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試行辦法出臺,千億市場呼之欲出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Wind資訊

1月5日,生態環境部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召開,會議要求,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做好政策設計和規劃,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推動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為排碳合理定價。逐步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明確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什麼是碳中和呢?

自2011年以來,中國分別在北京、上海、廣東、天津、重慶、福建、湖北及深圳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覆蓋企業共計3443家,涉及行業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包括企業自備電廠)、航空等,2014年-2020年,8大試點城市共計完成2.18億噸二氧化碳交易,實現51.61億交易總額。新《辦法》將適用範圍擴展至全國,意味著全國範圍碳市場的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我國的碳市場建設已逐步從試點先行,過渡到全國統一市場。

相較以往試點城市政策,新《辦法》將除二氧化碳以外其他溫室氣體納入交易範圍,從地域和標的兩個角度,擴大了碳市場交易量。根據IEA數據,2019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00億噸,其中電力、工業、生活消費等佔比達到85%以上,若《辦法》繼續沿用2016年碳交易市場覆蓋行業的標準,僅二氧化碳排放將創造出85億噸交易空間,以試點城市歷史數據粗略估算,碳交易市場空間將達到約3500億。

繼中國提出要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之後,最近數月,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也紛紛跟進,相繼公布了本國的碳中和目標實現時間表。

2020年9月底,中國提出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此後一個月,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緊接著,韓國總統文在寅也稱,要與國際社會一起致力於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同年11月,加拿大政府也出臺了法律草案,明確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在歐洲地區,歐盟、英國預計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瑞典宣布要在2045年實現碳中和。 美國在2020年11月正式退出《巴黎協定》,但當選總統拜登在2020年12月宣稱,將在執政後第一天重返《巴黎協定》,並承諾2050年實現美國碳中和。

為踐行碳中和目標,各國在財政政策支持方面都予以傾斜,並從行業層面進行碳排放的約束。

公開信息顯示,日本設立一個2萬億日元的綠色基金,以支持民營企業對綠色技術的投資。韓國推出的「數字和綠色新政」計劃投入73.4萬億韓元支持節能住宅和公共建築、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拜登則承諾,上臺後將投入2萬億美元的氣候支出和政策,使美國不遲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淘汰燃油車已成為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內容。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2020年12月宣布將在2030年停止銷售新的汽油、柴油轎車和貨車,禁售時間較此前計劃的2035年提前了5年。另據外媒報導,日本政府也計劃將在2035年禁止燃油汽車的新車銷售,以實現淨零排放。

根據德國聯邦經濟與出口控制局(BAFA)統計,2020年德國聯邦政府對電動汽車的補貼達到6.52億歐元,較2019年的9800萬歐元增長了6.5倍。

碳中和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但碳中和不是終點。

(綜合自人民網、央視新聞、第一財經等)

相關焦點

  •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1997年,全世界在日本開了一次氣候大會,籤訂了的《京都協定書》,規定了各發達國家的碳排放量指標。由於許多國家碳實際排放量低於分配額度,便將富餘的排放量指標賣給碳排放量大於配額的國家。這就形成了一個國際碳交易市場。
  • 集齊逾60億元成交體量 碳交易市場開啟窗口期
    【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儘管迄今只納入了電力行業,但中國碳交易排放市場仍在加速前行。來自日前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公開消息稱,未來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定位,碳市場將有步驟地輻射至全國範圍內。此外,業界疾呼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也正逐步成型。
  • 真正的碳交易還有多遠
    碳交易市場的主體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企業。如果有兩家火電廠的碳排放水平不同,排放較少的電廠就可以通過交易市場,把自己多出來的排放額度出售給排放多的電廠。這可以激勵企業降低排放水平,保證總體上節能減排的效果。  2009年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 寧夏出臺《基層科協「三長」人員管理辦法(試行)》
    近日,寧夏科協聯合教育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研究出臺《基層科協「三長」人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規範「三長」人員管理,加大對提升基層科協組織力「3+1」工作的指導推動力度。《辦法》明確,吸納進入各級科協組織的「三長」人員應當具有較為深厚的專業知識、組織領導能力和群眾工作經驗。能自覺融入科協組織,積極參加科協各項活動,按時完成科協組織安排的工作任務。「三長」人員通過召開代表大會換屆選舉或召開全委會、常委會增選補選的方式進入科協組織兼職掛職,掛職時間一般為1年。《辦法》明確,要分級分類做好「三長」人員吸納工作。
  • 碳交易微課堂① 溫室氣體為何與汙染物同根同源?
    開欄語《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將於今年2月1日起施行。1月1日,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已經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作為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 已經成為我國推動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與城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有效市場手段之一。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試行)》(徵求意見稿)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權威專家指出,這兩個試行《管理辦法》面向全社會徵求意見,是我國實施減碳規劃、推進綠色轉型的更為具體的、實質性的落地行動。化工行業屬於高碳行業,實行排放權交易、規範登記交易結算等政策激勵措施,對於引導重點碳排放單位重視推進綠色轉型意義重大。
  • 思想高地 | 全國碳市場建設有七大當務之急
    為此,生態環境部已於2020年12月底印發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評估碳市場頂層設計的合理性,評估碳市場運行的有效性,評估碳市場的減排成效。通過評估分析,發現碳市場基礎制度設計與建設、支撐系統建設與運維管理、市場監管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導向,有的放矢,探索有效的解決辦法,不斷完善碳交易體系。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年**半年,我國7個省市的碳交易市場全部開市,首個碳排放權交易所——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運行一周年,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雛形已經形成。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已經列入中央改革領導小組任務之中,政府計劃在**年內出臺較為完善的相關政策,爭取在**年建立起全國性碳市場。
  • 我國首次發布碳交易統計指數反映市場走勢
    4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碳資產經營業務的公司——上海置信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置信碳指數」,這是我國首個反映碳交易市場總體運行情況和碳價格走勢的統計指數
  • 中國碳交易市場啟動對地區碳排放效率的影響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各試點省市的碳交易市場規則逐步完善。2017年12月19日,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此前,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首批納入碳交易的企業1 700餘家,排放總量超過30億t二氧化碳當量。按照設定的時間表,2017-2020年為試運行和完善階段,2020年以後為全面實施階段。
  • 碳交易機制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簡稱《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
  • 碳交易的概念、背景及國內外的情況
    北極星大氣網訊:什麼是碳交易定義:《京都議定書》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產生背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造成溫室效應增強並導致全球變暖。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自**年以來,多地碳排放交易市場成交量價齊升,全國碳排放市場開始步入活躍期,推動碳交易加速駛入快車道。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碳交易市場可以簡單地分為配額交易市場和自願交易市場。
  • 衡陽市試行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實施辦法
    「多測合一」業務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平臺、市場開放、一次委託、聯合測繪、依法監管、成果共享」的要求,由一家測繪中介服務機構提供相關測繪服務。「多測合一」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平等的市場競爭原則,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分割、封鎖、壟斷測繪市場,「多測合一」項目不得分包、轉包。建立「多測合一」測繪中介服務機構註冊、考核、移出及懲罰制度,出臺《衡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名錄庫管理辦 法(試行)》並執行。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下月施行,這些相關股股價領漲
    記者 | 徐寧1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就要來了。1月5日晚,生態環境部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自2月1日起正式施行。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
  • 山東省出臺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辦法
    本網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加大對食品藥品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近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山東省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了6種應納入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並予以公布的情形:違反食品藥品法律法規,情節嚴重,受到吊銷許可證行政處罰的;違反食品藥品法律法規,被撤銷批准證明文件、產品註冊證書的;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一定時期限制申報行政許可的;發布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違法廣告,情節嚴重被撤銷廣告批准文號的;因食品安全犯罪以及依法需要列入黑名單的其他事項。
  • 碳交易是一門好生意嗎?
    而為完成這一目標,碳交易、碳市場躍入人們的視野。那麼,碳交易是一門好生意嗎?做一名悠然自得的「賣碳翁」需要幾步?伴隨著丁真在網絡上的大火,人們很自然關注到了理塘縣,高原的陽光和草場輕易地將人從喧囂中剝離出來,豔羨、嚮往成為關注者的共同心語。
  • 安徽出臺辦法緊盯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專家庫
    據安徽日報報導 日前,省市場監管局出臺了《安徽省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協作辦法(試行)》,通過建章立制、定期會商,排查風險隱患,進行原因分析,努力把問題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讓監管跑在風險的前面。據了解,《協作辦法》明確了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工作遵循科學、嚴謹、高效、透明的工作原則,對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交流形式、交流內容、交流頻次、風險研判和信息發布等方面進行了規範,以進一步增強我省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科學依據,有效緩解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公眾食品安全信心。
  • 《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2020年7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國衛醫發〔2020〕13號,以下簡稱《辦法》),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逐步實現醫聯體網格化布局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對《辦法》解讀如下:一、為什麼要出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