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建設如火如荼,是時候科普一下水生植物了

2020-12-06 苗木通20190321

● 廣東:正式出爐《廣州市溼地保護規定》;● 甘肅:印發實施《甘肅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將實行溼地面積總量管控;● 貴州:印發《貴州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將實行「終身追責制」;● 吉林:印發《關於貫徹落實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實施意見》。

溼地建設的核心在於溼地植物,了解溼地植物,才能更好地投身溼地建設的大潮中。下面就開始我們的科普時間吧!

水生植物可分為溼生植物、漂浮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這5大類。

溼生植物

溼生植物即生活在草甸,河湖岸邊和沼澤的植物溼生植物喜歡潮溼環境,不能忍受較長時間的水分不足,是抗旱能力最低的陸生植物。

▲ 美人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花、果期3-12月。

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莖葉或葉狀體漂浮於水面或水中,根系懸垂於水中吸收養分卻無固著點而使整植株漂浮不定,故其配置方法往往比較靈活,但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以觀葉為主。

在園林水景中,常用來點綴水面。庭院小池,植上幾從漂浮植物,再放養數條鯉魚,使之環境優雅自然,別具風趣。

▲ 海菜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可生長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體清晰透明,喜溫暖。

▲ 水禾

水生漂浮草本,秋季開花。

▲ 槐葉萍橫走,無根,生於水田,溝塘和靜水溪河內。

橫走,無根,生於水田,溝塘和靜水溪河內。

▲ 鳳眼蓮

浮水草本,花期7-10月,果期8-11月,全草為家畜、家禽飼料;嫩葉及葉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藥用。繁雜能力極強,使用時注意控制。

浮葉植物

又稱著生浮水植物。根扎入水底基質,只是葉片浮於水面的一類浮水植物。這類植物氣孔通常分布於葉的上表面,葉的下表面沒有或極少有氣孔,葉上面通常還有蠟質。

常見的浮葉植物有蓮、睡蓮、水鱉 、荇菜等。

▲ 睡蓮

多年生水生草本,生於池沼、湖泊等靜水水體中,喜陽光、通風良好的環境。

▲ 水罌粟

多年生浮葉草本,花期6-9月,常生活於池沼、湖泊、塘溪中。喜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為池塘邊緣淺水處的裝飾材料,亦可進行盆栽,作為庭院水體綠化植物。

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形態直立挺拔,莖葉挺出水面,根或地莖扎入泥中生長發育,絕大多數具有莖、葉之分,直立挺拔,花色豔麗,花開時離開水面。

▲ 荷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花期6-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期8-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意境深遠。

▲ 黃菖蒲

多年生溼生或挺水宿根草本植物,花期5-6月份,花姿秀美,觀賞價值極高,喜光,也較耐陰,在半陰環境下也可正常生長。喜溫涼氣候,耐寒性強。

▲ 千屈菜

多年生草本,生於河岸、湖畔、溪溝邊和潮溼草地。喜強光,耐寒性強,喜水溼,對土壤要求不嚴。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根扎於水下泥土之中,有的莖生於泥中,全株沉沒於水面之下,為利於其在水中空氣極度缺乏的條件下進行氣體交換,故通氣組織一般都特別發達,葉多為狹長或絲狀。

這類植物在水下弱光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但其花小、花期短,所以一般以觀葉為主。

生態特性方面,由於它們能夠在白天製造氧氣,有利於平衡水體中的化學成分和促進魚類的生長,所以對於水體淨化有一定意義。

▲ 菹草

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秋季發芽,冬春生長,4-5月開花結果,可作綠肥並可淨化水質。

▲ 苦草

為多年生無莖沉水草本,有藥用、觀賞、經濟等多種價值。

▲ 眼子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果期5-10月,生於靜水池沼中。為常見的稻田雜草,有時是惡性雜草,亦是中醫中藥的一種,全草入藥。

相關焦點

  • 溼地水生植物應用種類很關鍵
    中國園林網5月23日消息:在溼地水生植物設計和施工中,個人認為植物種類的選擇是最大問題。這兩年各地開展溼地建設的工程多,溼地具有面積大的特點,用什麼樣的種類直接影響景觀效果和生態效應。
  • 多樣水生植物為溼地留住美
    多種水生植物治理汙水溼地植物在溼地生態系統中擔當重要的角色。它們處於食物鏈的基層,是許多生物的食物來源。溼地植物在水中能形成多樣化的生存空間,植物中沉水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提供了呼吸所需要的氧氣。部分溼地植物由於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汙染物質,更會被運用於汙水處理項目上。
  • 洪新夏:水生植物也要特色化轉變
    作者:何光群 天氣慢慢熱起來了,水生植物的關注度又開始映入人們的視野,據我們的跟蹤了解,這幾年市場對水生植物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早期我們也對杭州景陽綠化園藝經理洪新夏做過話題性的採訪,聽聽他是如何看待水生植物這塊市場的。
  • 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翠湖溼地公園
    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主要是由水稻田、魚塘、低洼綠地改造而成。早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建設,在生態化修復,原生態改造建設的理念下,充分利用該區域現存的水塘和上莊鎮豐富的水資源逐步發展。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辦公室主任 周建嬌介紹道:「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的前身是翠湖種業公司管理的一個水塘,2003年由錦繡大地公司與區水務局提出了建設翠湖溼地的計劃,並由錦繡大地公司出資,對公園的一期進行建設,2005年的5月經建設部批准,公園正式升級為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2008年的3月由海澱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對我市立公園進行接管,同年的5月成立了翠湖溼地公園的管理處,到2013年9月公園基本建設完成
  • 詳解人工溼地常見水生植物特性、功能及其分類!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面對生活汙水治理,人工溼地已被證明是處理生活汙水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手段。秋天到了,公園裡小區內的河道景觀植物很多開始開花結果,給人一種愜意的感覺,夕陽撒落在再力花紫色的花束上,讓人想起很多年前的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 「高清組圖」昆明南滇池溼地成為生物多樣性科普天然大教室
    昆明南滇池溼地成為生物多樣性科普天然大教室 位於晉寧區的南滇池溼地是昆明市首個國家溼地公園,距昆明主城區50餘公裡。昆明南滇池溼地成為生物多樣性科普天然大教室 昆明南滇池溼地成為生物多樣性科普天然大教室 南滇池溼地建設保留湖濱岸線原生態生物多樣性原則
  • 水生植物,清涼美景不可或缺的「花花世界」
    作者| 趙家榮 劉豔玲 徐立銘人類自古就有喜水的天性,水生觀賞植物尤為人們所喜愛,特別是荷花、睡蓮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具有特殊的意味。廣西都安澄江國家溼地公園的海菜花。攝影/吳雙海菜花是典型的沉水植物。
  • 水生植物還有這樣的作用!
    水生植物指的是生長在水體淺區和周圍灘地上的沉水植物群落、浮葉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及溼生植物群落組成,俗稱水草。水生植物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水草旺盛的時候水質清澈,水產豐富,水體生態平衡安穩。缺少水草的時候水質就顯渾濁,水生動植物係數,水體的生態環境軟弱。
  • 河西一溼地小遊園即將完工
    1月底 陳埠港前池溼地小遊園完成主體施工 讓城市更綠、更美、更亮、更淨,株洲一直在行動。位於河西體育中心東側的陳埠港,是天元區主要城市內港之一。經過持續整治,陳埠港截汙、清淤、生態修復等各項治理任務已經完成,港前池溼地小遊園正在綠化施工。
  • 白鷺灣溼地簡介
    白鷺灣溼地系成都環城生態區「六湖八區」之一,規劃面積13.3平方公裡,共分兩期,其中一期總投資15.6億,面積3.3平方公裡,水域面積1平方公裡,植物品種200餘種,喬木10萬餘株,項目於2012年12月動工,歷時5個月,於2013年5月底竣工。項目建成後,形成山水相映、水系相連、綠道穿梭在溼地之間,形成層次豐富的生態景觀,實現了生態效益、景觀效益和產業效益三統一。
  • 山東:微山縣建南四湖水生植物繁育基地 近100種植物
    中國園林網6月9日消息:微山縣在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恢復重建區規劃建設了南四湖水生植物繁育基地,佔地面積300畝,分沉水植物帶區、浮水植物區、挺水植物區、溼生植物區,集中了近100種溼地植物。
  • 南京培育了一批新水生植物
    記者從南京綠化園林局獲悉,在溧水白馬鎮,南京市園林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承擔了「水生植物的引種繁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示範」科研項目,目前引入水生植物示範基地51畝,很快你就能在水裡、岸邊看到許多新鮮的水生植物。
  • 水生植物在水汙染控制中的生態效應
    1.1物理作用  覆蓋於溼地中的水生植物,使風速在近土壤或水體表面降低,有利於水體中懸浮物的沉積,降低了沉積物質再懸浮的風險,增加了水體與植物間的接觸時間,同時還可以增強底質的穩定和降低水體的濁度。此外,植物的存在削弱了光線到達水體的強度,阻礙了植物覆蓋下的水體中藻類的大量繁殖,尤其是在浮萍類植物的溼地系統中比較常見。
  • 從「莫奈的花園」來了解一下我們身邊的水生植物吧
    我們身邊的植物林林總總,大家熟悉的可能是一些陸地上的植物,而植物品種的多樣性,還體現在水生植物上。水生植物在園林景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園林造景幾乎離不開「水」,而水生植物能夠使水景呈現出更加豐富的層次和狀態。 01|睡蓮有多少人對「睡蓮」的喜愛,是源於莫奈的《睡蓮》呢?
  • 絕處逢生的溼地「精靈」 探秘海南珍稀水生動植物
    哈圖 攝  但老林不知道,他眼前這朵不起眼的小白花,學名叫做「水菜花」,屬於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在關注植物的專家眼裡,它算得上稀罕物。  「水菜花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可作為溼地水質的指示性植物,科研價值也很高。」
  • 【水生植物】身邊常見、常用的水生植物匯總
    今天椰楓生態給大家科普一下身邊常見、常用的水生植物:  一、睡蓮    睡蓮又稱子午蓮、水芹花,是屬於睡蓮科睡蓮屬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蓮是水生花卉中名貴花卉。外型與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葉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和花浮在水面上。睡蓮因晝舒夜卷而被譽為「花中睡美人」。
  • 長江流域首次發現外來入侵水生植物——『扁葉慈姑』
    長江流域首次發現外來入侵水生植物——『扁葉慈姑』中國花木園林快訊 記者柏斌報導 湖北秀湖植物園聯合華中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西九江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湖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最近在長江流域首次發現一種外來入侵水生植物——『扁葉慈姑』。
  • 尾水處理溼地公園發揮生態效益 首個省級溼地公園創建正當時
    雖然溼地資源在全市並不突出,溼地公園創建和保護工作也相對起步較晚,但是近兩年來,在當地市委市政府及林業部門的努力下,溼地規劃和建設工作也是火如荼開展了起來,人工生態溼地公園和自然溼地公園保護都呈現出不同的特色。
  • 什麼是溼地,為什麼保護溼地...溼地知識你知多少?戳進來為你科普!
    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溼地? 陳世康 《溼地公約》對溼地的定義是國際公認的,即: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溼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潮溼或淺積水地帶發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綜合體。
  •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黃河溼地保護的「吉利樣本」
    11月20日早晨,出洛陽龍門高鐵站,直接搭乘汽車,行駛一個多小時,甘肅日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採訪報導組來到洛陽市吉利區,探訪吉利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修復、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