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高於多少才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吉米大夫 吉米大夫

我發熱了嗎?

這幾天,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一直有朋友發消息問我,體溫是不是高了?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

今天一早,Z小姐碰到我非常緊張,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我的體溫出問題了。我一聽,怎麼會呢?趕緊問她怎麼回事。她說,早上出門前在家,自己用耳溫槍測了是37.4℃,到了單位額頭測出來是36.8℃。她很害怕:我這是發熱嗎?還是出了什麼問題?

體溫,看起來簡單,其實並不是,測的方法有很多,設備有很多,是不是發熱還真不是只靠一個數字決定的。

各位朋友,讓我們有請今天的主角:體溫

測體溫的設備

體溫,是我們人體內部的溫度,用手可能感受個大概,額頭碰額頭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但是真正知道體溫多少,還是需要藉助設備:

(1)水銀體溫計:非常經典的測量工具,通過看水銀上升的數字來知道體溫是多少。

優點:價格便宜,體積小巧,操作方便,準確、穩定。

缺點:有交叉感染風險,測量時間長,汞有毒,易破碎。

(2)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2.0版,使用方法和水銀的相似,從顯示在屏幕上的數字知道體溫。

優點:貴一點,使用方便,測量時間短,安全性高,讀數方便

缺點:需要校準,不如水銀體溫計準,一樣有交叉感染風險。

(3)耳溫槍:潮流產品,通過在鼓膜附近測量溫度,告訴你人體內部的溫度是多少。

優點:測量時間短、讀數方便。

缺點:價格比較貴,如果操作不正確會有誤差,比如沒對準、有耳shi。

(4)額溫槍:篩查神器,測量的是額頭的溫度,不直接接觸皮膚。

優點:讀數快,沒有交叉感染風險。

缺點:結果容易受外界因素幹擾,比如室外溫度、光線、輻射等,所以不太準,還有就是價格較高。

設備眼花繚亂,各有優缺點

超過多少是發熱

儘管每次測出來的是一個數字,但實際上我們的實際體溫是個範圍,一般來說超過這個範圍是發熱,但也有例外。

(1)水銀/電子體溫計:這兩個類似,主要有3種測量方法,3種的正常範圍都不一樣

嘴巴裡面量:放在舌下,閉嘴約3分鐘後取出,正常範圍為36.3℃--37.2℃,一般超過37.2℃是發熱;

腋窩裡面量:夾在腋窩,夾緊5分鐘後讀取數值,正常範圍為36.1℃--37℃,比口腔溫度約低0.2℃--0.4℃,一般超過37℃是發熱;

肛門裡面量:小孩子用的多,插入肛門,3分鐘後取出,比口腔溫度約高0.3℃--0.5℃;一般超過37.5℃是發熱。

(2)耳溫槍:不同年齡,正常範圍是不一樣的(如下圖),總的來說,對於3歲以上的成人,一般超過37.7℃是發熱。

(3)額溫槍:不同年齡,正常範圍是不一樣的(如下圖),而且波動比較大,對於大部分來說(11歲-65歲),超過37.6℃是發熱。

儘管看起來很簡單,對照這個數字就可以了。但體溫的複雜在於,有時候會有例外,這個數字只能是個參考:

性別:女生一般比男生高點,在月經前、懷孕早期體溫會輕度增高,而排卵期會輕度降低(似乎你懂了點什麼);

年齡:一般幼兒偏高點,老人偏低點;

晝夜:一般早上2-5點最低,下午5-7點最高,「夜貓子」夜裡的體溫會高點;

其他:比如情緒激動、運動以後體溫會增高,吃完東西、外面溫度變化,測出來的溫度也會有變化。

雖然,只是個參考,但一個準確的數字還是很重要。

那麼,怎麼測量才更準呢?

怎麼測體溫更準

我們都希望能快速地、準備地知道自己的體溫是多少,那麼事實是什麼樣的呢?

設備方面:

一般來說,從測量設備上來排名:

水銀溫度計>電子溫度計/耳溫槍>額溫槍

額溫槍用來做發熱篩查還是一種很好的辦法,畢竟速度快,沒有交叉感染。但要確定是不是真的高,還是要靠其他三種方法,水銀溫度計作為一種經典方法,還是挺靠譜的。

方法方面:

工具選對了,就準了嗎?不是,測量的方法更重要,使用不當肯定不準:

(1)水銀體溫計甩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甩到東西,以防撞擊碰碎體溫計,甩至35度以下即可;

(2)口腔測溫30分鐘前不能吃任何食物、吸菸或者喝水,防止結果不準確;

(3)使用耳溫槍或者額頭槍時要注意熱水澡30分鐘不能使用後,熱水澡會使頭腦發熱,測量出來的結果不準確;

。。。。。。

還有,如果是高了那麼一丟丟(0.1、0.2),也不一定是真的高,因為儀器只是個儀器,我們總允許它有點點誤差。

所以測一次就能完全成功,看來是不可能的,多測幾次很重要。

正確的方法是:

如果你沒有不舒服、體溫正常,那就行了;

如果你沒有不舒服,體溫高了,多測幾次;

如果你有了不舒服,體溫正常,多測幾次。

時間可以是:早上8點左右、下午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

最重要,首先看你有沒有不舒服。

當然這個不舒服不是嚇出來的

需要記住的事

讓我們再回頭看看今天的主角:

體溫

它只是個參考數值,

影響它的因素有很多

平時我們也不是很重視它,

但是,現在我們還是要記住一些東西:

水銀溫度計>電子溫度計/耳溫槍>額溫槍

口溫:37.2℃、腋溫:37℃、肛溫:37.5℃

耳溫:37.6℃、額溫:37.7℃

數字只是參考

沒有不舒服

多測幾次!

如果,你學會了,請轉給身邊的朋友

致敬!逆行者!

原標題:《體溫高於多少才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體溫高於多少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點擊查看 我是不是發熱了?這幾天,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一直有朋友發消息問我,體溫是不是高了?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
  • 測定排卵期:「測基礎體溫法」很常見,備孕媽媽怎麼測定才準確?
    導語:算準排卵期,在排卵期同房才有利於提高受孕機率,測排卵期的方法挺多,有一種「測基礎體溫法」,備孕媽媽該怎麼測量才準確呢?通過測量基礎體溫來算排卵期,我覺得有點麻煩,但是有的備孕媽媽喜歡這種方法,不過通過這種方法來測定的話,需要堅持,而且也不要有太大的情緒起伏,才能保證測到的溫度更準確。關於「測基礎體溫法」到底怎麼測才更準確呢?
  • 體溫怎麼測才準確?超過多少度算發熱?提示:不同溫度計標準不同
    在家測量體溫,大部分人都是用的水銀溫度計,因此我們今天就以水溫溫度計為例,教你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怎樣測量體溫才準確?正確測量體溫的方法是,先取出體溫計,輕輕的甩兩下體溫計,把內部的水銀針甩到起始的位置。然後把水銀溫度計放在腋窩下,等待五分鐘,取出溫度計,堵取水銀針的指示數值即可。
  • 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所以是需要及時注意的,尤其是對於青少年時期,很多青少年兒童對於體溫的不太了解,在出現體溫偏高的時候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麼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注意有的孩子在剛運動後,進食後或在溫度較高的環境裡會有一過性的體溫升高,一般腋溫不會超過37.5°,脫離環境或過一會後監測體溫一般都會回歸正常,不要因為一過性的體溫升高而過多的應用感冒藥。  小孩體溫37.2℃,是處於一個臨界值,不能肯定的說他是發熱還是不發熱。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其實,和欣欣一樣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有不少。那麼,孩子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呢?不同體溫計,到底哪種更適合寶寶呢?寶寶體溫達到多少度,就一定要去醫院治療呢?
  • 寶寶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 應該怎麼測量
    寶寶的身體健康很重要,一般來說,體溫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寶寶的體溫和成年人的體溫會有所不同。那麼,寶寶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呢?父母應該怎麼給孩子測量體溫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寶寶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一般來說,測量體溫常用三個部位,就是口腔,腋窩和肛門。
  • 科普:體溫多少才是正常?復工中的你了解嗎?
    體溫是顯示人體生命體徵最為重要的一個表徵,發熱也是新冠肺炎、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等傳染病的常見症狀,而體溫檢測更是診斷此類病例的首要環節。因此,在疾病預防和臨床中,體溫測量結果能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並對治療方案起到相應的參考作用。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體驗感受真心不錯,面對發燒寶寶可以秒測體溫
    在同等價格中,這款耳溫計其實使用的內設完全高於這個價位的耳溫計。 現如今測量體溫的溫度計類型越來越多,以前普遍採取的是體溫溫度計,是通過腋下測量體溫現在有了耳朵溫度計,通過耳朵溫度計也能幫助網友測量溫度,只不過耳朵溫度計的使用和體溫溫度計使用會有所區別。
  • 你的體溫正常嗎?多少度算發燒?醫生和你聊聊如何正確測體溫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對體溫也特別關注起來了。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在做網絡諮詢的時候,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也是:醫生,我這個體溫正常嗎?有沒有發熱?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
  • 天天額頭「打槍」才知道 我的體溫不是37℃
    我還問了許多朋友,他們測出來的體溫也很少超過36.5℃。這是為什麼?怎麼跟書上說的存在差異呢?」   渝北空港新城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因為上班的緣故,工作日她每天至少要測量兩次體溫。「一般在35.5℃~36.2℃。我沒有過分留意體溫,只要身體沒有感覺到不舒服,應該就是正常的吧。」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我的體溫怎麼才33℃
    [#zolsplit_leadb2導語分隔符結束(樣式二)↑#]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超市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測出來的溫度真的精準嗎?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我的體溫怎麼才33℃!
    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超市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測出來的溫度真的精準嗎?首先筆者先幫大家解答一下「紅外測溫槍」的測溫原理。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來求得被測溫度的。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體溫低容易患癌?有關體溫的6個問題,醫生告訴您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緣故,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加強防疫,使用的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測體溫,來檢測是否有人發燒、發熱。不過,人們對發燒的溫度,似乎有不一樣的說法,甚至不同測體溫方式,得到的結果也不同。那麼究竟什麼是正常體溫,而多少度才是發燒呢?為什麼會發燒?
  • 正常體溫是多少度?測量時,口溫、耳溫、腋溫、肛溫,哪個更準?
    特殊期間,大家的防護措施做的都比較好,為了減少被感染,不管是在家還是去上班,每天都需要測量體溫,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以免給自己、身邊人帶來麻煩。測量體溫時,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可能有人隨口就會說出36度5,或者是37度,這真的是正常體溫嗎?
  • 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
    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時間:2018-07-18 17: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 耳溫槍是日常生活中給小孩子量體溫的道具,如果你不知道耳溫槍多少度算發燒,那就來看看本站提供的詳細介紹。
  • 自我測體溫之前,這3點一定要了解!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在家自我量體溫成了我們每天的必修課有些人每次量體溫都充滿了疑惑體溫多高算是發燒?體溫怎麼測才更準確?不同的體溫計和不同的測量部位標準都不一樣武漢經視記者帶你一起學起來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體溫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的是3點:第一、體溫不是固定不變的,早晚有差異,下午體溫相對較高,半夜和清晨體溫相對較低
  • 體溫測出來剛好37.5℃,需要去發熱門診嗎?
    大多數居民家中都備有體溫計,近期受疫情影響,不少家庭開啟了全家體溫一日三測的模式,生怕被病毒感染。然而,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 A:體溫測出來剛好37.5℃ B:體溫36.5℃、10分鐘後37.5℃ C:測耳溫37.5℃、測腋下36.5℃ …… 怎麼辦?需要就醫嗎? 先別急!
  • 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如何測溫?
    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當你親吻或觸摸孩子的前額時,如果感到比較熱,就說明孩子可能發熱了。從醫學角度講,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37.5℃之間,但是超過37.5℃就應該認為孩子發熱了。但並不是說孩子體溫超過37℃就一定是發熱。由於每個人的基礎體溫不同,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有些人為37℃,甚至37.3℃。我們常說1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