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賦予網絡文學新氣象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在剛剛過去的3月,一部名為《都挺好》的都市情感劇紅遍大小螢屏。正如《大江大河》一樣,這依然是一部由網絡文學改編成的電視劇。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文學自身不斷迎來進化和迭代。近日發布的《2018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如今的網絡文學在各個維度均展現出全新面貌,其中新生代的崛起和粉絲價值的凸顯更促使行業產生內生式的升級和變革。

「95後」「佔領」網絡文學

1997年年末,一個名叫「榕樹下」的文學網站成立,網站首頁是新鮮的綠色,榕樹之下,一男一女相對而立,女孩的裙擺被風揚起。1998年,網名為「痞子蔡」的臺灣作家蔡智恆在BBS(電子公告牌系統)上發表半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開啟了網絡文學的先河。時代的變遷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文學的生產方式,拓展了文學發表的渠道,榕樹下、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等網絡文學寫作平臺應運而生,安妮寶貝、李尋歡、今何在等一批批作家也從網絡中成長起來。

20多年過去,網絡文學已擁有超過1400萬的註冊作者、超過4億的讀者與超過1600萬種的作品。其中,年輕人成為主力軍。《報告》指出,曾被預測將成為全球最大消費群體的Z世代(「95後」)用戶,正在加速「佔領」網絡文學領域。2018年,「95後」網文用戶規模同比提升近20%,付費用戶規模同比提升近15%。作為與網際網路共同成長的一代,「95後」具有注重精神享受、易受興趣內容驅動、重視個性化表達的特徵,擁有著強大互動、傳播和消費能力的他們,為網絡文學領域帶來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在作者層面也體現出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新銳作家在寫作平臺上脫穎而出。從閱文集團2018年新增作家群的年齡構成來看,「90後」作家佔比超七成,「95後」作家佔比近五成。與年輕讀者群體在年齡層和價值觀上的契合,他們更懂「圈粉」和「埋梗」,在維持粉絲黏性和個人熱度上也更有優勢。如今的網絡文學市場呈現出一派年輕氣象。

網文用戶向粉絲轉化

隨著用戶年齡構成的變化,如今的網文閱讀已不僅局限於你寫我讀的單一閱讀層面。《報告》指出,這群天然成長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具有活躍、個性、年輕等特徵的用戶正向粉絲轉化。網文特有的粉絲生態正在構建,用戶活力和產業價值逐步被喚起。

在網絡文學領域,月票是衡量用戶閱讀量和粉絲行為的指標之一。這是一種專門為網絡文學付費用戶設計、以付費閱讀作品為投票對象的虛擬選票。2018年,閱文集團TOP100作品月票總量同比增長超過35%,單書年度月票首次突破100萬。同時,擁有「盟主」(指在起點中文網等平臺上,單本作品消費達1000元及以上的粉絲)這一網文圈專屬粉絲稱號的人群數量達到歷年最高。付費用戶不僅花錢看書,也熱衷投票,這無疑說明用戶抱有較高的參與熱情。

此外,新生代愛互動、愛表達的特點,推動了網絡文學社交化閱讀的盛行,「吐槽」是他們的日常。2017年,閱文集團旗下APP(應用程式)推廣「本章說」功能,用戶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即時地抒發自己的態度、意見並分享。數據顯示,閱文集團旗下評論數量前50的作品累計產生超2800萬條。2018年,《大王饒命》成為網絡文學史上首部評論量超150萬的作品,單章評論量近1.5萬條。如今,10萬以上評論量已成為爆款作品的標配。據統計,起點國際平臺內點擊量超千萬的作品累計產生評論量370多萬條。

打造IP多元發展

圍繞作家、作品、角色,新生代用戶的熱愛釋放出巨大能量,推動網絡文學及其衍生品的發展。在閱文集團旗下平臺,有超過百萬的粉絲為自己喜歡的作品角色點讚助力,熱門作品《全職高手》中的主角「葉修」則跨界成為麥當勞產品的代言人。而網絡文學被改編成爆款影視劇更非新鮮事。《將夜》、《如懿傳》、《天盛長歌》、《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等多部網絡文學落地,「劇粉」和「原著粉」之間的雙向遷移和流動使得IP(智慧財產權)改編劇和原著作品實現人氣的雙攀升和良性循環。

粉絲用戶歡迎、IP多元開發的基礎源自網絡文學的精品內容。隨著行業發展逐步深化,題材多元化成為內容發展的新趨勢。熱門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等傳統題材上,現實主義、二次元等垂直細分題材越來越受歡迎,2018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TOP50的作品就覆蓋了10餘種品類。與此同時,當代讀者更愛當代表達,貼近當下人群的興趣熱點,接地氣、有溫度、正能量的作品更容易引發讀者共鳴。一直以玄幻小說寫作見長的作家唐家三少,創作《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擁抱謊言擁抱你》等現實題材作品,反響良好;根據阿耐小說《大江東去》改編、講述改革開放的電視劇《大江大河》好評如潮。專家表示,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步伐不會停歇,應繼續努力推動正版化、鼓勵其產出更多優質內容,保證良性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得不說,唯點擊曝光論的時代已經過去,粉絲生態正在「讓閱讀超越閱讀」,網絡文學的產業價值才顯露出冰山一角,更多價值有待發掘。(記者 何欣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01日 第08 版)

相關焦點

  • 「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發布:新生代崛起,中生代穩固
    「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發布:新生代崛起,中生代穩固 澎湃訊 2021-01-1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年網絡文學:內力深厚 別有洞天
    然而,即便在此情形之下,網絡文學的發展仍別有洞天。在「粉絲經濟」的支撐下,受技術、市場和政策交織影響的網絡文學,在商業模式、互動機制等方面都有新發展,在作家作品層面更有重大轉型和進化。雖被外部力量反覆衝擊,但「內力深厚」的網絡文學仍穩步向前。近年來,網文行業內部最大的事件是免費閱讀的崛起,以及由此引發的免費閱讀與收費閱讀之爭。
  • 網絡文學當與時代同行 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網絡文學創作者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向中華文化的回歸、對時代精神的回應,正在從不自覺走向自覺    網絡文學在中國已經走過20多年曆程。不久前發布的一項網絡文學發展報告指出,題材多元化,成為網絡文學內容發展的新趨勢。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 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
    本屆活動還首次邀請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的作者、譯者,以及韓國、泰國網絡文學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堪稱一場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和創新性的行業盛會。  從輸出到聯動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促進世界文化交流  當下,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正經歷從內容到模式、從區域到全球、從輸出到聯動的不斷升級。
  • 打造網文新生代 第二期湖南網絡文學新人培訓班在長沙舉辦
    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通訊員 陳彩霞 記者 謝添翼)11月14日上午,第二期湖南網絡文學新人培訓班「長沙學院專場」在中國網絡文學小鎮舉行。湖南省作協副主席、省網絡作協主席餘豔,長沙學院影視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譚文鑫及長沙學院學生等共70餘人參加開班儀式。
  • 紹興網絡作協與掌閱文學交流活動順利舉行
    12月8日,紹興市網絡作協與掌閱文學、笛揚讀書會合作,邀請掌閱白金作家,有「網絡歷史小說之王」之稱的作家月關來到柯橋「有書會」舉辦交流會。月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掌閱籤約大神作者,網絡文學白金作家,被譽為「架空歷史小說第一人」。
  • 喜劇新生代:電視、網絡對電影的一次人才反哺
    開心麻花、德雲社、大鵬團隊、遼寧民間藝術團、大碗娛樂、萬合天宜等新生代喜劇團隊,他們中既有如沈騰、馬麗、賈玲、喬杉、白客等接受過專業藝術院校教育的科班人才,也有如郭德綱、嶽雲鵬、小瀋陽、宋小寶等出身草根,在曲藝領域有大量經驗和實踐的民間藝人。
  • 起點17年,一部網絡文學浮沉史
    創意大爆炸「當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文學網站出現後,無論是作品的數量,還是整體的內容質量,或是創意、寫作手法,都有了爆發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網民數量還偏低的情況下,在短期內,網絡文學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前網文作家、現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表示。在楊晨看來,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區別,絕不只是把紙上的文字「搬到」線上,更重要在於和讀者的互動。
  • 網絡文學 一字千金
    讀者付費閱讀,網絡文學網站與寫手分成——這種商業模式催生出一支數十萬人的碼字大軍,其中佼佼者早已名利雙收。
  • 《燃魂傳》來了,《仙劍》作者管平潮再掀網絡文學「軒然大波」
    如今,網絡文學全IP運作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早在IP元年爆發前,網絡文學產業已經讓咪咕公司嗅到了商機,並催生出一個以網絡小說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全新行業,並延伸到了遊戲、漫畫、商品和線下商店等衍生產業,形成咪咕生態產業鏈。
  • 2019網絡視聽新生代峰會在成都召開
    5月29日,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正道致遠,創新致勝——網絡視聽新生代峰會」在成都舉行。以微博、抖音、喜馬拉雅、得到App為代表的多家新生代網際網路視聽企業出席了本次峰會,涵蓋社交、短視頻、音頻、直播等多個垂直領域。
  •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式上,以筆名JKSManga寫作的英國作者傑克·舍溫在接過「最受歡迎原創作品」獎時如是說。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經翻譯走出國門,中國網文在海外的影響不斷擴大,正在實現國內外同步「圈粉」。其中,雲集閱文集團等頭部企業的上海是網絡文學重鎮,立足於上海開放的國際化土壤,成為網文「出海」主要推手之一。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三級跳」,實現整體上的遞進式發展,傳播路徑越來越清晰●人工翻譯與人工智慧翻譯相結合,優勢互補,或可為中國網絡文學作品規模化出海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中國網絡文學的大眾化屬性,以及網際網路時代賦予網絡文學傳播的先進性,使網絡文學攜帶著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以巨大想像力重構了社會生活
  • 中國網絡文學的二元性
    對中國網絡文學的評價歷來充滿分歧,肯定者強調網絡文學的革命性、新生性,強調它在文學生產、閱讀與傳播範式方面的巨大轉型意義,否定者指斥網絡文學的大眾化、淺薄化,認定它是大眾讀物,是文字垃圾。這種爭論從網絡文學興起之初就開始,到現在20年過去了,爭論仍在持續,在筆者參加的一些網絡文學會議上,時常會看到雙方爭得面紅耳赤。
  • 千篇一律的文風,近乎一樣的文案,網絡文學,一個套路打天下
    有這麼一段時間網絡文學圈子都在流行著一句話: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得妙不妙。很多網文界大佬的事例也是印證了這句話,如天蠶土豆、唐家三少等。他們出來的作品一直都在用著以前慣有的寫作套路,然而到現在,這些作品依舊還是很火,同時也有更多的IP開發價值。這麼看來,他們這些作者是成功的,但是為什麼依舊有人質疑他們呢?
  • 正確認識網絡文學的社會功能
    :   新世紀以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迅猛,截至目前,我國網絡文學作者已突破1500萬人,網絡文學用戶規模超4億,佔網民總量的50%以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作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網絡文學組織化建設順應時勢,有了大幅提升,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的各種服務、管理、扶持、引導措施不斷出臺,創作扶持力度持續增加,專題培訓活動不斷開展,魯迅文學院舉辦了多期網絡文學作家高級研修班,使中國網絡文學開始有序健康發展。
  • 聚焦:全國網絡文學的「路橋現象」
    路橋獨特的文化環境,成為滋養網絡文學發展的沃土,該區對網絡文學、網絡影視的重視,吸引了一批網絡作家前來體驗生活和創作。  網絡文學從業者形成四個代層  台州的網絡文學從業者年齡跨度大,老中青少四代具備。
  • 網絡文學沒有變本質 網絡技術沒有「原罪」
    隨著網際網路的誕生和發展,網絡文學的出現,一個問題產生了:網絡到底有沒有改變文學的本質?先進的網絡技術是否必然導致人性的荒蕪、藝術規律的湮沒和是否扼殺了文學?我認為,勿庸置疑,網絡是始終無法改變文學本質的,而且,網絡的巨大影響力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既不是空前的,更不會是絕後的。
  • 聚焦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助力南京「文學之都」建設
    在為期3天的研討考察中,百名網絡作家聚焦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熱情交流創作經驗,積極探討網絡文學未來的發展,也通過實地考察學習,切身感受南京獨特的城市魅力和「文學之都」的深厚底蘊。 A  聚焦精品創作,網絡文學亟待質量提升《2019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網絡文學作品達2590.1萬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1.7億元,網絡文學海外輸出作品數量達3452部。網絡文學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不可或缺的存在,發展網絡文學已成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諸暨市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二屆一次理事大會圓滿舉行
    廣大新生代企業家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新發展理念的背景要求,緊扣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目標任務,加快轉變理念、改變戰略,真正做到會改變、敢改變、善改變,努力在新變化中把握新機遇、創造新氣象。徐良平強調,要爭做學習型企業家,主動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新科技,進一步補足思想上的「鈣」、養足精神上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