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靈敏度PET現身國際論壇 分子影像將進入亞秒級時代

2020-12-05 魯網

國際研討會現場

   魯網10月16日訊 10月12日-13日,由郯城國際分子影像中心主辦、山東麥德盈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超高靈敏度PET和神經影像國際論壇」在山東臨沂舉行,來自美國、日本、芬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100餘位業內專家及客戶參加了會議,其中有20餘位專家在會上做了主題報告。

  會議期間,麥德盈華推出了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產品「超高靈敏度PET」,引起國際專家的極大興趣。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全稱為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是反映病變的基因、分子、代謝及功能狀態的顯像設備,是當前最為先進的分子影像設備。

  超高靈敏度PET核磁影像技術由山東麥德盈華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提出,該技術的特點是將PET的靈敏度提高30倍以上,將PET的數據採集效率提高上百倍。

  傳統的PET設備成像速度在1-10分鐘,從而只能夠對藥物的累積效果進行靜態成像,而無法捕捉人體和動物的瞬態生化過程。基於超高靈敏度PET技術的PET設備,由於將PET的數據採集效率提升了上百倍,可以把成像的時間從1-10分鐘提升到1秒鐘以內。這種情況下,可以得到秒級的四維PET成像。目前麥德盈華的靈長類PET設備已經實現了0.5S/幀的食蟹猴PET成像。

  來自世界最大的PET中心芬蘭國家PET中心的韓春雷認為,「麥德盈華的這個產品空間解析度、時間解析度都非常高,圖像更清晰、成像速度更快,可以達到1秒/幀,敏感性也大大提高,減少了放射藥物的用藥量,這是跨時代的產品,是從前有錢也買不到的。」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的成像速度極限是10秒。

  「這個超靈敏度高PET設備給新藥研發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會大大縮短新藥的研發時間,減少研發成本,從而讓藥物儘快用到臨床,未來病人會受益非常大。」北京大學醫學部核醫學系主任王榮福這樣認為。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劉興黨則表示,「麥德盈華的這個超高靈敏度PET產品主要是針對腦的,我們華山醫院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腦,他們的設備對我們非常有用。」

  山東麥德盈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8月,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核醫學系列影像產品及產品應用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是世界亞秒級分子影像技術的引領者,通過獨創的「超高靈敏度PET技術」,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呈現了秒級四維分子影像。目前,公司主要產品有小動物PET/CT、4D靈長類PET/CT,可以為用戶提供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領先水平的臨床前PET、PET/CT系列產品及服務。

  自2015年以來,麥德盈華連續舉辦了五屆國際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高峰論壇,吸引了眾多世界頂級業內專家前來參會交流。公司計劃憑藉此論壇,組織耶魯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等多所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建立國際合作平臺,共同推進世界醫療器械水平的進步。(本網記者)

相關焦點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分子影像前沿技術和產品開發...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分子影像前沿技術和產品開發」通過了科技部近日組織的項目結題。    惡性腫瘤的早期檢測效果會直接影響癌症病人的治療效果和五年生存率,對於癌症病人臨床診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首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圓滿舉辦
    12月6日-7日, 以「見微知著 核聚共贏」為主題的第一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在湖北武漢圓滿舉辦
  • 臨沂支持高層次科技型人才創業結碩果:麥德盈華問鼎國際核心技術
    近日,由我國科學家研製成功了空間解析度為0.5mm的PET設備,標誌著PET進入了「顯微PET」時代。  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當今最先進的分子影像設備,廣泛應用於腫瘤、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診斷和臨床前科研,並且在新藥研發領域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工博會|這款全景動態PET-CT可清晰觀測藥物代謝全過程
    當前醫學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業界對於分子影像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聯影醫療資深產品經理徐天藝在新聞通氣會上向澎湃新聞等媒體介紹,分子影像指的是對人體內分子層面的變化進行成像和觀測。而在各種分子影像的手段中,PET是最靈敏的一種技術,可以更早地檢測到人體內生理和病理狀態的變化。她表示,傳統的PET受到軸向視野和靈敏度限制,沒有完全發揮出優勢。
  • 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為進一步凝聚分子影像和探針領域的學術力量,搭建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的資源平臺,促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叉碰撞,12月22日,由天津大學醫學部舉辦的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在津成功召開。來自史丹福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應邀做學術報告,吸引了百餘名業內人士參與其中。
  • 光學成像將進入亞納米時代
    Dong教授和他的同事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成功地展示了單分子拉曼光譜成像中的亞納米級空間解析度,以及納米腔等離子體場的局部增強效應。 然而,與拉曼散射過程不同的是,螢光將在金屬附近被猝滅,這將阻止掃描近場光學顯微鏡(SNOM)在10nm左右的解析度提升。
  • 分子影像行業解析:診斷行業新機遇
    如今我國分子影像醫療器械正處於邁向國際水平的跳躍點,在有關部門和地方的支持下,許多公司在短短的幾年內已經推出了多種相關性能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分子影像診斷設備。一、什麼是分子影像?迄今為止,許多研究致力於開發靶向磁共振造影劑,以實現分子成像的磁共振成像。通常,多肽,抗體,或小配體,小蛋白域,如HER-2,已被用於實現靶向性。為了提高造影劑的敏感性,這些靶向分子通常與高有效載荷的MRI造影劑或高相關係數的MRI造影劑有關。最近微米級氧化鐵顆粒(MPIO)的發展使得檢測動脈和靜脈表達的蛋白質的靈敏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
  •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同時擁有一支來自三甲醫院的知名影像專家、教授組成的影像診斷專業人才隊伍,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專業的診斷服務。中心開展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神經、呼吸、消化和骨關節肌肉系統等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疑難病會診,是西北地區規模盛大的專業醫學影像診斷機構。
  • 超高靈敏度的TMR磁傳感器
    超高靈敏度的TMR磁傳感器
  • 《轉》訪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主任田捷教授:影像組學新技術和光學多模融合分子影像
    在分子影像研究方面,以光學分子影像為核心,融合多種分子影像成像模態,獲取腫瘤等重大疾病在分子細胞水平的影像學信息,突破了常規醫學成像技術只能檢測疾病在功能代謝和器官結構上異常的瓶頸,促進了疾病早期檢測、精準治療和相關生理病理研究,將分子影像與手術導航技術深度融合,開展了腫瘤術中光學分子影像手術導航方法研究、設備研製和臨床轉化應用,為個體化精準手術提供高精度和高靈敏度的實時影像學導航
  • PET-CT落戶安陽開機儀式暨分子影像精準診療與新技術應用論壇大會...
    8月8日, PET-CT落戶安陽開機儀式暨分子影像精準診療與新技術應用論壇大會在安陽迎賓館隆重召開,副市長李長治出席,市衛健委主任王永斌、中國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樊衛、河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韓星敏、中國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楊輝、山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楊國仁、河南省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高永舉、河南省腫瘤醫院PET-CT主任楊建偉、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區總經理李秀勤和市直
  • IDF學術·論壇 | 年度主題:後真相時代的影像真實
    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 The 4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簡稱「IDF2020」)是集紀錄片推優、提案、展播、論壇於一體的高品質人文藝術平臺。本屆年度主題為「生·活」,將於2020年10月17-19日在杭州西子湖畔舉行。
  • 分子影像成像:人類「戰癌」再進一步—新聞—科學網
    目前,腫瘤的早期成像對於癌症病人的臨床診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長期以來國際上腫瘤學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一大挑戰性問題。 令人欣喜的是,近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癌症的早期診斷、腫瘤的早期成像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新型光學—核素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技術。 這種先進的技術,相比目前的醫學成像技術,其靈敏度和解析度有著極大的提升。
  • 分子影像重構精準未來:百名專家雲端共築 One MI 生態圈
    核醫學分子影像作為精準診療的排頭兵,在精準醫學新時代下也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在精準診療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GE 分子影像正在向診療一體化、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飛速發展,通過引領創新助力臨床、飛速發展。本次發布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分別在廣州和北京開設了直播間,並邀請到了十位重磅級嘉賓參與現場直播討論。
  • 玩轉未來影像科技!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餵飽」你的眼球
    有沒有想像過3D、球幕這些沉浸感十足的觀影體驗在未來,會走入千家萬戶敢不敢設想今天的特種影像可能會是未來的常規影像>戳視頻↓↓↓記者帶你走進國內最權威的影像技術盛會12月4日,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在京舉辦。
  • 行在柳暗花明處 PET/CT將成為獨立影像中心的核心業務之一
    近日,由平安醫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主辦的「見微知著·核聚共贏」第一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在江城武漢圓滿召開。、血液等臨床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分子影像的科研前沿和臨床應用。
  • 分子影像可對腫瘤實施惡變前分子異常有效檢測
    國內著名影像學專家、哈醫大四院院長申寶忠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此項研究,由其主編的國內第一本專業的分子影像學專著《分子影像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由其任學科帶頭人的哈醫大四院分子影像實驗室也於日前獲批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 PET分子影像探針可實現個性化定製
    8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研究所張宏教授團隊,歷時12年成功研製了國內首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ET分子影像探針微流控模塊化集成合成系統。       該成果不僅極大拓展了個體化、精準醫療的PET臨床應用,也為相關新藥研發提供了重要支撐。
  • 今日 Phrase: Pet Peeve【小不爽】
    嚴格來說,只要是程度在令你小不爽範圍裡的事物都可以叫pet peeve,但是最常用的用法是用來指那些可能別人或者大多數人不以為意但你特別覺得膈應的事物。用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來翻譯,各位可以把pet peeve用一句常見的中文句子來記:」我最不喜歡/我最煩(某pet peeve)。「 - 當然,要記住的是這裡的不爽程度仍舊是小不爽而非大或極度不爽。
  •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大會在我院隆重召開 2020-11-05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