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博士:青蛙在河裡歸水利局管 上岸屬林業局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在大學裡待了十多年,江沈紅見慣了一門心思考公務員的學生,有些從大二就開始準備,有些考了三四次還在考。可是當一個畢業後在基層做公務員的學生回來告訴他「工作不開心」,問他該怎麼辦時,他不知道怎麼回答。

  這時,已是湖北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的江沈紅才意識到,他和許多人一樣,並不了解基層公務員在做什麼,工作生活到底什麼樣。

  在自己四十歲的時候,他決定體驗一把。抓著湖北省委組織部每年都會組織博士團服務活動的機會,他安頓好在武漢的媳婦和上小學的兒子,經歷8個小時的山路顛簸,成為神農架林區文體新廣局的一名掛職副局長。

  每個夜晚,對著臺破舊的聯想電腦,江沈紅將每天所見所感一字一字敲下來,總共積攢了30萬字、96篇掛職日記。武漢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教授評價,這些日記「記錄了基層公務員現狀」。

  10個通過了招考要來的大學生,真到報導的時候走了6個

  「下午,當我進入辦公系統一看,有50個待處理文件!」某個夜晚,掛職副局長江沈文重重地在電腦上敲下這行字。

  他已經不記得是哪一天。這個做了10年輔導員,管了9年學生就業工作的副院長到了神農架才知道,這幾乎是基層公務員每天的生活。

  江沈紅曾統計過各科室加入省級工作QQ群的情況,發現各科加入的省級工作群接近50個了。「如果每個群一天只發布一件事情,一天就有50件了,這還不包括區一級的工作群。」他說。

  而且,各個辦公室門前基本掛著兩三塊牌子,法規科、掃黃打非科、產業科都在一個辦公室。

  與繁雜工作相對應的,是緊巴巴的編制。幾個科室裡「最富裕」的是管著掃黃打非科和產業科的鄧科長,手底下有五六個兵。新聞科、廣電科只有「科長光杆司令一個人」。

  「有時候這個人去開會,辦公室裡連接電話的人都沒有了。」江沈紅說。即便管著最多人手的鄧科長,也是常常晚上12點才回家。

  當晚,他將這些困境一字一字地敲進了電腦,「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他感嘆道。

  其實一開始,江沈紅聽說是被分配到林區黨校。「前四年的博士團服務,文體新廣局一直沒分到人,他們很想要一個人才。」

  在某次會議上,他聽到當地某個書記說起有一次招聘,「10個通過了招考要來的大學生,真到報到的時候走了6個。」

  如今,局裡工作人員的平均年齡超過40歲,「正規本科院校畢業的是少數」,高學歷的人更不用提了。

  江沈紅想起了那個考上村官過得不開心,然後又到上海找工作的學生。在一年的掛職中,鎮上不少有心思的人如同他那個學生一樣,試圖再次考到更高一級的部門,離開神農架。

  「在這裡,往上走太難了。」鄧科長曾向他感慨。

  同剛進入體制內的年輕人一樣,鄧科長進入文體新廣局時,也曾有過好好幹朝上走的想法。然而在這個有著將近1000名公務員的林區,整個區有四個副廳,七個正處。他們的局長,年過50的一把手,幹過鄉鎮書記,幹過環保局副局長,終於在進入體制內的30多年後成為正科級的局長。

  作為掛職副局長,江沈紅分管了辦公室、新聞出版科。在一年的時間裡,辦公室主任換了三個人,「這是基層缺人的一個真實寫照」。

  如今的主任是40多歲的劉姐。曾有局裡的人感慨,劉姐幸好是單身,不需要照顧孩子丈夫。否則,這樣沒有周末、接待領導很晚回家的日子得引來多少家庭糾紛。

  來到神農架時,江沈紅已是湖北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按照行政級別是副處,而局長雖是一把手卻是正科。因不會開車的局長常外出,江沈紅兼任了局長的司機。「副處來給咱們開車呢,」局裡的人開玩笑道。

  「青蛙,在河裡的時候歸水利局管,到了岸上就屬林業局管了。」

  剛進入文體局這座牆皮早就脫落的四層樓房時,「文體新廣」四個字一度難倒了博士江沈紅。

  在武漢,他聽過文化局,知道體育局,也明白有新聞出版局和廣電局,可「文體新廣」這四個字還是第一次聽說。

  局長曾開過這麼一個玩笑,如果不用簡稱,辦公樓門前的那塊白底黑字的大牌子裝不下「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這十四個字。

  事實上,去年6月份文體新局與廣電局合併,才有了第四個「廣」字。而文體新局則在江沈紅去掛職之前就已經過了三家的合併。

  在掛職日記中,江沈紅對文體新廣局做了細緻的介紹,位於湖北西部的神農架林區是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文體新廣局,對上承接著湖北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體育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體彩中心五家上級主管部門。對下則負責著3000多平方公裡的8萬多居民的文化體育事業。有著9個科室和6個二級單位,以及37人的編制。

  兵最多的鄧科長,因為要對接省裡文化廳、體育局、新聞出版局的六七個處室,工作並不輕鬆,「沒有停的時候。」

  在被納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前,神農架因為是國家級的森林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和生態旅遊區,同時受到林業局,國土資源局和旅遊局等幾個部門的多方管理。「誰都不願少管,真有事又不知道找誰」曾是一種常態。

  「這土地是荒土時歸國土資源部;土上長了草,歸農業局;長了樹就歸林業局。」局長曾經告訴他。

  更有意思地是山裡的湖泊,當湖泊裡的水超過6米,歸水利;低於6米則是溼地,又歸林業局。

  事實上,江沈紅還聽過一個更傳神的描述——兩棲動物青蛙。青蛙,在河裡的時候歸水利局管,到了岸上就屬林業局管了。

  「你說這到底歸誰管?」江沈紅不止一次地拿這個青蛙開玩笑道。

  沒人樂意回答這麼「較真」的問題。

  江沈紅和局裡的人也曾疑惑過,文化體制改革,為什麼基層的都合併了,省裡的幾家怎麼不湊一塊弄個「大部制」呢。

  辦公室主任劉姐,就曾碰到省裡兩個局在同一天上午開會的情況。「不過好像後來基本都學聰明了,從周一到周五一字排開。」

  事實上,在過去十幾年中,相關文化產業部門的合併,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已在進行,各地文化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版權局、文物局、體育局及掃黃打非辦公室等部門都在精簡整合中。

  廣電研究專家吳純勇曾在2013年做過一份調研報告,截至當年1月,全國210多家地級市、自治州、盟、地區等完成了文化局、新聞出版局、廣電局等部門的整合,整合的新部門多數以「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外掛牌。

  可是在吳純勇的調研中,以省為建制進行合併的,也只有海南省一個地區。

  在吳純勇看來,這是一場自下而上的改革,「即文化體制改革所涉及到的區域絕大多數以縣、鄉、鎮為主,然後再由地級市進行部門整合,最後是省級和直轄市層面。」吳純勇稱。

  於是,江沈紅和同事的疑惑也只能在省級改革牽涉更多的人員、部門、職務配備難題前止步,「全國大環境都是這樣嘛」。

  在這裡,政府的手不能不伸長,不然文體這樣的產業永遠做不起來

  局裡忙碌的細節被他一字字敲進電腦,在完成這篇掛職日記的同時,他也曾想過,局裡的忙碌除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配合旅遊局等部門,是不是也與「管的太多有關」?

  直到後來,楊鈿的出現解答了他的問題。

  楊鈿是堂紡疊繡的唯一傳承人,當地民間刺繡的典範,也數次出現在博士江沈紅的掛職日記中。曾一度放棄刺繡的楊鈿如今有了省級的非遺基地,有了基地,她傳授技術給附近的村民,然後回收村民的刺繡品。

  「去年的義烏非遺產品展覽、武漢非遺展覽,文體局都是自己要了展位,讓堂紡疊繡去展示,打開銷路。」江沈紅回憶道,「有些費用都是局裡出,真是賠錢給他們賺吆喝。」他開玩笑道。

  為何不讓市場的力量做?

  「因為這裡沒市場。」他走了一圈,發現整個林區很難找到一家正規專業的文化公司,地廣人稀以及還在關注如何多賺錢的居民更是談不上多樣文化的需求。

  「與其開文化公司,他們更願意幹水電站,開賓館,賺錢快啊。」江沈江說。

  在他的30萬字的掛職日記中,去外地參會參賽調研的日程不斷地出現。「深圳廣東這些發達的地區,市場都開始創造需求。這些地方,政府的手不用伸得長,監管好就成了。可在這裡,政府的手不能不伸長,不然文體這樣的產業永遠做不起來」。他說,政府就如同大家長,手把手地把他們帶出去。

  在當地,像政府這樣伸手的例子並不少見。去年,林區政府推出政策助推當地民航及旅遊市場,就曾規定對旅行社組織航空旅遊團隊入港旅遊等予以最高100元的獎勵或補貼。優惠的差價由政府補貼。

  事實上,以生態多樣性而著稱的神農架在發展上一直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涉及開發的舉動總會引來外界的特別的關注。2013年,神農架林區在機場建設上就引來外界諸多質疑;如今在大九湖的管理上也引發了爭議。

  「機場的事情我也有耳聞,可政府如果不作為,從山路走出去要幾個小時,顛簸得吐,又怎麼指望別人進來,市場又怎麼培養,文化怎麼走出去?」江沈紅嘆氣道。

相關焦點

  • 村子河裡的青蛙從來都不叫,那是因為有一個傳說
    據村裡的老人們說,這條河有個神奇的地方,就是河裡的青蛙不會叫。一般情況下,每到夏季的時候,河裡的青蛙都會呱呱叫,可是這個河裡的青蛙卻不叫,為什麼呢?這裡有個故事,說的是建國以前,有紅軍從此路過,露宿在河的南岸,由於晚上睡覺時青蛙叫的聲音比較大,而且蚊子特別多,吵得士兵們睡不著覺,有一個士兵說:「如果青蛙不叫,沒有蚊子就好了。」從此以後,這個河裡的青蛙就不再叫了,河南岸那片區域的蚊子也沒有了。
  • 這隻「青蛙」誰來管(生態論苑)
    原標題:這隻「青蛙」誰來管(生態論苑)  ●只有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來為生態文明建設「護航」,才能變「九龍治水」為「聯合艦隊」  青蛙是兩棲動物,一會兒呆陸地,一會兒跳水裡,到底歸誰管?這是一個看似無聊,實際上需要仔細研究的問題。
  • 省裡醫學博士來菏澤掛職,改變的不僅僅是醫療水平
    他就是山東省立醫院泌尿微創科副主任,掛職菏澤市立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趙勇。泌尿微創高難手術,實現零突破上午8點30分,參加完院領導及職能科室晨會的趙勇博士已經在辦公室忙著處理公務了。看到有人進門,趙勇博士紳士地起身打招呼。儒雅中透著自信,自信中不乏細緻。這就是山東省立醫院泌尿微創科副主任,受省委組織部安排掛職菏澤市立醫院副院長的趙勇。2016年9月,省委組織部安排趙勇掛職菏澤市立醫院副院長。這是趙勇博士工作上的臨時變動,卻給菏澤市立醫院很多方面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變化,首先是醫療方面。
  • 農村河裡最常見的魚,圖1一上岸就死掉,最後一種抓回家餵狗!
    【農村河裡最常見的魚,圖1一上岸就死掉,最後一種抓回家餵狗!】撅嘴鰱,這種魚生命力不強,幾乎只要從水裡面移出來一上岸就會死掉,不過這魚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黃顙,小溪裡會長一些,但是不多,黃顙西紅柿湯是一道絕對美味的食物!野生塘鯴。
  • 偷獵者作案未遂被踩死 斷腿青蛙河裡苦掙扎
    偷獵者作案未遂被踩死 斷腿青蛙河裡苦掙扎
  • 農村河裡最常見的5種魚,第一種會吃青蛙,第四種能拉斷魚竿!
    大家好,我是農村美食大雜燴,今天我們繼續說一下農村的美食,但是呢,今天我們要說一下農村河裡的美食,那些我們小時候常吃的幾種河鮮,雖然現在這幾種東西不多了,但是那種美味是我們永遠忘不掉的!農村河裡最常見的5種魚,第一種會吃青蛙,第四種能拉斷魚竿!
  • 西藏自治區第16批博士服務團:奉獻在高原的博士們
    掛職拉薩市暖心燃氣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的王佩廣博士,堅持每周五為公司員工開展「燃氣專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協調公司12名員工前往北京市燃氣集團,進行為期2個月的專項培訓,為西藏燃氣產業發展培養業務骨幹。掛職山南市環保局副局長的黃俊銘博士,舉辦環評審批人員培訓班,確保環保審批權力下放後基層環保部門能夠接得住、管得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市政公路、供水工程等20多個民生工程規範環評審批工作。
  • 鍊金不要「鍍金」,掛職別掛「空擋」
    名到人不到、人到心不到、心到力不到……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基層調研發現,一些地方的掛職幹部存在「三不到」現象,將掛職掛成「空擋」。這些做法不僅違背幹部交流掛職的初衷,浪費人力財力物力和大好的鍛鍊成長機會,更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耽誤相關地方和部門的發展。
  • 兼職與掛職的區分是什麼 兼職與掛職有什麼不同你造嗎?
    兼職與掛職的區分是什麼 兼職與掛職有什麼不同你造嗎?時間:2020-12-31 20: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兼職與掛職的區分是什麼 兼職與掛職有什麼不同你造嗎?
  • 小尾巴科學童話:河馬為什麼白天不上岸?
    「怎麼,你不願上岸?」小象擺擺長鼻子說,「那我就先下水跟你玩,過一會兒你再上岸陪我玩,好嗎?」 小象沒等河馬答應,就「撲通、撲通」地踩進河裡去了。 小象與小河馬比賽遊泳,小象領先了。 小河馬與小象比賽潛水,小河馬的潛水時間是小象的兩倍,小河馬贏了。
  • 男子非法捕獵217隻國家保護野生青蛙 被警方逮捕
    中新網南陽6月11日電(劉鵬 王禕 劉守周)記者11日從河南鄧州警方獲悉,因非法捕獵217隻黑斑蛙和金線蛙等野生青蛙,近日該市一男子被警方依法逮捕。警方表示,該男子捕獵的217隻青蛙均屬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和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目前,當地森林公安已將青蛙妥善放生。
  • 神秘的拉夫蘭青蛙人,直立行走四肢有蹼的人形青蛙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美國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神秘生物,比如名為拉夫蘭青蛙人的怪物,就是人與青蛙的結合體,如果你想像不出青蛙人的樣子就參考一下忍者神龜們。如果青蛙人真實存在,那最有可能的是美國的基因工程搞出來的怪物。拉夫蘭青蛙人
  • 探秘亞馬遜「沸騰的河流」 青蛙落水被煮熟
    它水溫奇熱,甚至能煮熟青蛙。     這條沸騰的河流在秘魯一直有所傳聞,但地學科學家安德烈·魯索(Andrés Ruzo)卻認為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發生的。     他認為,即便要讓一條小河沸騰,也需要大量的地熱,而亞馬遜盆地沒有任何活火山。不過,2011年,安德烈親眼見到了這條傳說中的沸騰河流。
  • 新京報:「富二代」國企掛職的悖論
    原標題:「富二代」國企掛職的悖論 地方政府幫企業家培養接班人,難逃悖論:國企讓「富二代」們掛職,不過體現了其非企業性質,而它想教給他們的,又恰是企業家應備的素養。 日前,廣東佛山市首批48名青年民營企業家結束了為期半年的國企掛職生涯。
  • 英國多個家庭被青蛙入侵,青蛙順著馬桶爬進家裡
    據英國《每日星報》5月1日報導,近日,英國一些居民紛紛報告了被青蛙入侵住宅的事件,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又出現這種離奇事件,居民們紛紛表示感到身心疲憊。來自英國德比郡的一些居民表示,他們發現一種黏糊糊的青蛙從他們家中的馬桶裡爬了出來。5月1日早晨,德比郡三個不同的地方報導了類似的離奇「青蛙入侵」事件。
  • 朱開國走訪慰問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
    朱開國到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家中走訪慰問  東營網訊 2月7日下午,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朱開國走訪慰問我市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帶去新春的祝福  交談中,朱開國在了解援疆和掛職幹部工作、生活情況後,對我市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掛職幹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對幹部家屬對援疆扶貧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表示感謝。他指出,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掛職幹部為促進當地經濟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樹立了東營幹部的良好形象。
  • 蕭山區區管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夏國燕,男,漢族,1977年2月出生,浙江杭州人,200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8月參加工作,在職大學學歷。現任蕭山城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應俊,男,漢族,1983年11月出生,浙江寧波人,200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現任蕭山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秘書科科長。
  • 菜市場叫賣白洋澱青蛙(圖)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  本報記者報導 昨天上午,一位到團結湖菜市場買肉的讀者一走進水產市場,就被震耳的蛙聲震驚,當他得知這些現場被宰殺的青蛙全是野生青蛙時,立即致電本報反映此事。  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在生活中都很少能有機會聽到青蛙的叫聲,想不到在菜市場裡卻聽到了一片一片震耳的蛙叫聲,他問賣蛙的小販這些青蛙是不是養殖的,小販說「全是野生的」。
  • 博士向動物販子買3隻貓頭鷹放生 林業局稱違法
    林業部門表示,貓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買它會涉嫌犯「收購野生動物」罪  要拯救野生動物,正確做法是向當地林業部門舉報  新快報記者 馮仕妍 文/圖  掏淨腰包解救野生貓頭鷹,悉心照料了幾天才知道可能犯了法
  • 掛職第一天,我拿起水杯,局長說:我不喝了
    作者:愛聊同事的祥子字數:6000字左右對象:一位掛職的女同事角度:第一人稱新年新開始,掛職局長助理結束。對我來說,2020的日子,是個特別的日子。我不再是一名博士生,而是一名局長助理;我不再是一個自由工作者,而是來到辦公室讀報告、批文件;我不再對著書本和數據,而是開會、調研、處理各種實際問題;我不再面對同學和親戚,而是面對同事和上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