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差示掃描量熱實驗結束後,需要根據實驗數據進行作圖。在儀器附帶的軟體中,可以通過直接導入原始數據文件的方法進行作圖。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得到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的圖片。在Origin軟體中可以方便地繪製這種圖片,在本系列內容中將介紹在這種軟體中分析DSC曲線的方法。在本部分內容中將介紹基本的作圖方法。
以下以一種樣品的DSC曲線為例介紹在Origin軟體中的數據導入、作圖方法。
實驗條件如下:
儀器類型:美國TA儀器公司 DSC Q2000差示掃描量熱儀
樣品用量:7.18mg
坩堝類型:加蓋密封固體鋁坩堝
氣氛及流速:高純氮氣、100mL/min
溫度程序:由-50℃開始等溫5min,以10℃/min的加熱速率加熱至90℃,等溫5min,以10℃/min的降溫速率降至-50℃,等溫5min,以10℃/min的加熱速率加熱至90℃。
溫度程序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時採用的溫度程序示意圖
1.數據導入
在Origin軟體中可以導入.txt、.csv格式的ASCII文件。常用的導入方法主要有兩種:
(1)在軟體中直接導入需要分析的數據文件
在Origin軟體的表格窗口中,依次選中File菜單下的Import、Single ASCII選項(圖2),在彈出的窗口中選中需要導入的數據文件,點擊確認即可將數據文件導入至Origin軟體的表格窗口中。
圖2
(2)打開數據文件直接全選、複製,將數據粘貼至Origin軟體的表格窗口中。
在通過第(1)種方式打開時,有時軟體會報錯。此時可以將需要分析的數據文件直接打開(如圖3所示),全選、複製,將數據粘貼至Origin軟體的表格窗口中(圖4)。
圖3
圖4
在圖3中列出了在實驗時所使用的儀器型號、樣品名稱、質量等信息,以及實驗時所採用的溫度程序、坩堝、氣氛等信息。另外,在圖3中還列出了文件中不同的數據列所對應的物理量信息。例如,文件中第1列代表時間,單位為min;第2列為溫度,單位為℃;第三列為熱流,單位為未進行歸一化處理的mW。在將圖3中的數據文件信息複製至圖4中的Origin軟體的表格窗口時,這些信息佔據了表格中的1~67行。在進行正式數據分析之前,應將這些信息刪除,同時在表格文件的信息欄中輸入每一列所對應的名稱(Long Name)、單位(Units)等信息,如圖5所示。注意:由於在作圖時需要將縱坐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因此在圖5中C列的單位為mW/mg或者W/g。在下面的內容中將介紹對熱流進行歸一化處理的方法。
圖5
2. 對熱流信號進行歸一化處理
為了便於對比樣品之間的熱流信號的變化,在數據分析時需要對質量進行歸一化處理。方法如下:
選中C列,右擊滑鼠,選中彈出的菜單中的Set Column Values選項(圖6),在彈出的窗口中輸入如圖7所示的整列運算式。圖7中的7.18mg即為樣品的初始質量,由圖3可以查到。點擊確認,即可得到歸一化後的熱流數據,如圖8所示。
圖6
圖7
圖8
3. 刪除實驗過程中標記生成的數據行
在實驗條件設定過程中,為了便於在儀器的分析軟體中為了便於比較不同階段的信號變化,通常在設定實驗條件時加入標記行(僅限於TA公司的儀器,對應於圖3中Mark end of cycle 0),在導出的數據中,標記行佔據一行數據(對應於圖9中a~c),在作圖之前應將這些行予以刪除。
(a)
(b)
(c)
圖9
4.修改不同數據列對應的坐標軸屬性
在作圖時,如果需要用溫度作為橫坐標進行作圖,則需要將時間列刪除,溫度列改為橫坐標,也可以將溫度列直接改為橫坐標。
5.作圖
作圖時,同時選中溫度列和熱流列,右擊滑鼠在彈出菜單中依次選中Plot、Line、Line選項進行作圖,如圖10所示。
圖10
得到的默認格式的DSC曲線圖如圖11所示。
圖11
在圖11中,可以根據需要設定曲線的顏色、尺寸,以及坐標軸的樣式。為了便於後續的數據分析,還需要在在圖中的空白處標出吸熱或者放熱的方向。圖12為按照某期刊對論文中圖的格式要求進行修改所得到的該樣品的DSC曲線。
圖12
在圖12中,可以看到不同階段的DSC曲線的變化。為了便於比較,通常需要將不同階段的曲線用不同的顏色或者曲線形狀顯示,限於篇幅,將在下一部分內容中進行介紹。
往期參考文章列表: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量物質的純度的方法 第1部分 原理及實驗方法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量材料的比熱容 第3部分 在Origin軟體中計算間接法測得比熱容的方法(修訂版)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量材料的比熱容 第2部分 得到高品質比熱數據的方法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量材料的比熱容 第1部分 測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