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什麼是碳交易
定義:《京都議定書》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產生背景
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造成溫室效應增強並導致全球變暖。
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臭氧、氧化亞氮、甲烷、氫氟氯碳化物類、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
對全球升溫的貢獻百分比來說,二氧化碳由於含量較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約為25%,因此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量單位,統稱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原理
不同企業由於所處國家、行業或是技術、管理方式上存在的差異,他們實現減排的成本是不同的。
碳交易的目的就是鼓勵減排成本低的企業超額減排,將其所獲得的剩餘配額或減排信用通過交易的方式出售給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從而幫助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實現設定的減排目標,並有效降低實現目標的履約成本。
全球碳市場:
隨著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全球碳市場逐個啟動。
2005歐盟碳市場啟動
2008紐西蘭排放交易體系啟動
2009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啟動
2010日本東京都總量限制交易體系啟動
2012加州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啟動
2013哈薩克斯坦碳市場啟動
2015韓國碳市場啟動
2017中國碳市場啟動
......
目前,全球共有20個碳市場正在運營
中國碳市場
2011年10月29日我國碳交易市場試點啟動,試點市場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
2017年12月底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從七大碳排放交易試點向全國碳市場過渡。
2018年全國碳市場基礎建設期,完成全國統一的數據報送系統、註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
2019年模擬運行期,發電行業配額模擬交易,全面檢驗市場各要素環節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中國碳交易的政策依據
2011年10月29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出《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2014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和歐巴馬總統聯合發布《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2016年1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了《發展改革委通知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
2017年12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
2019年4月3日,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公開徵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2019年5月27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和相關材料報送工作的通知》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