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入侵人類定居地,知道自己是瀕危物種,所以不懼怕人類?

2020-12-03 趣評會

十一年之前,北極熊被列入瀕危物種當中,美聯社稱,那是首次將全球變暖與《瀕危物種法》聯繫起來, 2018年的《自然氣候變化》研究結果表明,北極熊可能會在40年內滅絕,罪魁禍首就是全球變暖,就是… …人類。

2019年2月9日,有52隻北極熊入侵俄新地群島的人類居住地當中,雖然人們已經進入緊急戒備狀態,但是因為北極熊是瀕危物種,所以人們也對它們很溫和,這也讓聰明的北極熊們知道,自己不會被傷害,於是更加「勤勞」的四處覓食。它們逐漸失去了家園,只能依靠和人類搶奪領地和食物來活著。

雖然標題是人類領地被入侵,但是人們的心中都明白,這是人類欠它們的,人類搶了它們的地盤,讓它們原先的居住環境變得糟糕,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皮膚是黑色,但是因毛髮雪白被稱為白熊的它們,就算再兇猛,也攔不住氣候的變化。

有研究人員在剛開始時拍到了一隻健壯的北極熊,但是三個月過去後再次遇到那隻熊,看到的卻是它骨瘦如柴的屍體,脂肪早就不見了蹤影,離一開始的拍攝地也有241公裡那麼遠,為了覓食不顧離家路途的遙遠,卻仍然沒能活下去。海水溫度持續上升,結冰時間變長,北極熊待在陸地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人類已知的北極熊品種共19種,目前有8個品種的北極熊數量迅速減少,2100年海域溫度將上升至2.8攝氏度,而預測的僅僅在2050年滅絕的生物不僅有北極熊,加上企鵝和其他海洋保護區內的生物,都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內滅絕。

入侵人類領地的52隻北極熊,是從去年的12月開始有定期到訪的行為,極具攻擊性的表現讓當地居民恐慌不已,禁止獵殺的命令也懸在頭上,當地人只能做出讓步,儘可能的不外出,不離開住所,以免遇到閒逛的北極熊。

燃料焚燒、森林砍伐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和生態系統的破壞,不僅僅威脅著這些動物,也讓惡劣條件下的人類如何生存變成一大難題,有人說,百年之後自己已經不在了,管那麼多做什麼。除非沒有親人,沒有期望,不然就會進行思考,然後從小事開始,保護好環境。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速刪】

相關焦點

  • 北極熊能「移民」到南極洲嗎?關於物種遷移的奇思妙想!
    人類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對野生動物的最大影響之一就是它們繼續吃自己的棲息地,破壞它們的棲息地。棲息地退化會使野生動物的實際分布面積減少,導致物種瀕危甚至滅絕。因此,野生動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保護它們的棲息地,即現場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是現場保護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野生動物數量極為稀少,僅靠就地保護是無法維持的。
  • 《瀕危:我們與它們的未來》出版!滅絕,不應成為瀕危動物的宿命
    物種滅絕的速度往往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前不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最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全球被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突破10萬「大關」。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世界上很多生物正面臨危機。
  • 美國把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
    新華網華盛頓5月14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聯邦政府內政部14日宣布把北極熊列入瀕危物種,今後北極熊將受到美國《瀕危物種法》的保護。此前,環保人士及科學家等一再要求美國聯邦政府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今年1月,美國多家環保團體就此聯合狀告內政部,聯邦法院裁決內政部在5月15日前作出決定。
  • 全城熱益:北極熊,你撿垃圾的樣子,深深地刺痛了人類的靈魂
    許多北極熊找不到棲息的冰川,捕食過程中,精疲力盡而死於海中。因為食物缺乏,北極熊被迫進入人類居住地來覓食。今年俄羅斯北部Novaya Zemlya群島上一個小鎮的垃圾堆出現了它們的蹤影。當動物們接連死去,屬於人類的明天還會觸手可及嗎?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流浪地球》中的一句話:「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是啊,或許你會覺得僅僅是一個動物的消失而已,僅僅是一個人類不常去、不願去的北極的冰川融化而已,這跟生活在大洋彼岸的、生活在中國的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 寫在北極熊滅亡前:沒有任何物種可以永遠存在,包括人類自己
    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就是不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果地球環境被人類左右,因此導致的生物滅絕,應不應該算在人類頭上?也許自然天生就是無情的,人類沒必要為此自責。但人類會不會迎來自己不適應環境的那天?作為北極圈生物的代表,北極熊正在遭受越來越嚴重的生存危機。隨著氣溫升高,北極的夏天正在變得越來越難熬。
  • 北極熊餓到吃垃圾,北極熊滅絕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影響很大呢,首先我們將沒有北極熊這樣一個可愛的動物觀賞了,其次,北極熊消失將會引起整個生態系統的大變動,最後,北極熊滅絕,將會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安全。生物圈中每一個生物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像北極熊這種動物,它們一旦滅絕,對於人類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 兩極冰川正在融化 救救北極熊 也拯救一下人類自己
    就近幾年的時間,兩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實從很早之前開始,兩極冰川就已經在融化,只不過速度沒那麼快而已,但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兩極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在加劇,冰川損失速度也達到了每秒萬噸的恐怖程度,融化之後注入海洋的水,同時也在威脅著人類,不斷注入的水正在使海平面升高,而一旦海平面升高,會鑄成什麼樣的後果
  • 北極冰川消融威脅生存環境 美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
    舐犢情深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並威脅到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因此美國內政部5月14日宣布,美國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法》中的「受到威脅物種」。據美國媒體5月15日報導,在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內政部部長德克•肯普索恩用幻燈片向公眾展示了過去30年以來北極冰川消融的圖表,並表示北極熊正面臨著在不久的將來滅絕的危險。肯普索恩引用科學家們的研究結論說,冰川的減少將使北極熊的數量比本世紀中期時減少三分之二,也就是說,人類會失去1.5萬隻北極熊。
  • 北極熊將會在本世紀末消失,人類能留給大自然的不應該只有毀滅
    先做個小科普,北極熊是一種哺乳動物,浮冰並不是北極熊唯一的棲息地,北極熊也會到陸地上棲息和繁衍後代,但它們在陸地上捕獵十分笨拙,北極熊的主要獵物是海豹,浮冰是它們狩獵海豹的最佳場所,浮冰數量減少,北極熊需要花更多的力氣進行跋涉和捕獵,因此,當浮冰減少後,捕獲海豹所帶給北極熊的能量極有可能滿足不了捕獵和跋涉過程的能量消耗
  • 北極熊瀕臨滅絕?本世紀末北極熊將無處生存!
    2008年,根據《瀕危物種保護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北極熊被列為瀕危物種。2015年,生物學家的一份評估報告稱:隨著冰蓋持續消融,北極熊數量會顯著下降。到2050年,北極熊數量將會減少超過30%。
  • 儘量減少物種在我們的時代滅絕 幫助瀕危物種在自然界繁衍
    新疆巴音布魯克 灰鶴與羊群熊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問起最喜歡的動物時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大熊貓」,反正我肯定是!雖然作者給「成功」打上了問號,但還是肯定了我國對大熊貓的保護,使得大熊貓從瀕危物種降級為易危物種。可是整個生態系統還是不容樂觀,比如氣候的變化對大熊貓主要食物竹林的影響。通過大熊貓這個例子也反映了生態系統是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破壞是很容易,但維護和恢復極其困難。
  • 人類為何會懼怕人類的屍體,卻不怕別的動物的屍體,這是為何?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容量,因為人類是第一個把大腦容量進化到這麼大的物種,我們的腦容量較大,並且可以製作工具,使用工具,而且還有一定的思維認知。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人類似乎對別的動物的屍體屍還不會產生恐懼,並且我們還會親手的屠宰他們,但是人類卻對人類同類的屍體感覺到非常的恐懼,懼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鱷雀鱔——外來物種。生物鏈——人類生存的基礎。
    這種鱷雀鱔是一種外來物種。該小區保安連夜抽水打撈,在幾個人的聯合努力下,這條鱷雀鱔才被抓獲。這條魚體長競大1.4米,體重50斤。專家表示這種魚是原產於美洲的鱷雀鱔,屬於外來物種。我好像還曾經聽說,有人被這種魚攻擊,手上被咬得血肉模糊。這種消息看似與我們無關,只是看看聽聽熱鬧,就無所謂了。其實細想想與我們有很大的關係。
  • 北極熊瀕危,企鵝數量銳減,百萬物種瀕臨滅絕,地球何去何從?
    當海豹爬上海冰上休息的時候,北極熊就會瞄準機會捕獵自己的食物,除了海豹,它們還會食用一些鯨魚的屍體。一旦它們的禁食期超過一定的時間,留給它們生存的機會就會減少,最終會活活地餓死。而且由於研究還沒有考慮到海洋汙染造成的影響,所以這個數據還可能只是一個保守的估計,這意味著,將來這些物種面臨的生存挑戰將會比這還要嚴峻。
  • 北極熊是瀕危動物嗎?
    環保人士朝著將北極熊作為瀕危動物列入美國法律更接近了一步。 環保人士朝著將北極熊作為瀕危動物列入美國法律更接近了一步。一名哥倫比亞特區的聯邦法官於11月4日駁回了布希政府在2008年使用的一項法律論據,即北極熊受到威脅但尚未瀕危。
  • 北極熊行走上千公裡闖入俄羅斯城區,專家:這熊對人類威脅更大!
    近日,據英國《鏡報》外媒報導:一頭北極熊闖入了俄羅斯諾裡爾斯克市,上一次有北極熊出現在諾裡爾斯克附近,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這頭北極熊的到來,無疑吸引了很多當地市民的圍觀拍照,引發了人們關注。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體型巨大兇猛,只是人們看到這頭北極熊反而有些虛弱,動作比較遲緩,很無力的樣子,一心只記得尋找食物,面對人類的圍觀,完全是無視,看樣子這頭北極熊已經非常飢餓,已經餓到筋疲力竭了。
  • 拉卡:外來物種佔據地球,人類處在瀕危之中
    不過我們也知道,影視作品除了看演員們出色的演技,還有本身所傳達的思考。《拉卡》講述在未來整個人類處在瀕危之中,原因是一群像蜥蜴般的外星人,想要侵佔地球,並改造地球使其成為自己的家園。雖說這是一部短片,卻把人類的悲慘境遇刻畫的淋漓盡致,不禁得讓人切換視角,在地球上滅絕的動物眼中,我們又是怎樣的角色?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開始了?哺乳動物接連死亡,人類要負全責!
    如果再不採取保護行動,那些已經瀕危的動物將會在未來以更快的速度滅絕。換句話說,人類就是導致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2018年8月,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也就意味著,北白犀牛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滅絕了。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開始了?哺乳動物接連死亡,人類要負全責
    忽然聽到瀕危和滅絕的物種,第一印象還是一些猛獁象、大海牛之類的遠古生物。 但實際上,物種滅絕從未停止發生。就在當下,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的物種正在面臨生存艱難的情況。 2020年伊始,澳大利亞的國寶鴨嘴獸就已經難以為繼,被宣布局部滅絕。
  • 稀有的動物: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的9種動物
    從歷史上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讓從前許多稱霸這個星球的動物,最後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造成了徹底滅絕,當然,有的人表示,如果出現第六次大滅絕,可能我們人類也要深受其害,也許你聽起來有些誇張,然而正是由於人類的肆意破壞,給其他生物帶來滅頂之災的同時,也會反噬給自己,所以這樣的悲劇並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