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馬札羅山位於赤道附近,有極其震撼的氣候和景觀變化!

2020-12-04 柳鑫講故事

吉力馬札羅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鄰近肯亞,距離赤道僅300多公裡。海拔5963米。自遼闊的東非大草原望去,吉力馬札羅山宛如孤單舞者,頭戴白色帽子,腰間雲霧系帶,身著長長綠裙,綠裙上還有星星點點五彩的篷帳裝飾。

吉力馬札羅山位於赤道附近,有極其震撼的氣候和景觀變化,自山腳至山頂具有相繼幾個植被帶:熱帶雨林、周圍高原半乾旱的灌木叢、南坡水源充足的農田、茂密的雲林、開闊的沼地、高山荒漠、苔蘚和地衣的共生帶,直至峰頂冰川。

吉力馬札羅故有「赤道雪峰」之稱。因為山下的氣溫高達55℃,而峰頂的氣溫又常在零下30℃。她在坦尚尼亞人心中是無比神聖。近年來,吉力馬札羅山頂積雪冰川融化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預計吉力馬札羅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可能將與人類告別。

吉力馬札羅的商業登山非常成熟,安全性很高,我們選擇的是六天五晚的Machame路線,又叫威士忌路線,難度適中,能夠看到最完整的植被帶,最重要的是這是登頂概率最高的一條線,因為途中會有海拔的不斷上上下下,身體很容易適應高海拔。

這條路線是從1800米位於熱帶雨林帶的Machame Gate出發,穿過亞寒帶針葉林,高山草甸、高原荒漠帶最終到達雪線,每天的行程大概在五小時上下,露營地幾乎都位於3000米至3900米之間,第五天夜裡登頂,然後用兩天下撤。

當我連滾帶爬到達吉力馬札羅的最高點Uhuru Peak的時候,心裡非常平靜,只是在拍照留念的時候,嘴邊的笑容完全抑制不住——我做到了!做到了!做到了!一覽眾山小。

相關焦點

  • 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地處赤道附近,為什麼山頂總是白雪皚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分析一下吉力馬札羅山的地理位置。吉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位於東非高原的東北部,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水嶺,地理坐標為東經37°21′12″E、赤道與南緯3°之間,山脈面積約756平方千米,山脈平均海拔約為1200米,主峰高度海拔為5892米,是非洲的最高點,因此吉力馬札羅山享有「非洲屋脊」的美譽。
  • 吉力馬札羅山在赤道附近,為什麼卻常年積雪呢
    在人們的印象中,赤道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那裡當是「赤日炎炎似火燒」的氣候然而,在非洲東部的赤道附近,卻有一座海拔5895米,終年被冰雪覆蓋的高山—吉力馬札羅山。這裡終年積雪,「奧秘」就在於地形對氣溫的影響。
  • 有「非洲屋脊」之稱的吉力馬札羅山,據說是世界獨有的赤道雪山
    提到非洲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炎熱的沙漠和草原,以及那位於赤道的熱帶雨林,總之就是一個字:熱。地球的赤道穿過非洲的中部,因而自然帶分布基本是南北對稱,從雨林到草原,再到沙漠,這樣的自然帶分布以及低緯度給人們一種很熱的印象,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非洲的雪景。
  • 赤道雪山瀕危 吉力馬札羅山將不再有雪
    報告梳理了近年來非洲冰雪消失的數據,重申了2009年就曾給出的結論:如果現有氣候條件繼續下去,伴隨著整個世界大多數熱帶冰川消退的趨勢,非洲的冰雪將在幾十年內消失,非洲將變成沒有冰雪的非洲。赤道橫穿非洲,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更神奇的是,在赤道附近的山峰上,居然有面積不小的冰川。1990年,冰川面積達10.7平方公裡。從熱帶雨林到冰原苔蘚,赤道雪山宛如植被群落的天堂。
  • 世界地理小區域——吉力馬札羅山
    (3)吉力馬札羅山被稱為「赤道上的雪峰」,山麓水草豐美,山腰草木蔥翠,山頂白雪皚皚,這體現了哪種地域分異規律?簡釋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4)右圖所示,比較吉力馬札羅山南坡和北坡雪線高度的差異,並分析造成上述差異的原因。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主要是南北緯10°以內的地區,這一地區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又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多雨,所以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也就是熱帶雨林氣候。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凡是赤道穿過的地區,大多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 吉力馬札羅山——被譽為「赤道雪峰」,世人稱奇
    在赤道附近有一個「冒」出的晶瑩的冰雪世界,被譽為「赤道雪峰」,世人稱奇。它就是吉力馬札羅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這裡綠草如茵,樹木蒼翠,斑馬和長頸鹿在草原上漫遊……吉力馬札羅山位於赤道附近的坦尚尼亞東北部,是非洲最高的山脈,是一個火山丘,高5963米,面積756平方公裡。
  • 赤道企鵝與古南極地圖!
    2:關於如今的赤道企鵝:存在兩種可能性:A)如文中猜想過去人類的環球探索的移植事件,可信度不高。B)吉力馬札羅山:曾經是過去的南極,企鵝一直生存在那裡,後來變成赤道,因為有古地圖標註如今的南北極是在赤道上,這表明如今的南北極是新的近期時代形成的南北極。
  • 吉力馬札羅山:非洲屋脊
    赤道橫穿非洲,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更神奇的是,在赤道附近的山峰上,居然有面積不小的冰川。1990年,冰川面積達10.7平方公裡。
  • 吉力馬札羅山,非洲之巔
    非洲大陸上的吉力馬札羅山,有兩個高峰:主峰基博峰,海拔高達5950米,是非洲的最高峰,被稱為「非洲之巔」;另一個叫馬文濟峰,隔著一條長達11公裡的馬鞍形的山脊同主峰相連。坦尚尼亞獨立後,基博峰已改名為「烏呼魯峰」了。
  • 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較穩定的特徵,氣候可以有許多氣候要素來組成,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全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具體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
  • 坐落在赤道的雪山!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秘境探尋
    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海明威對吉力馬札羅山寥寥數筆的描述,讓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人對這座神秘的山峰充滿了嚮往。 吉力馬札羅山是非洲第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式山脈,有「非洲屋脊」之稱。在斯瓦西裡語中「吉力馬札羅」即是「閃亮的山」的意思,山的頂峰終年積雪,形成了赤道雪山的奇觀。
  • 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為何山頂上會有皚皚白雪?
    非洲是一個神秘的大陸,充滿了野性和原始的韻味,有著地理和物種的多樣性。作為世界第二大洲,它擁有最大的沙漠,豐富的雨林和廣闊的草原。然而最讓人驚奇的是,它有一座非洲最高的山峰-吉力馬札羅山,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被譽為赤道雪峰,蔚為壯觀。
  • 赤道上也有雪山,你會相信嗎?自然界真正的「冰火兩重天」!
    吉力馬札羅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還有許多地理學家將它稱為「非洲之王」。令人驚奇的是,這座位於赤道上的高山山頂終年掩蓋,是地球上唯一一座赤道上的雪山。 山頂掩蓋冰雪,而山下卻是赤道典型的熱帶面貌,這座赤道上的雪山演繹演著真正的「冰火兩重天」,不得不說是自然界的一種奇蹟。 神山傳說 關於吉力馬札羅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吉力馬札羅山下的居民一直受到山上妖魔鬼怪的迫害。有一天,一位天神降臨到這座高聳入雲的高山上,在高山之巔俯視和賜福他的子民。
  • 全球變暖和環境惡化導致吉力馬札羅山冰雪融化
    據英國天空電視臺近日報導,因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蓋正在融化,如果情況持續惡化,15年後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蓋將不復存在。報導援引聯合國的報告說,吉力馬札羅山的冰蓋將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而融化,在15年後完全消失。違法的伐木業、木炭生產業、採石業及森林火災,都加劇了冰蓋的融化。
  • 誰也不能保證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呼籲「愛字當先,留住人文與...
    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有「世界的肚臍」之稱。由於死海的鹽度比普通海水的鹽度高10倍,這裡你不用藉助救生圈都能在海上漂浮,是旱鴨子的天堂。此外,死海泥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礦物質,能夠很好的清潔皮膚、減輕關節痛。
  • 受氣候變化威脅最大11國:吐瓦魯或沉沒
    坦尚尼亞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在該國的東北部,矗立著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吉力馬札羅山號稱「非洲屋脊」,最高峰基博峰海拔為5895米。吉力馬札羅山上壯麗深邃的雪山和晶瑩無瑕的冰蓋曾經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觀,也是坦尚尼亞人心目中的神聖之地。
  • 吉力馬札羅山——非洲第一高峰,有「非洲屋脊」之稱
    位於坦尚尼亞的東北部,公園內的吉力馬札羅山巍峨莊嚴,是非洲第一高峰,有"非洲屋脊"之稱。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吉力馬札羅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38年到過這裡,寫下了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鳥》。
  • 地球上唯一的赤道雪山,真正冰火相融的世界,為什麼能存在?
    一提起赤道上的非洲大陸,我們的腦海裡都會浮現出烈日炎炎的場景,那如果說這裡也會有雪山的存在,你敢相信嗎?你知道為什麼赤道上也會有雪山?事實上,非洲不但有雪山,而且還有冰川,這就是有著赤道雪山支撐的吉力馬札羅山,它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是非洲最高的山脈,最高峰的海拔達到了5895米,整座山脈的環境跨度非常大,從赤道氣候一直到極地氣候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