還稱不上是「聲名顯赫」,但是,在十分注重團隊合作與默契的大科學時代背景下,這種八個人的集體回國就顯得彌足珍貴。
  • 八劍下哈佛!八位美國博士回國效力,不問待遇不問條件,只因需要
    ——詹天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想必周恩來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在小學老師就以這句話來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而我國老一輩科學家都以身作則,海外學成歸來,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而如今新一代的科學家也是如此,8位美國博士集體回國,放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被稱為「八劍下哈佛,共聚科學島」。
  • 就因為國家需要我,8位哈佛博士集體放棄了回國和美國的有利條件
    學生出國留學回國清朝中國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中國與西方國家有很大的差距,要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必須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和先進的文化知識。在容閎從回國畢業後,「中國留學生之父」開始鼓勵中國人出國留學回國報效祖國。這一建議得到了清大臣曾國藩、李鴻章等大臣的批准,於是中國掀起了一股留學潮,許多中國學生被派往美國學習。
  • 「只因祖國需要」,哈佛8位博士後拒絕重金挽留,集體回國效力
    雖然學成歸國的人數和比例一直在上升,但高學歷、自然科學方向留學生的回國比例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這還不算極個別國內頂尖人才遠赴西洋的損失。不過可喜的是,我們不僅迎回了更多的饒毅、施一公,還通過一系列人才回流政策吸引了更多的科學家,比如被譽為「哈佛八劍」的八位博士後科學家。
  • 較真丨「哈佛八劍客、李開復、莊曉瑩集體回國援助武漢」是謠言!
    較真要點: 1網傳 「哈佛八劍客回國援助武漢」 視頻,實際上是由八人參加其他科研項目的相關報導拼接而成,他們八人自2009年陸續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工作,與此次武漢疫情無關
  • 哈佛8位博士後集體回國!為什麼美國出再多的錢也留不住
    我們常常感嘆他們的偉大,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祖國進步的殷切希望,使他們有必要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去。因為祖國需要我,無論國外給予我多麼優厚的待遇,甚至製造多少障礙,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一批批中國留學生毅然踏上了回國的徵程,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哈佛大學,世界最好的大學,長大之後,眼界開闊後,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比北大更好的大學。於是,我時常會想,高考進入北大,出國深造到哈佛,這樣該是什麼樣的霸氣人生。結果我發現了他,擁有著更「神仙」的經歷。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
  • 他是哈佛博士後北大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
    哈佛大學,世界最好的大學,長大之後,眼界開闊後,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比北大更好的大學。於是,我時常會想,高考進入北大,出國深造到哈佛,這樣該是什麼樣的霸氣人生。結果我發現了他,擁有著更「神仙」的經歷。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
  • 頂尖量子科學家回國,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清華給祖國培養人才
    那些真正有能力能夠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也的確配得上這些待遇和嘉獎。我們國家培養了很多的人才,也有很多人才選擇出國進一步學交流的。不過人才回國才是對一個國家最強的幫助。「科學家回國熱潮」是當今時代的一種潮流,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預兆。
  • 美國花重金挽留這8位哈佛博士,在祖國需要時,他們果斷回到中國
    祖國需要,便要回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對於一些領域的頂尖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這些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美國。美國是人才的孕育地,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人才的存在,才讓美國發展成世界強國,為其他國家所佩服。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世界上各個國家呈現了相互制衡的狀態。
  • 第二個「錢學森」:在美國待遇優厚,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因為他明白,現在祖國緊缺高科技人才,國家建設需要他。當時美國為了阻止他回國,曾許諾給他許多好處,沒想到錢學森不為所動,無奈之下美國還採取了強硬手段,但都沒能留住錢學森。最終克服了重重苦難,錢學森還是順利回到了國內。
  • 面對祖國召喚,「哈佛八劍客」歸國效力,這才是真正的時代榜樣
    一些美國朋友趕到碼頭為他們送行。有位美國教授緊緊握住華羅庚的手,說:「先生,您真的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國去!」 「您學識淵博,令人敬佩。如果把這一切拋到貧窮落後的土地上去,難道不覺得遺憾嗎?」 「不!把學識獻給自己的祖國,永遠不會遺憾。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要為祖國盡力!」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後月薪335.8元,在當時待遇如何?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特別是那麼些面對外國高薪誘惑,仍舊能夠堅持回國發展的科學家,我們更要銘記在心中。在錢學森年少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他的科學天賦,為了更好地學習先進的知識,他跑到美國繼續深造。但是錢學森偏偏不走尋常之路,在得知我國需要他的時候,面對金錢的誘惑,他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後月薪335.8元,在當時待遇如何?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
    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如今又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人送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實現了這個成就。
  • 媒體:哈佛8位醫學博士後集體回國!是什麼吸引他們
    在這背後,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八位博士後集體歸國的震撼故事。他第一個回國:「之前感覺自己一直在漂」王俊峰是八位博士後中第一個回國的。2009年,王俊峰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博士後,他聽朋友說,中國要建立自己的強磁場實驗室。之前在美國強磁場實驗室工作的他知道這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他非常激動。
  • 哈佛博士放棄優厚待遇回國,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1918年,葉企孫去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插班進了大學三年級,師從實驗物理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W.布裡奇曼,並於1920年6月獲理學士學位,同年9月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放棄優厚報酬回國教書葉企孫26歲時,如果他在國外工作,將會得到很豐厚的報酬和發展機會,但他想要科技救國,不願看到軍閥混亂之下疾苦的國人,所以選擇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就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愛國華人們紛紛回國為祖國繁榮獻上他們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待遇和環境,為了自己的祖國他們從零開始,無怨無悔為中國科技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美國王承書從師著名物理學家烏倫貝克,學習了很多專業的物理知識,為後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王承書原本是可以獲得諾貝爾獎項的人物,她和導師完成了有關稀薄氣體動力學,這對於後來的物理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王承書繼續留在美國深造,在達到一定年齡的情況下,諾貝爾獎項獲得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但王承書卻因為一個決定,放棄了這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