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體溫多少才是正常?復工中的你了解嗎?

2020-12-05 新華網廣東站

    體溫是顯示人體生命體徵最為重要的一個表徵,發熱也是新冠肺炎、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等傳染病的常見症狀,而體溫檢測更是診斷此類病例的首要環節。因此,在疾病預防和臨床中,體溫測量結果能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並對治療方案起到相應的參考作用。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急診科主治醫生張卉表示,健康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約為37℃,每個人體溫會在此正常值上下浮動0.6℃,與個人活動量及一天的時間有關係,也與體內激素的分泌有關聯。同時,人體內的溫度也各不相同:直腸或者耳朵鼓膜溫度要比口腔溫度高0.3-0.6℃,而腋窩處溫度要低0.3-0.6℃。由於測試部位、時間、季節及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可能略有差異,當體溫超過正常值時被稱為發熱。

    目前,常見的體溫測量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水銀體溫計為代表有接觸式測量方式,其計測量比較精準,但每次使用後都需要消毒,不適合疫情防控或復工需求;另一種則是以紅外體溫儀為代表的非接觸式,由於紅外體溫儀能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且相較水銀體溫計更為方便快捷,因此這種測溫方法在疫情期間被廣泛應用。

    但非接觸式的測量方式也有弊端,以額溫槍為例:一來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的影響而產生測量誤差(比如寒冷的大風天,在室外使用額溫槍就可能影響測量準確度);二來暴露在外的額頭皮膚溫度並不穩定,一個健康的人剛跑完5公裡,額溫槍測出來的皮膚溫度很可能偏高,在風中被吹了半小時,測量數值可能偏低,要是被測者的額頭被頭髮、汗水、油脂汙垢蓋住,也會影響額溫槍度數的可靠性。

    那麼,該如何提高額溫槍測溫的準確性呢?

    張卉引用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的話:「如果要用額溫槍測量從室外進入室內的人的體溫,或者在室外進行體溫測量時,最好測量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比如手腕或者脖子,讀數會更準確一些。」同時,張卉表示,除了有衣物保溫之外,手腕本身的溫度也相對穩定,在清醒的時間裡,腕部溫度的變化幅度在1℃左右,遠比暴露在外風吹日曬的額頭波動要小,所以她建議要以正常體溫通過檢查,又不想耽誤時間和脫衣服的話,就麻煩大家擼起袖子測一測。

    最後,張卉給出了兩個溫馨提示:一是公共場所用額溫槍測溫只是篩查發熱的第一道防線,要確定自己是否發熱,最好再用更精準的水銀體溫計或電子體溫計,或者做好防護措施去醫院的發熱門診,不要過於依賴額溫槍的測量結果;第二,發熱並不是新冠肺炎乃至其他傳染病的唯一症狀,絕不能僅因為體溫正常,就對戴口罩、洗手、通風、消毒等預防措施掉以輕心。

相關焦點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體溫到底在多少度為正常?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新冠病毒爆發後,可能很多人每天最關心的事情,除了口罩,就是自己的體溫和免疫力了,只要體溫稍微有點升高,就開始自我懷疑了。即便現在有的人已經開始復工了,在進單位前還是要測量一下體溫的。那麼,體溫與免疫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體溫保持在哪個範圍,說明免疫力還比較不錯?體溫的正常範圍到底是多少呢?
  • 人類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除了吃飯睡覺,估計體溫就是今年以來大家最為關注的事了吧。只要體溫一超過37℃就緊張得不行。  37℃從何來?1851 年,一位名叫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人類的生存需要保持一個恆定的體溫,必然要選擇一個產熱和散熱最容易平衡的點,在這一溫度時,機體活動所產生的熱量最容易與機體散失在環境中的熱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體溫的恆定。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低於36℃」,這個體溫正常嗎?
    測完體溫後,要求大家填寫表格。這時,我隨口問了一句保安:「我的體溫是多少?」保安回答說:「32℃。」我一下子暈了,這個體溫正常嗎?保安說:「正常」。我問他:「你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嗎?」保安直接回答:「不知道」。於是,我與他理論起來……工作人員過來幫腔說:「今天外面下雨,天氣冷,32℃正常的。」
  • 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如何測溫?
    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當你親吻或觸摸孩子的前額時從醫學角度講,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37.5℃之間,但是超過37.5℃就應該認為孩子發熱了。但並不是說孩子體溫超過37℃就一定是發熱。由於每個人的基礎體溫不同,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有些人為37℃,甚至37.3℃。我們常說1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
  • 體溫33度,正常嗎?
    可以預見,以這兩個案例為鑑,一些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個人和機制問題,都會很快被解決。客觀的講,舉國動員,戰「疫」至今已一月有餘,防控工作的盲點和死角已越來越少,但不可否認,仍一定程度存在;各級各類「防線」,也仍有薄弱環節。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特殊時期,測量體溫成為了家常便飯,只要是去公共場合,幾乎都要先測量體溫,在測量體溫時,聽到體溫是36度多會很放心,但凡聽到是37度,就會比較緊張了,需要再測量一次才安心。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不是以前都說37度是正常體溫嗎,怎麼現在一到37度就懷疑是發燒了?
  • 體溫高於多少才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各位朋友,讓我們有請今天的主角:體溫測體溫的設備體溫,是我們人體內部的溫度,用手可能感受個大概,額頭碰額頭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但是真正知道體溫多少,還是需要藉助設備:(1)水銀體溫計:非常經典的測量工具,通過看水銀上升的數字來知道體溫是多少。
  • 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2020-11-25 10:17:4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所以是需要及時注意的,尤其是對於青少年時期,很多青少年兒童對於體溫的不太了解,在出現體溫偏高的時候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麼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 你的體溫正常嗎?多少度算發燒?醫生和你聊聊如何正確測體溫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對體溫也特別關注起來了。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在做網絡諮詢的時候,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也是:醫生,我這個體溫正常嗎?有沒有發熱?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
  •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體溫範圍在多少度才算正常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體溫範圍在多少度才算正常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範圍。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臨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
  • 體溫高於多少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她很害怕:我這是發熱嗎?還是出了什麼問題?體溫,看起來簡單,其實並不是,測的方法有很多,設備有很多,是不是發熱還真不是只靠一個數字決定的。用手可能感受個大概,額頭碰額頭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但是真正知道體溫多少,還是需要藉助設備:(1)水銀體溫計:非常經典的測量工具,通過看水銀上升的數字來知道體溫是多少。
  •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影響體溫變化的因素
    人的體溫雖然不是恆定不變的,但它的正常體溫是趨於一個範圍的,一般來說,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呢?影響體溫變化的因素又是哪些呢?下面我們來詳細探討下。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一般口腔舌下溫度正常為37℃(範圍36.3-37.2℃),直腸溫度37.5℃(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為36.0℃(範圍35.8℃-36.3℃)。正常體溫的標準是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並非為個體的絕對數值。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發燒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體溫情況可以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對嬰兒,父母也會為他們測量體溫。那麼,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呢?多少度算發燒呢?嬰兒發燒應該怎麼辦?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一般來說,我們測量體溫常用三個部分,是口腔,腋窩和肛門。正常的體溫在肛門處是36.5℃~37.5℃之間,口腔是6.2℃~37.3℃之間,腋窩是35.9℃~37.2℃之間。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發燒是常見的一個問題,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大家對於發燒的關注度多了許多,也更加敏感了,只要發現自己稍微有點發熱了,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雖然在我國,疫情已經控制得比較好了,但相信大家在上學上班的過程中,都還算要測量體溫。
  • 體溫升高是懷孕初期的症狀 究竟孕婦體溫多少算正常
    不過很多孕媽媽也表示,自己雖然知道孕期體溫會有一些變化的幅度,但是至於在哪個幅度範圍內是正常的呢?或者說自己在孕期的時候體溫多少正常呢?自己身體的溫度變化在什麼時候下降?或者什麼時候上升呢?這些都困擾著咱們的孕媽媽和備孕準媽媽。所以就這些問題,我們做了以下的整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以前人類體溫37℃才是正常,而如今竟然這麼低!
    最近大家去超市還用測體溫嗎,測體溫的時候是不是偶爾會出現低溫的情況呢?這也困擾了小編好幾次了,沒有因為發燒,而是因為體溫過低被攔下,這體溫計到底準不準?其實我們的體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年齡、性別、一天中的時間和活動水平,以及女性生理期。早上體溫比較低,下午體溫高,相差大約0.5℃。進餐、運動以後體溫就會比較高,變化一般不會超過1℃。嬰幼兒體溫高,老年人體溫低。在排卵期、妊娠期的時候,體溫也會比較高,高約0.6℃。氣溫低則體溫低,氣溫高則體溫高,一般不會超過0.5℃的變化。
  • 寶寶體溫變化大正常嗎?
    最近幾天,我在給他量體溫的時候,發現他的體溫一天內變化幅度很大:早上6點鐘起床時體溫36.5℃左右,到了上午7點~9點,下午4點~6點都是37.1℃~37.3℃,其他時間大概是36.7℃~36.9℃。前幾天上午帶孩子去醫院打百白破,8點半在醫院量的體溫為37.5℃,預防針也沒敢給他打。請問這樣的體溫變化正常嗎 ?
  •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什麼情況下就算是發燒?這是你需要知道的
    男性和女性、成人和兒童的正常體溫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的正常體溫到底應該是多少?多少度是發燒呢? 1.正常體溫因年齡而不同 一般來說,老人的基礎體溫更低,嬰幼兒的更高: 嬰幼兒和兒童的正常體溫是36.6°C到37.2°C; 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36.1°C到37.2°C; 65歲以上的老人正常體溫往往低於36.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