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2020-07-17 野釣小助手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

最近全國各地都在漲水。

各地的河流水位暴漲。

不管是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的部分沿岸城市。

都出現了洪水倒灌的現象。

這就間接導致了很多江河的水生生物跑到了大街上。

這不一位老大爺在淮河岸邊,守株待兔,抓到了一隻外來物種。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他還以為是一隻烏龜,其實這不是烏龜。

不是烏龜,是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動物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世界最大的淡水龜,這類動物體型大且攻擊性強,除了短吻鱷較少有天敵。所以生長繁殖速度較快,因為天敵比較少。

鱷龜魚的外形特徵。

鱷龜和烏龜長得非常像,一般人都會把它誤認為是烏龜,其實它是烏龜和鱷魚的結合體,因為身子部分像烏龜,尾巴部分像鱷魚。所以大家稱之為鱷龜魚。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鱷龜魚的頭部較粗大,不能完全縮入殼內,脖短而粗壯,吻尖,尾巴尖而長,兩邊具稜,稜上長有肉突刺,尾背前邊三分之二處有一條鱗皮狀隆起稜背,並呈鋸齒口狀。

鱷龜魚的特點。

鱷龜的食性雜,偏肉食性,喜夜間活動、攝食。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鱷魚龜四肢粗壯,肌肉非常的發達,爪子尖而有力,善於爬行,在水中表現得非常的溫順。

一旦離開水,在陸地上表現得就非常的勇猛,有點像坦克一樣,在陸地上橫衝直撞。

經常息棲在江河、湖泊等淡水水域之中。

鱷龜魚能吃麼?

很多專家說不要放生,直接吃掉。

其實這裡不能盲目的去吃鱷龜魚。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為什麼這麼說?

這裡要區別種類,因為有大小鱷龜魚之分。

1是大鱷龜魚。

大鱷龜魚已經瀕臨滅絕,所以被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所保護,換一種說法就是,這類鱷龜魚是國家保護動物,你要是吃了,肯定是要蹲監獄的。

所以這類鱷龜魚是千萬不能動的。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還有一類體型特徵和大鱷龜魚不一樣。

2是小鱷龜魚。

這就是小鱷龜魚,這是名副其實的外來入侵物種,國內有飼養的,也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所以可以食用。

在國內小鱷龜魚,又叫肉龜魚,有些人把它當成寵物來飼養,有些飯館把它拿來煲湯用,價格其實不是非常貴,一般情況下在25元每斤左右。


洪水讓外來物種自投羅網!淮河流域遭入侵,驚現16斤重鱷龜魚

我是一個純粹的釣魚人,分享釣魚人自己的故事,介紹野外釣魚經驗技巧,為釣魚人呼籲自身的權益,寫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共同交流學習進步,感謝您的閱讀和轉發!

聲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或者今日頭條平臺熱點圖庫提供的「版權圖片」,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或今日頭條平臺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關焦點

  • 邕江發現生性兇猛的外來物種鱷龜,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外來生物
    經辨認,這隻動物是一隻鱷龜,屬於外來物種,它四肢粗壯有力,指甲彎曲尖利,背上有3條凸起的縱走稜脊,盾片成棕褐色,背甲的邊緣有許多鋸齒狀突起。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比如有鱷龜、清道夫魚、羅非魚、福壽螺、鱷雀鱔等等,都會破壞當地生態平衡。外來物種的瘋狂襲擊,不但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導致森林、水域和農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在當前,外來物種入侵引發了多種生態危機,而一些有意或者無意的「放生」行為,正導致「外來物種入侵」愈演愈烈。     1「食人鯧」頻出自然河流中     專家介紹說,食人鯧是對一類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這種魚有「植食性」和「肉食性」兩種。通常說的食人鯧,指一種肉食性紅腹鋸鮭脂鯉。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外來入侵鱷龜無天敵 常熟「無敵龜」終被紅燒
    近日,一隻冬眠剛剛醒來的大烏龜被當地居民捕獲,隨後經過專家鑑定,為外來入侵物種——鱷龜,這種烏龜在當地沒有天敵,處在尚湖水生動物食物鏈頂端,專家建議市民不能隨意丟棄「放生」,但是這隻重7.65千克的烏龜食量巨大,每天要吃0.5千克肉,讓捕獲此龜的市民左右為難。
  • 河裡撈出一「外來入侵物種」,20cm長!專家:極其兇狠
    認識它嗎它叫"巴西紅耳龜"是只"外來入侵者"體長約 20 釐米、寬 10 釐米足有 3 斤重當天巡護呼蘭河流域,共清理地籠、大旋、掛子、魚帳子、大筐、花籃子等捕具 101 件,總長度約 4000 米;解救放歸地籠中被困的鷸鳥 1 只、斑嘴鴨幼體 1 只,解救 1 只巴西紅耳龜,解救放生各種魚、蝦、螺等 300 斤左右。
  • 外來物種入侵?四川村民捕獲大量兇猛「鯊虎魚」,村民:鮮嫩好吃
    養殖業發展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外來物種入侵。 尤其是每年的汛期,洪水泛濫之後,大量養殖場、魚塘被淹,往往周邊和下遊的塘河裡,就會成為逃逸外來水產的「天下」.......
  • 長沙市民在撈刀河裡捕到23斤重鱷龜:會主動攻擊人
    5月31日上午,長沙縣安沙鎮譚坊村腰塘組村民粟樹林在撈刀河河邊收鱔魚的時候,發現鱔籠裡有一隻看著像巨型「腳魚」的動物。經查,這是美洲鱷龜,這也是在長沙縣北部鄉鎮首次在野外發現這一外來物種。   「當時將其打撈上岸,仔細一看,像龜不像龜,像鱷不像鱷,長約45釐米,寬約30釐米,回家一稱居然有23斤重。」粟樹林說,附近村民聽說他抓到一隻「怪龜」,紛紛來圍觀。
  • 三部門制訂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遏制物種衰退
    加強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建設,推動建立漁業資源保護與修復和水產種質資源庫。開展水生生物關鍵洄遊通道研究,建立洄遊通道評估與建設技術體系。實施增殖放流、生態調度、灌江納苗、江湖連通等修復措施,推進水生生物洄遊通道修復工程、產卵場修復工程和水生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強化外來物種入侵防治,定期評估入侵狀況,建立外來物種入侵防控預警體系。
  • 是外來物種鱷龜!
    鱷龜原產於北美和中美洲,長相酷似鱷魚,故稱鱷龜,其脖短而粗壯,領背長有褐色肉刺,尾巴尖而長,兩邊具稜,背殼很薄。鱷龜是龜類中最兇猛的一種,體型大且攻擊性強,小魚,小龍蝦,各種貝類及各種水果蔬菜等都是其獵食的對象,野外個體還會捕食蛇類,鳥類。繁殖生長速度快,如果隨意放生野外,會吞食本地魚類等物種,破壞生態平衡。
  • 外來物種越來越多,路亞人任重而道遠啊!
    物種入侵!長江水域發現可怕的「食人鯧」在長江鄱陽湖,有不少釣魚人都釣起過這種看起來有些怪異的魚,它們滿口長著類似「人牙」的怪齒,能輕鬆將魚線咬斷。「有時候正釣著魚,提上魚竿後發現魚鉤不見了,魚線被齊刷刷截斷,還以為是水耗子在作怪!」有釣友講道:「自從釣上這種怪魚後,才知道原來是它們在水底搗亂。」很多釣魚人將這種怪魚視為外來入侵物種,釣起後就索性扔在一邊,讓其自生自滅。
  • 釣了這麼多年魚,還是頭一次釣到大鱷龜
    到達釣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架起釣竿,打下重窩,坐起幻想著各種魚獲。但自始至終沒想過會釣上烏龜。開始無魚咬鉤,半小時後,魚浮出現不規則抖動,像是小魚鬧鉤,就耐著性子等,怪了,不送漂也不拉漂。準備換食,卻拉不動,幾經周折後竿能拉動了,不像魚,以為是掛著塑膠袋,誰知拉到邊上是一隻五六斤重的烏龜。
  • 景觀河內有人捉到怪魚 原系外來入侵物種雀鱔
    昨天,吳先生通過本報熱線反映,廣益佳苑的景觀河內,有人捉到一條怪魚,吳先生擔心那是外來物種,再次被放生會影響生態環境。10日下午四五點鐘,王師傅、劉師傅幫廣益佳苑小區內的景觀河清淤時,發現一個「怪傢伙」。王師傅用鐵鍬敲了一下,它毫髮無傷,繼續往前遊,「魚皮特別硬,像層盔甲」。兩人合力將它扣住,往塑料口袋裡按,這才帶上了岸。「怪傢伙」是一條魚,長約85釐米,七八斤重。有意思的是它的嘴有十多釐米長,嘴中的牙齒特別鋒利,「長得像是鱷魚」。
  • 外來物種入侵重慶!!!
    網友的調侃固然可以付諸一笑,但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近幾年卻層出不窮,並且危害越來越大。目前,重慶外來入侵生物多達53種,其中最具危害性的有空心蓮子草(水花生)、鳳眼蓮(水葫蘆)、福壽螺等6種。入侵路徑作為有用植物引入一般而言,外來物種的進入分為無意引入和有意引入兩種途徑。
  • 外來入侵物種有多可怕?一條魚讓美國怕了10年,在中國卻賣出天價
    近些年,國內關於外來物種入侵的新聞可謂是屢見不鮮,從恐怖的南美「食人鯧」,北美清道夫、牛蛙,到小龍蝦、福壽螺等。無一例外,它們都來勢洶洶甚至一度橫行霸道,但很可惜,這些外來入侵物種遇到了全世界最善於烹飪的中國人。
  • 淮河流域的地理缺陷
    1、大旱時期1~12月均可見0流量,這還是淮河幹流,也就南部山區不斷流,氣候差得一逼。大旱永遠比洪水多,所以修建一大堆山區和平原水庫,代表為洪澤湖,可惜水淺、庫容量小、佔用土地面積大、蒸發量也大。2、洪水時期,30天洪水量從0流量可暴增到1萬立方米每秒,洪水向下遊推進過程中遇到洪澤湖倒比降,導致全部上遊形成蓄洪區。
  • 外來入侵物種——尼羅羅非魚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體側有 9~10 條黑色的橫帶,成魚較不明顯。背鰭鰭條部有若干條由大斑塊組成的斜向帶紋,鰭棘部的鰭膜上有與鰭棘平行的灰黑色斑條,長短不一;臀鰭鰭條部上半部色澤灰暗,較下部為甚;尾鰭有 6~8 條近於垂直的黑色條紋。雄魚的背鰭和尾鰭邊緣有 1 條狹窄的灰白色帶紋。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7月4日,大理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採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線,流域內水田、溼地、生態調蓄帶、河道,摘除福壽螺卵塊,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 外來入侵物種——紅腹鋸鮭脂鯉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背鰭 16~18,臀鰭28~32,尾鰭頂端微凹。體色多樣不定,取決於年齡和生活環境條件的不同,體側和頭部的顏色隨年齡變化會有所變化。10~15cm 長的健康個體,背部從藍灰色到棕灰色;體側淡棕色到微橄欖色,並散布銀色具金屬光澤的小點;身體下部,包括胸鰭和腹鰭,則呈現淡紅色到血紅色;背鰭和尾鰭外緣黑色,內側微白;臀鰭紅色具黑緣。
  • 物種入侵!釣友在長江釣到「食人鯧」,無序放生該停一停了
    物種入侵!長江水域發現可怕的「食人鯧」在長江鄱陽湖段,有不少釣魚人都釣起過這種看起來有些怪異的魚,它們滿口長著類似「人牙」的怪齒,能輕鬆將魚線咬斷。「有時候正釣著魚,提上魚竿後發現魚鉤不見了,魚線被齊刷刷截斷,還以為是水耗子在作怪!」有釣友講道:「自從釣上這種怪魚後,才知道原來是它們在水底搗亂。」
  • 廣西食人魚傷人引發關注 民眾擔憂外來物種入侵
    在內陸江河裡發現食人魚,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民眾擔心外來物種的入侵破壞本土生態平衡並引發災難。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邊給小狗洗澡時,突然遭到三條兇猛的魚類攻擊,其中一條咬傷其手掌並被抓獲。該魚經廣西水產專家鑑定,確定其為桑氏鋸脂鯉,是食人魚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