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長相奇怪、愛吃軟飯的深海醜魚——鮟鱇魚

2020-11-23 騰訊網

在環境險惡的海洋裡生活,每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生存之道。鮟鱇魚常年居住在200~4000米的深海,自然得想辦法練就一身震懾力十足的本事來防身。深色的皮膚是它的保護色,而肥大的體型和猙獰的一口尖牙利齒則讓它樹立了崇高的威嚴。它的體表沒有鱗片,卻遍布了粗糙起伏的皮質。這樣的形象也難怪人類把它列為醜魚的榜首。然而龐大的身軀作為累贅使鮟鱇魚遊泳相當困難。它大部分時間都棲息在海底,用鰭棘支撐著身體緩慢爬行。個別種類有時還偽裝成巖石一動不動,伺機恐嚇別的魚一個措手不及。

鮟鱇魚雖然遊泳技能值低,卻是一種兇殘的食肉動物。在獵物面前它可不會手軟,伸縮自如的下顎和胃能夠在捕食的關鍵性時刻迅速擴張。以至於一些體型比它大兩倍的魚類也難免淪為它的食物。而銳利且向內傾斜長牙一般不會讓落入它口中的獵物有機會逃走。它憑藉著強硬的武器在自己的海域裡所向披靡。如果非得從它身上找些美感,那大概就是它背鰭上懸掛的一隻發光「釣竿」了。這隻「釣竿」其實是它的鰭狀脊椎延伸出的發光器官,它像燈籠一樣發出明亮的光。

鮟鱇魚的「燈籠」油紙是它皮膚上的囊狀皮瓣,蠟燭則是上百萬隻會發光的共生細菌。它的皮瓣中存在著無數的發光腺細胞。共生細菌無法合成自身生存需要的化學物質,腺細胞恰好能滿足它們的需求。於是發光菌自覺進入開放式的腺體中,與鮟鱇魚共度此生。鮟鱇魚會發光的脊椎不僅為它在陰森的海底探明方向。更重要的作用是作為誘餌吸引其他動物魚。把異種魚類吸引過來成為它捕食的獵物。而同種異性魚類則被它色誘來完成繁殖需求。

起初科學家們捕捉鮟鱇魚進行生物研究,卻發現無一例外的是雌性個體。而許多鮟鱇魚身上常常有一條條的小魚用嘴吸附著外表皮。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應該是幼魚在吮吸母親的營養。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都沒有發現雄性鮟鱇魚的蹤跡,直到1924年,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好奇地解剖了附著在雌性鮟鱇魚身上的小魚。他驚奇地發現這並不是人們一直誤以為的雌性鮟鱇魚上的幼魚。而是擁有完整性器官的成年雄性鮟鱇魚。這實在是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雌雄魚的體型達到了少則幾十倍,多則數百倍的巨大差異。然而在物種延續的重要任務下,體型懸殊的它們進化出了獨特的繁殖方式:弱小的雄性鮟鱇魚在體型上不佔優勢,在競爭激烈的深海中尋覓食物十分困難。它們自身能力達不到,就想辦法從別人身上找依靠。雄性鮟鱇魚為了生存,只好甘心於「吃軟飯」。在生計面前,尊嚴和身體都已經不再重要,這「軟飯」吃起來,它能不香嗎?

然而對於雌性鮟鱇魚來說,蜂擁而至的雄魚必然無法確保它對愛情的專一。一條雌魚上附著多個雄魚精囊也是常有的事。目前捕撈發現最「花心」的雌魚身上就攜帶有8個異性。而追究雄性鮟鱇魚擁有迷你身型的原因,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的進化結果。環境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原本體型較小的雄魚只好儘可能地降低自身代謝成本。於是它選擇了一種極端的自虐式方法——減小體型。嬌小的身軀自然會對原本的器官造成擠壓破壞。消化道無法完全發育,直接導致了其發育不良。而性腺也只有寄生於雌性身上才能發育成熟。於是在茫茫大海中尋找託付終身的交配對象,成了雄性鮟鱇魚解決溫飽的首要任務。

鮟鱇魚獨特的繁殖方式與兩性差異可謂突破了人類固有的認知。然而對於具體的融合機制卻仍然是個籠罩著迷霧的謎團。人們驚奇於此的同時,正不斷探索著未知的奧妙。也正是源於對自然界的強烈好奇,科學發展的觸角才延伸得更加廣泛和深入。

相關焦點

  • 雌性鮟鱇魚:同時被8個「軟飯男」寄生是什麼體驗?
    鮟鱇(ān kāng)魚——一種可以競爭「地球最醜生物」榜單之王的選手,就這樣猝不及防闖入我們的視線。鮟鱇魚本魚,圖片來源 Flickr雖然長相漫不經心,但鮟鱇魚是絕對的技術流派。為了在黑暗的深海中捕獲獵物,有些鮟鱇魚在頭頂長出了一盞精緻的小燈,這根棒狀發光物被稱為「擬餌」,它就像一根掛著誘餌的釣竿一樣可以用來引誘獵物,因此鮟鱇魚也叫做燈籠魚。並非所有的鮟鱇魚都具有「釣竿」 ,也並非所有的「釣竿」上都具有發光器。一些生活在淺海海域的鮟鱇魚不僅沒有「擬餌」,甚至還長相可人,被當做觀賞魚飼養。
  • 把軟飯吃到極致的生物,將一生用作交配,最後真正「同生共死」
    對於很多男性來說,如果指責他們是軟飯男,那麼他們絕對會憤怒到想要動手,但實際上自然界當中的「軟飯男」是非常常見的。甚至於有一種把軟飯吃到極致的生物,他們將一生都用來作為交配的過程,最後形成真正的「同生共死」。
  • 鮟鱇魚:魚類中的奇葩上門女婿,論吃軟飯的能力,本魚就沒服過誰
    它們的樣貌大小都各不相同,但是相對於我們而言,它們就一個相同點,就是一個字:醜!它們一般整體呈現菸灰色到深咖啡色,有很大的頭部和鐮刀一樣的嘴唇,長有銳利、亞克力一樣的牙。某些品種的鮟鱇魚體型十分巨大可以長到1米多。普通的的品種大約0.4米左右。它們肥胖的軀幹沒有魚鱗,有著不光滑的皮膚表面。乍看有點像蟾蜍似的,因此大連人還稱呼它們叫「蛤蟆魚」。
  • 深海「軟飯王」,花一生時間尋找雌性,配對後變成對方身體一部分
    鮟鱇魚(學名:Lophiiformes),也叫深海鮟鱇魚、琵琶魚等,屬於輻鰭魚綱鮟鱇目,共有18科340多種,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南極海洋的陰暗深處至海平面數千米不等的地方(200-4000米),因此又可分成淺海和深海鮟鱇。科學家所說的會「發光」的鮟鱇魚,通常指的是深海鮟鱇魚(存在少數不會發光的品種)。
  • 深海魚「隨便長」能長成什麼樣?醜到上新聞
    鮟鱇魚因為長相很有記憶點,作為深海魚「網紅」被很多人熟知。在其頭部上方有個「小燈籠」,可以發光,深海中很多魚都有趨光性,「小燈籠」是鮟鱇魚引誘食物的利器。(圖源@monster_fish_taxidermy ⁣⁣)不過在Роман的捕魚記錄中,鮟鱇魚還不能算是最奇怪的一位
  • 深海怪魚的交配,雄性變為雌性的睪丸,深海當中的「醜豆腐」
    但是在這樣的深海當中卻也生活著許多的生物,它們只能憑藉除了眼睛之外的器官進行感知,進行生活,大家在這裡都是隨便長長,畢竟長的在好看沒用,因為沒有其他的生物會進行欣賞,所以深海當中的生物都是比較的醜。鮟鱇魚在這樣大家都醜的深海世界當中也算是醜的出奇了,1~1.2米的身軀當中竟然大部分都是嘴和胃,仿佛饕餮一般想要吞下整個深海世界
  • 吃軟飯的終極方式,與雌性合為一體,雄鮟鱇魚究竟有多弱
    鮟鱇魚雖然醜,但是肉很好吃,所以在市面上很受歡迎,但你知道市面上賣的鮟鱇魚都是雌性嗎?因為雄鮟鱇魚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小了。,不過不管是什麼形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醜,醜的特有特色。隨意感受一下這類生活在深海中的魚自打19世紀被研究後,科學界家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咋發現的鮟鱇魚都是雌性,雄魚都跑哪去了
  • 依靠老婆才能生活的雄性,鮟鱇魚
    一、鮟鱇魚1、鮟鱇魚不是安康魚一聽,是不是第一時間感覺是非常圓潤,吉祥的樣子。但其實它們的長相實在不敢恭維,經常被漁民稱為蛤蟆魚、「醜老婆子」。如果你在水裡見到了一個身體像是面口袋、長得一副「獐頭鼠眼」的醜模樣。那就是鮟鱇魚了,胖胖的身體、大大的眼睛。一對鼓到凸起的大眼睛,看起來怪異極了。
  • 這魚醜的讓人無法下嘴,卻是不可多得的深海珍寶!西瓜視頻探美食
    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所有好看的東西都都能讓人心生愉悅,可世間萬物並非都是高顏值的,在自然界中,一些長相奇醜無比的動物,往往不被人重視。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鮟鱇魚,相信絕大多數人聽都沒聽過,雖然這傢伙長相不咋地,可是它作為深海食材,卻是一道口感上佳的經典美食。
  • 俄國漁民抓到的深海魚醜到上新聞,「隨便長」能長成什麼樣?
    經常捕獲奇葩深海魚的他,最近又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因為他又抓了一條醜得像怪物的魚,一眼看去,全身焦黑,滿口獠牙:魚因為長相很有記憶點,作為深海魚「網紅」被很多人熟知。在其頭部上方有個「小燈籠」,可以發光,深海中很多魚都有趨光性,「小燈籠」是鮟鱇魚引誘食物的利器
  • 五種深海醜魚,這些魚長得也太隨心所欲了
    五種你聞所未聞的深海醜魚,個個長得隨心所欲,醜到爆炸,果然深海沒人去,這些魚就隨便長長啊!這裡食物缺乏,所以這些魚見到什麼就吃什麼,它們多數的食品可能是從上面幾層海洋落下。第二種:鮟鱇魚鮟鱇(ānkāng),俗稱結巴(jiébā)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深海水域。
  • 鮟鱇魚,人們都說這是最醜的魚,我看未必!
    青島人都熟悉的這種魚,醜得不能再醜。看了這圖,您肯定覺得眼熟,這不是鮟鱇魚嘛!對,這就是青島人說的「介巴子魚」。鮟鱇魚我們先來說些正經的鮟鱇魚就是下圖這種「呆萌」(吃藕chou)的動物………鮟鱇魚(The Angler Fish)什麼,你說她醜?
  • 鮟鱇魚都很醜?人家活在深海的時候明明是小仙女!
    鮟鱇是我從小就從書上讀到的一類魚,對它的印象可能主要是大大的嘴巴、奇怪的長相,還有像提燈一樣的發光器官。在此之前,人們的這些深海魚類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靠捕撈上來的死亡個體,科學家們從這些標本中鑑定出了超過160個鮟鱇魚物種,而關於它們的視頻記錄真的還很少。
  • 平潭海鮮名菜丨紅燒鮟鱇魚,「我很醜卻很美味」
    在眾多魚類一眼相中它,確實是因為它「醜」得特別。對於吃貨來說,海鮮市場無疑是個美食天堂。當天,我們挑選了一隻來自深海的鮟鱇魚。查詢資料得知,因其獨特的長相也被稱為「海鬼魚」、「蛤蟆魚」、「燈籠魚」,仔細觸摸,它的背鰭上有細長類似鬍鬚的東西,這是它的釣竿。
  • 鮟鱇魚交配影片首次曝光,雌雄魚血肉相融,不出軌的愛!
    鮟鱇魚絕對不會出軌的,鮟鱇魚長像奇特,嘴巴有銳利、向內傾斜的長牙,頭部還自帶發光魚杆,長相實在很另類,按現在的說法應該是醜萌醜萌的!但長相還不算什麼,最出奇的是它們的交配的方式,一旦交配成功便會成為對方身體的一部分。
  • ​為什麼深海魚長得很奇怪?深海魚:底下這麼黑,隨便長長怎麼了
    海洋中的深海魚,通常生活在600~2700米以下,平時我們是很難見到的,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於深海的探索也更進一步了。不過,隨著擴大對深海區域的探索,我們發現生活在深海中的魚都長得很奇怪,為什麼深海魚不知道打扮自己?這樣對它們的生存有何益處呢?
  • 這5種魚雖長相奇醜,但味道鮮美,野生無人工養殖,深受眾人喜愛
    但是有部分人還會在意一個點,那就是魚的外觀。因為海魚的種類多樣,外觀自然也就千奇百怪,有的長得特別好看,看著就想買回家,有的則是奇醜無比,看著就沒有食慾。其實看魚的外貌是不對的,有的長得越好看的魚越是「沒用」,而有的長得特醜的魚,口感和營養都是上乘。今天呢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5種「醜魚」,這5種魚雖長相奇醜,但味道鮮美,野生無人工養殖,深受眾人喜愛,一起來看看吧。
  • 揭秘:深海裡生存的安康魚,漁民究竟是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
    提起安康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生存於深海之中的魚類,而且長相奇醜無比,在沿海城市的海鮮市場裡比較容易買到。問題在於很多網友好奇的是,這種深海魚居然可以買到?奇怪的是漁民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呢?
  • 絕佳的繁殖策略,動物界「軟飯王」,最後變成配偶的「器官」!
    鮟鱇魚是一種底棲魚類,大多數都生活在數千米深的海底,也有些品種在珊瑚礁深度,這個深度的鮟鱇魚有點不太像各位熟悉的鮟鱇,所以習慣上一般都將深海的才叫做鮟鱇魚!鮟鱇魚並不擅長遊動,它只是在海底爬行,而牙齒十分恐怖,咬住全然沒有逃脫之理!
  • 人稱「蛤蟆魚」,長得奇醜無比,肉質鮮美且刺少,價格低到2元1斤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奇怪的海魚,它長得奇醜無比,人稱「蛤蟆魚」,但是卻肉質鮮美且刺少,有著「海中鵝肝」的美譽,並且價格還相當的便宜,比大多數的淡水魚都要便宜,低到了2元一斤。你們認識這種海魚嗎?鮟鱇魚,也叫安康魚,就是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主角,這是一種在沿海地區十分常見的深海魚。