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2020-07-29 縱觀歷史2020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百廢待興,國家急需進行建設,尤其在科技方面,與眾多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就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愛國華人們紛紛回國為祖國繁榮獻上他們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待遇和環境,為了自己的祖國他們從零開始,無怨無悔為中國科技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這些人比較典型的有鄧稼先,錢三強,錢學森一類,他們在航天,飛彈,原子彈,能源等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中國歷史上註定會留下他們的一筆。但是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且也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王承書就是其中之一,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是我國早期少有的核物理學家。

王承書的出生比較好,生於書香門第的詩書之家。原本居住在上海地區,在王承書出生不久後全家北遷來到了當時的北平。後來王承書由於體弱多病,在求學路上有過兩年的休學時間。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即使身體不好,但王承書的成績非常出色,在1930年王承書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燕京大學的物理系專業,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全班13個新生中王承書是唯一一個女生。這不僅能看出王承書的學習能力,更能看出在當時社會上女性普遍教育低下的時代,王承書能考上燕京大學物理系的不容易。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但由於國內抗日戰爭的爆發,王承書在大學畢業後離開北平後去了很多地方,後來她申請了前往密西根大學的請求被同意,於是王承書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求學之路。在美國王承書從師著名物理學家烏倫貝克,學習了很多專業的物理知識,為後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王承書原本是可以獲得諾貝爾獎項的人物,她和導師完成了有關稀薄氣體動力學,這對於後來的物理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王承書繼續留在美國深造,在達到一定年齡的情況下,諾貝爾獎項獲得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但王承書卻因為一個決定,放棄了這個獎項。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這個決定就是王承書選擇回國,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但回國也不見得這麼容易的,可以參考一下錢學森的回國難度,就能感受到王承書回國的阻力有多大了。由於當時中美之間的關係,美國對從事物理,化學醫學等專業的中國科學家進行了監控,不允許他們回國。王承書為了回國花費了很大的周折,在寄望中國的有關資料,王承書為了避開美國的追查,分開了300個包裹依次運往國內。

對於王承書回國出於怎麼樣的思考,她堅定地回答道:「我要把中國建設好,我的心在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經歷了千辛萬苦的王承書回到祖國後,開始從事了教育方的工作,任北京大學教授。後來因為對核物理科學家的需求,王承書從事了熱核聚變這方面的專業。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1961年由於蘇聯專家的出走,王承書被秘密派往去研究原子彈,由於工作的保密性,她的工作內容一直不能和家人透露,以至於家人不知道她在幹什麼。不久後王承書在原子彈領域中有重大突破,解決淨化級聯計算,級聯的定態,動態計算等重大課題,為1964年10月16日原子彈爆炸成功打了基礎。

此後王承書一直擔任核領域的領軍人物,為中國培養了很多年輕優秀的人才,出任科學技術局總工程師等職務,作為一個女性來講,在當時實屬罕見了。直到1994年王承書因病去世,享年82歲的她在去世前丈夫約定,把他們一生省吃儉用的存款10萬元全部無償捐獻給了祖國,其品格無比高尚。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像王承書這樣默默無聞為國家做貢獻的科學家還有很多,他們是中國人的脊梁,是祖國能繁榮偉大的功臣人物。從王承書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出了他們的偉大,愛國,和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這些好的品質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學習的東西。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先生!她!不該被遺忘~
    曾有一位女子,放棄諾貝爾獎,毅然回國,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她為祖國和人們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卻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她是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項目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稱做中國的居裡夫人!她的名字,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她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然而,她卻是一位絕非一般的奇女子!
  • 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先生!她!不該被遺忘~
    曾有一位女子,放棄諾貝爾獎,毅然回國,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她為祖國和人們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卻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她是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項目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稱做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是這麼多年來唯一的一位女學生,6年後,王承書獲得燕京大學碩士學位,後來又去了美國的密西根大學留學。在密西根大學,王承書跟隨國際物理學權威烏倫貝克教授進行氣體分子運動論的理論研究。王承書在1944年獲博士學位。1951年,她和導師創建了以他們姓氏命名的「WCU方程」,這個在高空物理學和氣體動力學領域極有價值的公式,至今仍被科學界沿用。
  • 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震驚世界!人們也因此記住了錢學森和鄧稼先,但有一個人的貢獻和他們相比也毫不遜色,她就是有「中國居裡夫人」之稱的王承書。期間她與導師合作完成了多篇有關稀薄氣體動力學方面的重要論文,還奠定了在物理學界有重要影響的「王承書-烏倫貝克方程」,烏倫貝克多次稱讚王承書是「了不起的人才」,並說她是中國的居裡夫人。
  • 8位美國博士集體回國,自願放棄優厚待遇,只因祖國需要我們!
    之前有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件事,哈佛8位博士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集體回國大家對這8個捨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發展的博士特別敬佩,給了他們很高的評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8個博士卻表示,我們之所以會漂洋過海回歸祖國,只是因為覺得祖國需要。那麼這8位博士都有誰呢?他們分別是王俊峰,劉青松,王文超,劉靜,張欣,張鈉,林文楚和任濤。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她是我國航天材料之母,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只因:中國需要我
    我國在太空方面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此人和她的同事。她帶動同事創下了多個新中國第一,受到了全球科學家的關注,在砷化鎵晶體太空生長和性質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被譽為「中國太空材料之母」 。同時,她還是我國半導體材料科學的奠基人。
  • 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丈夫是中國原子彈之父,她才是當之無愧女神
    名門世家說起何澤慧,人們會知道他是錢三強的賢內助,但是她另一個稱號更加地有名,那就是「中國的居裡夫人」。>被譽為居裡夫人是一件十分崇高的事情,縱觀中國科學界,只有三名先生獲得過這樣的榮譽:第一位就是物理界女王,吳健雄先生,她為中國的核物理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開創了數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偉大壯舉。
  • 105年前的今天,參與原子彈計劃,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出生
    (萬象特約作者:一一)105年前的今天,1912年5月31日,中國的居裡夫人、世界最傑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出生吳健雄(英語: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蘇省太倉人,是一位在核物理學領域卓有貢獻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其丈夫是同為物理學家的袁世凱孫子袁家騮。
  • 9年前,中國的「居裡夫人」去世,若沒有她,中國原子彈很難成功
    但實際上,在「兩彈一星」的背後還有這樣一個低調的女科學家,她被稱作是中國的「居裡夫人」,如果說沒有她的貢獻的話,中國的原子彈事業也很難取得成功。那麼,這位中國「居裡夫人」究竟何許人也?她對中國的原子彈事業又有著怎樣的貢獻呢?
  • 為什麼中國人都很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為中國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獲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數學獎,居裡夫人除了十分偉大的科學成果外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人格魅力特質也是讓人不可忽視的一幕。在中國居裡夫人受到了更多人的崇拜,我們最初認識居裡夫人是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1898年的時候居裡夫人發現了鐳元素,1902年的時候就成功在研究的時候提煉出了鐳。
  • 吳健雄:袁世凱孫媳婦,中國居裡夫人,走進傳說中的原子彈之母
    而這兩顆原子彈的成功引爆,要歸功於美國陸軍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這項計劃匯集了世界各國頂尖的科學家,其中唯一的一位華人女物理學家就是吳健雄。吳健雄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等,她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吳健雄是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她的實驗多次證實了楊振寧、李政道的科學設想,但由於某些原因,吳健雄卻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至今仍有很多人為她抱不平。
  • 原子彈之母,愛因斯坦稱其為「德國居裡夫人」,卻與諾獎失之交臂
    雖然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那些優秀的科學家都是男性,但實際上,在人類原子彈事業發展的進程中,卻出現過這樣一位特殊的女子,她被愛因斯坦稱之為「德國的居裡夫人」,可以說,沒有她的努力,那麼人類原子彈事業的研發進程也將受到一定的阻礙。
  • 第二個「錢學森」:在美國待遇優厚,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在錢學森的帶領下,我國的飛彈和原子彈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果沒有他的幫助與支持,我國這兩項事業至少需要延後二十多年。除了在科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外,人們敬佩錢學森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有著濃厚的愛國情懷。
  • 百歲的他,曾為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製備鈾原料
    我國放射化學的奠基人、為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鈾原料的製備作出巨大貢獻的楊承宗老先生就在這裡安享晚年。  走過一個世紀的光陰,楊老先生在這個金秋迎來了百歲壽辰。  鮮花、蛋糕、掌聲……16日,楊老先生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大學、中國化學會、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等單位的高徒們齊集北京,感念這位世紀老人的傳奇人生。
  • 永恆的《放射性物質》,永恆的居裡夫人
    她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她發現鐳,運用鐳,也死於鐳,她的一生都和放射性物質緊密相連,她在學術界獲得最高成就,她的情感生活也為人津津樂。她就是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夫人。
  • 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隱姓埋名數十年,一項成就前無古人
    因為巨大的科學成就,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但是,她的名字常常有一個前綴——錢三強的夫人。事實上,她並不是「背後的女人」,她有足夠的實力,和愛人比肩。剛毅勇敢,不卑不亢,這就是一個強大的女性。1945年,年滿32歲的錢三強發出了平生第一封求愛信……不,實則是一封求婚信,由於德法是交戰國,兩國之間的信件,不僅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個字(法文)。錢三強像書寫物理學論文那樣,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經過長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要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按理說,即使居裡夫人對科學事業的貢獻十分巨大,但她畢竟是法國人,中國人對她的崇拜之情不會如此深厚。但由於居裡夫人對中國的一些特殊貢獻,我國人民對她十分崇敬。國人第一次接觸和了解到居裡夫人,還是來自於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的文章介紹。1989年是居裡夫人初次發現鐳元素的年份,此後她不懈努力,繼續堅持深入研究,終於在1902年,居裡夫人成功提煉出了鐳元素,這一發現震驚了歐美國家。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貝爾納誠哉斯言,人類歷史的進步離不開一個又一個科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推動,亦離不開一位又一位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在無數的科學家之中,不僅僅有男性,許多女性科學家亦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居裡夫人便是為人稱道的代表人物,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她人生淡泊如水,對名和利不屑一顧。
  • 她是中國女科學家,留美後毅然回國,為製造原子彈隱姓埋名30年
    但其實不僅僅是這些頭部科學家在為之努力,在他們的團隊當中,有這樣一位鮮有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同樣犧牲了自己的青春與家庭,放棄了美國的挽留,回來參與新中國的科研建設。她是504廠唯一的女性,隱姓埋名地進行中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她用大半生的清貧孤寂,來換祖國的繁榮昌盛。她的名字叫做王承書,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人」,而選擇放棄榮耀的一生默默奉獻。
  • 居裡夫人的愛與她的諾貝爾獎家族,如今科學基因依舊延續
    1.居裡夫人的諾貝爾獎曾受到爭議居裡夫人是法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索邦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個獲得多個諾貝爾獎的人,也是第一個在多個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居裡夫人是在皮埃爾·居裡努力說服諾貝爾委員會的一些人相信他的妻子也應該分享這一榮譽之後,才被列入名單的。在頒獎典禮上,瑞典科學院院長還特意淡化了她的貢獻。八年後的1911年,居裡夫人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唯一獲得者,以表彰她對鐳和釙的發現以及她隨後對這些元素性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