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安中心:冷藏劍魚樣本汞含量超標

2020-11-24 食品夥伴網

   香港食物環境

衛生

食物安全

中心(中心)七月二十二日公布,一個

冷藏

劍魚樣本被檢出金屬雜質汞(俗稱水銀)的含量超出法例

標準

。中心正跟進

事件

 

  中心發言人說:「中心透過恆常的食物監測計劃,從一網上商店抽取上述樣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樣本含百萬分之零點八九的汞,超出法例標準的百萬分之零點五。」

 

  發言人表示,中心已知會涉事商戶上述違規情況,並要求其停售該批產品。中心正追查有關產品的來源。

 

  他續說:「汞可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發育中的腦部。攝取大量的汞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對成人則會損害其視力、聽覺、肌肉協調性和記憶力。另外,一些國際機構如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指出,進食捕獵性魚類是人類攝入汞的主要途徑。中心的總膳食研究報告亦指出體型較大或捕獵性魚類的汞含量可能較高(例如吞拿魚、金目鯛、鯊魚、劍魚、旗魚、橘棘鯛和大王馬鮫魚等)。因此,較容易受汞影響的人士,包括孕婦、計劃懷孕的婦女和幼童等,在選擇魚類時應首選體型較小的魚類,避免進食上述汞含量可能較高的魚類,從而減低因攝入過量金屬汙染物以致損害胎兒和嬰幼兒健康的風險。」

 

  根據《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第132V章),任何人如售賣金屬雜質濃度高於法定上限水平的食物,即屬違法,違例者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發言人說:「市民應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為減低攝入過量金屬汙染物的風險,孕婦、計劃懷孕的婦女和幼童等應避免進食體型較大或捕獵性魚類。」

 

  中心會繼續跟進事件和採取適當行動。調查仍然繼續。

相關焦點

  •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現一批日本進口冷凍金目鯛汞含量超標
    中心發言人說:中心透過恆常的食物監察計劃,從進口層面抽取上述樣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樣本含百萬分之一點二四的汞,超出法例標準的百萬分之零點五。   發言人表示,中心已知會涉事進口商上述違規情況,根據有關進口商提供的資料,該批冷凍金目鯛的進口量為二十八公斤。中心正追查有關產品的來源及分銷情況。
  • 香港:食安中心公布十月份食物安全報告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十一月三十日公布上月食物安全報告,結果顯示在約一萬三千三百個完成檢測的食物樣本中,除較早前已公布的二十一個樣本外,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整體合格率為百分之九十九點八。
  • 香港食安中心跟進深圳檢出巴西進口雞翼樣本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八月十三日表示,因應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的信息指深圳發現一份從巴西進口的雞翼表面樣本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中心已即時向深圳及巴西有關當局了解事件,並與本地主要進口商及零售商跟進。
  • 承包者傾倒廢料 地下水汞含量超標3500倍?
    廢料造成地下水汞超標3500倍?  採訪中,村民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由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做的檢驗報告的複印件,村民說這是對村裡地下水的檢驗報告,上面顯示著:汞含量:3.5mg/kg。村民說,村裡還有少數村民在使用地下水,他們諮詢過專家,村裡地下水3.5mg/kg的汞含量是國家定下的飲用水標準的3000多倍。
  • 傳西科大高新學院飲用水汞超標 校方:謠言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一條經微博轉發的消息迅速在網上發酵傳播,該微博稱: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有學生匿名投稿說:「我們學校大量同學腹瀉一事,已經查清,是學校水汙染嚴重導致,學校對校區中的飲用水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汞含量超標110倍,苯超標70倍。
  • 江門農用地暫未發現重金屬超標 灌溉水汞超標是舊數據
    灌溉水汞超標達47.7%?「中槍」的新會農業部門昨回應——  江門農用地暫未發現重金屬超標 灌溉水汞超標是舊數據  7月11日,有消息傳出「珠三角土壤28%重金屬超標」,並指「新會超標超過50%」,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 部分魚泥魚酥罐裝食品汞含量超標被召回
    在最近對830份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的監測中發現,807份樣品檢測合格,標稱「貝因美」「亨氏」「旭貝爾」品牌的23份以深海魚類為主要原料的樣品有汞含量超標情況。當地食品監管部門已要求涉事企業召回問題產品。
  • 世界海產魚類汞含量超標,原因讓人堪憂
    幾十年來,海洋魚類產品中的汞含量一直都對人體健康產生著巨大的危害作用,它可以對人腦產生長期危害,同時還可能增加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此外,它對胎兒的影響更大。因此,一直以來,孕婦都被告知不得使用汞含量超標的海產品,比如金槍魚以及箭魚等。
  • 香港官方檢測出奶粉含有致癌物!真相是這樣 劇情大反轉!
    嬰兒奶粉都出事了,那以後娃子該喝啥啊啊,誰知道今天下午官方澄清:均無超標可放心使用!!相關品牌也在第一時間作出了回應申明奶粉各項含量均符合標準,大家按照建議食用量給寶寶吃,是完全沒問題的。香港消委會本次測試結果表明,不同牌子的嬰兒配方奶粉樣本在整體安全、品質和營養成分的差異不大,大多數樣本都取得4星至4.5星的總評分。不過產品售價相差甚大,由最便宜的每罐800克售$250,到最貴的每罐900克售$539。總評分最高的樣本獲4.5星,售價為$309,而售價最低及最高的樣本同得4星總評分。
  • 山東棲霞一村莊飲用水汞鉛含量超標
    棲霞市臧家莊鎮埠後村村民飲用的井水,燒開後如石灰水般渾濁,經化驗水中汞、鉛含量均超標。
  • 劍魚:頭比較油,所以遊得快
    在食物鏈中,高營養級的生物以低營養級的生物為食,生物體內的某些化學物質隨營養級提高而逐步增大,這一現象被稱為生物學放大作用。 在海洋生物中,環境汙染物甲基汞的含量水平,在食物鏈中就存在生物放大現象。甲基汞在人體內難以代謝,會引起積蓄中毒,損害神經系統。
  • 香港9款奶粉測出致癌物,多個知名大牌上榜:官方回應背後,真正的...
    ——含量符合我國法規標準! 3、其中9款還含有環氧丙醇,可能損害人體DNA致癌? ——含量符合歐盟要求! 4、全部樣本驗出含鉛,可能影響大腦發育、造成智商下降? ——鉛含量全都不超標!
  • 香港禁止進口臺塑化劑果凍 5歲童日食1杯即超標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臺灣塑化劑食品、藥物愈演愈烈。香港公布,「盛香珍蒟蒻椰果(香芋口味)」果凍含塑化劑超標,即日起禁止進口香港及強制回收 ;一款含塑化劑的「益胃片」胃藥,及萬輝藥業五款藥物亦要回收。另一款楊桃汁疑受汙染,籲停止飲用。特區政府加緊對臺灣供港可能受汙染的食物和藥物作化驗,每天公布化驗結果。
  • 臺灣傳深海魚含汞 魚價慘跌(圖)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臺灣傳出深海魚含汞訊息,稱食用過多深海魚恐致汞中毒,漁民生計已大受影響。宜蘭縣議員昨天批評說,深海魚含汞數據值得討論、質疑,也未說明捕撈海域,卻讓旗魚等深海魚價格腰斬,連非深海魚種也受牽連,深海魚含汞報告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 香港消委會報告:意粉有蟲!35樣本全部檢出異物
    消委會昨日公布市面上35款乾意粉樣本測試報告,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昆蟲碎片等異物,含量由4枚至548枚不等。消委會形容情況令人關注,敦促食物製造商和進口商從速改善。另逾六成產品內亦驗出少量除害劑,其中14款驗出可致癌的草甘膦,包括兩款供嬰幼兒食用的意粉。
  • 魚翅砷汞含量高 大量食用有害健康
    新研究通過對新南威爾斯海岸的防鯊網和延繩釣捕撈到的30頭灰色真鯊、高鰭真鯊和大白鯊魚肉組織進行分析發現,鯊魚肉含有較高的包括汞在內的重金屬,而這「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魚翅含有很高含量的砷,「會對經常食用這些食品(魚翅羹)的人產生影響」。 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表示,魚類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但是由於汞含量較高,某些魚類的食用應當受到限制。
  • 香港消委會檢測35款幹意粉樣本均含昆蟲碎片等異物
    香港消委會檢測35款幹意粉樣本均含昆蟲碎片等異物 2020-11-16 19:24:04 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16日公布,測試35款幹意粉樣本,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昆蟲碎片、毛髮、石屑、金屬碎片等異物,最多異物的樣本共檢出超過500枚微細的昆蟲碎片。  是次測試項目涵蓋糠氨酸、輕質異物、黴菌毒素,以及除害劑,消委會共測試35款預先包裝幹意粉,包括9款螺絲粉、15款通心粉及11款長條形意粉樣本。
  • ...美白祛斑 汞超標 祛斑化妝品 祛斑美白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標籤...
    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均有汞含量超標的產品。  按國家標準汞含量標準1ppm計算,一些實體店及網店銷售的美白、祛斑化妝品汞含量甚至超標達4萬倍。  這些「高毒」化妝品究竟來自哪些渠道?超標4萬倍又意味著什麼?
  • 「網紅」晚霜汞超標1000倍!這些產品質量你也關心
    因此,使用者送產品過來檢測砷、鉛、汞、鎘等重金屬的含量。讓朱小嬌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去年一名市民送檢的一款「網紅」晚霜。檢測結果顯示,其中的汞元素含量為1000多毫克/千克,而國家規定的化妝品汞含量限值為1毫克/千克,也就是說這款晚霜中的汞含量超標了1000多倍。
  • 兩樣本甲醛超標,最高超標60% 一樣本兒童房TVOC超標近4倍
    檢測結果顯示,7個全屋定製樣本中就有2個甲醛超標,最高超標60%,還有1個剛好達到限值0.1mg/m3。具體而言,明月小區某樣本的主人房,甲醛檢測值0.16mg/m3,超標情況最嚴重;雲景名都樣本的兒童房,甲醛檢測值0.15mg/m3;文化大院樣本的主臥,甲醛檢測值剛好達到標準限值0.1mg/m3(該樣本密閉48小時後檢測,遠超過標準檢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