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部門制訂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遏制物種衰退
《方案》還對七大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提出具體的保護重點和保護任務。以長江為例,《方案》指出,長江流域長期圍湖造田、挖砂採石、交通航運及幹支流部分已建、在建水電站,壓縮了水生生物生存空間,導致水生生物棲息地破碎化。汙廢水排放導致部分水域水汙染問題突出。外來入侵物種種類數量不斷增加,影響範圍不斷擴大。
-
關注長江水生生物:長江流域25萬人
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記者楊希偉、姚潤豐)在被譽為我國淡水漁業搖籃的長江流域,目前仍有25萬多人靠水吃水,從事著傳統的漁業捕撈。 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陳毅德在此間舉行的長江論壇上介紹說,長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漁業產區,漁業產量約佔全國淡水水產品產量的60%,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水生植物中的「美麗殺手」
入侵植物是指對生態構成危害或對農、林、牧等造成經濟損失的外來植物。雖然入侵植物種類所佔比例較小,但是帶來的經濟損失卻不可忽視。我國外來入侵植物造成的損失每年數以億計。近年來,一些「顏值高」的水生入侵植物更是蛻化成為「美麗殺手」,她們泛濫成災,在水域中「笑傲江湖」。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水生植物中的「美麗殺手」。
-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江蘇,魚米之鄉不可無魚11日,江蘇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總體方案經專家論證通過,下月啟動普查。今後3年,江蘇將對全省近海及淡水水生野生動植物展開全面普查。這是近40年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生物資源,也是江蘇省首次調查水生動植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
-
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江湖行」舉行武漢開放日,用最先進技術摸底長江...
農業部科考船停靠漢口,對市民開放參觀作為外來物種的小龍蝦,對長江生態究竟會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摸清長江現存的水生生物種類和數量?昨日,中國漁政001號停靠在漢口漁政碼頭,水生生物專家為武漢市民帶來一場科普大餐。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7月4日,大理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採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線,流域內水田、溼地、生態調蓄帶、河道,摘除福壽螺卵塊,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
廣東水域有哪些常見外來水生生物?
入侵現狀目前鱷雀鱔在廣東多個地區均有發現,其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對水產養殖業和本土水生生物均有嚴重威脅,在極端情況下對人類健康也有一定威脅,是危害極大的外來水生生物,需加強防範和管理。入侵現狀藍鰓太陽鱸原產於北美五大湖流域,作為食用和觀賞魚類引進。近年來在我國大別山區和兩廣地區屢有發現。該魚具有極強的侵入性,需加強養殖管理並開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由於評估不充分,正常的物種引進最終導致入侵。如上世紀80年代,福壽螺作為高蛋白特種經濟動物首次引進我國廣東省,隨後又被引入到長江以南各省養殖。因其具有生長迅速、繁殖力和適應力強等特性,很快在南方大部分地區形成自然種群,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巨大損害。
-
外來植物在寧夏
黃花刺茄於2016年12月12日被我國生態環境部列為: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外來物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嚴重危害到中國的生態壞境。「黃花刺茄在銀川也有分布。2019年我們首次在大武口發現,當時有少量,今年再去,僅在大武口一水溝兩邊,就分布密集。」
-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最近全國各地都在漲水。各地的河流水位暴漲。不管是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的部分沿岸城市。這就間接導致了很多江河的水生生物跑到了大街上。這不一位老大爺在淮河岸邊,守株待兔,抓到了一隻外來物種。
-
首次水生生物資源普查啟動 擬對放生說「不」
青鱂已成瀕臨絕種的魚類,外來魚類入侵是主因。食蚊魚被夾帶在進口觀賞魚中入境,遊入江蘇水域,經過近二十年的繁衍,數量已很可觀。 雖然太湖裡並未發現食蚊魚,但「江河湖海都是相通的水系,既然在小河裡發現了食蚊魚,也不排除湖裡存在的可能」,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沒有做過類似調查,也較少關注小河裡的魚類資源,但確實在太湖裡發現了雀鱔、紅尾護頭鱨等觀賞魚類,而這些魚大多是來自南美的外來物種。
-
控制外來植物入侵的新思路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彭少麟團隊首次提出叢枝菌根真菌(AMF)對外來植物入侵的促進作用具有土壤磷濃度依賴性,並揭示其內在機制。
-
合江縣赤水河流域發現40多條長江鱘
近年來,合江縣把長江、赤水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修復保護擺在突出位置,打出系列組合拳,取得階段性成效。赤水河流域作為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水源生物生存環境不斷改善。近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對合江縣赤水河流域科研監測時就意外發現40多條有著「水中大熊貓」稱號的長江鱘。
-
全國已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增至660多種,棄用後「黑化」的豬飼料上榜
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與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數據比較,全國已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多了170多種,增加了三成多。一些外來入侵物種甚至成為新的優勢種群,被錯認為「土著」。
-
湖北之聲報導:系列報導《2020,湖北三農觀察》第六篇:根治長江流域...
曾幾何時,水花生、水葫蘆一度蔓延長江流域水域,堵塞河流、惡化水質,甚至嚴重到造成魚類和其他水生物種大面積死亡,成為長江流域水域的「生態之痛」。近日記者走訪長江流域荊州段、宜昌段等重要水域發現,在一種被當地人稱為「甲蟲大軍」的抗擊下,水花生蔓延的現象得到根本遏制。那麼這種「甲蟲大軍」能否持續發揮作用?其他生態汙染能否也採取同樣方式治理?
-
中國成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
外來物種或作為牧草、飼料、工業材料、藥用植物、蔬菜、草坪、養殖、觀賞、生物防治等目的而被有意引進,或是隨引進的原木、苗木、花缽、土壤而被無意傳入。其中,大陸約有50%的外來植物和25%的外來動物是有意引入的。外來入侵物種遍布中國,涉及幾乎所有生態系統中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發現入侵物種。物種入侵涉及森林、水域、溼地、草地、農牧區和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解決不了問題
美味的小龍蝦、嬌小可愛的牽牛花、五彩斑斕的巴西龜……這些可都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外來生物水葫蘆可治理北方流域水華
實際上,很多外來入侵的物種,比如水葫蘆,在長江以南都蔓延泛濫成災,但在北京,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北京冬季氣溫比較低,
-
青浦區檢察院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
你聽過福壽螺嗎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
-
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在行動|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你聽過福壽螺嗎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