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學家圈
202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兩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表彰他們對於「拍賣機制」的研究和貢獻。針對本次結果,經濟學家圈採訪了諾獎得主羅伯特·希勒的門徒,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美國耶魯大學國際金融中心研究員朱寧。
朱寧,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博士,曾任美國加州大學終身金融教授,現任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美國耶魯大學國際金融中心研究員,並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擔任特聘金融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兼職金融教授。
採訪&文字整理:邱思睿
摘要
- 獲獎者及其理論介紹
- 諾貝爾獎的流程是什麼?中國獲獎還有那些路要走?
- 怎麼看待有人提出,今年獲獎的拍賣機制符合了諾貝爾頒獎準則的一個規律:「研究重要,但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重要性?」
- 今年的熱門沒有得獎,是諾獎頒獎的傳統趨勢回歸嗎?
- 拍賣機制在中國當前的重要應用場景是什麼?
- 現實生活中和拍賣機制相關的領域,還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
問:能簡單介紹一下這兩位獲獎者以及他們的理論嗎?
朱寧:我覺得這兩位學者的主要的貢獻在於他們對於拍賣理論的貢獻,但是呢,其實在拍賣理論背後,我覺得很重要的仍然是對於他們對於市場定價機制和博弈論的貢獻。
簡單介紹一下,拍賣理論所說的其實就是怎麼能夠在拍賣過程中更好地發現價格,並比較準確地確定出一個物品的真實價格。它不但有比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同時,它對於整個經濟學裡面關於市場裡合理定價的機制,也有一個非常基礎的微觀經濟學的貢獻。
那麼從市場機制設計來講,就是如何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機制,更好地確定價格,同時在競拍的過程中,能夠考慮到參與各方的理性的、和策略性的行為。其實這是涵蓋了博弈論裡面很重要的內容,所以也是對於博弈論的發展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
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兩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不僅研究解釋了拍賣的運作方式和投標人行為,還創建了全新的拍賣形式銷售商品和服務,這些新的拍賣形式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應用。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兩人的開創性工作應被視為基礎研究。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拍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分配複雜的公共資產,如無線電頻率、電力和自然資源。拍賣理論的基本觀點為創建應對這些新挑戰的新拍賣形式奠定了基礎。
問: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流程是什麼?中國獲獎還有那些路要走?
朱寧:諾貝爾獎其實是有一個提名委員會的。成員人數其實比較多,在全球有上百名。那麼這些獲得提名資格的學者,其實應該是不向外界透露自己的這個身份,同時,也不向外界透露說自己提名的人是誰。
我覺得可能這個過程中,雖然大家都有提問的權利,但最後每年往往會聚焦到某個或者某幾個學者身上。其實這裡也看到,就是說最後有一個在瑞典的諾貝爾獎的評獎委員會。他現在這個主席呢,也是我很好的一個朋友,之前也曾經是芝加哥大學的一個教授,其實這個委員會仍然是有很強的決策的權利。
我覺得中國學者可能有三個大的方向和領域要走:
第一點是在國際學術界有足夠大的影響力,這往往是以論文的引用的次數和對後面文獻的發展方向的影響力來決定的。
第二點,我覺得還是要有很大的原創性,這點跟地點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我覺得可能諾貝爾獎很多時候發獎並不只是簡單的一個論文被引用多少次,還是說它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們對於經濟學的了解。
第三點,我們從過去這一段時間的頒獎趨勢中,看到諾獎現在越來越看重的,是把經濟學作為不只是簡單的一個數學,或者是一個象牙塔中的學科,而是要對現實生活和現實的經濟活動有足夠的貢獻。
問:怎麼看待有人提出,今年獲獎的拍賣機制符合了諾貝爾頒獎準則的一個規律:「研究重要,但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重要性?」
朱寧:我個人不完全同意這個說法,我覺得其實大家都意識到了拍賣的重要性。可能這次得獎讓拍賣的重要性,進一步地得到大家的認識,但是我覺得很多人,其實包括我個人在內,都認為這兩位學者得獎,是早就應該得的。所以我覺得他們在某一次具體能得到獎,可能是運氣的問題,但是我覺得他們的學術的貢獻,和他們開創性的工作,在經濟學領域、研究領域裡面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問:今年的熱門,比方說之前很多人看好的婦女勞動研究等沒有得獎,是諾獎頒獎的傳統趨勢回歸嗎?
朱寧:我個人覺得,一般諾獎的頒獎會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之間,逐漸地平衡。那麼,本次諾獎選擇背後的原因,我認為是因為去年其實已經一定程度上發給了偏勞動和偏發展方向的經濟學家。同時,去年的得獎得主裡面已經是有女性了。
問:拍賣機制在中國當前的重要應用場景是什麼?
朱寧:我覺得拍賣機制其實對於中國現在的現實還挺有價值的。在北美呢,比如說拍賣機制被用於整個通訊信道的拍賣。那麼在下一個階段,混合所有制改革,關於國有資產或包括一些自然資源,還或者現在有比較強的行政壟斷色彩資源的,這種進一步的市場化的過程中,我覺得可以用考慮採用拍賣機制來推動整個這個改革的進一步的發展。
問:現實生活中和拍賣機制相關的領域,還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
朱寧:我沒有特別的補充,我覺得可能就有兩個:第一就是必須要意識到很多的,我們認為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的,比如說我們講到這個關於資國有資產的這個下一個階段改革過程中的這種定價和市場化的一個過程。第二點,我覺得整個這個在拍賣限時拍賣過程中,其實法律制度環境還是非常重要,我覺得這點其實還是要強烈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