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知識科普:碳交易是什麼?碳標籤又是什麼?

2021-01-1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鑑於很多小夥伴對「碳「的概念主要停留在二氧化碳上。(二氧化碳,又叫CO2。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嗅而略有酸味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沒錯,我們確實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過今天61姐姐要普及的是那些相對陌生的」碳「概念,一呢加深對61星球碳中和平臺的理解,二呢又可以get新的知識點,建議保存下來,反覆食用哦!

碳交易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

《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二氧化碳排放權

排汙權又稱排放權,是排放汙染物的權利。

它是指排放者在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部門分配的額度內,並在確保該權利的行使不損害其他公眾環境權益的前提下,依法享有的向環境排放汙染物的權利。

而二氧化碳排放權就是排放者依法享有的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

碳匯

綠色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藍色碳匯,也稱海洋碳匯,是指一定時間周期內海洋儲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是地球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海洋碳庫是大氣的50倍,陸地生態系統的20倍,全球大洋每年從大氣吸收CO2約20億噸,佔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3左右。

碳排放權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採用,同時也在大力倡導個人碳中和。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

碳配額和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

碳配額指經政府主管部門核定,企業所獲得的,一定時期內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當量計)的總量

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指依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施行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經其備案並在國家註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量。

碳盤查

以政府、企業等為單位計算其在社會和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稱作碳盤查,也可稱作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

碳標籤

為了緩解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低碳排放技術,把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產品標籤上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以標籤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稱之為「碳標籤」。

碳足跡

碳足跡,英文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運輸、食品生產和消費以及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號召人們從自我做起。

低碳&低碳生活

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創新減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汙染,減緩生態惡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

破壞容易,修復難

伐樹容易,植樹難

汙染容易,恢復難

說到容易,做到難

希望每個人心中常駐「低碳」概念

低碳生活

低碳出行

……

用低碳未來呵護共同的家園!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碳交易是什麼?碳標籤又是什麼?你不知道的碳知識可多了~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 碳交易的概念、背景及國內外的情況
    北極星大氣網訊:什麼是碳交易定義:《京都議定書》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產生背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造成溫室效應增強並導致全球變暖。
  • 碳交易微課堂① 溫室氣體為何與汙染物同根同源?
    1月1日,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已經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作為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 已經成為我國推動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與城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有效市場手段之一。
  • 碳交易機制
    《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於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
  • 真正的碳交易還有多遠
    今天的最後一個話題,我們來關注碳交易。繼北京、上海之後,今年9月11日, 廣東省正式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接下來,湖北、重慶、深圳等省市也將紛紛加入到碳交易的行列當中。  通俗的來講,碳交易就是買賣二氧化碳的排放權。隨著氣候問題成為全球焦點,碳交易作為一個年輕的交易品種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一文讀懂:「碳交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那麼,什麼是碳排放,如何才能有效實現碳減排,碳交易在其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你們都了解嗎?一、什麼是碳排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B就可以通過碳交易所購買企業A剩餘的碳排放指標,但碳排放的總數卻始終保持不變,這就是碳交易啦!三、碳交易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 碳交易是一門好生意嗎?
    按照我國的對外承諾,2060年將實現碳中和目標。而為完成這一目標,碳交易、碳市場躍入人們的視野。那麼,碳交易是一門好生意嗎?做一名悠然自得的「賣碳翁」需要幾步?伴隨著丁真在網絡上的大火,人們很自然關注到了理塘縣,高原的陽光和草場輕易地將人從喧囂中剝離出來,豔羨、嚮往成為關注者的共同心語。
  •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1997年,全世界在日本開了一次氣候大會,籤訂了的《京都協定書》,規定了各發達國家的碳排放量指標。由於許多國家碳實際排放量低於分配額度,便將富餘的排放量指標賣給碳排放量大於配額的國家。這就形成了一個國際碳交易市場。
  • 魏慶坡:碳交易與碳稅兼容性分析 ——兼論中國減排路徑選擇
    減排基調確定後,中國面臨著藉助什麼環境政策工具進行減排的問題。誠如上述,我國正在探索碳交易和碳稅並用的減排路徑。藉助上述思路,筆者將對中國減排路徑進行梳理分析:4.1對我國控排目標分析不同於歐美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中國經濟還處於快速發展期,保證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是建設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最大前提。相比歐盟絕對減排目標,我國承諾是相對減排目標,即削減碳強度。
  • 碳稅和碳交易制度的經濟學比較
    儘管中國的碳歷史排放量相對較低,我國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規模的擴大,總排放量的激增引起了各國關注。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大方向。研究比較這兩種政策方式的成本,效率,效果,再制定最優的鼓勵政策,有利於從制度層面保障低碳生產方式的運行。
  • 「碳足跡」認證標準正制定 或成外貿新壁壘
    未來:  或成對外貿易的綠色壁壘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產品「碳足跡」標籤的國際標準ISO14067已經完成草案的擬定,計劃於2011年發布。一旦「碳足跡」認證國際標準出臺,商品加注碳標籤將不可避免。
  • 碳稅的作用及其與碳交易的比較分析
    ,激勵其他國家也採用類似的碳定價[1]。   英國在2013年啟動了「地板碳價」機制,即設定碳價下限,一旦EU ETS碳市場中的碳價達不到設定的地板價,英國政府就通過稅收來彌補差額。「地板碳價」作用於電力行業[2],用碳稅彌補機制來減少碳交易中的價格動蕩,穩定預期,促進低碳投資。
  • 碳交易試行辦法出臺,千億市場呼之欲出
    什麼是碳中和呢?自2011年以來,中國分別在北京、上海、廣東、天津、重慶、福建、湖北及深圳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覆蓋企業共計3443家,涉及行業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包括企業自備電廠)、航空等,2014年-2020年,8大試點城市共計完成2.18億噸二氧化碳交易,實現51.61億交易總額。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我國已成為繼歐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年**半年,我國7個省市的碳交易市場全部開市,首個碳排放權交易所——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運行一周年,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雛形已經形成。
  • 我國首次發布碳交易統計指數反映市場走勢
    4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碳資產經營業務的公司——上海置信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置信碳指數」,這是我國首個反映碳交易市場總體運行情況和碳價格走勢的統計指數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中國的工業基礎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最為突出,可進行CDM交易的碳減排項目也最多,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將來,只要中國保持非義務減排國的地位,中國的CDM事業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可以為中國的碳市場源源不斷地供給CERs.  預計全球碳交易市場**年將達到3.5萬億美元。
  • 中國碳交易市場啟動對地區碳排放效率的影響
    摘要在碳排放交易背景下,中國碳排放效率的趨勢變動成為政府重點關注的目標,科學考察我國碳排放效率水平,分析碳交易試點啟動對低碳發展是否具有促進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明確的現實意義。基於投入產出的生產函數思想,本文利用三階段DEA模型對碳交易市場建立前後的中國碳排放效率進行評價並排序,並利用收斂性原理對中國各省區碳排放效率的差異進行分析。
  • 科普知識問答(七十七)
    科普知識問答(七十七) 2020-05-15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
    原標題: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排放量佔全球約28%。中國計劃在未來40年採取有力政策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最大值,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 重鋼股份:制定詳細碳配額管理制度 出售配額獲利近百萬
    工作組制定了公司碳排放配額交易管理制度,內容包括工作組各成員單位職責、碳交易決策流程等。  《21世紀》:在重鋼股份內部,對碳排放以及碳交易的了解程度如何,有何關注的內容?  楊斌:企業內部組織過關於重慶市碳排放控制相關政策文件的學習,企業高層和具體執行人員對碳排放交易俱有一定了解,但仍需通過持續學習、培訓及實踐操作進一步加深認知。目前缺少碳資產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培訓,最想了解碳資產管理及碳資產項目運營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