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上的塑膠廢料總重「或達2100萬噸」

2020-08-28 每日阿國

科學家發現,目前在大西洋上漂浮的微型塑膠碎片共計重1200至2100萬噸。

由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領頭的一個項目,在大西洋中部進行考察研究,探索了海面至200米(650英尺)深的區域。

得出的發現是,2100萬噸這個量級的塑膠,可以完全裝滿近1000艘貨櫃船

該發現已經刊登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領導此次研究的卡茨亞·帕波爾茨亞娃博士(Katsia Pabortsava)表示,通過測量海洋最表層5%範圍深度內的極小型塑膠碎片,她和同事們估算,「整個大西洋的塑膠量」比此次估計的數字要「大得多」。

「之前,我們沒有能夠平衡計算我們在海裡找到的塑膠量與我們認為自己投入海中的量,」她說。

「那是因為我們當時並沒有測量那些最小型的粒子。」

在他們從英國到福克蘭群島的考察途中,她和同事們在每立方米海水中探測到多達7000個碎片。

他們從樣本中分析三種最常用也最常被丟棄的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它們都經常在塑膠包裝中使用。

研究團隊希望,這個發現對未來測量塑膠碎片造成的生態和環境破壞有所幫助,因為它提供了一種更加「有力的測量手段」,來了解塑膠在遠洋區域的堆積。

曼徹斯特大學的塑膠汙染專家詹米·伍德沃德(Jamie Woodward)向BBC表示,這項發現證實了較早前的一些研究結論,海洋的微型塑膠量「比此前估計的要多得多」。

「這次研究的地理範圍令人印象深刻,」他說。

「報告作者們推算的是65年裡的輸入量。這很重要,因為微型塑膠湧入海洋已經有好幾十年了。」

「我們現在需要了解這種汙染在海洋各處造成的生態影響,因為它們在海洋各個深度上存在已經很長時間了。」

在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疫情期間,一些環境保護組織已經報告,可丟棄的口罩現在成為最常見的塑膠丟棄品之一。

總部在坎布裡亞郡的慈善機構莫克姆灣合作夥伴(Morecambe Bay Partnership)致力於組織海灘清理工作,該組織的蘇珊娜·布裡克利(Susannah Bleakley)向BBC表示:「我們現在找到的口罩要多於塑膠袋。」

「我們真正要問的是,人們能不能儘可能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以及在丟棄的時候小心一些。」

相關焦點

  • 微型塑膠汙染:大西洋上的塑膠廢料總重或達2100萬噸。太平洋更多
    科學家發現,目前在大西洋上漂浮的微型塑膠碎片共計重1200至2100萬噸。得出的發現是,2100萬噸這個量級的塑膠,可以完全裝滿近1000艘貨櫃船。該發現已經刊登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科學家稱大西洋上可能漂浮著2100萬噸微型塑膠
    塑膠使用量最大的領域是包裝——這種用途通常都是一次性,之後便丟棄科學家發現,目前在大西洋上漂浮的微型塑膠碎片共計重1200至2100萬噸。由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領頭的一個項目,在大西洋中部進行考察研究,探索了海面至200米(650英尺)深的區域。得出的發現是,2100萬噸這個量級的塑膠,可以完全裝滿近1000艘貨櫃船。該發現已經刊登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2100噸!曾救了人類命的口罩,正在填滿大西洋…
    BBC網站科學家發現,目前在大西洋上漂浮的微型塑膠碎片共計重1200萬至2100萬噸。由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領頭的一個項目,在大西洋中部進行考察研究,探索了海面至200米(650英尺)深的區域。得出的發現是,2100萬噸這個量級的塑膠,可以完全裝滿近1000艘貨櫃船。科學家指出,這次「篩查」所發現的微塑膠藏量遠遠超出此前推算。
  • 大西洋塑膠廢棄物 實際量恐超出評估
    一項新研究今天指出,目前大西洋海面下漂浮的廢棄塑膠物量,可能高於1950年以來估計的總數量。   這項根據3種最常見塑膠材料樣本與電腦模型分析的研究,凸顯出阻塞大西洋汙染物的規模前所未見。   地球海洋含有約1億5000萬噸的塑膠,通常以塑膠微粒的形式存在。塑膠微粒不只遍布各大洋,甚至連世上最深的海溝裡都能偵測到,儘管大海中的塑膠無所不在,數量卻難以準確估算。
  • 研究:大西洋內塑料碎片總重達2100萬噸,可裝滿千艘貨船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徐小涵近日,英國一項的研究發現,大西洋上漂浮著的塑料碎片總重在1200萬噸到2100萬噸,如此海量的塑料汙染會對海洋生態造成何種影響尚難以估量。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報導,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近日主導了一項有關大西洋中塑料碎片的研究。
  • 塑膠垃圾終結者!「PET水解酶」可在十小時內分解塑膠
    塑膠已經是人類現代生活的一部分,日常使用的物品都離不開這個材料。雖然塑膠給人類帶來不少便利,但它也是造成大自然汙染的罪魁禍首。塑膠對大自然的破壞一直是環保人士和科學家關注和極力想要解決的問題。近來,有科學家找到了解決塑膠汙染的一種方法!法國「綠色科學」公司Carbios以及土魯斯大學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改良版的「PET水解酶」,它能夠在10小時之內分解90%的PET,並且還有利於重造新塑膠樽。
  • 大西洋裡的塑料多於此前預期
    根據《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High concentrations of plastic hidden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Atlantic Ocean,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
  • 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超預計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三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
  • 龍崗高價回收苯料塑膠-利群物資回收有限公司
    龍崗高價回收苯料塑膠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製品。 儘量重複使用塑膠袋。 加強輿論引導,細化垃圾分類,降低回收成本。 提高塑膠袋成本,引導促進再回收產業發展。回收的衣服消後,將根據用處分類,送到實正需要的人手中。 月初,陳某們剛剛向省靈丘縣停止了定點捐贈,足足捐了283袋。那還只是陳某們搜集來的一部門。
  • 國際最新研究:大西洋上層200米有逾千萬噸微塑料垃圾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研究的論文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3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確定的數量。
  • 2040年前海洋塑膠垃圾將增加2倍,海洋中垃圾總量將累計達6億噸!
    最新研究顯示,除非全球企業和政府能夠大幅減少塑膠製品產量,不然,未來20年內,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數量將會增加兩倍。路透報導,非營利組織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SWA) 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量增加,亞洲偏遠海岸幾乎每天都有口罩和乳膠手套被衝上岸;全球的垃圾掩埋場也創紀錄的堆滿外帶食物容器和網購包裝。
  • 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
    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三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我們其實缺乏來自微塑料積累系統的可靠量化數據,特別是在海洋等偏遠地區,阻礙了對微塑料積累所造成的生態和環境損害的評估。
  • 國際最新研究:大西洋上層200米有逾千萬噸微塑料垃圾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研究的論文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3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確定的數量。
  • 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超預計
    來源:科技日報位於英國沃爾尼島上舊垃圾場埋藏的塑料垃圾不斷被衝入海洋,這樣的遺留垃圾場遍布世界各地,是海洋塑料汙染的許多未量化來源之一。科技日報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
  • 死於癌症後,她的細胞得到永生:總重5000萬噸
    (原標題:死於癌症後,她的細胞得到永生:繁殖18000代、總重5000萬噸,為14萬篇論文打下地基)
  • 杭州海關阻截3萬噸電解鋁生產廢料入境
    海關關員正在查驗涉嫌走私進口的「洋垃圾」風險排查報關單中露破綻「我們每個月都要對上一個月的報關單證進行審核原來,海關查扣的這批「洋垃圾」俗稱殘極碎,學名電解鋁陽極炭塊殘極,是電解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殘渣廢料。
  • 研究:塑膠微粒汙染已遍及全球,連最偏遠的北極海域也無法倖免
    塑膠微粒遍布全球,北極海域也不例外北極一向被視為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區域,不過,早在2018年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便在北極多數海域中發現塑膠微粒的蹤影。而1月12日刊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發現,在北極海域發現的塑膠微粒,有92%都是人造纖維,其中又以聚酯纖維為多數。
  • 塑膠跑道的前世今生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運動場是由碳渣和泥土構成的,這種構成材料為以後風起或下雨等惡劣天氣就埋下了隱患,容易造成對運動愛好者或者學生身體上的傷害。20世紀40-50年代,德國人在聚氨酯化學反應的基礎上製取了聚氨酯混煉膠和聚氨酯澆注膠,同時還開發了聚氨酯泡沫塑料。20世紀60年代,在德、美、日等國家,聚氨酯澆注膠、聚氨酯熱塑膠、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鋪裝材料、聚氨酯塗料等相繼形成產業化生產。聚氮酯合成材料向多品種、系列化發展。
  • 【綠色星期一】塑膠垃圾有剋星蟲蟲食膠仲識分解
  • 俄羅斯將採用國產貧鈾廢料處理設備
    據俄新社報導,俄羅斯聯邦原子能署提出一份發展本國的濃縮選礦作業危險廢料處理技術以替代法國同類技術的計劃。     在俄羅斯有超過100萬噸的貧化六氟化鈾廢料在各鈾濃縮工廠的鋼製密閉容器中露天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