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小蜻蜓打破昆蟲遷徙紀錄

2021-01-13 科學網

 

圖片來源:Greg Lasley

請讓開,帝王蝶。新的遠距離昆蟲飛行紀錄誕生了:一種長度僅有4釐米但能揮舞著翅膀飛越海洋和大陸的小蜻蜓。

這個名為薄翅蜻蜓的物種(如圖所示),在尋找水池產卵時可能會遷徙1.4萬~1.9萬公裡。在昆蟲當中,此前的紀錄保持者——帝王蝶在每年的「旅行」中總共飛越8000公裡左右的路程。北極燕鷗則創下了所有動物中飛行距離最長的紀錄——每年飛行約4萬公裡。科學家曾懷疑蜻蜓是一個能跨越全球的單獨種群的成員。而一項日前發表於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的最新研究證實了這一預感。

科學家利用在南北美洲和亞洲收集的樣本,分析了這種昆蟲的遺傳構成。他們發現,來自德克薩斯州和印度兩個相隔如此遙遠地區的薄翅蜻蜓,在基因圖譜上竟然擁有驚人的相似性。這意味著此類昆蟲肯定穿越了很長的距離,從而相互交配繁殖後代。薄翅蜻蜓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要感謝其翅膀的較大表面積。這使得它們在通常超過1000千米的高度利用盛行風飛行,並且能以大氣浮遊生物和小型昆蟲為食。

研究人員尚無法描繪這種蜻蜓的飛行路線,因為現有的追蹤設備對於這種微型動物來說太大了。(宗華)

《中國科學報》 (2016-03-07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發現距離最遠昆蟲遷徙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馬爾地夫生物學家查爾斯·安德森稱發現每年,上百萬隻蜻蜓從印度南部到非洲跨海飛行數千公裡。這是昆蟲遷徙最遠的距離。
  • 遷徙旅程最長的十大動物 蜻蜓竟然也上榜了!
    在動物界有很多動物每隔一段時間會進行一段遷徙,這些動物是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魚類、昆蟲等在內的所有動物物種。它們有的是為了尋找食物,有的是為了逃離惡劣的天氣條件,有的是為了繁殖,而在這些遷徙的動物中,有的每一次遷徙的路程都在幾千公裡以上,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動物界遷徙旅程最長的十大動物。
  • 關於蜻蜓的14個趣事
    #科普小知識#會飛行的昆蟲通常很煩人。蚊子咬你一口,留下發癢的紅色印記。蜜蜂和黃蜂看你不順眼時就蜇人。蒼蠅實在是太噁心了。但是蜻蜓有一些神奇的東西,它的樣貌和行為並不惹人討厭。昆蟲通常令人毛骨悚然,蜻蜓卻例外1.蜻蜓是大約3億年前最早進化的有翼昆蟲之一。現代蜻蜓的翼展只有2到5英寸,但已經發現了翼展可達2英尺(差不多等於成年人手臂的長度)的蜻蜓化石。
  • 蜻蜓是昆蟲嗎?
    蜻蜓別稱丁丁、螞螂、負勞等,為蜻科和蜓科的通稱,包括人們熟悉的蜻蜓、豆娘等,可在空中飛行捕捉害蟲,其幼蟲稱為稚蟲,完全水生,形態與習性與成蟲完全不同,而且不同種類的稚蟲形態差異極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蜻蜓是不是昆蟲吧!
  • 歷史生物,繁殖力最強的昆蟲,石炭紀,最大的蜻蜓
    大家好,我是袁碩,今天給大家說說《繁殖力最強的昆蟲》《最大的蜻蜓》繁殖力最強的昆蟲昆蟲的繁殖能力是異常驚人的沼澤中的兩棲類經常以昆蟲為食,昆蟲有了翅膀就可以不再遭受兩棲類的捕食。昆蟲在石炭紀晚期已經徵服了天空,比脊椎動物要早500(!萬年,這石炭紀晚期的昆蟲就是地球上最大的蜻蜓—古蜻蜓。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說起蜻蜓這種食蟲小動物,曾經也稱霸過地球,你可能不信。看著寸許長的小蜻蜓,薄薄的羽翼、細細腿腳,怎麼也不像能主宰地球的動物。其實,早在3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一種體型巨大的蜻蜓,也就是現在蜻蜓的祖先——巨脈蜻蜓,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它們盛極一時,在當時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者。
  • 刷新海南蜻蜓種類新紀錄
    於是,袁浪興翻看《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圖鑑》,對比兩個常見的相似種後,排除了之前的猜測。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書的最後幾頁,他看到一種名叫「短腹異蜻「的蜻蜓和這隻蜻蜓極其相似。在五源河發現的這種蜻蜓,到底是不是短腹異蜻?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種類?當即,袁浪興就聯繫上了《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圖鑑》的作者,昆蟲學博士張浩淼。
  • 中國最大蜻蜓和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黃山 中國最大蜻蜓是什麼?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這兩種生物對環境要求特別高,直接反映出安徽當地生態環境特別優異。
  • 四川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世界最小蜻蜓
    ▼ 11月24日消息,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曬出了世界上最小蜻蜓個體,最小個體甚至不足15毫米。據了解,這種蜻蜓名叫侏紅小蜻,又名八丁蜻蜓(英文名:Nannophya pygmaea),一般體長17~19毫米之間 ,是蜻蜓中的侏儒。
  • 海口五源河發現紅腹異蜻 刷新海南蜻蜓種類新紀錄
    □本報記者 龍易強    今年8月初,海口五源河紅蜻蜓家族裡突然躥出一位「網紅」明星,並迅速登上熱搜榜,它就是刷新海南蜻蜓紀錄的紅腹異蜻。根據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監測報告顯示,五源河記錄到「紅色系」蜻蜓共有10種。
  • 平時常見的蜻蜓不一定是蜻蜓
    為了驗證真相,我們找到了四川省華希昆蟲博物館的館長趙力。       專家告訴我們說:「我們看到的像小蜻蜓一樣的昆蟲,那個叫豆娘。」       專家告訴我們:「從分類學上來說,蜻蜓和豆娘都屬於昆蟲綱蜻蜓目的昆蟲。」
  • 【昆蟲攝影】蜻蜓出殼
    天氣暖和了,蜻蜓的幼蟲在水中完成了十多次蛻變後從水裡爬出來,它要變成一隻漂亮的蜻蜓。它找到了一棵植物,用六隻腳牢牢地扒住,把身體固定好,靜靜地不動,等待出殼的偉大時刻。       同時被拔出來的還有一對小小的翅膀,這四片晶瑩剔透的翅膀像摺疊雨傘一樣收藏在背部的四個小「傘套」裡,剛拔出來時,這四片翅膀又短又皺,一點也不像能飛時的樣子。
  • 科學發現恐怖史前巨型昆蟲 蜻蜓翼展長達70釐米
    3億年前的巨型蜻蜓,翼展長達76釐米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千裡鶯啼綠映紅,我們在聆聽鳥兒帶來美妙配樂的同時,也應該感激鳥為我們除掉了恐怖的「巨型昆蟲」。昆蟲算是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之一了,目前翼展最大的昆蟲是蝴蝶和蛾類,但也不過20、30釐米,但在3億年前,巨型昆蟲卻是隨處可見的,其中最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70釐米,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準,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
  • 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現身青城山 翅展達21.6釐米創吉尼斯紀錄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金氏世界紀錄首次出現了中國昆蟲的身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個體,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    2015年7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青城山發現一種看起來像著長牙的巨型蜻蜓的怪蟲,經鑑定是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對標本測量後發現,最大個體翅展達21.6釐米。這個發現很快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因為過去公認生存於現代的最大水棲昆蟲,產於中南美洲的一種叫「直升機豆娘」的蜻蜓,其兩翼張開時有記錄的最大寬度為19.10釐米。而此次發現的最大的越中巨齒蛉翅展比前者寬近2釐米。
  • 1.1億年前蜻蜓化石與恐龍同時期 俄古蜻蜓遷徙東亞滅絕原因成謎
    1.1億年前蜻蜓化石與恐龍同時期 俄古蜻蜓遷徙東亞滅絕原因成謎  1.1億年前蜻蜓化石與恐龍同時期 俄古蜻蜓遷徙東亞滅絕原因成謎(圖文無關)  日前,甘肅竟然出現了1.1億年前的蜻蜓化石,這些化石的時間,或與恐龍是同一個時期的。
  • 四川發現「侏儒蜻蜓」,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負責人,在整理新收集到的一批蜻蜓標本時,竟然意外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小蜻蜓——侏紅小蜻的身影,這也是在我國四川地區第一次發現這種蜻蜓界的迷你限量版。「侏儒蜻蜓」——侏紅小蜻相信很多朋友在童年時期都有過捕捉蜻蜓的經歷,蜻蜓有多大呢?根據資料顯示,目前蜻蜓界的普遍大小,都在3-4釐米身長之間。
  • 俄藝術家制全球最小口罩 專為蚱蜢、蜻蜓等昆蟲量身打造
    俄藝術家制全球最小口罩 專為蚱蜢、蜻蜓等昆蟲量身打造 2020-05-28 11:22:15 來源:央視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俄藝術家制全球最小口罩】央視網消息,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許多人不得不戴起了口罩,而昆蟲則沒有「合適的口罩」可以「佩戴」。
  • 盤點讓人驚聲尖叫的世界最大昆蟲
    鍾欣攝2014年7月在成都青城山發現的越中巨齒蛉最大翅展達到21 cm,從而使得中國昆蟲首次打破吉尼斯紀錄。它的長度達到62.4 cm,身體長度也達到36.1 cm,從而打破了由馬來西亞竹節蟲保持的世界紀錄——56.7 cm。
  • 世界最小蜻蜓侏紅小蜻現身青原山 這一顯示生態環境狀況標誌性昆蟲...
    吉安新聞網訊 11月2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慶明給記者來信,反映他8月初在青原山景區遊玩時偶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蜻蜓——侏紅小蜻的情景,想以科學的方式向家鄉的父老鄉親介紹廬陵本土發現的這一物種。
  • 中國最大蜻蜓你見過嗎?兩種珍稀昆蟲首現黃山
    「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這兩種生物對環境要求特別高,直接反映出安徽當地生態環境特別優異。  這兩種昆蟲究竟有什麼來頭  先來了解一下越中巨齒蛉,它是一種水生昆蟲,為巨齒蛉的一種,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雖然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