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的概念、背景及國內外的情況

2021-01-1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什麼是碳交易

定義:《京都議定書》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產生背景

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造成溫室效應增強並導致全球變暖。

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臭氧、氧化亞氮、甲烷、氫氟氯碳化物類、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

對全球升溫的貢獻百分比來說,二氧化碳由於含量較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約為25%,因此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量單位,統稱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原理

不同企業由於所處國家、行業或是技術、管理方式上存在的差異,他們實現減排的成本是不同的。

碳交易的目的就是鼓勵減排成本低的企業超額減排,將其所獲得的剩餘配額或減排信用通過交易的方式出售給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從而幫助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實現設定的減排目標,並有效降低實現目標的履約成本。

全球碳市場:

隨著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全球碳市場逐個啟動。

2005歐盟碳市場啟動

2008紐西蘭排放交易體系啟動

2009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啟動

2010日本東京都總量限制交易體系啟動

2012加州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啟動

2013哈薩克斯坦碳市場啟動

2015韓國碳市場啟動

2017中國碳市場啟動

......

目前,全球共有20個碳市場正在運營

中國碳市場

2011年10月29日我國碳交易市場試點啟動,試點市場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

2017年12月底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從七大碳排放交易試點向全國碳市場過渡。

2018年全國碳市場基礎建設期,完成全國統一的數據報送系統、註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

2019年模擬運行期,發電行業配額模擬交易,全面檢驗市場各要素環節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中國碳交易的政策依據

2011年10月29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出《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2014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和歐巴馬總統聯合發布《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2016年1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了《發展改革委通知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

2017年12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

2019年4月3日,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公開徵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2019年5月27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和相關材料報送工作的通知》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中國碳交易市場啟動對地區碳排放效率的影響
    首批納入碳交易的企業1 700餘家,排放總量超過30億t二氧化碳當量。按照設定的時間表,2017-2020年為試運行和完善階段,2020年以後為全面實施階段。在碳排放交易市場建立以及一系列低碳減排目標提出的背景下,走中國特色綠色低碳減排發展的道路已經是中國政府重要的戰略目標之一。
  • 碳稅和碳交易制度的經濟學比較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我國在減排問題上仍處於起步階段,面對這種情況,如何有效且最小代價的實現減排的目的,碳交易制度和碳稅制度,哪一個更有效率,一直是非常有爭議的問題。本文通過梳理相關文獻和研究,找出其中的理論脈絡,為我國未來的碳減排策略提供參考。
  • 碳交易機制
    《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於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
  • 真正的碳交易還有多遠
    今天的最後一個話題,我們來關注碳交易。繼北京、上海之後,今年9月11日, 廣東省正式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接下來,湖北、重慶、深圳等省市也將紛紛加入到碳交易的行列當中。  通俗的來講,碳交易就是買賣二氧化碳的排放權。隨著氣候問題成為全球焦點,碳交易作為一個年輕的交易品種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魏慶坡:碳交易與碳稅兼容性分析 ——兼論中國減排路徑選擇
    相比碳稅,基於科斯定理和產權理論的碳交易通過設定汙染物總量創製出排放權的「稀缺性」,賦予其經濟價值,進而在減排主體之間形成交易市場。減排主體結合自身邊際減排成本和交易價格,以理性經濟人的思維參與碳市場激勵體系,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從而確保環境整體效果。但正如王毅剛所言,碳交易一直被認為「理論非常吸引人但實踐中並不可行」;尤其具體交易制度規則設定等難度較大,使其一度僅停留在概念中。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碳交易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碳交易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碳交易行業發展現狀、碳交易市場動態、碳交易重點企業經營狀況、碳交易相關政策以及碳交易產業鏈影響等。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碳交易行業企業準確把握碳交易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是碳交易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碳交易行業發展趨勢,洞悉碳交易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
  • 碳稅的作用及其與碳交易的比較分析
    而碳交易體系的碳排放總量是由政府設定,碳減排量是可控的,而碳價格則隨著一定時期內可交易的配額數量以及社會、經濟情況而發生波動,因此,碳交易手段通常被稱為「基於數量」的經濟手段[5]。   目前這兩種政策工具均在全球範圍內推行,比如歐盟、中國、韓國等國家正在採用碳交易的手段,而英國、德國等國家推行碳稅也取得有效成果。兩者的實施各有利弊,在明確權責範圍的情況下,兩者也可相互配合,達到最佳減排效果,例如歐盟正在探討實施統一碳稅以彌補歐盟碳交易機制(EU ETS)的不足。
  • 碳交易是一門好生意嗎?
    作為一種新型環保概念,2020年,碳中和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並且憑藉能夠實現社會綠色發展,推動產業進行環境友好型生產,這一理念也被越來越多的個人與團體接受,納入到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目標之中。按照我國的對外承諾,2060年將實現碳中和目標。而為完成這一目標,碳交易、碳市場躍入人們的視野。那麼,碳交易是一門好生意嗎?
  • 我國首次發布碳交易統計指數反映市場走勢
    4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碳資產經營業務的公司——上海置信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置信碳指數」,這是我國首個反映碳交易市場總體運行情況和碳價格走勢的統計指數
  • 碳知識科普:碳交易是什麼?碳標籤又是什麼?
    北極星大氣網訊:鑑於很多小夥伴對「碳「的概念主要停留在二氧化碳上。(二氧化碳,又叫CO2。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嗅而略有酸味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沒錯,我們確實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過今天61姐姐要普及的是那些相對陌生的」碳「概念,一呢加深對61星球碳中和平臺的理解,二呢又可以get新的知識點,建議保存下來,反覆食用哦!
  • 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有關情況
    今天,我們邀請到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謝華生做客天津政務網,為我們解讀《管理辦法》的有關情況。謝局長,您好!謝華生:主持人好,網民朋友們大家好!主持人:謝局長,首先請您介紹出臺《管理辦法》的背景和意義好嗎?謝華生:好的。實現碳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是重大國家戰略,是展現我們大國形象、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1997年,全世界在日本開了一次氣候大會,籤訂了的《京都協定書》,規定了各發達國家的碳排放量指標。由於許多國家碳實際排放量低於分配額度,便將富餘的排放量指標賣給碳排放量大於配額的國家。這就形成了一個國際碳交易市場。
  • 一文讀懂:「碳交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那麼,什麼是碳排放,如何才能有效實現碳減排,碳交易在其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你們都了解嗎?一、什麼是碳排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B就可以通過碳交易所購買企業A剩餘的碳排放指標,但碳排放的總數卻始終保持不變,這就是碳交易啦!三、碳交易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 碳交易是什麼?碳標籤又是什麼?你不知道的碳知識可多了~
    鑑於很多小夥伴對「碳「的概念主要停留在二氧化碳上,所以今天小編要普及的是那些相對陌生的」碳「概念,一呢加深對碳中和的理解,二呢又可以get新的知識點,建議保存下來哦!又叫CO2。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嗅而略有酸味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沒錯,我們確實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碳交易微課堂① 溫室氣體為何與汙染物同根同源?
    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作為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 已經成為我國推動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與城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有效市場手段之一。我國自2011年起探索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並自2013年起,陸續啟動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兩省五市"的試點工作。
  • 蘋果iOS7概念設計欣賞:動態天氣背景圖
    在正式版還未到之前,讓我們來欣賞一些iOS7的精美概念設計吧!設計師David Wing為了iOS 7在iPhone和iPod touch上使用而重新設計過的,背景的圖片能夠配合實際的天氣情況。是不是很美呢。
  • PHM技術國內外發展情況綜述
    PHM技術在國內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概念,研究起步較晚。雖然開展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但前期主要是跟蹤國外工程應用,在相關基礎理論與技術、系統綜合集成等方面的研究還較少。具體表現在:1)在PHM系統集成與使能技術方面。
  • 國內外大中型冷庫製冷劑使用情況
    根據對國內外大中型冷庫製冷劑使用情況的調研,分析了大中型冷庫製冷劑的現狀。根據國際上最新的文獻,評論了冷庫製冷劑應用的發展新動向。結果表明:在國內外大中型冷庫中,目前採用氨製冷劑是主流,今後氨仍然將是主要製冷劑。在蒸發溫度-35℃以上,壓縮式製冷採用氨製冷劑是最節能的。採用氨製冷劑的關鍵問題是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