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於愛國主義精神就特別推崇,許多愛國人士的事跡都被載入史冊,供後人瞻仰。從南宋時期的精忠嶽飛,到近代史的虎門銷煙林則徐,再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克服重重困難,毅然從美國回國的錢學森,他們的人生和事跡被記載在我們的課本上,鼓勵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向這些英雄前輩學習。
王俊峰、張欣等八位科學家在美國哈佛大學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生物學和藥學,相對於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中國的研究條件和環境可以說是相對艱難。雖然在愛國主義情節的薰陶下,以及我國逐漸繁榮的經濟條件下,也有很多學者選擇回國發展,只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利益,他們也大多是選擇在北京上海或者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但這八位科學家卻選擇在安徽合肥這樣一個並不算發達的地方。
面對研究環境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這八位科學家不但眉頭都沒有皺一下,而是直接挽起袖子幹了起來。面對記者的採訪提問,他們回答說,困難怕什麼,我們就是來挑戰困難的!
在安徽合肥的郊區,有一個小島,被當地人稱之為&34;,八位科學家來到科學島時,科學島上的研究還面臨著種種困難,甚至對研究院的基礎建設都還不完全。實驗室的緊缺、研究的瓶頸、還有面對新藥的檢驗,這許許多多的問題每天都纏繞這他們。
&34;八位科學家直接拿出了前輩科學家刻苦專研的精神出來,再難再苦也不怕了。經過不斷的努力,他們研究出了對抗卵巢癌的新藥,對於許多困擾中國人的癌症,他們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治療方案,這對於中國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全都有了很大的保障和提高。
哈佛歸學回來的王俊峰、張欣、張鈉、劉青松、王文超、劉靜、林文楚、任濤這8個醫學工作者,由於這次疫情,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以為他們是在這次疫情回國支援的,但其實是一些人蹭了回國支援的熱點話題。其實,這些學而有成的科學家們的確心懷祖國。他們從美國留學歸來,卻不是在疫情爆發時歸來,他們的回國日期要早於這次的疫情爆發時間。他們對我國的醫藥研究的貢獻程度也不亞於在疫情期間奮鬥在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
雖然有些媒體人由此看到了流量商機,將他們回國的事情加以包裝美化,表面上傳播正能量,宣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實則是為了一己私慾,利用國民的愛國熱情,賺取流量。但是這件事情的背後,並不是這些科學家的問題,而是這些心懷鬼胎,為這8位科學家包裝的人。
這些從美國回來的八位科學家,是實實在在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崇的,雖然他們的回國被人包裝,但是他們對祖國的回報卻不是包裝的。面對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待遇,他們頂著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的頭銜,帶著自己從美國學到的知識和研究成果,回到祖國,報效祖國,他們的這種精神不論是不是在疫情的背景下,都應該被人們記得和推崇,而不是因為疫情,所以他們才被記得。
如今,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知識和利益不僅僅局限於某個地區,然而很多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忘記了生養我們的地方,那就是祖國。雖然在這次的疫情下,國家的民族熱情高漲,但是我們要牢記的一點,那就是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素養,同時對於我們的文化素養也要重視,利用自己的知識來報效祖國才是我們從這哈佛八劍客身上應該學習到的精神。
參考文獻
《中國近現代史》
《中華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