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影像指導抗腫瘤藥物開發
放射性標記可利用一系列放射性核素,並基於化合物的粒徑和半衰期進行很好的調控。影像技術可以提供藥物在體內分布的信息、藥物整體靶向的具象化以及藥物靶向性的異質性。本文基於目前分子影像在小分子藥物、抗體以及抗激素抗癌藥物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腫瘤領域新藥的數量是迄今為止最多的,其中包括800多種藥物和癌症疫苗,240多種免疫治療藥物。
-
免疫影像學:分子影像引導下的腫瘤免疫治療
相比於傳統PD-L1免疫組化的檢測方法,分子影像通過特異性的分子探針能夠無創、實時、動態地對腫瘤部位的PD-L1表達水平進行定量分析,從而為指導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帶來新機遇。MC-38腫瘤模型是對抗PD-L1治療敏感的,可以看到核醫學分子影像引導下的免疫治療不僅更加有效地抑制了腫瘤的生長,也有效地延長了小鼠的生存時間(圖1B&1C)
-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分子影像設備在臨床應用中獲進展
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乳腺癌早期臨床檢測設備——光學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系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國內多家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目前成功診治百餘例的乳腺癌患者,實現了分子影像在臨床應用的重大突破,該方法受到了院方領導、外科醫生積極肯定的評價。當今世界,癌症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
多模態分子影像的研究進展
2.1腫瘤分子成像 腫瘤的發生常伴隨著細胞表面受體、信號通路、代謝的改變,基因的異常突變導致腫瘤細胞大量增殖、免疫逃逸、血管新生、凋亡受抑、侵襲轉移、微環境改變等。上述改變均有可能成為多模態分子影像探測的靶點。傳統的單一成像模式受解析度、敏感度、穿透深度等的限制,難以發現早期的腫瘤,對腫瘤的定位、定性診斷較困難。多模態分子影像將同時具有多種顯像功能的分子探針注入機體,實現多種顯像,獲得較全面的病變部位的信息。
-
《轉》訪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主任田捷教授:影像組學新技術和光學多模融合分子影像
本次我們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主任——田捷教授,為我們帶來分子影像技術領域的相關知識。聆聽大咖觀點!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與田教授約好電話訪談,八點整電話鈴聲響起,接起電話,還未來得及寒暄,就聽到田教授急促的聲音。他正在從機場趕往賓館,二十公裡的路程,三十分鐘的時間,田教授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完整的分子影像發展史,言語之流利、觀點之鮮明、知識之淵博,讓我難以忘懷!
-
免疫影像學:分子影像引導下的免疫治療
相比於傳統PD-L1免疫組化的檢測方法,分子影像通過特異性的分子探針能夠無創、實時、動態地對腫瘤部位的PD-L1表達水平進行定量分析,從而為指導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帶來新機遇。這項研究工作提出了免疫治療時間窗的概念,即在多種腫瘤模型的研究中發現,通過幹預手段使腫瘤PD-L1表達上調,再通過核醫學分子影像手段確定PD-L1表達上調的時間窗口,在時間窗內進行PD-L1靶向阻斷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抗PD-L1治療的有效性。研究工作證實,無論是在對抗PD-L1治療敏感的動物模型還是在不敏感的動物模型,核醫學分子影像引導下的免疫治療都能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分子診斷合作平臺依託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精準檢測分會開展工作。精準檢測分會小資料:成立時間:2017年11月12日委員數量:291人主任委員:鄒偉民廣東省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分子影像是臨床精準醫學的關鍵技術之一,通過運用影像學手段顯示細胞、基因或分子水平的變化,對其生物學行為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相對於傳統醫學影像學的解剖結構成像,分子影像學側重於對疾病的基因及分子水平的異常進行監測
-
分子影像行業解析:診斷行業新機遇
它涉及多個學科的交叉比如分子生物學、納米材料學、醫學影像學、核醫學、計算機學等學科,同時涵蓋多方面內容比如腫瘤靶向成像、基因成像、受體成像、單細胞示蹤以及細胞信號傳導通路等尖端技術,是現在以及未來有望將疾病消滅在萌芽中的未來影像醫學和精準醫療重要分支。二、分子影像可以做什麼?
-
分子影像成像:人類「戰癌」再進一步—新聞—科學網
腫瘤防治專家認為,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國癌症發現較多處於中晚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程書鈞說,美國近些年來癌症的發病率有所下降,其5年生存率在60%至70%,而我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在30%左右。 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時玉舫介紹,我國對腫瘤缺乏快速、特異早診手段。目前癌症的診斷主要通過實驗室免疫學酶學檢測、影像學檢測等。
-
科學網—分子影像:精準醫療「加速器」
陳琳攝 ■本報記者 李晨 通訊員 王菁 「分子影像學已發展成為精準醫療的重要手段。」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杭州國際分子影像研討會上,大會主席、浙江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田梅教授告訴《中國科學報》,這是他們堅持十五年舉辦這一研討會的主要原因,即希望建立一個推動分子影像手段實現精準醫療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
術中光學分子影像點亮腫瘤細胞,讓外科手術更精準
在漆黑的海面上,舵手可以依據燈塔確認航向;長久以來,在手術過程中醫生面對邊界模糊或過於微小的病灶,只能依靠用眼睛看和用手觸摸來判斷腫瘤的位置和大小,缺乏實時有效的術中成像技術。但隨著新一代醫療影像技術——分子影像的發展,醫生們也正在迎來屬於自己的「燈塔」。
-
海南省腫瘤醫院建立醫學分子影像中心項目
海南省腫瘤醫院建立醫學分子影像中心項目提高腫瘤精準診斷水平 今天(6月2日),海南省腫瘤醫院與美國GE公司就「海南省腫瘤醫院利用美國進出口銀行主權擔保融資採購醫療設備項目(簡稱美貸項目)」暨「雙方合作建立醫學分子影像中心項目
-
中科院自動化所光學分子影像技術臨床應用獲突破
中科院自動化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採用光學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系統成功研製的中國國內首臺乳腺癌早期臨床檢測設備,通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多家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目前已成功診治百餘例的乳腺癌患者,從而實現光學分子影像技術在臨床應用的重大突破。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首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圓滿舉辦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醫療負責人牛阿娜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感謝各位專家對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一路以來的支持與指導。牛阿娜表示,近年來醫學影像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尤其是分子影像學的出現,提高了臨床診斷疾病的水平,推動了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成為醫學影像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希望與各位專家攜手,聚焦行業發展,為推動中國醫改時代健康事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
分子影像為腫瘤診斷與治療提供新技術—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自動化所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介入超聲科合作,在分子影像應用於胰腺癌的介入光熱治療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生物合成蛋白質分子影像探針用於腫瘤靶向...
該研究利用生物合成的策略,開發了一種腫瘤特異性雙模態分子影像探針,該探針生物相容性好,在小鼠腦膠質瘤模型中,顯示出優異的腫瘤靶向和螢光/磁共振成像效果,為分子影像探針的設計和開發提供了生物合成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講師趙懷鑫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趙慧婷為共同第一作者。
-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大會在我院隆重召開 2020-11-05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ET分子影像探針可實現個性化定製
8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研究所張宏教授團隊,歷時12年成功研製了國內首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ET分子影像探針微流控模塊化集成合成系統。 該成果不僅極大拓展了個體化、精準醫療的PET臨床應用,也為相關新藥研發提供了重要支撐。
-
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分子探針與分子影像技術培訓班》成功舉辦
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分子探針與分子影像技術培訓班》成功舉辦上海健康醫學院主辦的國家繼續教育I類學分項目《分子探針與分子影像技術培訓班》於10月24日成功開班。作為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培訓班是上海健康醫學院醫學院醫學影像學院與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攜手打造的精品項目,旨在為國內臨床一線的核醫學工作者、分子探針研究者以及影像醫學與核醫學領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相互學習、交流和探討的平臺,以助推新型分子探針及其技術的轉化應用,促進我國臨床核醫學的發展。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分子影像前沿技術和產品開發...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分子影像前沿技術和產品開發」通過了科技部近日組織的項目結題。 惡性腫瘤的早期檢測效果會直接影響癌症病人的治療效果和五年生存率,對於癌症病人臨床診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