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原子彈複製模型
核彈頭的體積依原理、當量、技術水平不同,存在一定差異,且隨技術進步,體積仍在不斷縮小。
比如,1945年8月6日投放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作為人類首顆投入實戰的原子彈,其屬於「槍式」起爆的濃縮鈾彈,在外形上相對「瘦長」些(這也是「槍式」原子彈的共同特徵),「小男孩」原子彈的具體大小為長3米,直徑71釐米,重4.4噸。爆炸當量約1.5萬噸TNT。
「胖子」原子彈複製模型
而1945年8月9日在長崎投放的「胖子」原子彈則屬於內爆式的鈽彈,因此在外形上就「圓潤」些,「胖子」原子彈長3.3米,直徑1.5米,重4.67噸,爆炸當量約2.1萬噸TNT。其整體構造其實與1945年7月16日在美國試爆成功的人類第一顆原子彈「小玩意」相類似,這兩顆原子彈屬於「姊妹彈」。
美搭載 W87 核彈頭的 MK-21 MIRV
作為對比,美國射程1.2萬公裡的 UGM-133A 「三叉戟」 II 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其通常攜帶8~12枚 W76 或 W88 核彈頭,由MK-4/5 MIRV(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承載。承載 W76 和 W88 核彈頭的 MIRV 外形為圓錐狀,長約1.75米,最大直徑約0.55米,重約362千克,爆炸當量則達到47.5萬噸TNT,約是「胖子」原子彈的22.6倍,W88也可算作是當今核武製造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